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0014] 实施例1: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0015] 见图1,一种林业用灭虫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架2,在所述支架2上设有诱虫装置3,所述诱虫装置3包括壳体31,在所述壳体31内设有空腔32,在所述空腔32的顶部储液腔33,在所述储液腔33的底部设有喷洒嘴34,在所述喷洒嘴34上设有控制阀35,在所述支架2的顶部设有定时器4、驱动器5和处理器6,所述定时器4与所述处理器6相连接,所述处理器6经过驱动器5与所述控制阀35相连接,在所述空腔32的底部设有储饵碗36,在所述储饵碗36的底部设有集虫网37,在所述壳体31的侧部设有通孔38,所述通孔连通空腔与外部,在所述空腔32内还设有灭虫电网39,在所述支架2的顶部设有储电箱7和太阳能电池板8,所述太阳能电池板8与所述储电箱7相连接,所述储电箱7与所述灭虫电网39相连接,在所述空腔32内设有竖向导轨310,在所述灭虫电网39上设有导滑孔311,所述灭虫电网39活动设置在所述竖向导轨310上,在所述壳体31的顶部设有小型气缸312,所述小型气缸312的伸缩轴313设置在竖向导轨310内且通过横杆314与灭虫电网39的导滑孔相连接,在所述竖向导轨310上设有竖向移动槽315,所述横杆314设置在所述竖向移动槽315内,所述处理器6通过气缸驱动器9与所述小型气缸312的控制端相连接。
[0016] 所述壳体31为陶瓷制成。
[0017] 所述壳体31的外壁上设有装饰层316。
[0018] 在所述壳体31的顶壁设有增液孔317,在所述增液孔317内设有密封堵塞318。
[0019] 实施例2:中药提取液的制备:取番石榴干16g、赤地榆20g、吊竹梅18g、大对经草22g、漆子25g、鹿藿根14g、高粱泡根18g、海人草20g、卵叶贝母22g、金鸡勒24g、野葡萄根
26g、绛梨木叶20g、金边兔耳18g、马唐16g、地贵草根14g、老白花14g、青叶胆18g、苦地丁
12g,放入容器中,煎煮三次,每次加入药材10倍重量的水,每次煎煮两小时,每次煎煮后,提取煎煮液,最后合并三次提取的煎煮液,过滤,得滤液,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15的浸膏,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达75%,搅拌,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25,并回收乙醇,得中药提取液。
[0020] 实施例3:测定本发明对害虫死亡率的影响
[0021] 按上述实施例1和2方法制备林业用灭虫装置及其所用杀虫液,在下述各测试例中,死亡率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测定。
[0022] 死亡率:将林业用灭虫装置放入林中,开启,24小时后,吸引了50头害虫,分别为松褐天牛38头,盾蚧12头,按公式(Ⅰ)计算死亡率,单位为百分率(%)。
[0023] P1=K/N×100 (Ⅰ)式(Ⅰ)中:P1-死亡率,K-死亡虫数,N-总虫数。发现松褐天牛和盾蚧的死亡率均为100%。
[0024]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通过储饵碗将林业虫吸引过来,然而通过定时器定时喷洒杀虫液,并且同时通过灭虫电网上下移动实现对林业害虫的配合灭杀,使用稳定性好,并且不需要大范围的喷洒灭虫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适用性好,实用性强,杀虫效果好。
[0025]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