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5] 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
[0026] 实施例1一种神经内科用患者上肢康复锻炼设备,如图1‑图4所示,包括有底座1、椅子2、第一支撑杆3、拉绳4、拉环5、复位组件6和调节组件7,底座1顶部设有椅子2,椅子2后侧滑动式设有第一支撑杆3,第一支撑杆3上左右对称滑动式设有拉绳4,拉绳4前端均设有拉环5,椅子2下部设有复位组件6,复位组件6与拉绳4连接,椅子2与第一支撑杆3之间设有调节组件
7。
[0027] 当神经内科患者需要进行上肢康复锻炼时,首先患者坐在椅子2上,人们根据患者身高调整调节组件7与第一支撑杆3的高度,使拉环5高度适中,便于患者手持拉环5进行复健,当患者向下拉动拉环5时,拉绳4带动复位组件6变形,患者松开拉环5时,复位组件6通过拉绳4带动拉环5拉动患者上肢向上复位,如此往复实现对患者上肢神经的刺激与康复。
[0028] 复位组件6包括有支撑板61、第一导向杆62、第一连杆63、第一弹簧64、发条65、绕线轮66和滚轮67,椅子2底部左右对称设有支撑板61,支撑板61上均设有第一导向杆62,第一导向杆62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一连杆63,第一连杆63与椅子2之间对称连接有第一弹簧64,第一弹簧64分别套装在第一导向杆62上,第一连杆63上左右对称设有发条65,发条65上均设有绕线轮66,拉绳4与绕线轮66连接,椅子2底部对称转动式设有滚轮67,滚轮67与拉绳4之间配合。
[0029] 患者进行上肢复健时,双手握住拉环5用力向下拉动,拉绳4带动绕线轮66进行顺时针转动,发条65变形,拉动到患者上肢持平位置后停止用力向下拉动拉环5,在发条65复位的作用下,绕线轮66逆时针旋转复位,通过拉绳4带动拉环5向上复位,患者上肢顺着拉环5的作用力向上移动,如此往复进行对上肢神经的刺激与康复训练。
[0030] 调节组件7包括有第二导向杆71、卡杆72、握把73和第二弹簧74,椅子2上后部左右两侧均上下对称设有第二导向杆71,同侧第二导向杆71之间均滑动式设有卡杆72,卡杆72与第一支撑杆3之间配合,卡杆72后侧之间设有握把73,卡杆72与椅子2之间均对称连接有第二弹簧74,第二弹簧74分别套装在第二导向杆71上。
[0031] 由于不同患者的身高不同,进行康复运动时,人们手持握把73向后拉动,握把73与卡杆72向后移动,第二弹簧74被压缩,卡杆72与第一支撑杆3脱离,将第一支撑杆3上下移动调整合适的高度,方便患者以正确的姿势进行康复运动,调整完成后松开握把73,在第二弹簧74的作用下,握把73与把杆向前移动复位,卡杆72与第一支撑杆3接触,将第一支撑杆3卡紧固定,随后患者即可开始复健运动。
[0032]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5‑图8所示,还包括有载重组件8,载重组件8包括有齿轮81、第三导向杆82、装箱83、齿条84、第四导向杆85、推板86和第三弹簧87,绕线轮66外侧均设有齿轮81,底座1上左右对称设有第三导向杆82,第三导向杆82上均滑动式设有装箱
83,装箱83顶部均设有齿条84,齿条84与齿轮81啮合,装箱83内均上下对称设有第四导向杆
85,同侧第四导向杆85之间均滑动式适合于推板86,推板86与装箱83之间均对称连接有第三弹簧87,第三弹簧87分别套装在第四导向杆85上。
[0033] 患者在对上肢康复锻炼时,需要逐渐增加训练量以刺激上肢神经,故人们将推板86向前推动,第三弹簧87被压缩,把增重的配重片置入装箱83内,配重片与推板86接触,推板86保持定位,第三弹簧87持续被压缩,如此,当患者拉动拉环5,绕线轮66带动齿轮81顺时针旋转,齿轮81与齿条84啮合,带动齿条84与装箱83向前移动,装箱83内的配重片对患者向下拉动拉环5时增加阻力,需要患者使用更大的力气拉动,当患者松开向下拉动拉环5的力气,绕线轮66与齿轮81逆时针旋转,带动齿条84与装箱83向后移动,如此往复,逐渐增重配重片对患者康复训练循环渐进产生有益效果,当人们将配重片取出时,配重片与推板86脱离,在第三弹簧87复位的作用下推板86向后移动复位。
[0034] 还包括有挡住组件9,挡住组件9包括有第五导向杆91、楔形块92、第四弹簧93、第六导向杆94、楔形杆95和第五弹簧96,装箱83后侧均上下对称滑动式设有两对第五导向杆91,同侧第五导向杆91之间均设有楔形块92,楔形块92与装箱83之间均对称连接有第四弹簧93,第四弹簧93分别套装在第五导向杆91上,装箱83外侧均上下对称滑动式设有第六导向杆94,同侧第六导向杆94之间均设有楔形杆95,楔形杆95与楔形块92之间相互配合,楔形杆95与装箱83之间均对称连接有第五弹簧96,第五弹簧96分别套转载该第六导向杆94上。
[0035] 当人们需要将配重片安装在装箱83内时,先将楔形杆95向内侧挤压,第六弹簧103被压缩,楔形杆95与楔形块92接触,楔形块92被挤压向外侧移动,第五弹簧96被压缩,打开装箱83的开口,方便人们将配重片置入,配重片安装完成后松开楔形杆95,在第六弹簧103的作用下楔形杆95向外侧移动复位,楔形杆95与楔形块92脱离后,在第五弹簧96复位的作用下楔形块92向内侧移动,楔形块92配合将配重片卡紧固定在装箱83内。
[0036] 还包括有顶住组件10,顶住组件10包括有第七导向杆101、第二连杆102和第六弹簧103,装箱83顶部均前后对称设有第七导向杆101,同侧第七导向杆101之间均滑动式设有第二连杆102,第二连杆102与支撑板61之间配合,第二连杆102与楔形块92之间配合,第二连杆102与装箱83之间均对称连接有第六弹簧103,第六弹簧103分别套装在第七导向杆101上。
[0037] 为了防止患者在进行复健运动时,有人为恶意对装箱83中增重,使患者无法承受且造成伤害,故当齿条84与装箱83向前移动时,带动第二连杆102向前移动,第二连杆102与支撑板61接触,第二连杆102被挤压向下移动,第六弹簧103被压缩,第二连杆102与上侧楔形块92接触,将上侧楔形块92卡住后便无法再在运动过程中增加配重片,如此达到增强安全性的效果,当齿条84与装箱83向后移动时,带动第二连杆102向后移动,当第二连杆102向后复位与支撑板61脱离时,第六弹簧103复位的作用下第二连杆102向上移动复位,第二连杆102与楔形块92脱离,此时患者一轮复健运动结束,即可将楔形块92打开再安装配重片。
[0038] 还包括有分离组件11,分离组件11包括有第二支撑杆111、第三连杆112和踏板113,椅子2底部左右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杆111,第二支撑杆111外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三连杆
112,第三连杆112与第一连杆63滑动式连接,第三连杆112顶部前侧均转动式设有踏板113。
[0039] 对于部分刚开始做复健运动的患者,不需要增重时,即可向下脚踩踏板113,使第三连杆112逆时针旋转,带动第一连杆63与齿轮81向上移动,第一弹簧64被压缩,齿轮81与齿条84脱离后,即当患者在拉动拉环5进行复健运动时,也不会使齿条84与装箱83移动,对复健运动进行增重,同时也减少人们搬运更换装箱83内的配重片次数,当患者复健运动完成后,停止踩动踏板113,在第一弹簧64复位的作用下,第一连杆63与齿轮81向下移动,齿轮81重新与齿条84接触且啮合,带动第三连杆112顺时针转动复位,随后当患者离开时可将踏板113向外侧旋转打开,避免影响下一位做复健运动的患者。
[0040]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