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泰州帕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专利详情

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9-10-23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0-03-06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1-04-09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9-10-23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911013755.4 申请日 2019-10-23
公开/公告号 CN110775647B 公开/公告日 2021-04-09
授权日 2021-04-09 预估到期日 2039-10-23
申请年 2019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65G57/16B65G61/00 主分类号 B65G57/16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0
权利要求数量 1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13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204000666U、CN209429001U、CN206308638U、CN202967346U、CN107804210A、CN207498853U、CN105735166A、CN105803970A、CN105648938A、WO2013172713A1、GB201006184D0、DE19509057A1、EP2405059A1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3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申请权转移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泰州帕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泰州帕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海艳 第一发明人 朱海艳
地址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大泗镇泗白路20号 邮编 2253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泰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包括回收机构、卸放机构、拖车平台和移料机构,拖车平台的顶部设有用于供移料机构吊设的支撑框架,移料机构包括X向行走机构、Y向行走机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一夹紧机构,卸放机构包括暂存工作台和倾斜传送带,回收机构包括机架、翻转机构、第二夹紧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翻转机构设置于机架的下半部,第一升降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并且位于翻转机构的正上方,翻转机构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一个用于供交通锥套设的定位锥座,本发明能够自动对拖车平台上的交通锥进行铺设,通过倾斜传送带的旋转能够灵活的改变铺设路线,同时回收交通锥也相较传统纯人工方式省力。
  • 摘要附图
    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9
    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10
    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11
    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12
    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13
    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04-09 授权
2 2021-04-09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1.03.29 申请人由朱海艳变更为泰州帕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由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西井弄7号变更为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大泗镇泗白路20号
3 2020-03-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5G 57/16 专利申请号: 201911013755.4 申请日: 2019.10.23
4 2020-02-11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机构(1)、卸放机构(2)、拖车平台(3)和移料机构,移料机构设置于拖车平台(3)的正上方,卸放机构(2)固定设置于拖车平台(3)的一侧,拖车平台(3)的顶部设有用于供移料机构吊设的支撑框架(4),移料机构包括X向行走机构、Y向行走机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一夹紧机构(5),X向行走机构设置于支撑框架(4)的顶部,Y向行走机构设置于X向行走机构的输出端上,第一升降机构设置于Y向行走机构的输出端上,第一夹紧机构(5)与第一升降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卸放机构(2)包括暂存工作台(6)和倾斜传送带(7),倾斜传送带(7)能够转动的设置于暂存工作台(6)的旁侧,回收机构(1)包括机架(8)、翻转机构、第二夹紧机构(9)和第二升降机构,翻转机构设置于机架(8)的下半部,第二升降机构设置于机架(8)上并且位于翻转机构的正上方,第二升降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二夹紧机构(9)连接,翻转机构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一个用于供交通锥套设的定位锥座(10);
X向行走机构包括X向齿条(11)、横梁(12)和第一电机(13),横梁(12)的两端顶部均分别滑动吊设于支撑框架(4)的两端内侧顶部,X向齿条(11)固定设置于支撑框架(4)的一侧顶部,横梁(12)的一端水平延伸出拖车平台(3)的外侧,并且该端设置一个竖直向上的支撑架(14),第一电机(13)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支撑架(14)的顶部,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齿轮(15),第一齿轮(15)位于X向齿条(11)的上方并且二者啮合;
Y向行走机构包括Y向齿条(16)、挂架(17)和第二电机(18),Y向齿条(16)固定设置于横梁(12)的一侧并且其齿端朝上,挂架(17)呈水平状态滑动吊设于横梁(12)的底部,第二电机(18)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挂架(17)的顶部一端,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二齿轮(19),第二齿轮(19)位于Y向齿条(16)的上方并且二者啮合;
第一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第一长轴气缸(20),两个第一长轴气缸(20)分别固定设置于挂架(17)的两端顶部,两个第一长轴气缸(20)均呈竖直状态设置并且其输出端均竖直向下穿过挂架(17)与第一夹紧机构(5)的顶部两端固定连接;
第一夹紧机构(5)包括矩形支撑板(21)、两个第一夹紧板(22)和两个第一气缸(23),矩形支撑板(21)呈水平状设置并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长轴气缸(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矩形支撑板(21)的中心处开设有用于避让交通锥的矩形避让孔(24),两个第一气缸(23)呈水平状态对称设置于矩形支撑板(21)的顶部两端,两个第一夹紧板(22)呈对称于矩形支撑板(21)的底部两端,每个第一夹紧板(22)的顶部均固定设置一个第一连接竖板(25),每个第一连接竖板(25)均与正上方对应的第一气缸(23)的输出轴连接,矩形支撑板(21)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滑轨(26),第一滑轨(26)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气缸(23)的长度方向,每个第一夹紧板(22)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第一滑轨(26)的长度方向,每个第一夹紧板(22)的顶部两端均与两个第一滑轨(26)滑动连接;
暂存工作台(6)固定设置于拖车平台(3)的一侧,暂存工作台(6)的底部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竖向的转轴(27),转轴(27)的底部通过一个第一轴座(28)与暂存工作台(6)的底部固定连接,转轴(27)的上端与倾斜传送带(7)的底部固定连接,暂存工作台(6)的下半部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旋转电机(29),第一旋转电机(29)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转轴(27)的中部与第一旋转电机(29)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同步轮(30),两个第一同步轮(30)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31)连接,倾斜传送带(7)的上端低于暂存工作台(6)的台面,倾斜传送带(7)为无动力辊轴传送带;
翻转机构包括第二旋转电机(32)和托台(33),机架(8)的下半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轴座(34),托台(33)的两端分别通过短轴(35)与两个第二轴座(34)轴接,第二旋转电机(32)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机架(8)内侧底部,并且第二旋转电机(32)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短轴(35)的外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同步轮(36),两个第二同步轮(36)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37)连接;
第二夹紧机构(9)包括升降支撑板(38)、两个第二夹紧板(39)和两个第二气缸(40),升降支撑板(38)呈水平设置,升降支撑板(38)靠近托台(33)的一端中部开设有用于避让交通锥的避让缺口(41),两个第二气缸(40)呈水平状态对称设置于升降支撑板(38)的顶部两端,两个第二夹紧板(39)呈对称于升降支撑板(38)的底部两端,每个第二夹紧板(39)的顶部均固定设置一个第二连接竖板(42),每个第二连接竖板(42)均与正上方对应的第二气缸(40)的输出轴连接,升降支撑板(38)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二滑轨(43),第二滑轨(4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气缸(40)的长度方向,每个第二夹紧板(39)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第二滑轨(43)的长度方向,每个第二夹紧板(39)的顶部一端均与第二滑轨(43)滑动连接;
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长轴气缸(44)和两个纵向滑轨(45),两个纵向滑轨(45)对称固定设置于机架(8)的一端内侧,并且升降支撑板(38)远离避让缺口(41)的一侧两端分别与两个纵向滑轨(45)滑动连接,第二长轴气缸(44)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于机架(8)的内侧底部,并且第二长轴气缸(44)的输出轴竖直向上与升降支撑板(38)的底部固定连接;
两个第一夹紧板(22)相向的一侧和两个第二夹紧板(39)相向的一侧均设置有弧形缺口(4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交通锥,又称锥形交通路标、道路标筒、雪糕筒(香港通称),俗称路锥、三角锥,一般为锥形或柱形的临时道路标示,一般用于进行工程、发生事故时提醒用路人,以保证工程人员及道路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又或者于交通改道、人流和车群之分隔或汇合使用。但在其他情况下,日常的交通分隔/汇流则会使用可携带性较低的“永久性”道路标示/标识。典型的交通锥是带萤光的红、蓝、黄、绿等警示色之锥形或柱形的路标,大多是由合成树脂制成,为增加驾驶者对其可视度,交通锥一般会附加反光带条。
[0003] 目前交警铺设交通锥的过程主要通过人工的方式上马路进行铺设,此方法适用于短距离作业,而对于一些长距离的道路进行修整,或者前方交通发生堵塞时,需要安放很长一段距离的交通锥进行疏导,此过程通过人工进行铺设,不仅效率极低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
[0005]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提供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包括回收机构、卸放机构、拖车平台和移料机构,移料机构设置于拖车平台的正上方,卸放机构固定设置于拖车平台的一侧,拖车平台的顶部设有用于供移料机构吊设的支撑框架,移料机构包括X向行走机构、Y向行走机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一夹紧机构,X向行走机构设置于支撑框架的顶部,Y向行走机构设置于X向行走机构的输出端上,第一升降机构设置于Y向行走机构的输出端上,第一夹紧机构与第一升降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卸放机构包括暂存工作台和倾斜传送带,倾斜传送带能够转动的设置于暂存工作台的旁侧,回收机构包括机架、翻转机构、第二夹紧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翻转机构设置于机架的下半部,第一升降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并且位于翻转机构的正上方,第一升降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二夹紧机构连接,翻转机构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一个用于供交通锥套设的定位锥座。
[0007] 作为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的优选方案,X向行走机构包括X向齿条、横梁和第一电机,横梁的两端顶部均分别滑动吊设于支撑框架的两端内侧顶部,X向齿条固定设置于支撑框架的一侧顶部,横梁的一端水平延伸出拖车平台的外侧,并且该端设置一个竖直向上的支撑架,第一电机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支撑架的顶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位于X向齿条的上方并且二者啮合。
[0008] 作为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的优选方案,Y向行走机构包括Y向齿条、挂架和第二电机,Y向齿条固定设置于横梁的一侧并且其齿端朝上,挂架呈水平状态滑动吊设于横梁的底部,第二电机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挂架的顶部一端,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位于Y向齿条的上方并且二者啮合。
[0009] 作为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的优选方案,第一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第一长轴气缸,两个第一长轴气缸分别固定设置于挂架的两端顶部,两个第一长轴气缸均呈竖直状态设置并且其输出端均竖直向下穿过挂架与第一夹紧机构的顶部两端固定连接。
[0010] 作为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的优选方案,第一夹紧机构包括矩形支撑板、两个第一夹紧板和两个第一气缸,矩形支撑板呈水平状设置并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长轴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矩形支撑板的中心处开设有用于避让交通锥的矩形避让孔,两个第一气缸呈水平状态对称设置于矩形支撑板的顶部两端,两个第一夹紧板呈对称于矩形支撑板的底部两端,每个第一夹紧板的顶部均固定设置一个第一连接竖板,每个第一连接竖板均与正上方对应的第一气缸的输出轴连接,矩形支撑板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气缸的长度方向,每个第一夹紧板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第一滑轨的长度方向,每个第一夹紧板的顶部两端均与两个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0011] 作为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的优选方案,暂存工作台固定设置于拖车平台的一侧,暂存工作台的底部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竖向的转轴,转轴的底部通过一个第一轴座与暂存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转轴的上端与倾斜传送带的底部固定连接,暂存工作台的下半部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转轴的中部与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同步轮,两个第一同步轮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倾斜传送带的上端低于暂存工作台的台面,倾斜传送带为无动力辊轴传送带。
[0012] 作为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的优选方案,翻转机构包括第二旋转电机和托台,机架的下半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轴座,托台的两端分别通过短轴与两个第二轴座轴接,第二旋转电机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机架内侧底部,并且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短轴的外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同步轮,两个第二同步轮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
[0013] 作为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的优选方案,第二夹紧机构包括升降支撑板、两个第二夹紧板和两个第二气缸,升降支撑板呈水平设置,升降支撑板靠近托台的一端中部开设有用于避让交通锥的避让缺口,两个第二气缸呈水平状态对称设置于升降支撑板的顶部两端,两个第二夹紧板呈对称于升降支撑板的底部两端,每个第二夹紧板的顶部均固定设置一个第二连接竖板,每个第二连接竖板均与正上方对应的第二气缸的输出轴连接,升降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二滑轨,第二滑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气缸的长度方向,每个第二夹紧板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第二滑轨的长度方向,每个第二夹紧板的顶部一端均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
[0014] 作为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的优选方案,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长轴气缸和两个纵向滑轨,两个纵向滑轨对称固定设置于机架的一端内侧,并且升降支撑板远离避让缺口的一侧两端分别与两个纵向滑轨滑动连接,第二长轴气缸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于机架的内侧底部,并且第二长轴气缸的输出轴竖直向上与升降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5] 作为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的优选方案,两个第一夹紧板相向的一侧和两个第二夹紧板相向的一侧均设置有弧形缺口。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用时通过工程车带着拖车平台低速匀速移动,通过X向行走机构、Y向行走机构和第一升降机构的配合实现第一夹紧机构在支撑框架内的三维空间内进行移动,交通锥事先整齐的码放在拖车平台上,通过第一夹紧机构逐一抓取交通锥并将其移动至暂存工作台上,并在第一夹紧机构的推动下,从倾斜传送带滑下并落在道路上;回收交通锥时,交警注意将交通锥放到并套在定位锥座上,随后翻转机构带动定位锥直立,接着第二夹紧机构夹紧直立后的交通锥,最后通过第二升降机构带动夹紧后的交通锥上升,上升后的交通锥被第一夹紧机构拾取并进行整齐码放。本发明的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能够自动对拖车平台上的交通锥进行铺设,通过倾斜传送带的旋转能够灵活的改变铺设路线,同时回收交通锥也相较传统纯人工方式省力。

实施方案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33]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34]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6] 参照图1至图13所示的一种配合工程车的交通锥回收及变线码放设备,包括回收机构1、卸放机构2、拖车平台3和移料机构,移料机构设置于拖车平台3的正上方,卸放机构2固定设置于拖车平台3的一侧,拖车平台3的顶部设有用于供移料机构吊设的支撑框架4,移料机构包括X向行走机构、Y向行走机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一夹紧机构5,X向行走机构设置于支撑框架4的顶部,Y向行走机构设置于X向行走机构的输出端上,第一升降机构设置于Y向行走机构的输出端上,第一夹紧机构5与第一升降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卸放机构2包括暂存工作台6和倾斜传送带7,倾斜传送带7能够转动的设置于暂存工作台6的旁侧,回收机构1包括机架8、翻转机构、第二夹紧机构9和第二升降机构,翻转机构设置于机架8的下半部,第一升降机构设置于机架8上并且位于翻转机构的正上方,第一升降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二夹紧机构9连接,翻转机构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一个用于供交通锥套设的定位锥座10。使用时通过工程车带着拖车平台3低速匀速移动,通过X向行走机构、Y向行走机构和第一升降机构的配合实现第一夹紧机构5在支撑框架4内的三维空间内进行移动,交通锥事先整齐的码放在拖车平台3上,通过第一夹紧机构5逐一抓取交通锥并将其移动至暂存工作台6上,并在第一夹紧机构5的推动下,从倾斜传送带7滑下并落在道路上;回收交通锥时,交警注意将交通锥放到并套在定位锥座10上,随后翻转机构带动定位锥直立,接着第二夹紧机构9夹紧直立后的交通锥,最后通过第二升降机构带动夹紧后的交通锥上升,上升后的交通锥被第一夹紧机构5拾取并进行整齐码放。
[0037] X向行走机构包括X向齿条11、横梁12和第一电机13,横梁12的两端顶部均分别滑动吊设于支撑框架4的两端内侧顶部,X向齿条11固定设置于支撑框架4的一侧顶部,横梁12的一端水平延伸出拖车平台3的外侧,并且该端设置一个竖直向上的支撑架14,第一电机13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支撑架14的顶部,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齿轮15,第一齿轮15位于X向齿条11的上方并且二者啮合。第一电机13带动第一齿轮15转动,第一齿轮15在X向齿条11上进行转动,从而使横梁12沿着支撑框架4的顶部进行平移。
[0038] Y向行走机构包括Y向齿条16、挂架17和第二电机18,Y向齿条16固定设置于横梁12的一侧并且其齿端朝上,挂架17呈水平状态滑动吊设于横梁12的底部,第二电机18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挂架17的顶部一端,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二齿轮19,第二齿轮19位于Y向齿条16的上方并且二者啮合。第二电机18带动第二齿轮19转动,第二齿轮19在Y向齿条16上进行转动,从而使挂架17在横梁12底部进行横向移动。
[0039] 第一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第一长轴气缸20,两个第一长轴气缸20分别固定设置于挂架17的两端顶部,两个第一长轴气缸20均呈竖直状态设置并且其输出端均竖直向下穿过挂架17与第一夹紧机构5的顶部两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长轴气缸20通过其输出轴的伸出和收回以实现第一夹紧机构5的下降和上升。
[0040] 第一夹紧机构5包括矩形支撑板21、两个第一夹紧板22和两个第一气缸23,矩形支撑板21呈水平状设置并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长轴气缸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矩形支撑板21的中心处开设有用于避让交通锥的矩形避让孔24,两个第一气缸23呈水平状态对称设置于矩形支撑板21的顶部两端,两个第一夹紧板22呈对称于矩形支撑板21的底部两端,每个第一夹紧板22的顶部均固定设置一个第一连接竖板25,每个第一连接竖板25均与正上方对应的第一气缸23的输出轴连接,矩形支撑板21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滑轨26,第一滑轨26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气缸23的长度方向,每个第一夹紧板22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第一滑轨26的长度方向,每个第一夹紧板22的顶部两端均与两个第一滑轨26滑动连接。两个第一气缸23的输出轴同时伸出,从而使两个第一夹紧板22在矩形支撑板21的底部沿着第一滑轨26进行相向移动,直至共同夹紧交通锥,两个第一气缸23的输出端同时收回则放开交通锥。
[0041] 暂存工作台6固定设置于拖车平台3的一侧,暂存工作台6的底部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竖向的转轴27,转轴27的底部通过一个第一轴座28与暂存工作台6的底部固定连接,转轴27的上端与倾斜传送带7的底部固定连接,暂存工作台6的下半部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旋转电机29,第一旋转电机29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转轴27的中部与第一旋转电机29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同步轮30,两个第一同步轮30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31连接,倾斜传送带7的上端低于暂存工作台6的台面,倾斜传送带7为无动力辊轴传送带。交通锥置于暂存工作台6上后,在第一夹紧机构5上升离开的过程中,X向行走机构会带动第一夹紧机构5朝着倾斜传送带7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从而使还未完全脱出第一夹紧机构5的交通锥被推至倾斜传送带7的上端,从而滑落至地面上,在铺设交通锥的过程中,如遇前方铺设路线变窄或者变宽,则通过第一旋转电机29带动转轴27转动,从而使与转轴27连接的倾斜传送带7进行旋转以改变铺设线路。
[0042] 翻转机构包括第二旋转电机32和托台33,机架8的下半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轴座34,托台33的两端分别通过短轴35与两个第二轴座34轴接,第二旋转电机32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机架8内侧底部,并且第二旋转电机32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短轴35的外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同步轮36,两个第二同步轮36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37连接。回收交通锥时,将回收机构1置于车旁,工人分批将交通锥挪至回收机构1处,人工逐一将交通锥横向套在水平状态的定位锥座10上,通过第二旋转电机32带动短轴35转动,短轴35带动托台33由水平状态变为垂直状态。
[0043] 第二夹紧机构9包括升降支撑板38、两个第二夹紧板39和两个第二气缸40,升降支撑板38呈水平设置,升降支撑板38靠近托台33的一端中部开设有用于避让交通锥的避让缺口41,两个第二气缸40呈水平状态对称设置于升降支撑板38的顶部两端,两个第二夹紧板39呈对称于升降支撑板38的底部两端,每个第二夹紧板39的顶部均固定设置一个第二连接竖板42,每个第二连接竖板42均与正上方对应的第二气缸40的输出轴连接,升降支撑板38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二滑轨43,第二滑轨4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气缸40的长度方向,每个第二夹紧板39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第二滑轨43的长度方向,每个第二夹紧板39的顶部一端均与第二滑轨43滑动连接。交通锥直立后,两个第二气缸40相向伸出 ,从而使两个第二夹紧板39相向移动直至共同夹紧交通锥。
[0044] 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长轴气缸44和两个纵向滑轨45,两个纵向滑轨45对称固定设置于机架8的一端内侧,并且升降支撑板38远离避让缺口41的一侧两端分别与两个纵向滑轨45滑动连接,第二长轴气缸44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于机架8的内侧底部,并且第二长轴气缸44的输出轴竖直向上与升降支撑板38的底部固定连接。最后第二长轴气缸44向上将升降支撑板38顶起,从而使两个第二夹紧板39带动夹紧的交通锥一同上升,供拖车平台3上的第一夹紧机构5拾取并进行码放。
[0045] 两个第一夹紧板22相向的一侧和两个第二夹紧板39相向的一侧均设置有弧形缺口46。弧形缺口46用于共同抱紧交通锥。
[0046]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工程车带着拖车平台3低速匀速移动,通过X向行走机构、Y向行走机构和第一升降机构的配合实现第一夹紧机构5在支撑框架4内的三维空间内进行移动,第一电机13带动第一齿轮15转动,第一齿轮15在X向齿条11上进行转动,从而使横梁12沿着支撑框架4的顶部进行平移,第二电机18带动第二齿轮19转动,第二齿轮19在Y向齿条16上进行转动,从而使挂架17在横梁12底部进行横向移动,两个第一长轴气缸20通过其输出轴的伸出和收回以实现第一夹紧机构5的下降和上升,两个第一气缸23的输出轴同时伸出,从而使两个第一夹紧板22在矩形支撑板21的底部沿着第一滑轨26进行相向移动,直至共同夹紧交通锥,两个第一气缸23的输出端同时收回则放开交通锥,交通锥置于暂存工作台6上后,在第一夹紧机构5上升离开的过程中,X向行走机构会带动第一夹紧机构5朝着倾斜传送带7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从而使还未完全脱出第一夹紧机构5的交通锥被推至倾斜传送带7的上端,从而滑落至地面上,在铺设交通锥的过程中,如遇前方铺设路线变窄或者变宽,则通过第一旋转电机29带动转轴27转动,从而使与转轴27连接的倾斜传送带7进行旋转以改变铺设线路;回收交通锥时,将回收机构1置于车旁,工人分批将交通锥挪至回收机构1处,人工逐一将交通锥横向套在水平状态的定位锥座10上,通过第二旋转电机32带动短轴35转动,短轴35带动托台33由水平状态变为垂直状态,交通锥直立后,两个第二气缸40相向伸出 ,从而使两个第二夹紧板39相向移动直至共同夹紧交通锥,最后第二长轴气缸44向上将升降支撑板38顶起,从而使两个第二夹紧板39带动夹紧的交通锥一同上升,供拖车平台3上的第一夹紧机构5拾取并进行码放。
[0047]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还可以对本发明做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变化等等。但是,这些变换只要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一些术语并不是限制,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9]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0]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0021]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0022] 图5所示为第一夹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3] 图6所示为第一夹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4] 图7所示为卸放机构的正视图。
[0025] 图8所示为图2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6] 图9所示为回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7] 图10所示为回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8] 图11所示为第二夹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9] 图12所示为第二夹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30] 图13所示为图10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0031] 图中:回收机构1,卸放机构2,拖车平台3,支撑框架4,第一夹紧机构5,暂存工作台6,倾斜传送带7,机架8,第二夹紧机构9,定位锥座10,X向齿条11,横梁12,第一电机13,支撑架14,第一齿轮15,Y向齿条16,挂架17,第二电机18,第二齿轮19,第一长轴气缸20,矩形支撑板21,第一夹紧板22,第一气缸23,矩形避让孔24,第一连接竖板25,第一滑轨26,转轴27,第一轴座28,第一旋转电机29,第一同步轮30,第一同步带31,第二旋转电机32,托台33,第二轴座34,短轴35,第二同步轮36,第二同步带37,升降支撑板38,第二夹紧板39,第二气缸
40,避让缺口41,第二连接竖板42,第二滑轨43,第二长轴气缸44,纵向滑轨45,弧形缺口46。
专利联系人(活跃度排行)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