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0018]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0019] 参照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无动力行走助力柔性外骨骼装置,包括行走装置1和动力装置2,所述行走装置1设置在人的下肢上,并与动力装置2相互联动,以接收动力装置2输出的动力并带动人的下肢行走,所述动力装置2包括脚踏机构21和联动机构22,所述脚踏机构21设置于人的鞋底上,用于供人踩踏输出动力,所述联动机构22设置于人的腿上,并与脚踏机构21联动,还与行走装置1联动,用于接收脚踏机构21的输出动力,并将动力传递至行走装置1以驱动行走装置1行走,在使用本实施例的柔性外骨骼装置的过程中,首先将行走装置1固定在人的下肢上,再将动力装置2内的脚踏机构21设置在人的鞋底上,同时将联动机构22设置在人的下肢上,并且与脚踏机构21和行走装置1相互联动,如此便可实现将人行走的过程中的踩踏力转换到行走装置1进行助力行走的动力,这样在使用本实施例的装置的过程中,就不需要同现有技术中的助力装置一样,设置一个主动的动力源去驱动行走装置1,导致在动力源无法提供动力的时候,动力源就会变成一个累赘在人身上,如此不仅不能够有效的对人的行走起到助力的作用,还会拖累人的行走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脚踏机构21与联动机构22的配合作用有效的实现利用人行走过程中踩踏力来作为动力,就能够有效的实现一个不需要动力源便能够有限的驱动行走装置1的效果。
[0020]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脚踏机构21包括嵌设在左脚鞋底内的左气囊211和嵌设在右脚鞋底内的右气囊212,所述联动机构22包括贴设在人的左右腿上并沿着人的左右腿延伸的左通气管道221和右通气管道222,所述左通气管道221的一端与左气囊211连接并相互连通,所述右通气管道222的一端与右气囊212连接并相互连通,所述行走装置1包括用于套接在人腰上的固定环11、左气动杆12和右气动杆13,所述左气动杆12的一端和右气动杆13的一端均与固定环11固定连接,所述左气动杆12相对于固定环11的另一端固定在人的左膝盖的位置上,所述右气动杆13相对于固定环11的另一端固定在人的右膝盖的位置上,所述左气动杆12与固定环11连接的一端与左通气管道221相对于左气囊211的另一端连接并相互连通,所述右气动杆13与固定环11连接的一端与右通气管道222相对于右气囊
212的另一端连接并相互连通,当左气囊211被踩下压缩时,左气动杆12充气伸长,推动左膝盖向下运动,右气囊212膨胀,右气动杆13被抽气缩短,拉动右膝盖向上运动,当右气囊212被踩下压缩时,右气动杆13充气伸长,推动右膝盖向下运动,左气囊211膨胀,左气动杆12被抽气缩短,拉动左膝盖向上运动,在人行走的过程中,是左脚和右脚交替的依次踩下去的,因此当人左脚踩下去的时候,左脚鞋底内的左气囊211就会因为人踩踏的力量被压缩,如此左气囊211内的空气就会被挤压而出,进入到左通气管道222内,然后通过左通气管道222进入到左气动杆12内,那么左气动杆12就会伸长,将人的左膝盖向下推,助力人的左脚的踩下,当人的右脚踩下去的时候,人的左脚会抬起,那么左气囊211就不会再被压缩,如此左气囊211就会复位,抽取掉左通气管道222内的空气,进而抽取掉左气动杆12内的空气,使得左气动杆12收缩,左气动杆12就会拉着人的左膝盖向上运动,协助人左脚的抬起,在人的右脚踩下和抬起的时候,右气动杆13也同上述一样伸缩来协助人的右脚的踩下和抬起,如此有效的实现一个利用人行走的过程中,脚踩踏的力量来协助人的行走,如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上述协助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同现有技术中一样,需要设置动力源,进而导致在动力源失去动力的时候,变成累赘在人身上导致人行走时更加费力的问题。
[0021]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左气动杆12相对于固定环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左套环121,所述右气动杆13相对于固定环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右套环131,所述左套环121套接在人左腿膝盖上方大腿的位置上,所述右套环131套接在人右腿膝盖上方大腿的位置上,所述左套环121和右套环131均为弹性伸缩带3,所述左气动杆12相对于固定环11的另一端和右气动杆13相对于固定环11的另一端,分别与两条弹性伸缩带3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伸缩带3的两端通过魔术贴固定连接,以套接在人左腿膝盖和右腿膝盖的上方的位置上,当弹性伸缩带3固定在人腿上时,弹性伸缩带3被拉伸产生弹力,在使用本实施例的装置之前,首先需要将固定环11套到人的腰上,然后将左套环121套在人的大腿相对于左膝盖上方一点的位置上,将右套环131套在人的大腿相对于右膝盖上方一点的位置上,主要是因为人在行走的过程中膝盖是一个转折点,若是膝盖上有障碍物那就会导致人们在行走的过程中会阻碍到人的行走,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左套环121和右套环131设置在膝盖上方大腿的位置可以避免左套环121和右套环131与左膝盖和右膝盖相接触导致的阻碍人的行走的问题,而在固定左套环121和右套环131的过程中,首先将弹性伸缩带3上的魔术贴打开,使得弹性伸缩带3变成一条带子,然后将这条带子绑到人的腿上,然后通过魔术贴连接起来,使得弹性伸缩带3能够有效的绑到人的大腿上,如此快速有效的实现完成左套环121和右套环131的固定,同时利用弹性伸缩带3进行固定的方式,能够更好的贴合人的腿部,避免人在使用装置的过程中腿部不舒服的问题。
[0022]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左气动杆12和右气动杆13均为气动肌肉,所述固定环11包括固定带111和设置在固定带111一端的锁扣112,所述固定带111相对于锁扣112的另一端伸入到锁扣112内被锁扣112锁定,以将固定带111形成一个环套接在人的腰上,所述左气动杆12的一端和右气动杆13的一端均固定在固定带111上,气动肌肉是现有技术中一种仿生装置,利用气动肌肉的伸缩作用,能够更好的实现带动人的左膝盖和右膝盖运动的效果,同时由于气动肌肉的软性结构,能够更好的舒适性,而通过固定带111和锁扣
112的设置,便可同现有技术中的裤腰带一样,有效的固定到人的腰上了,一方面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另一方面也可使用现有的裤腰带来改造成固定环11,降低了整个装置的生产成本。
[0023]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左气囊211和右气囊212均包括囊体4和设置在囊体4内驱动囊体4压缩复位的复位组件5,所述囊体4呈长条波纹管状,其一端与鞋底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地面相接触,所述复位组件5包括复位弹簧51,该复位弹簧51的两端分别与囊体4的两端同轴固定,所述囊体4与鞋底连接的一端开设有透气孔41,所述左通气管道221相对于左气囊211的一端和右通气管道221相对于右气囊21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透气孔
41固定连接并与透气孔41相互连通,通过囊体4的伸缩作用,便可有效的实现抽取空气和输出空气的效果,而通过复位弹簧51的设置,便可在输出空气的时候,复位弹簧51被压缩积累弹性势能,然后在抽取空气的时候,通过复位弹簧51释放弹性势能,将囊体4复位成原来的状态,如此囊体4有效的实现一个抽气的效果,实现了在人脚踩下的时候输出空气,在抬起的时候,复位抽取空气的效果,如此能够很好的实现一个利用人行走的过程中踩踏力的效果。
[0024]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左通气管道221的管体与左套环121的弹性伸缩带3固定连接,所述右通气管道222的管体与右套环131的弹性伸缩带3固定连接,这样便能够有效的将左通气管道221和右通气管道222连接左套环121,将右通气管道222连接右套环131,将左通气管道221和右通气管道222的管体进行固定,避免在人使用装置行走的过程中,左通气管道221和右通气管道222挂在人脚上阻碍人行走的问题。
[0025]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左气动杆12和右气动杆13均为气动肌肉,所述固定环11包括环状的弹性充气管体113,当固定环11固定到人的腰上时,弹性充气管体113充气套在人的腰上固定,所述弹性充气管体113包括左管体1131和右管体1132,所述左通气管道221相对于左气囊211的另一端和左气动杆12的一端均与左管体1131相互连接并连通,所述右通气管道221相对于右气囊212的另一端和右气动杆13的一端均与右管体1132相互连接并连通,通过弹性充气管体113的设置,便可通过内部气体膨胀的方式来固定到人的腰上,如此相比于之前采用现有的裤腰带的结构的方式,其内本身存有气体,因而能够有效的增加气动肌肉内的气压,使得气动肌肉的伸缩力度更强,能够更好的辅助人们的行走了。
[0026]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左通气管道221和右通气管道222的外管壁上均设有若干个沿左通气管道221和右通气管道222长度方向排布的粘贴扣6,所述粘贴扣6为魔术扣,用于粘贴到人的裤腿上,如此在使用本实施例的装置的过程中,将左通气管道221和右通气管道222固定到人的裤腿上,避免在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左通气管道221和右通气管道222挂在那里阻碍人行走的问题。
[0027]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骨骼装置,通过动力装置2和行走装置1的配合设置,便可以有效的实现提供动力助力人行走的效果,而通过将动力装置2设置成脚踏机构21和联动机构22便能够实现将人行走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脚踏力作为动力驱动行走装置1助力行走的效果,避免现有技术中因为动力源失去动力而成为累赘的问题。
[002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