首页 > 专利 > 龚柱 >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专利详情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7-04-10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8-03-20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19-05-03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7-04-10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710987838.8 申请日 2017-04-10
公开/公告号 CN107732548B 公开/公告日 2019-05-03
授权日 2019-05-03 预估到期日 2037-04-10
申请年 2017年 公开/公告年 2019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H01R13/514H01R25/00H01R4/38H01R4/40 主分类号 H01R13/514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6
权利要求数量 7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5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05720538A、CN105761908A、CN105788893A、CN105845467A、US2003194914A1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5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权利转移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龚柱 当前专利权人 邳州市滨河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发明人 龚柱 第一发明人 龚柱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滨水小区55栋2408室 邮编 361021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福建省 申请人所在市 福建省厦门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属于电力设备领域。本发明公开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其具有气压缸传动单元和与电源输入端联接的电路控制单元,还具有与电力母排可拆卸联接的固定部、与电力母排可拆卸联接的活动部及夹持联接柱的装载部,活动部滑动联接于固定部的固定轴,活动部通过活动轴固定联接于固定部的气压缸传动单元,活动轴在气压缸传动单元的带动下相对于固定轴做轴向滑动,装载部滑动联接于固定部的固定轴且在固定部的主体和活动部的主体之间滑动。本发明公开的母排联接工具实现了多个联接柱同时装配到两条电力母排中,并实现两条电力母排的正确对接。
  • 摘要附图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1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2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3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4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5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6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7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8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9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10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11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12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13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14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15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16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17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18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19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20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21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 说明书附图:图22
    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11-09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1.10.28 专利权人由蚌埠立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邳州市滨河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由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燕山路8319号(上理大科技园6号302室)变更为221316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议堂镇张家港东路1号
2 2019-05-03 授权
3 2018-03-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H01R 13/514 专利申请号: 201710987838.8 申请日: 2017.04.10
4 2018-02-23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其具有气压缸传动单元和与电源输入端联接的电路控制单元(2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还具有与电力母排可拆卸联接的固定部(1)、与电力母排可拆卸联接的活动部(2)及夹持联接柱的装载部(3),活动部(2)滑动联接于固定部(1)的第一、第二固定轴(11,12),活动部(2)通过活动轴(13)固定联接于固定部(1)的气压缸传动单元,活动轴(13)在气压缸传动单元的带动下相对于第一、第二固定轴(11,12)做轴向滑动,装载部(3)滑动联接于固定部(1)的第二固定轴(12)且在固定部(1)的主体和活动部(2)的主体之间滑动,固定部(1)还包括第四固定板(110)和设置于第四固定板(110)上用于加热电力母排的第一加热部(17),第一加热部(17)活动联接于第四固定板(110)以调节第一加热部(17)与电力母排之间的距离,活动部(2)还包括第七固定板(28)和设置于第七固定板(28)上用于加热电力母排的第二加热部(26),第二加热部(26)活动联接于第七固定板(28)以调节第二加热部(26)与电力母排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其特征在于,固定部(1)设置第一固定轴(11)、与第一固定轴(11)平行的第二固定轴(12)、与第一固定轴(11)平行的活动轴(13)、与第一及第二固定轴(11,12)垂直且固定联接的第一固定板(14)、与第一及第二固定轴(11,12)垂直且固定联接的第二固定板(16)、设置于第一与第二固定板(16)之间的气压缸传动单元(15)、与第一及第二固定轴(11,12)垂直且固定联接的第三固定板(19)、与第一及第二固定板(14,16)垂直且固定联接的第四固定板(110)、设置于第四固定板(110)上用于插入电力母排上的定位孔的第一定位柱(111),活动轴(13)固定联接于气压缸传动单元(15)的活塞杆,活塞杆驱动活动轴(13)在第一固定板(14)和第三固定板(19)之间移动;活动部(2)设置第七固定板(28)、与第七固定板(28)垂直且固定联接的第五固定板(22)、与第七固定板(28)垂直且固定联接的第六固定板(29)、设置于第七固定板(28)上用于插入电力母排上的定位孔的第二定位柱(25)、设置于第五和第六固定板(22,29)之间且贯穿第七固定板(28)的用于夹持电力母排的夹持部(27)、设置于第七固定板(28)上用于驱动夹持部(27)移动的电机驱动单元、设置于第七固定板(28)上用于限制夹持部(27)移动距离的限位部(24);装载部(3)设置两个活动板,每个活动板可绕第二固定轴(12)的轴线开启或者闭合,活动板设置用于接纳联接柱的接纳腔;固定部(1)的第一和第二固定轴(11,12)贯穿活动部(2),固定部(1)的活动轴(13)的一端与活动部(2)的第五固定板(22)固定联接,活动部(2)在固定部(1)的第三固定板(19)和第一固定板(14)之间滑动,固定部(1)的第二固定轴(12)贯穿装载部(3),装载部(3)在活动部(2)的第五固定板(22)和固定部(1)的第一固定板(14)之间滑动及绕第二固定轴(12)转动,第五固定板(22)与第六固定板(29)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其特征在于,固定部(1)还设置有用于支撑装载部(3)的支撑部(18),支撑部(18)的支撑端贯穿第一固定板(14),支撑端突出第一固定板(14)的长度通过支撑部(18)的滑块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其特征在于,限位部(24)包括基体(47)、与基体(47)过盈配合的圆柱销(45)、部分插入基体(47)的限位端(46)、使限位端(46)复位的弹簧(42)及与限位端(46)的芯端(43)配合的电磁铁(41),电磁铁(41)通过螺钉紧固于基体(47),限位端(46)设置有与夹持部(27)的齿槽啮合的齿端(44),齿端(44)设置有与圆柱销(45)配合的凹槽(48),电磁铁(41)吸引限位端(46)的芯端(43)使齿端(44)与夹持部(27)的齿槽解除啮合,弹簧(42)作用于齿端(44)使齿端(44)与齿槽恢复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轴(11)与第一固定板(14)通过圆柱销(45)实现固定联接,第二固定轴(12)与第一固定板(14)通过圆柱销(45)实现固定联接,第一固定轴(11)与第二固定板(16)通过圆柱销(45)实现固定联接,第二固定轴(12)与第二固定板(16)通过圆柱销(45)实现固定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轴(11)与第三固定板(19)通过圆柱销(45)实现固定联接,第二固定轴(12)与第三固定板(19)通过圆柱销(45)实现固定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压式电力母排联接工具,其特征在于,固定部(1)的活动轴(13)的一端与活动部(2)的第五固定板(22)通过螺母实现固定联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母排联接工具。

背景技术

[0003] 在配电领域,两条电力母排的联接通常采用重叠搭接法,之后再用螺栓紧固,这样联接方法需要将两条母排重叠一定长度,以使接触面的电流密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值内,从而使联接处的温升符合相关标准。为了使电力设备温升低,通常需要增加母排重叠的长度,使接触面积增加,进而使接触面的电流密度降低,最终使设备具有较低的温升。而增加重叠长度会加大母排的用量,进而增加设备的制造成本。紧固用的螺栓会使母排间的电气间隙或者相间距离减小,为了使电气间隙或者相间距离保持不变,需要将母排的间距加大,而加大母排间距必然造成母排占用空间变大。如何增加接触面积而使母排温升低,但不缩小电气间隙或者相间距离,以及不加大母排占用空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母排联接方式,通过联接柱将两条母排对接,如图21所示。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母排联接工具,用于将联接柱装配到电力母排中,并实现两条电力母排的对接。
[0005]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母排联接工具,其具有液压缸传动单元和与电源输入端联接的电路控制单元,还具有与电力母排可拆卸联接的固定部、与电力母排可拆卸联接的活动部及夹持联接柱的装载部。活动部滑动联接于固定部的第一、第二固定轴,活动部通过活动轴固定联接于固定部的液压缸传动单元,活动轴在液压缸传动单元的带动下相对于第一、第二固定轴做轴向滑动,装载部滑动联接于固定部的第二固定轴且在固定部的主体和活动部的主体之间滑动。
[0006] 具体地,固定部设置第一固定轴、与第一固定轴平行的第二固定轴、与第一固定轴平行的活动轴、与第一及第二固定轴垂直且固定联接的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及第二固定轴垂直且固定联接的第二固定板、设置于第一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液压缸传动单元、与第一及第二固定轴垂直且固定联接的第三固定板、与第一及第二固定板垂直且固定联接的第四固定板、设置于第四固定板上用于插入电力母排上的定位孔的第一定位柱。活动轴固定联接于液压缸传动单元的活塞杆,活塞杆驱动活动轴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之间移动。活动部设置第七固定板、与第七固定板垂直且固定联接的第五固定板、与第七固定板垂直且固定联接的第六固定板、设置于第七固定板上用于插入电力母排上的定位孔的第二定位柱、设置于第五和第六固定板之间且贯穿第七固定板的用于夹持电力母排的夹持部、设置于第七固定板上用于驱动夹持部移动的电机驱动单元、设置于第七固定板上用于限制夹持部移动距离的限位部。装载部设置两个活动板,每个活动板可绕第二固定轴(12)的轴线开启或者闭合,活动板设置用于接纳联接柱的接纳腔。固定部的第一和第二固定轴贯穿活动部,固定部的活动轴的一端与活动部的第五固定板固定联接,活动部在固定部的第三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之间滑动,固定部的第二固定轴贯穿装载部,装载部在活动部的第五固定板和固定部的第一固定板之间滑动及绕第二固定轴转动,第五固定板与第六固定板平行设置。
[0007] 具体地,固定部还包括设置于第四固定板上用于加热电力母排的第一加热部,第一加热部活动联接于第四固定板用于调节第一加热部与电力母排之间的距离。活动部还包括设置于第七固定板上用于加热电力母排的第二加热部,第二加热部活动联接于第七固定板用于调节第二加热部与电力母排之间的距离。
[0008] 具体地,固定部还设置有用于支撑装载部的支撑部,支撑部的支撑端贯穿第一固定板,支撑端突出第一固定板的长度通过支撑部的滑块调节。
[0009] 具体地,限位部包括基体、与基体过盈配合的圆柱销、部分插入基体的限位端、使限位端复位的弹簧及与限位端的芯端配合的电磁铁,电磁铁通过螺钉紧固于基体,限位端设置有与夹持部的齿槽啮合的齿端,齿端设置有与圆柱销配合的凹槽,电磁铁吸引限位端的芯端使齿端与夹持部的齿槽解除啮合,弹簧作用于齿端使齿端与齿槽恢复啮合。
[0010] 具体地,第一固定轴与第一固定板通过圆柱销实现固定联接,第二固定轴与第一固定板通过圆柱销实现固定联接,第一固定轴与第二固定板通过圆柱销实现固定联接,第二固定轴与第二固定板通过圆柱销实现固定联接。
[0011] 具体地,第一固定轴与第三固定板通过圆柱销实现固定联接,第二固定轴与第三固定板通过圆柱销实现固定联接。
[0012] 具体地,固定部的活动轴的一端与活动部的第五固定板通过螺母实现固定联接。
[001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力母排联接工具,其具有电源输入端和电路控制单元,还具有与电力母排可拆卸联接的固定部、与电力母排可拆卸联接的活动部及夹持联接柱的装载部,活动部滑动联接于固定部的固定轴,活动部通过活动轴固定联接于固定部的气压缸传动单元,活动轴在气压缸传动单元的带动下相对于固定轴做轴向滑动,装载部滑动联接于固定部的固定轴且在固定部的主体和活动部的主体之间滑动。
[0014] 有益效果
[0015] 1. 本发明公开的母排联接工具实现了多个联接柱同时装配到两条电力母排中,并实现两条电力母排的正确对接。
[0016] 2. 活动部设置夹持部和第二定位柱,而固定部只设置第一定位柱,这样的配置使得第二母排在对接前可以灵活调整位置,直到第二母排、联接柱和第一母排三者完全对齐。由于母排安装现场精度不是非常高,各个产品在装配过程中需根据现场情况临时调整位置。由于活动部夹持了第二母排,因此,可以将第二母排和联接工具看做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绕第一定位柱的轴线转动,也可沿着第一定位柱的轴线移动,第二母排还可在活动部的夹持下沿固定部的固定轴滑动,因此,第二母排在对接前可以灵活调整自身位置,直到第二母排、联接柱和第一母排三者完全对齐。这样的配置提高了工具对工作环境适应性。
[0017] 3. 活动部和固定部各设置一个手柄,手柄上设置相同的按键,只有两只手都握住手柄并同时触发对应的按键,联接工具的对应功能才有效,有效地避免了母排在对接过程中造成的人身安全的伤害。
[0018] 4. 可伸缩的支撑端解决了装载部在完成联接柱装配后的存放问题,将装载部的两个活动板挂在支撑端上,使装载部撤出母排的对接路径,避免了两条母排对接过程中卡到装载部,有利于母排的顺利对接。
[0019] 5. 可开启或闭合的装载部在第二固定轴上可滑动也可转动,方便了联接柱的装载。
[0020] 6. 利用加热部对母排进行高频电磁加热,预热均匀,提高了加热效率,现场无明火,消除了火灾隐患,改善了工作环境。
[0021] 7. 加热部设置成可活动调节,可对不同厚度的母排进行加热,提高了联接工具对不同母排厚度的适用性。

实施方案

[0039] 在母排安装现场,当需要对接两根母排时,其中一根是已经固定安装好了,另一根母排是可活动的,将可活动的母排对接到已经固定安装好的母排上。本申请将已经固定安装好的母排定义为第一母排,将可活动的母排定义为第二母排。电力母排对接前,需要对母排进行预处理,在母排的对接面加工用于接纳联接柱的预制孔,预制孔的深度略大于联接柱的一半长度,在母排与联接工具的贴合面加工与工具的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定位孔的直径略大于定位柱的直径,使二者形成间隙配合。
[0040] 实施例一
[004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力母排联接工具,其具有与电力母排可拆卸联接的固定部1、与电力母排可拆卸联接的活动部2及夹持联接柱的装载部3。活动部2滑动联接于固定部1的第一、第二固定轴11,12,活动部2通过活动轴13固定联接于固定部1的液压缸传动单元15,活动轴13在液压缸传动单元15的带动下相对于第一、第二固定轴11,12做轴向滑动,装载部3滑动联接于固定部1的第二固定轴12且在固定部1的主体和活动部2的主体之间滑动。固定部1和活动部2均设置有带有手柄的外壳,手柄设置有与电路控制单元21联接的多个按键,电源输入端与电路控制单元21联接。固定部1的两侧面个各设置有一个滑块,推动滑块可使支撑部18的支撑端突出或者缩回固定部1。支撑端突出时,支撑端支撑着处于开启状态的装载部3的两个活动板,使装载部3保持在开启状态,避免活动板影响到母排的顺利对接。固定部1与第一母排的贴合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柱111,第一定位柱111与第一母排上的预制定位孔配合,使得固定部1在母排对接过程中不和第一母排发生沿母排长度方向的相对位移,即固定部1和第一母排在母排对接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对静止。母排对接完成后,第一定位柱111撤出第一母排的预制定位孔,实现了母排与固定部1的可拆卸联接。固定部1与第一母排的贴合侧垂直设置第一加热部17,第一加热部17的加热面朝向第一母排,触发手柄上的加热按键,第一加热部17在电路控制单元21的控制下对第一母排进行定时长加热。第一加热部17内置的线圈产生的高频交变磁场,具有良好导电性的第一母排处于高频交变磁场中,第一母排在涡流的作用下发热。活动部2与第二母排的贴合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柱
25,第二定位柱25与第二母排上的预制定位孔配合,使得活动部2在母排对接过程中不和第二母排发生沿母排长度方向的相对位移,即活动部2和第二母排在母排对接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的。活动部2与第二母排的贴合侧垂直设置第二加热部26,第二加热部26的加热面朝向第二母排,触发手柄上的加热按键,第二加热部26在电路控制单元21的控制下对第二母排进行定时长加热,第二加热部26内置的线圈产生的高频交变磁场,具有良好导电性的第二母排处于高频交变磁场中,第二母排在涡流的作用下发热。活动部2与第二母排的贴合侧垂直设置夹持部27,夹持部27设置有齿槽,触发手柄上的夹持按键,活动部2内部的电机驱动单元工作,通过齿轮与齿槽的啮合实现夹持部27对第二母排的夹持功能,确保第二母排在对接过程中不脱离活动部2,活动部2夹持第二母排朝固定的第一母排移动。触发手柄上的释放按键,活动部2内部的电机驱动单元工作,通过齿轮与齿槽的啮合实现夹持部27对第二母排的释放功能,实现了母排与活动部2的可拆卸联接。第一、第二加热部26可活动调节,以适应不同母排厚度的需求,加热部采用高频电磁加热可快速完成母排的无明火预热,预热均匀,提高了加热效率,消除了火灾隐患,改善了工作环境。
[0042] 如图4所示,固定部1设置第一固定轴11、与第一固定轴11平行的第二固定轴12、与第一固定轴11平行的活动轴13、与第一及第二固定轴11,12垂直且固定联接的第一固定板14、与第一及第二固定轴11,12垂直且固定联接的第二固定板16、设置于第一与第二固定板
14,16之间的液压缸传动单元15、与第一及第二固定轴11、12垂直且固定联接的第三固定板
19、与第一及第二固定板14,16垂直且固定联接的第四固定板110、设置于第四固定板110上用于插入电力母排上的定位孔的第一定位柱111、设置于第四固定板110上用于加热电力母排的第一加热部17、用于支撑装载部3的支撑部18。活动轴13固定联接于液压缸传动单元15的活塞杆,液压缸传动单元15在电路控制单元21的控制下驱动活动轴13在第一固定板14和第三固定板19之间移动。第一加热部17活动联接于第四固定板110以调节第一加热部17与电力母排之间的距离,第一加热单元在电路控制单元21的控制下对电力母排进行加热,加热方式为高频电磁加热。支撑部18的支撑端贯穿第一固定板14,支撑端突出第一固定板14的长度通过支撑部18的滑块调节。装载部3设置两个活动板,每个活动板可绕第二固定轴(12)的轴线开启或者闭合,活动板设置用于接纳联接柱的接纳腔及使装载部3处于闭合状态的磁性原件,接纳腔的间距与母排上的预制孔的间距一致,装载部3处于闭合状态时,联接柱被两个活动板夹紧,联接柱与活动板不发生相对位移。
[0043] 如图5和图11所示,活动部2设置第七固定板28、与第七固定板28垂直且固定联接的第五固定板22、与第七固定板28垂直且固定联接的第六固定板29、设置于第七固定板28上用于插入电力母排上的定位孔的第二定位柱25、设置于第五和第六固定板22,29之间且贯穿第七固定板28的用于夹持电力母排的夹持部27、设置于第七固定板28上用于驱动夹持部27移动的电机驱动单元、设置于第七固定板28上用于限制夹持部27移动距离的限位部24、设置于第七固定板28上用于加热电力母排的第二加热部26。电机驱动单元与电路控制单元21联接,电机驱动单元的齿轮与夹持部27设置的齿槽啮合。第二加热部26活动联接于第七固定板28以调节第二加热部26与电力母排之间的距离,第二加热单元在电路控制单元
21的控制下对电力母排进行加热,加热方式为高频电磁加热。第五固定板22与第六固定板
29平行设置。第五固定板22设置轴套23,轴套23与第五固定板22过盈配合,轴套23与第一、第二固定轴11,12间隙配合。第六固定板29设置轴套23,轴套23与第五固定板22过盈配合,轴套23与第一、第二固定轴11,12间隙配合。电路控制单元21设置于活动部2的外壳的内侧面,电路控制单元21与手柄的按键、电机驱动单元、限位部24、第二加热部26电气联接。触发手柄上的加热按键,第二加热部26进行定时长工作。触发手柄上的夹持按键,首先,限位部
24解除与夹持部27上设置的齿槽的啮合关系,即解除限位部24对夹持部27的限制作用,之后,电机驱动单元工作,通过电机齿轮与夹持部27上设置的齿槽进行啮合,实现夹持部27夹持母排的动作,停止触发夹持按键,限位部24恢复与夹持部27上设置的齿槽的啮合关系,即恢复限位部24对夹持部27的限制作用,夹持部27不发生移动,保持夹持部27对母排的夹持状态。触发手柄上的释放按键,首先,限位部24解除与夹持部27上设置的齿槽的啮合关系,即解除限位部24对夹持部27的限制作用,之后,电机驱动单元工作,通过电机齿轮与夹持部
27上设置的齿槽进行啮合,实现夹持部27释放母排的动作,停止触发夹持按键,限位部24恢复与夹持部27上设置的齿槽的啮合关系,即恢复限位部24对夹持部27的限制作用,夹持部
27不发生移动,保持夹持部27对母排的释放状态。
[0044] 如图3所示,固定部1的第一和第二固定轴11,12贯穿活动部2,固定部1的活动轴13的一端与活动部2的第五固定板22通过螺母实现固定联接,活动部2在固定部1的第三固定板19和第一固定板14之间滑动。固定部1的第二固定轴12贯穿装载部3,装载部3在活动部2的第五固定板22和固定部1的第一固定板14之间滑动。第一固定轴11与活动部2的第五、第六固定板22,29上设置的轴套23间隙配合,第二固定轴12与活动部2的第五、第六固定板22,29上设置的轴套23间隙配合。第一、第二固定轴11,12的设置,使得活动部2相对于固定部1只具有一个轴向的自由度,即活动部2只能轴向滑动,有利于母排的正确对接。
[0045] 如图8-10所示,限位部24包括基体47、与基体47过盈配合的圆柱销45、部分插入基体47的限位端46、使限位端46复位的弹簧42及与限位端46的芯端43配合的电磁铁41。电磁铁41通过螺钉紧固于基体47,限位端46设置有与夹持部27的齿槽啮合的齿端44,齿端44设置有与圆柱销45配合的凹槽48,电磁铁41吸引限位端46的芯端43使齿端44与夹持部27的齿槽解除啮合,弹簧42作用于齿端44使齿端44与齿槽恢复啮合,齿端44设置的凹槽48与圆柱销45配合使齿端44定向移动确保齿端44与齿槽的正确啮合。齿端44与齿槽啮合时,限位端46限制了夹持部27的运动;齿端44与齿槽解除啮合时,夹持部27的运动不受限位端46限制,夹持部27在电机驱动单元的带动下运动。
[0046] 第一固定轴11与第一固定板14通过圆柱销45实现固定联接,第二固定轴12与第一固定板14通过圆柱销45实现固定联接。第一固定轴11与第二固定板16通过圆柱销45实现固定联接,第二固定轴12与第二固定板16通过圆柱销45实现固定联接(见图6)。
[0047] 如图7所示,第一固定轴11与第三固定板19通过圆柱销45实现固定联接,第二固定轴12与第三固定板19通过圆柱销45实现固定联接。第一固定轴11和第二固定轴12的末端通过第三固定板19进行固定联接,提高了固定部1的刚性,确保了活动部2在第一、第二固定轴11,12上滑动的平稳性。
[0048] 母排对接过程如下
[0049] 如图12所示,将固定部1的第一定位柱111插入第一母排上预制的定位孔中,使固定部1的第四固定板110与第一母排贴合。滑动活动部2,使其滑动到第一位置,即活动部2与固定部1的第三固定板19贴合的位置。同时触发两个手柄上的对应按键,使活动部2的夹持部27移动到足以夹持第二母排的位置。转动装载部3到一个方便装载联接柱的位置,使装载部3处于开启状态。
[0050] 如图13所示,将联接柱居中放入装载部3的接纳腔中。
[0051] 如图14所示,合上装载部3的活动板,利用活动板上设置的磁性原件将装载部3保持在闭合状态。
[0052] 如图15所示,转动装载好联接柱的装载部3,使联接柱与第一母排的预制孔对齐。
[0053] 如图16所示,将第二母排上预制的定位孔套入活动部2的第二定位柱25中,使活动部2的第七固定板28与第二母排贴合。
[0054] 如图17所示,同时触发两手柄上的对应按键,使活动部2的夹持部27夹持住第二母排。调节第一、第二加热部26的位置,使加热部的加热面贴合母排。同时触发两手柄的对应按键,使第一、第二加热部26同时对母排进行定时长加热。
[0055] 如图18所示,母排加热完毕后,由于热胀热缩的作用,使得母排上的预制孔的直径变大,预制孔的直径大于联接柱的直径,方便联接柱装配到预制孔中。同时触发来两手柄上的对应按键,使液压缸传动单元15工作,使活动部2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待联接柱部分插入第一、第二母排后,推动固定部1上设置的支撑部18的滑块,使支撑端突出,即可将装载部3开启,利用突出的支撑端支撑住装载部3的活动板,使装载部3保持在开启状态,避免第一、第二母排对接过程中卡到装载部3。
[0056] 如图19所示,持续触发对应按键,直到第一、第二母排的对接面完全贴合,即活动部2处于第二位置,停止触发对应按键。
[0057] 如图20所示,待母排冷却后,同时触发两手柄上的对应按键,使夹持部27松开第二母排。撤去电力母排联接工具完成联接柱的装配及母排的对接(见图21)。
[0058] 实施例二
[0059] 用气压缸传动单元替换实施例一中的液压缸传动单元15,同时设置压缩空气释放单元用于对加热后的母排进行降温冷却,气压缸传动单元的气源及压缩空气释放单元的气源通过进气端5提供。如图22所示,电力母排联接工具,电力母排联接工具具有与电力母排可拆卸联接的固定部1、与电力母排可拆卸联接的活动部2及夹持联接柱的装载部3,活动部2滑动联接于固定部1的第一、第二固定轴11,12,活动部2通过活动轴13固定联接于固定部1的气压缸传动单元,活动轴13在气压缸传动单元的带动下相对于固定轴做轴向滑动,装载部3滑动联接于固定部1的第二固定轴12且在固定部1的主体和活动部2的主体之间滑动。固定部1的进气端5与外界的压力气源联接。

附图说明

[0022] 在下面参照附图对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给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本发明及其优越性将得到更好的理解,附图如下:
[0023] 图1是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一中的电力母排联接工具的立体图,其中活动部处于第一位置,装载部处于闭合状态;
[0024] 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其中活动部滑动到第二位置,装载部处于开启状态;
[0025] 图3是图1的立体图,其中外壳及电路控制部分已撤去;
[0026] 图4是图1中的固定部的立体图,其中外壳及电路控制部分已撤去;
[0027] 图5是图1中的活动部的立体图,其中外壳及电路控制部分已撤去;
[0028] 图6是图1中的固定部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0029] 图7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力母排联接工具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0030] 图8是本发明公开的限位部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其中齿端处于啮合位置;
[0031] 图9是本发明公开的限位部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其中齿端处于非啮合位置;
[0032] 图10是本发明公开的限位部的分解立体图;
[0033] 图11是本发明公开的活动部的分解立体图;
[0034] 图12-20是实施例一中的电力母排联接工具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0035] 图21是电力母排对接后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0036] 图22是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二中的电力母排联接工具的立体图。
[0037] 附图标记说明
[0038] 1.固定部;2.活动部;3.装载部;11.第一固定轴;12.第二固定轴;13.活动轴;14.第一固定板;15.液压缸传动单元;16.第二固定板;17.第一加热部;18.支撑部;19.第三固定板;110.第四固定板;111.第一定位柱;21.电路控制单元;22.第五固定板;23.轴套;24.限位部;25.第二定位柱;26.第二加热部;27.夹持部;28.第七固定板;29.第六固定板;41.电磁铁;42.弹簧;43.芯端;44.齿端;45.圆柱销;46.限位端;47.基体;48.凹槽;5进气端。
专利联系人(活跃度排行)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