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孙炜明 >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专利详情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08-02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3-15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1-08-02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2121784340.X 申请日 2021-08-02
公开/公告号 CN216042645U 公开/公告日 2022-03-15
授权日 2022-03-15 预估到期日 2031-08-02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2023-07-17
分类号 E04G17/00E04G17/14E04G9/08 主分类号 E04G17/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6
权利要求数量 7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1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孙炜明 当前专利权人 孙炜明
发明人 王昊、尚计宝、韩朝阳、刘青、孙炜明 第一发明人 王昊
地址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城厢镇经兜村狮渊南路41号 邮编 362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5
申请人所在省 福建省 申请人所在市 福建省泉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深圳泛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邓爱军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包括模板主体,所述模板主体的下表面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限位转杆,所述限位转杆的外侧套设有转杆套件,所述转杆套件的外侧壁与模板主体紧密接触,且转杆套件远离模板主体的一侧设有移置板,所述移置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夹紧弹簧和连接挡板,所述夹紧弹簧的后端与转杆套件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位转杆,能够在将模板主体的底部插入预定位槽内部后,将限位转杆固定在转杆套件的内部,实现对模板主体的限位固定,解决了现有的建筑模板通常采用螺栓固定,螺栓在长期使用后发生锈蚀,导致后续对挡板进行拆卸时较为困难的问题。
  • 摘要附图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3-15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包括模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主体(1)的下表面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限位转杆(6),所述限位转杆(6)的外侧套设有转杆套件(7),所述转杆套件(7)的外侧壁与模板主体(1)紧密接触,且转杆套件(7)远离模板主体(1)的一侧设有移置板(8),所述移置板(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夹紧弹簧(17)和连接挡板(9),所述夹紧弹簧(17)的后端与转杆套件(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挡板(9)的左侧壁与限位转杆(6)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杆套件(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盒套(14),所述安装盒套(14)的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滚轮(15),所述滚轮(15)的曲面与限位转杆(6)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2)的顶部开设有预定位槽(3),所述模板主体(1)的底部位于预定位槽(3)的内部,所述底座(2)上靠近边缘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开设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板主体(1)的左侧壁开设有配合凹槽(5),且模板主体(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插接凸块(4),所述配合凹槽(5)和插接凸块(4)均为“T”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杆套件(7)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0),所述固定柱(10)的外侧套设有支撑铰杆(11),所述支撑铰杆(11)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弹簧(17)的内部设有伸缩撑杆(16),所述伸缩撑杆(16)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移置板(8)和转杆套件(7)固定连接,所述移置板(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拉手(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板主体(1)和转杆套件(7)的侧壁均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设有固定螺栓(1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0002]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0003] 现有的建筑模板通常采用螺栓固定,螺栓在长期使用后较易发生锈蚀,导致后续对挡板进行拆卸时较为困难,同时多个模板组合使用时缺少限位组件,导致模板之间无法紧密贴合,使得混凝土从模板之间的缝隙中溢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解决了现有的建筑模板通常采用螺栓固定,在长期使用后螺栓锈蚀使得拧出较为困难,导致后续对挡板进行拆卸时较为困难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包括模板主体,所述模板主体的下表面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限位转杆,所述限位转杆的外侧套设有转杆套件,所述转杆套件的外侧壁与模板主体紧密接触,且转杆套件远离模板主体的一侧设有移置板,所述移置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夹紧弹簧和连接挡板,所述夹紧弹簧的后端与转杆套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挡板的左侧壁与限位转杆紧密接触。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杆套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盒套,所述安装盒套的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曲面与限位转杆紧密接触。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预定位槽,所述模板主体的底部位于预定位槽的内部,所述底座上靠近边缘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开设有多个。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板主体的左侧壁开设有配合凹槽,且模板主体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插接凸块,所述配合凹槽和插接凸块均为“T”型结构。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杆套件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侧套设有支撑铰杆,所述支撑铰杆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紧弹簧的内部设有伸缩撑杆,所述伸缩撑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移置板和转杆套件固定连接,所述移置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拉手。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板主体和转杆套件的侧壁均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设有固定螺栓。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通过设置限位转杆,能够在将模板主体的底部插入预定位槽内部后,手握拉手向前拉动,使移置板向前移动,逆时针转动限位转杆,使限位转杆进入转杆套件内部,限位转杆与滚轮紧密接触,松开拉手,夹紧弹簧回弹,牵引移置板复位,连接挡板移动至与限位转杆的右侧壁,阻挡限位转杆顺时针转动,将限位转杆固定在转杆套件的内部,实现对模板主体的限位固定。
[0014] 2、通过设置固定柱,能够将支撑铰杆套设在固定柱的外侧壁,再将支撑铰杆的下端抵在地面上,对模板主体起加固作用,通过设置预定位槽,能够将模板主体插入预定位槽的内部,对模板主体进行预固定,减小模板主体之间组合安装的难度。

实施方案

[0020]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1] 实施例:
[0022]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便于组合安装的建筑模板,包括模板主体1,模板主体1的下表面设有底座2,底座2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限位转杆6,限位转杆6的外侧套设有转杆套件7,转杆套件7的外侧壁与模板主体1紧密接触,且转杆套件7远离模板主体1的一侧设有移置板8,移置板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夹紧弹簧17和连接挡板9,夹紧弹簧17的后端与转杆套件7固定连接,连接挡板9的左侧壁与限位转杆6紧密接触;
[0023] 该装置使用时,将底座1通过定位桩固定在地基上方,将模板主体1放置在底座1上方,模板主体1的底部插入预定位槽3内部,手握拉手13向前拉动,使移置板8向前移动,逆时针转动限位转杆6,使限位转杆6进入转杆套件7内部,限位转杆5与滚轮15紧密接触,松开拉手13,夹紧弹簧17回弹,牵引移置板8复位,连接挡板9与限位转杆5的右侧壁接触,阻挡限位转杆5顺时针转动,将限位转杆5固定在转杆套件7的内部,将支撑铰杆11套设在固定柱10的外侧壁,再将支撑铰杆11的下端抵在地面上,对模板主体1起加固作用,需要组合安装模板主体1时,将新的模板主体1的插接凸块4插入旧的模板主体1的配合凹槽5内部,将多个模板主体1拼接成一个整体,在转动相应的限位转杆6对新的模板主体1进行限位固定。
[0024] 在其他实施例中,转杆套件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盒套14,安装盒套14的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滚轮15,滚轮15的曲面与限位转杆6紧密接触;通过设置滚轮15,能够将限位转杆6完全转动至转杆套件7的内部,使限位转杆6阻止滚轮15向上移动,进而在模板主体1的竖直方向上起到限位作用。
[0025] 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2的顶部开设有预定位槽3,模板主体1的底部位于预定位槽3的内部,底座2上靠近边缘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开设有多个;通过设置预定位槽
3,能够将模板主体1插入预定位槽3的内部,对模板主体1进行预固定,减小模板主体1之间组合安装的难度,通过设置定位孔,能够将底座1通过定位桩固定在地基上。
[0026] 在其他实施例中,模板主体1的左侧壁开设有配合凹槽5,且模板主体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插接凸块4,配合凹槽5和插接凸块4均为“T”型结构;通过设置配合凹槽5和插接凸块4,将插接凸块4插入配合凹槽5内部,能够将多个模板主体1拼接成一个整体,便于模板主体1之间的组合安装,“T”型结构能够减小模板主体1之间的拼接缝隙,防止混凝土从缝隙中溢出。
[0027] 在其他实施例中,转杆套件7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0,固定柱10的外侧套设有支撑铰杆11,支撑铰杆11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通过设置固定柱10,能够将支撑铰杆11套设在固定柱10的外侧壁,再将支撑铰杆11的下端抵在地面上,对模板主体1起加固作用,通过设置防滑纹,能够增大支撑铰杆11底部与地面的摩擦。
[0028] 在其他实施例中,夹紧弹簧17的内部设有伸缩撑杆16,伸缩撑杆16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移置板8和转杆套件7固定连接,移置板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拉手13;通过设置伸缩撑杆16,能够对移置板8起限位支撑作用,使移置板8在转动套件7前方稳定进行前后移动,通过设置拉手13,便于操作人员手握拉手进而移动移置板8。
[0029] 在其他实施例中,模板主体1和转杆套件7的侧壁均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设有固定螺栓12;通过设置固定螺栓12,能够将转杆套件7安装在模板主体1的外侧壁,使转杆套件7和模板主体1分为独立的两个个体,便于批量生产,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0030]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立体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9] 其中:1、模板主体;2、底座;3、预定位槽;4、插接凸块;5、配合凹槽;6、限位转杆;7、转杆套件;8、移置板;9、连接挡板;10、固定柱;11、支撑铰杆;12、固定螺栓;13、拉手;14、安装盒套;15、滚轮;16、伸缩撑杆;17、夹紧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