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谢名珠 > 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   0    0

实质审查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02-02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1-08-17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1-02-02
基本信息
有效性 实质审查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110140003.5 申请日 2021-02-02
公开/公告号 CN112829028A 公开/公告日 2021-05-25
授权日 预估到期日 2041-02-02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27J1/00B27M3/00 主分类号 B27J1/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A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7
权利要求数量 8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8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2801003Y、CN201728853U、CN205498120U、CN206062124U、CN206137826U、CN206579181U、CN108972814A、CN212097681U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99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谢名珠 当前专利权人 谢名珠
发明人 谢名珠 第一发明人 谢名珠
地址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院路35号201室 邮编 063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河北省 申请人所在市 河北省唐山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立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包括有底板组件、预成型单元和揉搓滚动单元等;底板组件与预成型单元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对香泥和竹芯进行挤压,使得香泥紧紧的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然后对香泥进行均匀的滚动,同时带动竹芯匀速移动,从而使香泥均匀的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最后对竹芯上的顶部的香泥进行压制成圆锥形,再将多余的香泥切除,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避免了工作人员受伤保障人身安全,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 摘要附图
    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9
    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0
    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08-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27J 1/00 专利申请号: 202110140003.5 申请日: 2021.02.02
2 2021-05-25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包括有底板组件(1)和控制屏(5);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预成型单元(2)、揉搓滚动单元(3)和定型单元(4);底板组件(1)与预成型单元(2)相连接;底板组件(1)与揉搓滚动单元(3)相连接;底板组件(1)与定型单元(4)相连接;
底板组件(1)与控制屏(5)相连接;预成型单元(2)与揉搓滚动单元(3)相连接;揉搓滚动单元(3)与定型单元(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预成型单元(2)包括有第一电机(201)、第一传动轴(202)、第一锥齿轮(203)、第二锥齿轮(204)、第二传动轴(205)、第三锥齿轮(206)、第四锥齿轮(207)、第三传动轴(208)、第四传动轴(209)、第五锥齿轮(210)、第六锥齿轮(211)、第五传动轴(212)、第二固定板(213)、第一电动推杆(214)、第七锥齿轮(215)、双向螺纹丝杆(216)、第一滑板(217)、第二滑板(218)和传送带(219);第一电机(201)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一电机(201)与第一传动轴(202)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202)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202)与第一锥齿轮(203)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203)与揉搓滚动单元(3)相连接;第一锥齿轮(203)与第二锥齿轮(204)相啮合;第二锥齿轮(204)与第二传动轴(205)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轴(205)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205)与第三锥齿轮(206)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206)与第四锥齿轮(207)相啮合;第四锥齿轮(207)与第三传动轴(208)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轴(208)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轴(208)与第四传动轴(209)相连接;第四传动轴(209)与第五锥齿轮(210)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轴(209)与第六锥齿轮(211)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轴(209)与第五传动轴(212)相连接;第五传动轴(212)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轴(209)与第二固定板(213)相连接;第二固定板(213)与第一电动推杆(214)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214)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五锥齿轮(2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七锥齿轮(215);第七锥齿轮(215)与双向螺纹丝杆(216)进行固接;双向螺纹丝杆(216)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双向螺纹丝杆(216)与第一滑板(217)进行旋接;双向螺纹丝杆(216)与第二滑板(218)进行旋接;第二滑板(218)的下方设置有传送带(219);传送带(219)与底板组件(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揉搓滚动单元(3)包括有第二电机(301)、第一丝杆(302)、滑块(303)、机械爪(304)、光杆(305)、第二电动推杆(306)、第三电动推杆(307)、第一承重板(308)、第一伸缩杆(309)、第四电动推杆(310)、第五电动推杆(311)、第二承重板(312)、第二伸缩杆(313)、第八锥齿轮(314)、第六传动轴(315)、蜗杆(316)、蜗轮(317)、第七传动轴(318)、第一传动轮(319)、第二传动轮(320)、第八传动轴(321)、第九传动轴(322)、第一固定板(323)、第六电动推杆(324)、第九锥齿轮(325)、第三伸缩杆(326)、连接板(327)、第十传动轴(328)、第十锥齿轮(329)、第一直齿轮(330)、第二直齿轮(331)、第十一传动轴(332)、第一转动辊(333)、第三直齿轮(334)、第十二传动轴(335)、第二转动辊(336)、第七电动推杆(337)、第八电动推杆(338)和第三承重板(339);第二电机(301)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二电机(301)与第一丝杆(302)进行固接;第一丝杆(302)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302)与滑块(303)进行旋接;滑块(303)与机械爪(304)进行固接;滑块(303)与光杆(305)进行滑动连接;光杆(305)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光杆(30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306);第二电动推杆(306)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306)与第一承重板(308)进行固接;第一承重板(308)与第三电动推杆(307)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307)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一承重板(308)与第一伸缩杆(309)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306)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电动推杆(310);第四电动推杆(310)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310)与第二承重板(312)进行固接;第二承重板(312)与第五电动推杆(311)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311)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二承重板(312)与第二伸缩杆(313)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203)与第八锥齿轮(314)相啮合;第八锥齿轮(314)与第六传动轴(315)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轴(315)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轴(315)与定型单元(4)相连接;第六传动轴(315)与蜗杆(316)进行固接;蜗杆(316)与蜗轮(317)进行转动连接;蜗轮(317)与第七传动轴(318)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轴(318)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轴(318)与第一传动轮(319)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319)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320)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320)与第八传动轴(321)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轴(321)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轴(321)与第九传动轴(322)相连接;第九传动轴(322)与第一固定板(323)相连接;第九传动轴(322)与第九锥齿轮(325)进行固接;第一固定板(323)与第六电动推杆(324)进行固接;第六电动推杆(324)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一固定板(323)与第三伸缩杆(326)进行固接;第三伸缩杆(326)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三伸缩杆(326)与连接板(327)进行固接;连接板(327)与第十传动轴(328)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轴(328)与第十锥齿轮(329)进行固接;第十传动轴(328)与第一直齿轮(330)进行固接;第一直齿轮(330)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直齿轮(331);第二直齿轮(331)与第十一传动轴(332)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轴(332)与底板组件(1)进行滑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轴(332)与第一转动辊(333)进行固接;第二直齿轮(3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直齿轮(334);第三直齿轮(334)与第十二传动轴(335)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轴(335)与底板组件(1)进行滑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轴(335)与第二转动辊(336)进行固接;第二转动辊(336)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承重板(339);第三承重板(339)与第七电动推杆(337)进行固接;第七电动推杆(337)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三承重板(339)与第八电动推杆(338)进行固接;第八电动推杆(338)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定型单元(4)包括有第三传动轮(401)、第四传动轮(402)、第十三传动轴(403)、锥形辊(404)、第十四传动轴(405)、第三转动辊(406)、第九电动推杆(407)和切刀(408);第六传动轴(315)与第三传动轮(401)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401)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402)进行传动连接;
第四传动轮(402)与第十三传动轴(403)进行固接;第十三传动轴(403)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三传动轴(403)与锥形辊(404)进行固接;锥形辊(404)的一侧设置有第十四传动轴(405);第十四传动轴(405)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轴(405)与第三转动辊(4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辊(406)的一侧设置有第九电动推杆(407);第九电动推杆(407)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九电动推杆(407)与切刀(408)进行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传动轴(209)与两端的传动轴连接处切削成矩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八传动轴(321)与第九传动轴(322)连接处切削成矩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滑板(217)和第二滑板(218)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弧形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伸缩杆(309)和第二伸缩杆(313)的顶端均设置为八字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立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香文化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出中华的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香由一枝竹芯人工多次裹上香泥组成,此香的制作工艺复杂,古时主要作为祭寺及拜神之用。
[0003] 目前,将香泥均匀的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从而加工制作成香,这一过程大多为人工操作,由工作人员将香泥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之后再反复揉搓,再揉搓的同时再拉住竹芯缓缓移动,从而将香泥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此种方法在揉搓的过程中无法控制力的大小,而导致影响产品质量,同时还容易伤到自身的手部,导致细菌感染,同时人工成本非常高,效率非常低。
[0004] 综上,需要研发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目前,将香泥均匀的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从而加工制作成香,这一过程大多为人工操作,由工作人员将香泥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之后再反复揉搓,再揉搓的同时再拉住竹芯缓缓移动,从而将香泥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此种方法在揉搓的过程中无法控制力的大小,而导致影响产品质量,同时还容易伤到自身的手部,导致细菌感染,同时人工成本非常高,效率非常低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
[0006]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包括有底板组件、预成型单元、揉搓滚动单元、定型单元和控制屏;底板组件与预成型单元相连接;底板组件与揉搓滚动单元相连接;底板组件与定型单元相连接;底板组件与控制屏相连接;预成型单元与揉搓滚动单元相连接;揉搓滚动单元与定型单元相连接。
[0007] 作为优选,预成型单元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传动轴、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五传动轴、第二固定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七锥齿轮、双向螺纹丝杆、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和传送带;第一电机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第一电机与第一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与揉搓滚动单元相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与第二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第四锥齿轮与第三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轴与第四传动轴相连接;第四传动轴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轴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轴与第五传动轴相连接;第五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轴与第二固定板相连接;第二固定板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第五锥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七锥齿轮;第七锥齿轮与双向螺纹丝杆进行固接;双向螺纹丝杆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双向螺纹丝杆与第一滑板进行旋接;双向螺纹丝杆与第二滑板进行旋接;第二滑板的下方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与底板组件相连接。
[0008] 作为优选,揉搓滚动单元包括有第二电机、第一丝杆、滑块、机械爪、光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第一承重板、第一伸缩杆、第四电动推杆、第五电动推杆、第二承重板、第二伸缩杆、第八锥齿轮、第六传动轴、蜗杆、蜗轮、第七传动轴、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八传动轴、第九传动轴、第一固定板、第六电动推杆、第九锥齿轮、第三伸缩杆、连接板、第十传动轴、第十锥齿轮、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十一传动轴、第一转动辊、第三直齿轮、第十二传动轴、第二转动辊、第七电动推杆、第八电动推杆和第三承重板;第二电机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第二电机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滑块进行旋接;滑块与机械爪进行固接;滑块与光杆进行滑动连接;光杆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光杆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与第一承重板进行固接;第一承重板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第一承重板与第一伸缩杆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电动推杆;第四电动推杆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与第二承重板进行固接;第二承重板与第五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第二承重板与第二伸缩杆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与第八锥齿轮相啮合;第八锥齿轮与第六传动轴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轴与定型单元相连接;第六传动轴与蜗杆进行固接;蜗杆与蜗轮进行转动连接;蜗轮与第七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与第八传动轴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轴与第九传动轴相连接;第九传动轴与第一固定板相连接;第九传动轴与第九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固定板与第六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六电动推杆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第一固定板与第三伸缩杆进行固接;第三伸缩杆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第三伸缩杆与连接板进行固接;连接板与第十传动轴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轴与第十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十传动轴与第一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一直齿轮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直齿轮;第二直齿轮与第十一传动轴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滑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轴与第一转动辊进行固接;第二直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直齿轮;第三直齿轮与第十二传动轴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滑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轴与第二转动辊进行固接;第二转动辊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承重板;第三承重板与第七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七电动推杆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第三承重板与第八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八电动推杆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
[0009] 作为优选,定型单元包括有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十三传动轴、锥形辊、第十四传动轴、第三转动辊、第九电动推杆和切刀;第六传动轴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与第十三传动轴进行固接;第十三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三传动轴与锥形辊进行固接;锥形辊的一侧设置有第十四传动轴;第十四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轴与第三转动辊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九电动推杆;第九电动推杆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第九电动推杆与切刀进行固接。
[0010] 作为优选,第四传动轴与两端的传动轴连接处切削成矩形面。
[0011] 作为优选,第八传动轴与第九传动轴连接处切削成矩形面。
[0012] 作为优选,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弧形板。
[0013] 作为优选,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顶端均设置为八字形。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为解决目前,将香泥均匀的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从而加工制作成香,这一过程大多为人工操作,由工作人员将香泥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之后再反复揉搓,再揉搓的同时再拉住竹芯缓缓移动,从而将香泥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此种方法在揉搓的过程中无法控制力的大小,而导致影响产品质量,同时还容易伤到自身的手部,导致细菌感染,同时人工成本非常高,效率非常低的问题。
[0015] 2、通过设置了预成型单元、揉搓滚动单元和定型单元,使用时先将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放置到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屏控制启动;首先由工作人员将制作好的香泥包裹在圆柱形竹芯的外环面的一端,接着,将香泥和竹芯放置在固定在底板组件上的预成型单元,然后利用预成型单元对香泥和竹芯进行挤压,使得香泥紧紧的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然后将香泥及竹芯传送至揉搓滚动单元,通过揉搓滚动单元对香泥进行均匀的挤压滚动,同时带动竹芯匀速移动,从而将香泥均匀的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之后再传送至定型单元,对竹芯上的顶部的香泥压制成圆锥形,之后再将多余的香泥切除。
[0016] 3、本发明实现了对香泥和竹芯进行挤压,使得香泥紧紧的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然后对香泥进行均匀的滚动,同时带动竹芯匀速移动,从而使香泥均匀的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最后对竹芯上的顶部的香泥进行压制成圆锥形,再将多余的香泥切除,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避免了工作人员受伤保障人身安全,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实施方案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0] 实施例1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如图1‑10所示,包括有底板组件1、预成型单元2、揉搓滚动单元3、定型单元4和控制屏5;底板组件1与预成型单元2相连接;底板组件1与揉搓滚动单元3相连接;底板组件1与定型单元4相连接;底板组件1与控制屏5相连接;
预成型单元2与揉搓滚动单元3相连接;揉搓滚动单元3与定型单元4相连接。
[0021]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一种竹立香利用揉搓定型加工制作装置放置到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屏5控制启动;首先由工作人员将制作好的香泥包裹在圆柱形竹芯的外环面的一端,接着,将香泥和竹芯放置在固定在底板组件1上的预成型单元2,然后利用预成型单元2对香泥和竹芯进行挤压,使得香泥紧紧的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然后将香泥及竹芯传送至揉搓滚动单元3,通过揉搓滚动单元3对香泥进行均匀的挤压滚动,同时带动竹芯匀速移动,从而将香泥均匀的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之后再传送至定型单元4,对竹芯上的顶部的香泥压制成圆锥形,之后再将多余的香泥切除,本发明实现了对香泥和竹芯进行挤压,使得香泥紧紧的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然后对香泥进行均匀的滚动,同时带动竹芯匀速移动,从而使香泥均匀的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最后对竹芯上的顶部的香泥进行压制成圆锥形,再将多余的香泥切除,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避免了工作人员受伤保障人身安全,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0022] 预成型单元2包括有第一电机201、第一传动轴202、第一锥齿轮203、第二锥齿轮204、第二传动轴205、第三锥齿轮206、第四锥齿轮207、第三传动轴208、第四传动轴209、第五锥齿轮210、第六锥齿轮211、第五传动轴212、第二固定板213、第一电动推杆214、第七锥齿轮215、双向螺纹丝杆216、第一滑板217、第二滑板218和传送带219;第一电机201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一电机201与第一传动轴202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202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202与第一锥齿轮203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203与揉搓滚动单元3相连接;第一锥齿轮203与第二锥齿轮204相啮合;第二锥齿轮204与第二传动轴205进行固接;
第二传动轴205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205与第三锥齿轮206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206与第四锥齿轮207相啮合;第四锥齿轮207与第三传动轴208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轴208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轴208与第四传动轴209相连接;第四传动轴
209与第五锥齿轮210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轴209与第六锥齿轮211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轴209与第五传动轴212相连接;第五传动轴212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轴209与第二固定板213相连接;第二固定板213与第一电动推杆214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214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五锥齿轮2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七锥齿轮215;第七锥齿轮215与双向螺纹丝杆216进行固接;双向螺纹丝杆216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双向螺纹丝杆216与第一滑板217进行旋接;双向螺纹丝杆216与第二滑板218进行旋接;第二滑板218的下方设置有传送带219;传送带219与底板组件1相连接。
[0023] 首先由工作人员将制作好的香泥包裹在圆柱形竹芯的外环面的一端放置在传送带219,接着传送带219启动带动将香泥和竹芯移动至第一滑板217和第二滑板218之间,然后,对香泥和竹芯进行挤压,使得香泥紧紧的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第一电机201启动通过第一传动轴202带动第一锥齿轮203转动,第一锥齿轮203转动带动揉搓滚动单元3运作,第一锥齿轮203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204转动,第二锥齿轮204转动通过第二传动轴205带动第三锥齿轮206转动,第三锥齿轮206转动带动第四锥齿轮207转动,第四锥齿轮207转动通过第三传动轴208带动第四传动轴209转动,第四传动轴209转动带动第五锥齿轮210转动,第四传动轴209转动带动第六锥齿轮211转动,第一电动推杆214启动通过第二固定板213控制第四传动轴209在第三传动轴208和第五传动轴212间滑动,从而控制了第五锥齿轮210和第六锥齿轮211与第七锥齿轮215的啮合,当第五锥齿轮210与第七锥齿轮215啮合时,第五锥齿轮210转动带动第七锥齿轮215转动,第七锥齿轮215转动带动双向螺纹丝杆216转动,双向螺纹丝杆216转动带动第一滑板217和第二滑板218相对移动,进而对放置在传送带219上的香泥和竹芯进行挤压,挤压再由传送带219将香泥和竹芯传送至揉搓滚动单元3,预成型单元2实现了对香泥和竹芯进行挤压,使得香泥紧紧的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以及传动揉搓滚动单元3进行运作。
[0024] 揉搓滚动单元3包括有第二电机301、第一丝杆302、滑块303、机械爪304、光杆305、第二电动推杆306、第三电动推杆307、第一承重板308、第一伸缩杆309、第四电动推杆310、第五电动推杆311、第二承重板312、第二伸缩杆313、第八锥齿轮314、第六传动轴315、蜗杆316、蜗轮317、第七传动轴318、第一传动轮319、第二传动轮320、第八传动轴321、第九传动轴322、第一固定板323、第六电动推杆324、第九锥齿轮325、第三伸缩杆326、连接板327、第十传动轴328、第十锥齿轮329、第一直齿轮330、第二直齿轮331、第十一传动轴332、第一转动辊333、第三直齿轮334、第十二传动轴335、第二转动辊336、第七电动推杆337、第八电动推杆338和第三承重板339;第二电机301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二电机301与第一丝杆
302进行固接;第一丝杆302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302与滑块303进行旋接;
滑块303与机械爪304进行固接;滑块303与光杆305进行滑动连接;光杆305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光杆30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306;第二电动推杆306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
第二电动推杆306与第一承重板308进行固接;第一承重板308与第三电动推杆307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307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一承重板308与第一伸缩杆309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306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电动推杆310;第四电动推杆310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
第四电动推杆310与第二承重板312进行固接;第二承重板312与第五电动推杆311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311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二承重板312与第二伸缩杆313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203与第八锥齿轮314相啮合;第八锥齿轮314与第六传动轴315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轴315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轴315与定型单元4相连接;第六传动轴315与蜗杆316进行固接;蜗杆316与蜗轮317进行转动连接;蜗轮317与第七传动轴318进行固接;
第七传动轴318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轴318与第一传动轮319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319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320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320与第八传动轴321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轴321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轴321与第九传动轴322相连接;第九传动轴322与第一固定板323相连接;第九传动轴322与第九锥齿轮325进行固接;第一固定板323与第六电动推杆324进行固接;第六电动推杆324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一固定板323与第三伸缩杆326进行固接;第三伸缩杆326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三伸缩杆
326与连接板327进行固接;连接板327与第十传动轴328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轴328与第十锥齿轮329进行固接;第十传动轴328与第一直齿轮330进行固接;第一直齿轮330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直齿轮331;第二直齿轮331与第十一传动轴332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轴332与底板组件1进行滑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轴332与第一转动辊333进行固接;第二直齿轮3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直齿轮334;第三直齿轮334与第十二传动轴335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轴
335与底板组件1进行滑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轴335与第二转动辊336进行固接;第二转动辊
336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承重板339;第三承重板339与第七电动推杆337进行固接;第七电动推杆337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三承重板339与第八电动推杆338进行固接;第八电动推杆338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
[0025] 将香泥和竹芯传送至滑块303下方,接着,使机械爪304固定住没有裹香泥竹芯的一端,然后,对香泥进行均匀的滚动,同时带动竹芯匀速移动,从而将香泥均匀的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第二电机301启动通过第一丝杆302带动滑块303沿着光杆305移动,滑块303移动带动机械爪304移动至没有裹香泥竹芯的一端,然后机械爪304启动固定住没有裹香泥竹芯的一端,接着,对香泥进行均匀的挤压滚动,第二电动推杆306和第三电动推杆307启动带动第一承重板308往下移动,第一承重板308移动带动第一伸缩杆309往下移动,同时,第四电动推杆310和第五电动推杆311启动带动第二承重板312往下移动,第二承重板312移动带动第二伸缩杆313往下移动,同时,第七电动推杆337和第八电动推杆338带动第三承重板339往下移动,使得第三承重板339贴住第一转动辊333和第二转动辊336,进而使得香泥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接着,第一锥齿轮203转动带动第八锥齿轮314转动,第八锥齿轮314转动通过第六传动轴315带动蜗杆316转动,第六传动轴315转动带动定型单元4运作,蜗杆316转动带动蜗轮317转动,蜗轮317转动通过第七传动轴318带动第一传动轮319转动,第一传动轮319转动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传动轮320转动,第二传动轮320转动带动第八传动轴321转动,第八传动轴321转动带动第九传动轴322转动,第九传动轴322转动带动第九锥齿轮325转动,第九锥齿轮325转动带动第十锥齿轮329转动,第十锥齿轮329转动通过第十传动轴
328带动第一直齿轮330转动,接着,第六电动推杆324启动通过第一固定板323控制第九传动轴322和第三伸缩杆326同时往上移动,第三伸缩杆326移动带动连接板327移动,从而控制第一直齿轮330与第二直齿轮331和第三直齿轮334的啮合,第一直齿轮330转动带动第二直齿轮331转动,同时带动第三直齿轮334转动,第二直齿轮331转动通过第十一传动轴332带动第一转动辊333转动,同时,第三直齿轮334转动通过第十二传动轴335带动第二转动辊
336转动,此时,第一转动辊333和第二转动辊336同向转动,从而对香泥进行均匀的挤压滚动,同时,第二电机301启动反转,通过第一丝杆302带动滑块303沿着光杆305移动,进而带动竹芯匀速移动,使得香泥均匀的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将香泥均匀的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后传送至定型单元4,揉搓滚动单元3实现了对香泥进行均匀的滚动,同时带动竹芯匀速移动,从而使香泥均匀的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
[0026] 定型单元4包括有第三传动轮401、第四传动轮402、第十三传动轴403、锥形辊404、第十四传动轴405、第三转动辊406、第九电动推杆407和切刀408;第六传动轴315与第三传动轮401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401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402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402与第十三传动轴403进行固接;第十三传动轴403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三传动轴403与锥形辊404进行固接;锥形辊404的一侧设置有第十四传动轴405;第十四传动轴
405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轴405与第三转动辊4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辊406的一侧设置有第九电动推杆407;第九电动推杆407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九电动推杆407与切刀408进行固接。
[0027] 将香泥均匀的包裹在竹芯的外环面后,传送至锥形辊404和第三转动辊406之间,然后,对竹芯上的顶部的香泥进行压制成圆锥形,之后再将多余的香泥切除,第六传动轴315转动带动第三传动轮401转动,第三传动轮401转动通过皮带带动第四传动轮402转动,第四传动轮402转动通过第十三传动轴403带动锥形辊404转动,进而对竹芯上的顶部的香泥进行压制成圆锥形,同时通过香泥带动第三转动辊406沿着第十四传动轴405转动,压制成圆锥形后,第九电动推杆407启动带动切刀408往下移动,进而切除竹芯上多余的香泥,最后再由人工将香泥及竹芯取出,定型单元4实现了对竹芯上的顶部的香泥进行压制成圆锥形,之后再将多余的香泥切除。
[0028] 第四传动轴209与两端的传动轴连接处切削成矩形面。
[0029] 可以使得第四传动轴209在两端的传动轴间进行滑动,且保持转动,从而控制第五锥齿轮210和第六锥齿轮211与第七锥齿轮215的啮合。
[0030] 第八传动轴321与第九传动轴322连接处切削成矩形面。
[0031] 可以使得第九传动轴322在第八传动轴321进行滑动,且保持转动,从而控制第九锥齿轮325与第十锥齿轮329的啮合。
[0032] 第一滑板217和第二滑板218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弧形板。
[0033] 可以使得将香泥挤压成圆柱形,并紧贴在竹芯外环面。
[0034] 第一伸缩杆309和第二伸缩杆313的顶端均设置为八字形。
[0035] 可以将第十一传动轴332与第十二传动轴335分隔开,从而控制第二直齿轮331与第三直齿轮334的啮合。
[00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预成型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预成型单元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揉搓滚动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揉搓滚动单元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揉搓滚动单元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揉搓滚动单元第三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定型单元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定型单元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底板组件,2:预成型单元,3:揉搓滚动单元,4:定型单元,5:控制屏,201:第一电机,202:第一传动轴,203:第一锥齿轮,204:第二锥齿轮,205:第二传动轴,206:第三锥齿轮,207:第四锥齿轮,208:第三传动轴,209:第四传动轴,
210:第五锥齿轮,211:第六锥齿轮,212:第五传动轴,213:第二固定板,214:第一电动推杆,
215:第七锥齿轮,216:双向螺纹丝杆,217:第一滑板,218:第二滑板,219:传送带,301:第二电机,302:第一丝杆,303:滑块,304:机械爪,305:光杆,306:第二电动推杆,307:第三电动推杆,308:第一承重板,309:第一伸缩杆,310:第四电动推杆,311:第五电动推杆,312:第二承重板,313:第二伸缩杆,314:第八锥齿轮,315:第六传动轴,316:蜗杆,317:蜗轮,318:第七传动轴,319:第一传动轮,320:第二传动轮,321:第八传动轴,322:第九传动轴,323:第一固定板,324:第六电动推杆,325:第九锥齿轮,326:第三伸缩杆,327:连接板,328:第十传动轴,329:第十锥齿轮,330:第一直齿轮,331:第二直齿轮,332:第十一传动轴,333:第一转动辊,334:第三直齿轮,335:第十二传动轴,336:第二转动辊,337:第七电动推杆,338:第八电动推杆,339:第三承重板,401:第三传动轮,402:第四传动轮,403:第十三传动轴,404:锥形辊,405:第十四传动轴,406:第三转动辊,407:第九电动推杆,408:切刀。
专利联系人(活跃度排行)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