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南通大学 > 20(R)-人参三醇衍生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病药物中的应用专利详情

20(R)-人参三醇衍生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病药物中的应用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6-05-19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6-09-14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19-04-19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6-05-19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610334437.8 申请日 2016-05-19
公开/公告号 CN105853444B 公开/公告日 2019-04-19
授权日 2019-04-19 预估到期日 2036-05-19
申请年 2016年 公开/公告年 2019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A61K31/58A61P1/16A61P35/00C12P33/20C12P33/02C12R1/785C12R1/845 主分类号 A61K31/58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3
权利要求数量 4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3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05017368A、CN104352505A、CN101012473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6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权利转移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南通大学 当前专利权人 九三极恒生物医药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广通、宋妍、李建林、葛红娟、林海君 第一发明人 陈广通
地址 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 邮编 226019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5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南通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张铂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20(R)‑人参三醇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成的盐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微生物转化技术,对20(R)‑人参三醇成功地进行了结构修饰,获得了多种新型化合物,通过体外抗肝纤维化细胞试验证实,这些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活性,可以作为抗肝纤维化药物的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用途。
  • 摘要附图
    20(R)-人参三醇衍生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病药物中的应用
  • 说明书附图:图1
    20(R)-人参三醇衍生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病药物中的应用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05-25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1.05.11 专利权人由蚌埠立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九三极恒生物医药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地址由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燕山路8319号(上理大科技园6号302室)变更为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城东镇立发大道169号
2 2019-04-19 授权
3 2016-09-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61K 31/58 专利申请号: 201610334437.8 申请日: 2016.05.19
4 2016-08-17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具有下列结构式的20(R)-人参三醇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成的盐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肝病为与肝纤维化有关的疾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肝病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抗肝纤维化药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含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20(R)-人参三醇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成的盐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20(R)-人参三醇衍生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病药物中的应用,更具体的涉及20(R)-人参三醇衍生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肝纤维化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肝损伤后,肝星状细胞被激活成为具有很强的生成细胞外基质能力的肌成纤维样细胞,继而胶原酶抑制物生成增多,胶原酶活性也下降,最终导致肝脏胶原的过度沉积成为肝纤维化。肝纤维化继续恶化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这一链条被公认为是各种慢性肝病导致严重后果的共同途径。迄今的研究已经证实肝纤维化经过适当的治疗是可以逆转的,只要能够减缓或阻止肝纤维化的发生,就可以减轻或治愈肝脏损伤病理进程。因此,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是治疗肝纤维化的最有效途径。
[0003] 我国近年来广泛开展了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展示了天然药物用于肝纤维化治疗的巨大潜力。因此,继续从天然药物中寻找和研制高效低毒的抗肝纤维化药物仍是药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20(R)-人参三醇(PT)是人参皂苷酸水解后的主要产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但是,20(R)-人参三醇属于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缺乏活泼基团,反应位点少,采用常规化学反应方法难以制备出满足要求的衍生物。
[0004] 微生物转化是利用生物体自身特异性的酶体系进行的酶催化反应,反应的类型多,并具有高度立体及区域选择性,成为了有机合成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将其用于20(R)-人参三醇的衍生物制备,能为该类型化合物的后续研究提供大量样本。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20(R)-人参三醇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成的盐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肝病为与肝纤维化有关的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所述药物为抗肝纤维化药物。所述20(R)-人参三醇衍生物为结构式为I-XII的化合物:
[0006]
[0007] 化合物I-XII为本发明首次公开的20(R)-人参三醇新衍生物。
[000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20(R)-人参三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发酵培养微生物,向培养基中加入20(R)-人参三醇,接着进行转化培养,除去菌丝体后得到发酵液,所述微生物为犁头霉(Absidia),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毛霉(Mucor),链格孢(Alternaria),红酵母(Rhodotorula),共头霉(Syncephalastrum)或根霉(Rhizopus)属的菌株;2)将所述发酵液经萃取后,蒸干萃取液,得到转化粗提物;3)将所述转化粗提物以硅胶柱层析,采用二氯甲烷–无水乙醇系统,收集合并组分;4)将所述组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产物。
[0009] 其中,微生物优选为毛霉(Mucor)属菌株,更优选总状毛霉。上述方法步骤1)中培养基中20(R)-人参三醇的浓度为2-2000μg/mL。
[0010] 上述方法步骤2)中萃取溶剂为常规机型有机溶剂,优选乙酸乙酯。
[0011] 上述方法步骤4)优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制备条件为半制备用色谱柱YMC-Pack OSD-A,5μm,12.0×250mm(日本YMC),乙腈-水(60:40,V/V),流速3.0mL/min,检测波长203nm。
[0012] 本发明通过实验证实,本发明所述20(R)-人参三醇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活性,可以作为抗肝纤维化药物的活性成分。
[0013] 这些抗肝纤维化药物的活性成分可以是选自20(R)-人参三醇及结构式I-XII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4] 在以上述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中,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加入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润湿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剂等,均可以按照药学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
[0015] 本发明利用微生物转化技术,对20(R)-人参三醇成功地进行了结构修饰,获得了一类新的20(R)-人参三醇衍生物,通过体内动物实验和体外抗肝纤维化细胞试验证实,这些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活性,可以作为抗肝纤维化药物的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用途。

实施方案

[0017] 实施例1、结构式为I-XII的化合物的制备
[0018] 本发明采用微生物转化方法,以20(R)-人参三醇为原料,经过发酵、提取、分离等步骤,来制备本发明化合物。具有转化能力的微生物包括:犁头霉(Absidia),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毛霉(Mucor),链格孢(Alternaria),红酵母(Rhodotorula),共头霉(Syncephalastrum)或根霉(Rhizopus)属的微生物;其中转化能力较强的是犁头霉(Absidia)和毛霉(Mucor)属的菌株。这些菌株均可以购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或中国食品发酵研究所工业微生物保藏管理中心(CICC),于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置4℃冰箱内保存。真菌培养基选用马铃薯培养基,细菌培养基选用LB培养基。
[0019] 马铃薯培养基的配制(PDA培养基):取200g去皮马铃薯,切成薄片,放入适量水中,煮沸后80℃保温1h。用双层纱布过滤后取滤液,加入20g葡萄糖,搅拌使葡萄糖完全溶解,以水定容至1000mL。配制固体斜面培养基再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3%琼脂。
[0020] 细菌培养基的制备(LB培养基):每1000mL液体培养基加入5.0g酵母提取物,10.0g蛋白胨,10.0g NaCl,加水溶解,调pH值至7.0。配制固体斜面培养基再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5%琼脂。
[0021] 以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 AS 3.205为例,制备结构式为I-XII的化合物的过程如下:
[0022] 1)发酵、转化以及萃取
[0023] 将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 AS 3.205接入2个250mL三角瓶(装有100mL马铃薯培养基)中,作为种子液。于摇床上160rpm、26℃下振荡培养1天后,待菌丝生长处于旺盛期,用无菌移液管吸取1mL的种子液,加入到20个1000mL摇瓶(装有400mL马铃薯培养基)中。振荡培养1天后,每个摇瓶中加入25mg 20(R)-人参三醇(0.2mL,125mg/mL无水乙醇溶液),共用500mg底物。相同条件下继续转化7天,将发酵液过滤,滤除菌丝体,滤液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萃取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转化物粗提物约1.6g。
[0024] 2)硅胶柱纯化
[0025] 将所得粗提物溶于少量甲醇,与1.6g柱色谱硅胶(200–300目)混合拌样,自然干燥,加至装有50g硅胶(200–300目)的色谱柱顶,用二氯甲烷–无水乙醇系统梯度洗脱(50:1-1:8),收集洗脱组分,采用TLC分析方法(硅胶G薄层板,二氯甲烷–无水乙醇(15:1)展开,
10%硫酸乙醇溶液喷雾,加热显色)将所得到的相似洗脱组分合并。
[0026] 3)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
[0027] 合并组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制备条件为半制备用色谱柱YMC-Pack OSD-A,5μm,12.0×250mm(日本YMC),乙腈-水(60:40,V/V),流速3.0mL/min,检测波长203nm。得到结构式为I-XII的12个转化产物,如图1所示。其13C-NMR数据如表1所示。
[0028] 表1.式I、式II、式III、式IV、式V、式VI、式VII、式VIII、式IX、式X、式XI和式XII的碳谱数据(CDCl3)
[0029]
[0030]
[0031] 以上结果表明,所得化合物结构正确。
[0032] 利用其他属的微生物,具体如刺囊毛霉Mucor spinosus AS 3.3450、少根根霉Rhzopus arrhizus AS 3.3457、顶头孢Acremonium strictum AS 3.2059,均可以采用以上相同的过程来制备得到结构式为式I、式II、式III、式IV、式V、式VI、式VII、式VIII、式IX、式X、式XI和式XII的化合物。
[0033] 实施例2本发明化合物I-XII的抗肝纤维化活性
[0034] 1)实验材料
[0035] 仪器与试剂:CO2培养箱(Jouan IGO150);酶标仪(Bio-TEK ELx800);荧光倒置显微镜(Olympus IX51);MTT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RPM I 1640培养基(Gibcol BRL),Rnase A、胎牛血清、二甲基亚砜(DMSO)、胰蛋白酶(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0036] 测试用细胞株:HSC-T6细胞株,为SV40转染的SD大鼠肝星状细胞,购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0037] 测试样品:化合物I-XII,纯度在90%以上,阳性对照品秋水仙碱,各化合物均以DMSO溶解后稀释。
[0038] 2)实验方法
[0039] 采用MTT法测定各受试化合物对HSC-T6细胞株的半数抑制率IC50值:取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用含1%DMEM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5×105/mL,接种于96孔培养板,药物处理组和细胞对照组加入每孔100μL细胞悬液,每组设3个复孔,空白对照组只加入全培养基,每孔100μL,设3个复孔。将96孔培养板置于37℃、5%CO2培养箱培养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受试样品,使终浓度为0..1-100μM,继续培养72h。按MTT法于酶标仪,测定450nm的吸光度(A)值,计算抑制率[抑制率=(1-实验组A值/对照组A值)×100%]。实验重复3次。应用SPSS 11.5软件作回归方程,计算各受试样品对HSC-T6细胞作用72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0040] 3)实验结果
[0041] 根据MTT法测试结果,计算本发明化合物I-XII对上述细胞的IC50值,结果如表2所示。
[0042] 表2.测试样品对HS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0043]Compound HSC-T6 IC50 value(μM)
秋水仙碱 0.18
化合物I 9.4
化合物II 10.3
化合物III 7.2
化合物IV 4.8
化合物V 3.1
化合物VI 12.4
化合物VII 14.8
化合物VIII 20.6
化合物IX 15.3
化合物X 11.4
化合物XI 17.8
化合物XII 21.5
[0044] 结果表明,本发明的20(R)-人参三醇(PT)衍生物I-XII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活性,可以作为抗肝纤维化药物的活性成分。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所述化合物I-XII的HPLC图谱。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