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东华理工大学 > 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专利详情

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11-17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1-03-19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3-04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0-11-17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011287518.X 申请日 2020-11-17
公开/公告号 CN112431451B 公开/公告日 2022-03-04
授权日 2022-03-04 预估到期日 2040-11-17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E04H6/00E04H6/42E02D29/045 主分类号 E04H6/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6
权利要求数量 7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5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02134927A、CN105236063A、CN107035189A、CN101050670A、JPH08189220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2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东华理工大学 当前专利权人 东华理工大学
发明人 王合义、薛凯喜、丁辰、朱思远、李栋伟、王升福、曹凯、周朝慧、赵忠营 第一发明人 王合义
地址 江西省抚州市学府路56号 邮编 344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9
申请人所在省 江西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西省抚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南昌华成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张建新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它包括支撑装置、传动装置、停车仓、运移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停车仓包括固定板、环形取车箱、圆形放车箱和中心柱,圆形放车箱设置在环形取车箱中心的圆内,中心柱设置在圆形放车箱内的中心位置,所述圆形放车箱外壁和环形取车箱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停车单元,中心柱外壁和圆形放车箱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存车单元,每个停车单元与存车单元之间设有连接槽;固定板与环形取车箱顶端贴合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存车口和取车口,存车口位于存车单元上方,取车口位于停车单元上方。该装置能够实现非机动车的统一停放,同时实现共享电动车或共享单车的一键取车还车。
  • 摘要附图
    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3-04 授权
2 2021-03-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E04H 6/00 专利申请号: 202011287518.X 申请日: 2020.11.17
3 2021-03-02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包括支撑装置、传动装置、停车仓、运移装置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箱和固定箱,固定箱设置在支撑箱内的中心位置;
所述停车仓包括固定板、环形取车箱、圆形放车箱和中心柱,圆形放车箱设置在环形取车箱中心的圆内,中心柱设置在圆形放车箱内的中心位置,所述圆形放车箱外壁和环形取车箱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停车单元,中心柱外壁和圆形放车箱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存车单元,每个停车单元与存车单元之间设有连接槽;固定板与环形取车箱顶端贴合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存车口和取车口,存车口位于存车单元上方,取车口位于停车单元上方;
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内,停车仓设置在支撑装置上方并与传动装置连接,运移装置设置在停车仓内用于传输车辆;所述传动装置和运移装置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且所述控制系统、传动装置和运移装置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其中,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和操作机,PLC控制器设置在固定箱外侧壁上,操作机设置在固定板外的存车口和取车口的一侧,且操作机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传动装置包括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环,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设置在固定箱内,且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圆形放车箱底端中心处连接;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设置在支撑箱内,主动齿轮与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从动齿环与主动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停车仓的环形取车箱设置在支撑箱上方并与从动齿环连接;所述圆形放车箱外壁和环形取车箱内壁之间通过若干第一隔板将环形取车箱分隔为多个大小相同的停车单元,所述停车单元内侧壁上设有第一传感器,停车单元底部还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中心柱外壁和圆形放车箱内壁之间通过若干第二隔板将圆形放车箱分隔为多个大小相同的存车单元,存车单元内的中心柱侧壁上设有第二传感器,存车单元底部还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运移装置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三电动伸缩杆、承载板、支撑杆、梯形块、推板、滑动板和L型停车板;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设置在停车单元内的第一凹槽内,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承载板连接,承载板上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连接有梯形块;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设置在存车单元内的中心柱侧壁上,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推板连接,推板与滑动板一端贴合,滑动板与L型停车板连接;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设置在存车单元内的第二凹槽内且位于滑动板下方;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和第三电动伸缩杆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还包括旋转环、固定套环、限位环,旋转环套接在固定箱顶端外侧壁上,固定套环套接在旋转环上,固定套环顶端与圆形放车箱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环截面呈“U”型;所述限位环设置在圆形放车箱底端,限位环顶端一侧与环形取车箱底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取车箱与圆形放车箱高度相同;第二电动伸缩杆位于第二传感器的正下方;所述L型停车板与滑动板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承载板的长度和宽度与第一凹槽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承载板顶端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梯形块上设置有放置槽;所述L型停车板呈倾斜设置,所述L型停车板顶端设置有通槽,所述L型停车板顶端一侧设置有充电插槽,充电插槽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滑动板底端设置有燕尾槽,燕尾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和燕尾块,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燕尾槽内壁一侧连接,另一端与燕尾块一侧连接,燕尾块能够在燕尾槽内滑动,燕尾块底端与第三电动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支撑箱侧壁上还设有接线口,接线口处连接有线缆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护结构,所述围护结构包括第一扇形边框、第二扇形边框、第四电动伸缩杆和覆盖版,第一扇形边框设置在固定板的存车口和取车口处,第二扇形边框设置在固定板上方并与第一扇形边框连接,第二扇形边框一侧设有第四电动伸缩杆,第四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连接有覆盖板,覆盖板形状和大小与第一扇形边框相同。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地下停车库建造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等非机动车越来越普及,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然而使用者用完共享单车或共享电动车后基本都是随意露天放置,会恶化城市交通状况,对道路其他车辆的行驶也会造成影响,存在安全隐患;并且非机动车辆的胡乱停放,不利于共享运营企业对共享车辆进行回收和维护,还会影响城市的整洁和美观。现有的地面停车设施如停车棚等,会占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且普通棚罩无法很好地遮挡非机动车,也不利于保护车辆。现有的一些非机动车地下停车库存车量较少,没有自动取还车功能和充电功能,不够便捷。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以实现非机动车的统一停放,同时实现共享电动车或共享单车的一键取车还车。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包括:支撑装置、传动装置、停车仓、运移装置和控制系统;
[0006]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箱和固定箱,固定箱设置在支撑箱内的中心位置;
[0007] 所述停车仓包括固定板、环形取车箱、圆形放车箱和中心柱,圆形放车箱设置在环形取车箱中心的圆内,中心柱设置在圆形放车箱内的中心位置,所述圆形放车箱外壁和环形取车箱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停车单元,中心柱外壁和圆形放车箱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存车单元,每个停车单元与存车单元之间设有连接槽;固定板与环形取车箱顶端贴合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存车口和取车口,存车口位于存车单元上方,取车口位于停车单元上方;
[0008] 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内,停车仓设置在支撑装置上方并与传动装置连接,运移装置设置在停车仓内用于传输车辆;所述传动装置和运移装置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且所述控制系统、传动装置和运移装置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和操作机,PLC控制器设置在固定箱外侧壁上,操作机设置在固定板外的存车口和取车口的一侧,且操作机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0]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环,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设置在固定箱内,且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圆形放车箱底端中心处连接;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设置在支撑箱内,主动齿轮与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从动齿环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1] 所述停车仓的环形取车箱设置在支撑箱上方并与从动齿环连接;所述圆形放车箱外壁和环形取车箱内壁之间通过若干第一隔板将环形取车箱分隔为多个大小相同的停车单元,所述停车单元内侧壁上设有第一传感器,停车单元底部还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中心柱外壁和圆形放车箱内壁之间通过若干第二隔板将圆形放车箱分隔为多个大小相同的存车单元,存车单元内的中心柱侧壁上设有第二传感器,存车单元底部还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2] 所述运移装置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三电动伸缩杆、承载板、支撑杆、梯形块、推板、滑动板和L型停车板;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设置在停车单元内的第一凹槽内,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承载板连接,承载板上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连接有梯形块;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设置在存车单元内的中心柱侧壁上,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推板连接,推板与滑动板一端贴合,滑动板与L型停车板连接;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设置在存车单元内的第二凹槽内且位于滑动板下方;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和第三电动伸缩杆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3]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旋转环、固定套环、限位环,旋转环套接在固定箱顶端外侧壁上,固定套环套接在旋转环上,固定套环顶端与圆形放车箱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环截面呈“U”型;所述限位环设置在圆形放车箱底端,限位环顶端一侧与环形取车箱底端连接。
[0014]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环形取车箱与圆形放车箱高度相同;第二电动伸缩杆位于第二传感器的正下方;所述L型停车板与滑动板焊接连接。
[0015]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的长度和宽度与第一凹槽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承载板顶端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梯形块上设置有放置槽;所述L型停车板呈倾斜设置,所述L型停车板顶端设置有通槽,所述L型停车板顶端一侧设置有充电插槽,充电插槽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16]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板底端设置有燕尾槽,燕尾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和燕尾块,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燕尾槽内壁一侧连接,另一端与燕尾块一侧连接,燕尾块能够在燕尾槽内滑动,燕尾块底端与第三电动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
[0017]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箱侧壁上还设有接线口,接线口处连接有线缆管。
[0018] 进一步地,地下立体停车库还包括围护结构,所述围护结构包括第一扇形边框、第二扇形边框、第四电动伸缩杆和覆盖版,第一扇形边框设置在固定板的存车口和取车口处,第二扇形边框设置在固定板上方并与第一扇形边框连接,第二扇形边框一侧设有第四电动伸缩杆,第四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连接有覆盖板,覆盖板形状和大小与第一扇形边框相同。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0] 本发明的地下立体停车库通过PLC控制器与各驱动进行连接,能够实现共享电动车和共享单车一键取车还车;该地下立体停车库为圆筒形,采用隔板均匀的将停车仓分隔为多个大小相同的停车区域,可以存放大量非机动车,有利于实现非机动车的统一停放,便于共享运营企业对车辆集中进行维修和保养;停车板上设置有充电插槽,具备给电动车充电的功能;并且停车库能够设置在地下,大大的节省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保证了城市的整洁和美观,减少安全隐患;该停车库适宜推广,实用性强。

实施方案

[0030]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1] 如图1‑7所示,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包括:支撑装置、传动装置、停车仓、运移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箱35和固定箱31,固定箱31设置在支撑箱35内的中心位置;所述停车仓包括固定板1、环形取车箱4、圆形放车箱13和中心柱14,圆形放车箱13设置在环形取车箱4中心的圆内,中心柱14设置在圆形放车箱13内的中心位置,所述圆形放车箱13外壁和环形取车箱4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停车单元,中心柱14外壁和圆形放车箱13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存车单元,每个停车单元与存车单元之间设有连接槽27;固定板1与环形取车箱4顶端贴合连接,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存车口和取车口,存车口位于存车单元上方,取车口位于停车单元上方;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内,停车仓设置在支撑装置上方并与传动装置连接,运移装置设置在停车仓内用于传输车辆;所述传动装置和运移装置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且所述控制系统、传动装置和运移装置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32] 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32和操作机3,PLC控制器32设置在固定箱31外侧壁上,操作机3设置在固定板1外的存车口和取车口的一侧,且操作机3与PLC控制器32电性连接。
[0033]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步进电机33、第二步进电机36、主动齿轮37和从动齿环34,所述第一步进电机33设置在固定箱31内,且第一步进电机33的输出端与圆形放车箱13底端中心处连接;所述第二步进电机36设置在支撑箱35内,主动齿轮37与第二步进电机36的输出端连接,从动齿环34与主动齿轮37啮合;所述第一步进电机33和第二步进电机36均与PLC控制器32电性连接。
[0034] 所述停车仓的环形取车箱4设置在支撑箱35上方并与从动齿环34连接;所述圆形放车箱13外壁和环形取车箱4内壁之间通过若干第一隔板5将环形取车箱4分隔为多个大小相同的停车单元,所述停车单元内侧壁上设有第一传感器6,停车单元底部还设有第一凹槽7;所述中心柱14外壁和圆形放车箱13内壁之间通过若干第二隔板15将圆形放车箱13分隔为多个大小相同的存车单元,存车单元内的中心柱14侧壁上设有第二传感器16,存车单元底部还设有第二凹槽19;所述第一传感器6和第二传感器16均与PLC控制器32电性连接。
[0035] 所述运移装置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8、第二电动伸缩杆17、第三电动伸缩杆20、承载板9、支撑杆10、梯形块11、推板18、滑动板21和L型停车板25;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8设置在停车单元内的第一凹槽7内,第一电动伸缩杆8的输出端与承载板9连接,承载板9上连接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上连接有梯形块11;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7设置在存车单元内的中心柱14侧壁上,第二电动伸缩杆17的输出端与推板18连接,推板18与滑动板21一端贴合,滑动板21与L型停车板25连接;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20设置在存车单元内的第二凹槽19内且位于滑动板21下方;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8、第二电动伸缩杆17和第三电动伸缩杆20均与PLC控制器32电性连接。
[0036] 其中,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旋转环30、固定套环29、限位环28,旋转环30套接在固定箱31顶端外侧壁上,固定套环29套接在旋转环30上,固定套环29顶端与圆形放车箱13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环29截面呈“U”型;所述限位环28设置在圆形放车箱13底端,限位环28顶端一侧与环形取车箱4底端连接。
[0037] 其中,所述所述环形取车箱4与圆形放车箱13高度相同;第二电动伸缩杆17位于第二传感器16的正下方;所述L型停车板25与滑动板21焊接连接。
[0038] 其中,所述承载板9的长度和宽度与第一凹槽7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承载板9顶端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10,梯形块11上设置有放置槽12;所述L型停车板25呈倾斜设置,所述L型停车板25顶端设置有通槽26,所述L型停车板25顶端一侧设置有充电插槽39,充电插槽39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39] 其中,所述滑动板21底端设置有燕尾槽22,燕尾槽22内设置有复位弹簧24和燕尾块23,所述复位弹簧24一端与燕尾槽22内壁一侧连接,另一端与燕尾块23一侧连接,燕尾块23能够在燕尾槽22内滑动,燕尾块23底端与第三电动伸缩杆20顶端固定连接。
[0040] 其中,所述支撑箱35侧壁上还设有接线口,接线口处连接有线缆管38。
[0041] 其中,地下立体停车库还包括围护结构,所述围护结构包括第一扇形边框2、第二扇形边框42、第四电动伸缩杆41和覆盖版40,固定板1的存车口和取车口处均设有第一扇形边框2,第二扇形边框42设置在固定板上方并与第一扇形边2框连接,第二扇形边框42一侧设有第四电动伸缩杆41,第四电动伸缩杆41的输出端连接有覆盖板40,覆盖板40形状和大小与第一扇形边框2相同。
[0042] 本实施例中地下立体停车库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
[0043] 当需要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装置先运输至指定区域,在待安装的地面上挖出与该装置相符的基坑,将装置进行安装;然后接通各部分电源,使得装置能够正常运转;最后在固定板1上实施回填覆盖后即安装完成。
[0044] 如图8所示,存车时,在存车口外的操作机3上操作,操作机3上设有用于控制的开关,此时第一扇形边框2的正下方有一个第二凹槽19,第二凹槽19内设有第三电动伸缩杆20;按动开关,PLC控制器32接收到信号后启动第三电动伸缩杆20,第三电动伸缩杆20上升并带动滑动板21和L型停车板25上升,当滑动板21顶端与固定板1底端接触后,此时第三电动伸缩杆20启动至最大冲程,使得L型停车板25完全伸入第一扇形边框2和第二扇形边框42内,存车人员就能够将非机动车辆放置在L型停车板25上的通槽26内;然后再次在操作机3上按动开关,PLC控制器32控制第三电动伸缩杆20下降至最低点,此时滑动板21底端与圆形放车箱13内底面贴合;此时存车单元内设置的第二传感器16感应到车辆进入并将信号输送给PLC控制器32,PLC控制器32就会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17开始伸长,从而推动推板18带动滑动板21开始移动,使得滑动板21一侧通过连接槽27进入环形取车箱4内,滑动板21与承载板9相对设置且滑动板21的宽度小于承载板9,因此滑动板21一侧会滑动进入承载板9与梯形块11之间的空间内,当通槽26内的车辆与梯形块11斜面接触后,会慢慢被梯形块11斜面顶起并随之被推入放置槽12内,存放至停车单元内,滑动板21底端的燕尾槽22内设置有复位弹簧24,当第二电动伸缩杆17伸到最长的时候,复位弹簧24也会被压缩到最小,由于是受到外荷载收缩变形,复位弹簧会储存弹性势能;此时第一传感器6感应到此位置放置有自行车后,PLC控制器32就会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17回缩,电动伸缩杆17开始收缩后滑动板21底端燕尾槽22内复位弹簧24在弹性势能作用下开始回弹,而复位弹簧24一端与燕尾块23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燕尾槽22内壁一侧固定连接,且燕尾块23与第三电动伸缩杆20固定连接,在复位弹簧24回弹力作用下,燕尾块23固定不动,滑动板21滑动重新进行复位,可将整个地下停车库转为初始的状态;当滑动板21复位后,PLC控制器32会启动第二步进电发动机
36驱动主动齿轮37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环34进行转动,即可使得环形取车箱4转动一定的角度,将空置的停车单元转动至对应存车单元处以便下次存车时使用。
[0045] 第二步进电发动机36为等步进电发动机,每次转动的角度均相同,能够保证了每次存车时,都会有空置的停车单元供给滑动板21和L型停车板25进入,使其能够很好的完成工作。固定箱31和支撑箱35均起到支撑作用,保证环形取车箱4和圆形放车箱13的稳定性,设置有限位环28,这样防止环形取车箱4在转动时与圆形放车箱13脱离。
[0046] 取车时,在取车口外的操作机3上操作,按动其上的开关,使得取车口处的第二扇形边框42内的第四电动伸缩杆41回缩,带动覆盖板40底端移动打开,露出第一扇形边框2;此时第四电动伸缩杆41回缩至极限,PLC控制器32即可接收到信号而后启动取车口下方停车单元内的第一电动伸缩杆8,第一电动伸缩杆8开始伸长并带动梯形块11慢慢上升至第一扇形边框2内,并且使得梯形块11顶端略高于地面,此时取车人员即可将位于放置槽12内的自行车取出;此时停车单元内的的第一传感器6感应不到自行车后会将信号传输给PLC控制器32,PLC控制器32能够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8在一定时间内停留后开始自动下降,短一定时间的短暂停留能够让操作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将自行车在放置槽12内取出;当第一电动伸缩杆8下降至最低位置后,PLC控制器32启动第四电动伸缩杆41重新复位,使得覆盖板40重新盖在第一扇形边框2的上面,同时控制环形取车箱4旋转一定角度,将停放有车辆的停车单元转动至取车口下方以便下次取车工作的进行,完成一次取车工作。
[0047] 当存放车辆为电动车时,如果不需要充电就按照通用存放规则进行存放;如果需要充电时,则需要在操作机3上按下相对应的“需要充电”的按钮,充电插槽39与PLC控制器电性32连接并且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因此PLC控制器32接收到信号后会控制充电插槽39内充上电。操作人员将车辆放置好后,将插头插在充电插槽39内即可对车辆进行充电,充电按钮按动之后,当前位置的存车单元内的第二电动伸缩杆17不会启动,而是启动第一步进电发动机33,使得圆形放车箱13旋转一定的角度,将另外一个空置的存车单元转动至存车口下方,以便下一次存车时使用,完成一次需要充电的车辆的存放。操作人员能够在操作机3上设置充电的时间,适用于不同充电需求的车辆的存放;车辆充满电后装置自动启动存车程序将车辆运移至环形箱4内的停车单元停放。限位环28和固定套环29的设置,能够使圆形放车箱13的旋转更为稳定,保障装置的正常运转。
[004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发明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环形取车箱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是本发明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L型停车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是本发明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梯形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是本发明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梯形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是图1中A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 图7是本发明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地面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28] 图8是本发明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存车状态的流程图。
[0029] 附图标记解释:1‑固定板、2‑第一扇形边框、3‑操作机、4‑环形取车箱、5‑第一隔板、6‑第一传感器、7‑第一凹槽、8‑第一电动伸缩杆、9‑承载板、10‑支撑杆、11‑梯形块、12‑放置槽、13‑圆形放车箱、14‑中心柱、15‑第二隔板、16‑第二传感器、17‑第二电动伸缩杆、18‑推板、19‑第二凹槽、20‑第三电动伸缩杆、21‑滑动板、22‑燕尾槽、23‑燕尾块、24‑复位弹簧、25‑L型停车板、26‑通槽、27‑连接槽、28‑限位环、29‑固定套环、30‑旋转环、31‑固定箱、
32‑PLC控制器、33‑第一步进电发动机、34‑从动齿环、35‑支撑箱、36‑第二步进电发动机、
37‑主动齿轮、38‑线缆管、39‑充电插槽、40‑覆盖板、41‑第四电动伸缩杆、42‑第二扇形边框。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