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2] 参照图1‑9,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包括机床座1,机床座1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液压缸2,液压缸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功能块3,功能块3的截面为开口朝向一侧的凹字形,功能块3内设置有用于塑胶模具夹持的夹持机构;
[0033] 夹持机构包括两个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与对应的功能块3内侧壁固定连接,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筒5,螺纹筒5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6,第一螺杆6固定连接有旋转块7,功能块3侧壁开设有环形槽8,环形槽8内滑动连接有若干滑柱9,滑柱9位于环形槽8外部的一端共同与旋转块7侧壁固定连接,旋转块7滑动套接有夹块15,如图2所示,夹块15的截面为T字形,从而使得夹块15与旋转块7的滑动连接夹块15不会滑出旋转块7,旋转块7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力敏电阻16,力敏电阻16随着其所受的压力变大,阻值逐渐变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机床座1通过第一滑动槽10滑动连接有若干连接柱11,连接柱11不仅可以左右方向滑动,还可沿环形槽8转动,连接柱11位于第一滑动槽10外部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放置台20,其中一个第一滑动槽10侧壁固定连接有电阻线圈14,其中一个连接柱1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块13,环形槽8内侧壁开设有若干安装槽17,安装槽17内滑动连接有挡块18,挡块18可以将连接柱11阻挡,从而阻止其旋转,挡块18与对应的安装槽17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电弹簧19,导电弹簧19通电后可收缩,且其收缩量随电流变大而变大,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导电弹簧19、力敏电阻16、电阻线圈14、导电块13通过导线电连接,电路连接关系如图9所示,导电块13下滑即可改变电阻线圈14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随导电块
13的下降,阻值增大,从而使得塑胶模具放置在放置台20上时,根据不同塑胶模具的重量,连接柱11下滑的程度不同,从而使得电阻线圈14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同,塑胶模具重量越大,接入电路的阻值越大,而在力敏电阻16不受压力时,即夹块15还未与塑胶模具接触时,此时整个电路的阻值增大,电流减小,从而使得导电弹簧19收缩量减小,此时挡块18滑出安装槽
17,将连接柱11阻挡,从而使得此时伺服电机4驱动螺纹筒5转动,由于旋转块7的旋转被阻挡后,螺纹筒5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使得第一螺杆6带动旋转块7与夹块15向塑胶模具方向移动,直至夹块15与塑胶模具接触,此时随着夹持力的增大,力敏电阻16所受的压力也不断增大,阻值不断减小,电路电流不断增大,导电弹簧19不断收缩,直至减小的阻值与电阻线圈
14接入电路的阻值一致时,此时导电弹簧19完全收缩入安装槽17内,此时连接柱11的转动不再受限位,此时伺服电机4再驱动螺纹筒5转动,即可带动第一螺杆6一同转动,从而使得旋转块7转动,带动夹持的塑胶模具转动,从而使得设备可以自行根据塑胶模具的重量调整夹持力,保证最优夹持力,且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0034] 夹持机构还包括两个开设在机床座1内的第二滑动槽21,第二滑动槽2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22,滑块22与对应的液压缸2固定连接,机床座1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23,第二螺杆23位于两个第二滑动槽21内的一段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其余部分为光滑结构,第二螺杆23与滑块22螺纹连接,第二螺杆23位于机床座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柄25,放置台20开设有两个台面槽26,台面槽26内滑动连接有延展板27,延展板27与放置台2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8,延展板27与对应的液压缸2相抵,通过转动摇柄25,即可使得第二螺杆23转动,并通过旋向相反的螺纹设置,使得两个滑块22带动液压缸2相向或相悖运动,从而使得两个功能块3相向或相悖运动,从而使得设备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塑胶模具进行夹持磨铣,延展板27与液压缸2相抵,从而使得在液压缸2的移动下,延展板27在第二弹簧
28弹力下,随液压缸2运动,从而拓展放置台20的面积,从而使得放置台20可以平稳的放置不同大小的塑胶模具。
[0035] 连接柱11与第一滑动槽10的滑动连接处设置有阻尼垫,在模具重力下连接柱11下滑到一定位置时,阻尼垫的设置可以使得模具离开放置台20时连接柱11还可在阻尼力下保持在该位置不变,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连接柱11与对应的第一滑动槽10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
[0036] 机床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龙门架32,龙门架32上设置有磨铣装置33。
[0037] 龙门架32处设置有用于清洁粉尘的吸尘机构,吸尘机构包括,两个空心的中转盒34,中转盒34与龙门架32贯穿滑动连接,中转盒34与对应的液压缸2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中转盒34内密封滑动套接有活塞板40,中转盒34远离放置台20一侧的侧壁开设有孔,从而保证活塞板40远离放置台20的一侧不为密封状态,从而保证活塞板40的自由移动,中转盒34靠近放置台20一侧的侧壁贯穿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齿条39,中转盒34靠近放置台20一侧的外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齿筒37,第二齿条39与对应的齿筒37啮合,液压缸2的输出轴侧壁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38,第一齿条38与对应的齿筒37啮合,如图7所示,中转盒
34侧壁设置有两个凸起,两个凸起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齿筒37,第一齿条38位于齿筒37侧方,两个第二齿条39位于齿筒37下方,从而使得液压缸2在带动功能块3向上运动时,活塞板40向靠近放置台20的方向运动,将中转盒34内吸收的粉尘排出收集,而在液压缸2带动功能块3下降时,活塞板40向远离放置台20的方向运动,通过吸收管36对放置台20上的粉尘进行吸附。
[0038] 吸尘机构还包括两个空心的吸附块35,吸附块35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延展板27上表面,吸附块35相对的两个侧壁均贯穿固定连接有软管41,软管41可以保证吸附块35随延展板27运动的同时,还可以保证与中转盒34的连通,两个吸附块35相对的一侧的侧壁均贯穿固定连接有若干吸收管36,中转盒34顶壁贯穿固定连接有排出管42,排出管42与外界的储存粉尘的装置连接,对粉尘进行统一收集处理。
[0039] 吸收管36与排出管42内均设置有单向阀,吸收管36内的单向阀仅允许空气从外界通过吸收管36进入吸附块35内,排出管42内的单向阀仅允许空气从中转盒34内排向排出管42内,从而湿湿的活塞板40左右运动可以通过吸收管36吸气,再通过排出管42排气,从而通过吸收管36将放置台20上的磨铣粉尘吸附,活塞板40侧壁的面积大于吸收管36的截面积之和,由于活塞板40的侧壁面积不变,空气的流量不变,而在流量不变的前提下,流体的流速与流速与管径二次方成反比,即管径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快,从而使得吸收管36处的空气流速加快,产生更大的吸力,可以更好的将粉尘进行吸附。
[0040] 台面槽26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29,限位槽29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30,限位块30与对应的延展板27侧壁固定连接,通过限位槽29与限位块30的设置,对延展板
27的运动进行限位,使其仅能沿台面槽26水平方向运动,延展板27与放置台20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膜31,弹性膜31的设置可以在延展板27滑出后,将裸露的台面槽26进行一定的封堵,从而避免磨铣后的粉尘落入台面槽26内,对延展板27的滑动产生影响。
[0041] 本发明中,首先根据所需磨铣的塑胶模具的尺寸,转动摇柄25,使得第二螺杆23转动,通过旋向相反的螺纹设置,使得两个滑块相向或相悖运动,从而带动液压缸2与功能块3相向与相悖运动,从而调节两组液压缸2与功能块3之间的距离,同时,液压缸2移动时,会带动延展板27移动,从而改变放置台20的面积,保证塑胶模具放置的平稳;
[0042] 调节完成后,将待磨铣的塑胶模具放置在放置台20上,在塑胶模具的重力下,放置台20带动连接柱11下滑,从而使得导电块13与电阻线圈14的接触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使得电阻线圈14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且塑胶模具的重量越高,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大,随着电阻线圈14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从而使得导电弹簧19的收缩量变小,从而使得挡块18滑出安装槽17,此时,开启伺服电机4,使得螺纹筒5转动,螺纹筒5转动带动第一螺杆6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螺杆6有带动旋转块7转动趋势,而由于挡块18处于安装槽17外部,对连接柱11起到限位作用,此时旋转块7无法发生转动,而在螺纹连接下,此时螺纹筒5的转动会使得第一螺杆6向螺纹筒5外部移动,从而带动旋转块7与夹块15向塑胶模具方向移动,直至夹块15与塑胶模具接触,并将其夹紧,当夹紧后,启动液压缸2,使得塑胶磨具离开放置台20,此时继续启动伺服电机4,此时夹块15进一步将塑胶吗模具夹紧,随着夹紧力的不断增大,力敏电阻16所受的压力变大,阻值减小,随着力敏电阻16的阻值不断减小,电路中的电流不断增大,导电弹簧19的收缩量不断增大,直至减小的阻值与电阻线圈14接入电路的阻值一致时,此时导电弹簧19完全收缩入安装槽17内,解除对连接柱11的转动限位,此时伺服电机4的转动,带动螺纹筒5转动,有螺纹筒5与第一螺杆6的螺纹之间的压力较大,此时螺纹筒5的转动只会带动第一螺杆6转动,从而给使得旋转块7带动夹块15转动,从而使得塑胶模具转动;
[0043] 功能块3上移时,液压缸2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条38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齿筒37转动,从而使得齿筒37带动第二齿条39运动,从而使得活塞板40向靠近放置台20的方向移动,将中转盒34内吸收的粉尘通过排出管42排出;
[0044] 打开磨铣装置33,并通过液压缸2使得塑胶模具靠近磨铣装置33进行磨铣,同时通过伺服电机4使得塑胶模具转动,对不同的面进行磨铣;
[0045] 磨铣完成后,通过液压缸2使得塑胶模具放回放置台20表面,过程中,液压缸2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条38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齿筒37转动,使得与齿筒37啮合的第二齿条39运动,带动活塞板40向远离放置台20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活塞板40的移动,使得吸收管36产生吸力,将放置台20表面的磨铣粉尘进行吸附,通过吸附块35与软管41吸入中转盒34内,等待被排出;
[0046] 塑胶模具放置在放置台20上后,此时塑胶模具无法再转动,此时开启伺服电机4,由于塑胶模具无法转动,且夹块15处于将塑胶模具夹紧的状态,从而使得夹块15与旋转块7也无法转动,此时伺服电机4的转动带动螺纹筒5转动,即可通过螺纹连接使得第一螺杆6向螺纹筒5内部滑动,接触对塑胶模具的夹持,此时力敏电阻16所受压力减小,阻值增大,从使得挡块18在此滑入安装槽17,对连接柱11进行阻挡,此时伺服电机4即可驱动旋转块7与夹块15复位;
[0047] 复位后,将磨铣好的塑胶模具取下,并使得放置台20复位后,再次向放置台20上放入待磨铣的塑胶模具,按上述步骤继续磨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