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吴晓明 > 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专利详情

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   0    0

实质审查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12-22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2-04-26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1-12-22
基本信息
有效性 实质审查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111576277.5 申请日 2021-12-22
公开/公告号 CN114290067A 公开/公告日 2022-04-08
授权日 预估到期日 2041-12-22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2023-01-17
分类号 B23P23/04B23Q3/06B23Q5/28B23Q11/00 主分类号 B23P23/04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A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7
权利要求数量 8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99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吴晓明 当前专利权人 吴晓明
发明人 吴晓明 第一发明人 吴晓明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长圳社区第二工业区15号一层 邮编 518107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广东省 申请人所在市 广东省深圳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包括机床座,所述机床座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功能块,所述功能块的截面为开口朝向一侧的凹字形,所述功能块内设置有用于塑胶模具夹持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对应的所述功能块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优点在于:本发明可以根据塑胶模具的重量,自行调整最合适的夹持力进行夹持磨铣,从而避免夹持力过大损失模具,或夹持力不足导致不稳定,且自动化程度更高,且可以在磨铣结束后,自动对放置台进行清理,避免粉尘对下个待磨铣的模具产生影响。
  • 摘要附图
    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
  • 说明书附图:图9
    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4-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23P 23/04 专利申请号: 202111576277.5 申请日: 2021.12.22
2 2022-04-08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包括机床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座(1)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功能块(3),所述功能块(3)的截面为开口朝向一侧的凹字形,所述功能块(3)内设置有用于塑胶模具夹持的夹持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与对应的所述功能块(3)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筒(5),所述螺纹筒(5)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6),所述第一螺杆(6)固定连接有旋转块(7),所述功能块(3)侧壁开设有环形槽(8),所述环形槽(8)内滑动连接有若干滑柱(9),所述滑柱(9)位于环形槽(8)外部的一端共同与旋转块(7)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块(7)滑动套接有夹块(15),所述旋转块(7)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力敏电阻(16),所述机床座(1)通过第一滑动槽(10)滑动连接有若干连接柱(11),所述连接柱(11)位于第一滑动槽(10)外部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放置台(20),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动槽(10)侧壁固定连接有电阻线圈(14),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柱(1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块(13),所述环形槽(8)内侧壁开设有若干安装槽(17),所述安装槽(17)内滑动连接有挡块(18),所述挡块(18)与对应的安装槽(17)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电弹簧(19),所述导电弹簧(19)、力敏电阻(16)、电阻线圈(14)、导电块(13)通过导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两个开设在机床座(1)内的第二滑动槽(21),所述第二滑动槽(2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与对应的所述液压缸(2)固定连接,所述机床座(1)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23),所述第二螺杆(23)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槽(21)内的一段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其余部分为光滑结构,所述第二螺杆(23)与滑块(2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23)位于机床座(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柄(25),所述放置台(20)开设有两个台面槽(26),所述台面槽(26)内滑动连接有延展板(27),所述延展板(27)与放置台(2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8),所述延展板(27)与对应的液压缸(2)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1)与第一滑动槽(10)的滑动连接处设置有阻尼垫,所述连接柱(1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动槽(10)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龙门架(32),所述龙门架(32)上设置有磨铣装置(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32)处设置有用于清洁粉尘的吸尘机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两个空心的中转盒(34),所述中转盒(34)与龙门架(32)贯穿滑动连接,所述中转盒(34)与对应的所述液压缸(2)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中转盒(34)内密封滑动套接有活塞板(40),所述中转盒(34)靠近放置台(20)一侧的侧壁贯穿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齿条(39),所述中转盒(34)靠近放置台(20)一侧的外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齿筒(37),所述第二齿条(39)与对应的齿筒(37)啮合,所述液压缸(2)的输出轴侧壁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38),所述第一齿条(38)与对应的所述齿筒(37)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机构还包括两个空心的吸附块(35),所述吸附块(35)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所述延展板(27)上表面,所述吸附块(35)相对的两个侧壁均贯穿固定连接有软管(41),两个所述吸附块(35)相对的一侧的侧壁均贯穿固定连接有若干吸收管(36),所述中转盒(34)顶壁贯穿固定连接有排出管(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管(36)与排出管(42)内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活塞板(40)侧壁的面积大于所述吸收管(36)的截面积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槽(26)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29),所述限位槽(29)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30),所述限位块(30)与对应的所述延展板(27)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延展板(27)与放置台(20)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膜(3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塑胶模具表面磨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塑料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塑料制品的加工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注塑则是其中的一种方法,而注塑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则是塑胶模具,通过不同的型腔的模具,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的塑料制品,塑胶模具加工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进行磨铣,磨铣不仅增加塑胶模具的美观,而且能够改善塑胶模具表面的耐腐蚀性、耐磨性。
[0003] 现有的发明专利,如申请专利号为CN201921144239.0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主要由基座、磨铣装置、夹持装置、滑动轨道、连接板、气缸、夹持板、伸缩杆、固定板、连接块等结构组成,通过翻转装置实现对塑胶模具的翻转,对塑胶模具正反两面进行磨铣,使塑胶模具表面的磨铣效果达到最佳,也一定程度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4] 该技术方案中,夹持后反转仅能对两个面进行磨铣,局限性较大,同时,在夹持时,由于不同的塑胶模具的重量不同,该技术方案无法根据塑胶模具自身的重量调整夹持力的大小,夹持力过大可能导致将模具表面损伤,而夹持力过小则会导致导致不稳,且在磨铣后,放置台上会堆积很多粉尘,不清理可能会附着在下一个待磨铣模具表面,影响其磨铣,而人工清洗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夹持力无法自行调整、仅能对两个面进行磨铣、磨铣后的粉尘人工清理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包括机床座,所述机床座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功能块,所述功能块的截面为开口朝向一侧的凹字形,所述功能块内设置有用于塑胶模具夹持的夹持机构;
[0008]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对应的所述功能块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固定连接有旋转块,所述功能块侧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滑动连接有若干滑柱,所述滑柱位于环形槽外部的一端共同与旋转块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块滑动套接有夹块,所述旋转块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力敏电阻,所述机床座通过第一滑动槽滑动连接有若干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位于第一滑动槽外部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放置台,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动槽侧壁固定连接有电阻线圈,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柱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块,所述环形槽内侧壁开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与对应的安装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电弹簧,所述导电弹簧、力敏电阻、电阻线圈、导电块通过导线电连接。
[0009] 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两个开设在机床座内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对应的所述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机床座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槽内的一段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其余部分为光滑结构,所述第二螺杆与滑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位于机床座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柄,所述放置台开设有两个台面槽,所述台面槽内滑动连接有延展板,所述延展板与放置台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延展板与对应的液压缸相抵。
[0010] 进一步,所述连接柱与第一滑动槽的滑动连接处设置有阻尼垫,所述连接柱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动槽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0011] 进一步,所述机床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上设置有磨铣装置。
[0012] 进一步,所述龙门架处设置有用于清洁粉尘的吸尘机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两个空心的中转盒,所述中转盒与龙门架贯穿滑动连接,所述中转盒与对应的所述液压缸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中转盒内密封滑动套接有活塞板,所述中转盒靠近放置台一侧的侧壁贯穿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齿条,所述中转盒靠近放置台一侧的外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齿筒,所述第二齿条与对应的齿筒啮合,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侧壁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对应的所述齿筒啮合。
[0013] 进一步,所述吸尘机构还包括两个空心的吸附块,所述吸附块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所述延展板上表面,所述吸附块相对的两个侧壁均贯穿固定连接有软管,两个所述吸附块相对的一侧的侧壁均贯穿固定连接有若干吸收管,所述中转盒顶壁贯穿固定连接有排出管。
[0014] 进一步,所述吸收管与排出管内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活塞板侧壁的面积大于所述吸收管的截面积之和。
[0015] 进一步,所述台面槽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对应的所述延展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延展板与放置台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膜。
[0016]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7] 1、将塑胶模具放置在放置台上,通过导电块与电阻线圈接触的位置,从而改变电阻线圈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再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第一螺杆运动,从而通过旋转块与夹块将模具夹紧,通过力敏电阻与电阻线圈的电阻改变,控制导电弹簧的收缩,当夹持力达到合适值后,挡块收回,此时伺服电机转动即可驱动模具转动,从而使得夹持力可以根据模具自身的重量自动进行调整,从而避免夹持力过大将模具表面损坏,夹持力过小导致夹持不稳;
[0018] 2、夹持力的大小可以随塑胶模具的重力自行进行调整,不需要人工调整,从而使得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0019] 3、通过夹块对模具夹持后,再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夹持的模具旋转,通过对模具的旋转,可以对上、下、前、后四个面进行磨铣,相较于现有技术夹持后旋转仅能对两面进行磨铣,其一次夹持可磨铣的面更多;
[0020] 4、转动摇柄,通过第二螺杆带动两个滑块相向或相悖运动,即可使得两个功能块相向或相悖运动,从而改变两个功能块之间的距离,同时,放置台上的延展板也可随着液压缸位置改变而改变,从而使得设备可以对不同大小的模具进行夹持磨铣;
[0021] 5、通过夹块对模具进行夹持后,再通液压缸将模具升起进行磨铣,磨铣过后,再通过液压缸对模具进行放下时,通过第一齿条、第二齿条以及齿筒之间的啮合,使得活塞板运动,进行抽气,从而通过吸附块与吸附管对放置台表面的磨铣粉尘进行吸附,从而避免粉尘附着在下一个待磨铣的模具表面,对磨铣产生影响,同时避免了人工清理,降低劳动强度。

实施方案

[0032] 参照图1‑9,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包括机床座1,机床座1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液压缸2,液压缸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功能块3,功能块3的截面为开口朝向一侧的凹字形,功能块3内设置有用于塑胶模具夹持的夹持机构;
[0033] 夹持机构包括两个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与对应的功能块3内侧壁固定连接,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筒5,螺纹筒5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6,第一螺杆6固定连接有旋转块7,功能块3侧壁开设有环形槽8,环形槽8内滑动连接有若干滑柱9,滑柱9位于环形槽8外部的一端共同与旋转块7侧壁固定连接,旋转块7滑动套接有夹块15,如图2所示,夹块15的截面为T字形,从而使得夹块15与旋转块7的滑动连接夹块15不会滑出旋转块7,旋转块7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力敏电阻16,力敏电阻16随着其所受的压力变大,阻值逐渐变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机床座1通过第一滑动槽10滑动连接有若干连接柱11,连接柱11不仅可以左右方向滑动,还可沿环形槽8转动,连接柱11位于第一滑动槽10外部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放置台20,其中一个第一滑动槽10侧壁固定连接有电阻线圈14,其中一个连接柱1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块13,环形槽8内侧壁开设有若干安装槽17,安装槽17内滑动连接有挡块18,挡块18可以将连接柱11阻挡,从而阻止其旋转,挡块18与对应的安装槽17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电弹簧19,导电弹簧19通电后可收缩,且其收缩量随电流变大而变大,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导电弹簧19、力敏电阻16、电阻线圈14、导电块13通过导线电连接,电路连接关系如图9所示,导电块13下滑即可改变电阻线圈14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随导电块
13的下降,阻值增大,从而使得塑胶模具放置在放置台20上时,根据不同塑胶模具的重量,连接柱11下滑的程度不同,从而使得电阻线圈14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同,塑胶模具重量越大,接入电路的阻值越大,而在力敏电阻16不受压力时,即夹块15还未与塑胶模具接触时,此时整个电路的阻值增大,电流减小,从而使得导电弹簧19收缩量减小,此时挡块18滑出安装槽
17,将连接柱11阻挡,从而使得此时伺服电机4驱动螺纹筒5转动,由于旋转块7的旋转被阻挡后,螺纹筒5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使得第一螺杆6带动旋转块7与夹块15向塑胶模具方向移动,直至夹块15与塑胶模具接触,此时随着夹持力的增大,力敏电阻16所受的压力也不断增大,阻值不断减小,电路电流不断增大,导电弹簧19不断收缩,直至减小的阻值与电阻线圈
14接入电路的阻值一致时,此时导电弹簧19完全收缩入安装槽17内,此时连接柱11的转动不再受限位,此时伺服电机4再驱动螺纹筒5转动,即可带动第一螺杆6一同转动,从而使得旋转块7转动,带动夹持的塑胶模具转动,从而使得设备可以自行根据塑胶模具的重量调整夹持力,保证最优夹持力,且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0034] 夹持机构还包括两个开设在机床座1内的第二滑动槽21,第二滑动槽2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22,滑块22与对应的液压缸2固定连接,机床座1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23,第二螺杆23位于两个第二滑动槽21内的一段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其余部分为光滑结构,第二螺杆23与滑块22螺纹连接,第二螺杆23位于机床座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柄25,放置台20开设有两个台面槽26,台面槽26内滑动连接有延展板27,延展板27与放置台2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8,延展板27与对应的液压缸2相抵,通过转动摇柄25,即可使得第二螺杆23转动,并通过旋向相反的螺纹设置,使得两个滑块22带动液压缸2相向或相悖运动,从而使得两个功能块3相向或相悖运动,从而使得设备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塑胶模具进行夹持磨铣,延展板27与液压缸2相抵,从而使得在液压缸2的移动下,延展板27在第二弹簧
28弹力下,随液压缸2运动,从而拓展放置台20的面积,从而使得放置台20可以平稳的放置不同大小的塑胶模具。
[0035] 连接柱11与第一滑动槽10的滑动连接处设置有阻尼垫,在模具重力下连接柱11下滑到一定位置时,阻尼垫的设置可以使得模具离开放置台20时连接柱11还可在阻尼力下保持在该位置不变,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连接柱11与对应的第一滑动槽10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
[0036] 机床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龙门架32,龙门架32上设置有磨铣装置33。
[0037] 龙门架32处设置有用于清洁粉尘的吸尘机构,吸尘机构包括,两个空心的中转盒34,中转盒34与龙门架32贯穿滑动连接,中转盒34与对应的液压缸2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中转盒34内密封滑动套接有活塞板40,中转盒34远离放置台20一侧的侧壁开设有孔,从而保证活塞板40远离放置台20的一侧不为密封状态,从而保证活塞板40的自由移动,中转盒34靠近放置台20一侧的侧壁贯穿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齿条39,中转盒34靠近放置台20一侧的外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齿筒37,第二齿条39与对应的齿筒37啮合,液压缸2的输出轴侧壁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38,第一齿条38与对应的齿筒37啮合,如图7所示,中转盒
34侧壁设置有两个凸起,两个凸起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齿筒37,第一齿条38位于齿筒37侧方,两个第二齿条39位于齿筒37下方,从而使得液压缸2在带动功能块3向上运动时,活塞板40向靠近放置台20的方向运动,将中转盒34内吸收的粉尘排出收集,而在液压缸2带动功能块3下降时,活塞板40向远离放置台20的方向运动,通过吸收管36对放置台20上的粉尘进行吸附。
[0038] 吸尘机构还包括两个空心的吸附块35,吸附块35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延展板27上表面,吸附块35相对的两个侧壁均贯穿固定连接有软管41,软管41可以保证吸附块35随延展板27运动的同时,还可以保证与中转盒34的连通,两个吸附块35相对的一侧的侧壁均贯穿固定连接有若干吸收管36,中转盒34顶壁贯穿固定连接有排出管42,排出管42与外界的储存粉尘的装置连接,对粉尘进行统一收集处理。
[0039] 吸收管36与排出管42内均设置有单向阀,吸收管36内的单向阀仅允许空气从外界通过吸收管36进入吸附块35内,排出管42内的单向阀仅允许空气从中转盒34内排向排出管42内,从而湿湿的活塞板40左右运动可以通过吸收管36吸气,再通过排出管42排气,从而通过吸收管36将放置台20上的磨铣粉尘吸附,活塞板40侧壁的面积大于吸收管36的截面积之和,由于活塞板40的侧壁面积不变,空气的流量不变,而在流量不变的前提下,流体的流速与流速与管径二次方成反比,即管径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快,从而使得吸收管36处的空气流速加快,产生更大的吸力,可以更好的将粉尘进行吸附。
[0040] 台面槽26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29,限位槽29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30,限位块30与对应的延展板27侧壁固定连接,通过限位槽29与限位块30的设置,对延展板
27的运动进行限位,使其仅能沿台面槽26水平方向运动,延展板27与放置台20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膜31,弹性膜31的设置可以在延展板27滑出后,将裸露的台面槽26进行一定的封堵,从而避免磨铣后的粉尘落入台面槽26内,对延展板27的滑动产生影响。
[0041] 本发明中,首先根据所需磨铣的塑胶模具的尺寸,转动摇柄25,使得第二螺杆23转动,通过旋向相反的螺纹设置,使得两个滑块相向或相悖运动,从而带动液压缸2与功能块3相向与相悖运动,从而调节两组液压缸2与功能块3之间的距离,同时,液压缸2移动时,会带动延展板27移动,从而改变放置台20的面积,保证塑胶模具放置的平稳;
[0042] 调节完成后,将待磨铣的塑胶模具放置在放置台20上,在塑胶模具的重力下,放置台20带动连接柱11下滑,从而使得导电块13与电阻线圈14的接触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使得电阻线圈14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且塑胶模具的重量越高,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大,随着电阻线圈14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从而使得导电弹簧19的收缩量变小,从而使得挡块18滑出安装槽17,此时,开启伺服电机4,使得螺纹筒5转动,螺纹筒5转动带动第一螺杆6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螺杆6有带动旋转块7转动趋势,而由于挡块18处于安装槽17外部,对连接柱11起到限位作用,此时旋转块7无法发生转动,而在螺纹连接下,此时螺纹筒5的转动会使得第一螺杆6向螺纹筒5外部移动,从而带动旋转块7与夹块15向塑胶模具方向移动,直至夹块15与塑胶模具接触,并将其夹紧,当夹紧后,启动液压缸2,使得塑胶磨具离开放置台20,此时继续启动伺服电机4,此时夹块15进一步将塑胶吗模具夹紧,随着夹紧力的不断增大,力敏电阻16所受的压力变大,阻值减小,随着力敏电阻16的阻值不断减小,电路中的电流不断增大,导电弹簧19的收缩量不断增大,直至减小的阻值与电阻线圈14接入电路的阻值一致时,此时导电弹簧19完全收缩入安装槽17内,解除对连接柱11的转动限位,此时伺服电机4的转动,带动螺纹筒5转动,有螺纹筒5与第一螺杆6的螺纹之间的压力较大,此时螺纹筒5的转动只会带动第一螺杆6转动,从而给使得旋转块7带动夹块15转动,从而使得塑胶模具转动;
[0043] 功能块3上移时,液压缸2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条38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齿筒37转动,从而使得齿筒37带动第二齿条39运动,从而使得活塞板40向靠近放置台20的方向移动,将中转盒34内吸收的粉尘通过排出管42排出;
[0044] 打开磨铣装置33,并通过液压缸2使得塑胶模具靠近磨铣装置33进行磨铣,同时通过伺服电机4使得塑胶模具转动,对不同的面进行磨铣;
[0045] 磨铣完成后,通过液压缸2使得塑胶模具放回放置台20表面,过程中,液压缸2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条38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齿筒37转动,使得与齿筒37啮合的第二齿条39运动,带动活塞板40向远离放置台20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活塞板40的移动,使得吸收管36产生吸力,将放置台20表面的磨铣粉尘进行吸附,通过吸附块35与软管41吸入中转盒34内,等待被排出;
[0046] 塑胶模具放置在放置台20上后,此时塑胶模具无法再转动,此时开启伺服电机4,由于塑胶模具无法转动,且夹块15处于将塑胶模具夹紧的状态,从而使得夹块15与旋转块7也无法转动,此时伺服电机4的转动带动螺纹筒5转动,即可通过螺纹连接使得第一螺杆6向螺纹筒5内部滑动,接触对塑胶模具的夹持,此时力敏电阻16所受压力减小,阻值增大,从使得挡块18在此滑入安装槽17,对连接柱11进行阻挡,此时伺服电机4即可驱动旋转块7与夹块15复位;
[0047] 复位后,将磨铣好的塑胶模具取下,并使得放置台20复位后,再次向放置台20上放入待磨铣的塑胶模具,按上述步骤继续磨铣即可。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
[0024] 图3为图1中的B处放大;
[0025] 图4为图1中的C处放大;
[0026]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中功能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为图1中的D‑D局部剖面图;
[0028] 图7为图1中的E‑E局部剖面图;
[0029]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中放置台的剖面图;
[0030]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设备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31] 图中:1机床座、2液压缸、3功能块、4伺服电机、5螺纹筒、6第一螺杆、7旋转块、8环形槽、9滑柱、10第一滑动槽、11连接柱、12第一弹簧、13导电块、14电阻线圈、15夹块、16力敏电阻、17安装槽、18挡块、19导电弹簧、20放置台、21第二滑动槽、22滑块、23第二螺杆、25摇柄、26台面槽、27延展板、28第二弹簧、29限位槽、30限位块、31弹性膜、32龙门架、33磨铣装置、34中转盒、35吸附块、36吸收管、37齿筒、38第一齿条、39第二齿条、40活塞板、41软管、42排出管。
专利联系人(活跃度排行)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