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台州达邦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布匹烧毛机专利详情

一种布匹烧毛机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9-11-21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0-05-01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7-29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9-11-21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911151547.0 申请日 2019-11-21
公开/公告号 CN110965244B 公开/公告日 2022-07-29
授权日 2022-07-29 预估到期日 2039-11-21
申请年 2019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D06C9/04D06G1/00 主分类号 D06C9/04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7
权利要求数量 8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11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08842353A、CN205803889U、CN105926230A、CN104047144A、CN106283470A、CN106988071A、CN206986517U、CN108589137A、CN108642782A、CN209323170U、CN208857530U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3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台州达邦贸易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台州达邦贸易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诚、郑素文、潘玲玉 第一发明人 罗诚
地址 浙江省台州市开发区白云山名苑壹号苑12幢1001室(仅限办公)(自主申报) 邮编 318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3
申请人所在省 浙江省 申请人所在市 浙江省台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王前程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匹烧毛机,包括机架,机架一侧设有入料口,机架另一侧设有出料口,机架一端设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一侧设有通过摩擦布匹产生静电的摩擦机构,动力机构另一侧设有第一烧毛机构,第一烧毛机构一侧设有牵引机构,动力机构一端设有第二烧毛机构,第二烧毛机构一侧设有第一鼓风机构,第二烧毛机构另一侧设有摇杆机构,摇杆机构设于出料口处,摇杆机构一侧设有除杂机构,摇杆机构另一侧设有第二鼓风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分两次对布匹进行烧毛完成双面烧毛,且在烧毛间隙对布匹进行降温操作,使布匹不因高温因素而出现质量降低的问题。
  • 摘要附图
    一种布匹烧毛机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布匹烧毛机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布匹烧毛机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布匹烧毛机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布匹烧毛机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布匹烧毛机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7-29 授权
2 2020-05-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D06C 9/04 专利申请号: 201911151547.0 申请日: 2019.11.21
3 2020-04-07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布匹烧毛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一侧设有入料口(2),所述机架(1)另一侧设有出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一端设有动力机构(10),所述动力机构(10)一侧设有通过摩擦布匹产生静电的摩擦机构(20),所述动力机构(10)另一侧设有第一烧毛机构(30),所述第一烧毛机构(30)一侧设有牵引机构(40),所述动力机构(10)一端设有第二烧毛机构(50),所述第二烧毛机构(50)一侧设有第一鼓风机构(60),所述第二烧毛机构(50)另一侧设有摇杆机构(70),所述摇杆机构(70)设于所述出料口(3)处,所述摇杆机构(70)一侧设有除杂机构(80),所述摇杆机构(70)另一侧设有第二鼓风机构(90);
所述动力机构(10)包括变频电动机(11),所述变频电动机(11)一端设有动力轴(12),所述动力轴(12)另一端设有第一带轮(13),所述第一带轮(13)与所述动力轴(12)螺纹旋合;
所述摩擦机构(20)包括第一传动带(21),所述第一传动带(21)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带轮(13)一端,所述第一传动带(21)另一端设有第二带轮(22),所述第二带轮(22)内连接有第一传动轴(23),所述第二带轮(22)与所述第一传动轴(23)螺纹旋合,所述第一传动轴(23)与所述机架(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23)另一端设有第一锥齿轮(24),所述第一锥齿轮(24)与所述第一传动轴(23)螺纹旋合,所述第一锥齿轮(24)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4)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5),所述第二锥齿轮(25)内连接有第二传动轴(26),所述第二锥齿轮(25)与所述第二传动轴(26)螺纹旋合,所述第二传动轴(26)与所述机架(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26)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凸轮(27),所述第一凸轮(27)与所述第二传动轴(26)螺纹旋合,所述第一凸轮(27)一端设有移动块(29),所述机架(1)一侧设有空腔(28),所述移动块(29)设于所述空腔(28)内且可相对滑动,所述移动块(29)一端设有第一滑块(29b),所述第一滑块(29b)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有弹簧(28a),所述移动块(29)另一端设有摩擦板(29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匹烧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烧毛机构(30)包括第二传动带(31),所述第二传动带(31)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带轮(13)中间,所述第二传动带(31)另一端设有第三带轮(32),所述第三带轮(32)内连接有第一驱动辊(33),所述第三带轮(32)与所述第一驱动辊(33)螺纹旋合,所述第一驱动辊(33)与所述机架(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辊(33)一侧设有第一电热板(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布匹烧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40)包括第三传动带(41),所述第三传动带(41)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三带轮(32)另一端,所述第三传动带(41)另一端设有第四带轮(42),所述第四带轮(42)内连接有第一牵引辊(43),所述第四带轮(42)与所述第一牵引辊(43)螺纹旋合,所述第一牵引辊(43)与所述机架(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牵引辊(43)一端设有第一齿轮(44),所述第一齿轮(44)与所述第一牵引辊(43)螺纹旋合,所述第一齿轮(44)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44)啮合的第二齿轮(45),所述第二齿轮(45)内连接有第二牵引辊(46),所述第二齿轮(45)与所述第二牵引辊(46)螺纹旋合,所述第二牵引辊(46)与所述机架(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牵引辊(46)一侧设有第一导向辊(47),所述第一导向辊(47)设于所述入料口(2)处,所述第一导向辊(47)与所述机架(1)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匹烧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烧毛机构(50)包括第四传动带(51),所述第四传动带(51)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带轮(13)另一端,所述第四传动带(51)另一端设有第五带轮(52),所述第五带轮(52)内连接有第二驱动辊(53),所述第五带轮(52)与所述第二驱动辊(53)螺纹旋合,所述第二驱动辊(53)与所述机架(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辊(53)一侧设有第二电热板(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布匹烧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鼓风机构(60)包括第五传动带(61),所述第五传动带(61)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五带轮(52)一端,所述第五传动带(61)另一端设有第六带轮(62),所述第六带轮(62)内连接有第三传动轴(63),所述第六带轮(62)与所述第三传动轴(63)螺纹旋合,所述第三传动轴(63)与所述机架(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63)另一端设有第一风扇(65),所述第一风扇(65)与所述第三传动轴(63)螺纹旋合,所述机架(1)一侧设有第一风口(64),所述第一风扇(65)设于所述第一风口(64)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布匹烧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机构(70)包括第六传动带(71),所述第六传动带(71)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五带轮(52)一端,所述第六传动带(71)另一端设有第七带轮(72),所述第七带轮(72)内连接有第四传动轴(73),所述第七带轮(72)与所述第四传动轴(73)螺纹旋合,所述第四传动轴(73)与所述机架(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轴(73)另一端设有第二凸轮(74),所述第二凸轮(74)与所述第四传动轴(73)螺纹旋合,所述第二凸轮(74)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杆(75),所述第一连杆(75)与所述第二凸轮(74)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75)另一端设有第二滑块(76),所述第一连杆(75)与所述第二滑块(76)可转动连接,所述机架(1)一侧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一侧设有开口(6),所述第二滑块(76)设于所述滑槽(5)内且可相对移动,所述第二滑块(76)一端设有凸块(77),所述凸块(77)通过所述开口(6)延伸至所述滑槽(5)外端,所述凸块(77)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杆(78),所述第二连杆(78)与所述凸块(77)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78)另一端设有摇杆(79),所述摇杆(79)另一端设有圆盘(79a),所述圆盘(79a)紧贴所述机架(1)内壁且可在竖直平面内自由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布匹烧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机构(80)包括第七传动带(81),所述第七传动带(81)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七带轮(72)中间,所述第七传动带(81)另一端设有第八带轮(82),所述第八带轮(82)内连接有第三牵引辊(83),所述第八带轮(82)与所述第三牵引辊(83)螺纹旋合,所述第三牵引辊(83)与所述机架(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牵引辊(83)一端设有第三齿轮(84),所述第三齿轮(84)与所述第三牵引辊(83)螺纹旋合,所述第三齿轮(84)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齿轮(84)啮合的第四齿轮(85),所述第四齿轮(85)内连接有第四牵引辊(86),所述第四齿轮(85)与所述第四牵引辊(86)螺纹旋合,所述第四牵引辊(86)与所述机架(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牵引辊(86)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毛刷架(87),所述毛刷架(87)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毛刷(88),所述毛刷架(87)一侧设有第二导向辊(89),所述第二导向辊(89)与所述机架(1)可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布匹烧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鼓风机构(90)包括第八传动带(91),所述第八传动带(91)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七带轮(72)另一端,所述第八传动带(91)另一端设有第九带轮(92),所述第九带轮(92)内连接有第五传动轴(93),所述第九带轮(92)与所述第五传动轴(93)螺纹旋合,所述第五传动轴(93)与所述机架(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传动轴(93)另一端设有第二风扇(95),所述第二风扇(95)与所述第五传动轴(93)螺纹旋合,所述机架(1)一侧设有第二风口(94),所述第二风扇(95)设于所述第二风口(94)内,所述第九带轮(92)另一端套设有第十传动带(96),所述第十传动带(96)另一端设有第十带轮(97),所述第十带轮(97)内连接有第五牵引辊(98),所述第十带轮(97)与所述第五牵引辊(98)螺纹旋合,所述第五牵引辊(98)与所述机架(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牵引辊(98)一端设有第五齿轮(99),所述第五齿轮(99)与所述第五牵引辊(98)螺纹旋合,所述第五齿轮(99)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五齿轮(99)啮合的第六齿轮(100),所述第六齿轮(100)内连接有第六牵引辊(101),所述第六齿轮(100)与所述第六牵引辊(101)螺纹旋合,所述第六牵引辊(101)与所述机架(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六牵引辊(101)一侧设有第三导向辊(102),所述第三导向辊(102)与所述机架(1)可转动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纺织领域,涉及纺线品加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布匹烧毛机。

背景技术

[0002] 烧毛机通过使织物以平幅状态迅速通过烧毛机的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以除去织物表面的绒毛,获得光洁表面。但存在烧毛效率低和温度不易控制的问题。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0003]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面烧毛清理机[申请号:201810271899  .9], 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上辊筒和下辊筒,上辊筒的辊面上设有连续的螺旋凹进通道,螺旋凹进通道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下辊筒的辊面上连续的螺旋凸起通道,螺旋凹进通道、螺旋凸起通道的表面均设有烧毛装置,机架上设有传动辊,传动辊的一侧设有收卷辊,机架上设有摇杆机构;传动辊和收卷辊之间的上方设有毛刷机构。通过上辊筒和下辊筒上设置烧毛装置,能够实现纺织品的双面烧毛,通过摇杆机构来实现纺织品的上下波浪形抖动,使烧毛后产生的灰烬能从纺织品上抖动下来,其次再通过毛刷机构将灰烬清理干净。
[0004] 上述方案中的烧毛装置为实现纺织品的双面烧毛而紧密贴合,烧毛热力集中且大量预热进入纺织品内部,容易损伤纺织品。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布匹烧毛机,可以分两次对布匹进行烧毛完成双面烧毛,且在烧毛间隙对布匹进行降温操作,使布匹不因高温因素而出现质量降低的问题。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布匹烧毛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一侧设有入料口,所述机架另一侧设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一端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一侧设有通过摩擦布匹产生静电的摩擦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另一侧设有第一烧毛机构,所述第一烧毛机构一侧设有牵引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一端设有第二烧毛机构,所述第二烧毛机构一侧设有第一鼓风机构,所述第二烧毛机构另一侧设有摇杆机构,所述摇杆机构设于所述出料口处,所述摇杆机构一侧设有除杂机构,所述摇杆机构另一侧设有第二鼓风机构。
[0007] 本发明创造性地设计了所述第一烧毛机构和所述第二烧毛机构,可分阶段对布匹进行双面烧毛操作,同时所述第一鼓风机构和第二鼓风机构分别对完成一次烧毛操作和二次烧毛操作的布匹进行降温操作,使布匹不因高温因素而出现质量降低的问题。
[0008] 在上述的布匹烧毛机,动力机构包括变频电动机,所述变频电动机一端设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另一端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动力轴螺纹旋合。
[0009] 在上述的布匹烧毛机,所述摩擦机构包括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带轮一端,所述第一传动带另一端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内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螺纹旋合,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另一端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螺纹旋合,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内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螺纹旋合,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螺纹旋合,所述第一凸轮一端设有移动块,所述机架一侧设有空腔,所述移动块设于所述空腔内且可相对滑动,所述移动块一端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移动块另一端设有摩擦板。
[0010] 在上述的布匹烧毛机,所述第一烧毛机构包括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带轮中间,所述第二传动带另一端设有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内连接有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三带轮与所述第一驱动辊螺纹旋合,所述第一驱动辊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辊一侧设有第一电热板。
[0011] 在上述的布匹烧毛机,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第三传动带,所述第三传动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三带轮另一端,所述第三传动带另一端设有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内连接有第一牵引辊,所述第四带轮与所述第一牵引辊螺纹旋合,所述第一牵引辊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牵引辊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牵引辊螺纹旋合,所述第一齿轮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内连接有第二牵引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牵引辊螺纹旋合,所述第二牵引辊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牵引辊一侧设有第一导向辊,所述第一导向辊设于所述入料口处,所述第一导向辊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
[0012] 在上述的布匹烧毛机,所述第二烧毛机构包括第四传动带,所述第四传动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带轮另一端,所述第四传动带另一端设有第五带轮,所述第五带轮内连接有第二驱动辊,所述第五带轮与所述第二驱动辊螺纹旋合,所述第二驱动辊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辊一侧设有第二电热板。
[0013] 在上述的布匹烧毛机,所述第一鼓风机构包括第五传动带,所述第五传动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五带轮一端,所述第五传动带另一端设有第六带轮,所述第六带轮内连接有第三传动轴,所述第六带轮与所述第三传动轴螺纹旋合,所述第三传动轴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另一端设有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三传动轴螺纹旋合,所述机架一侧设有第一风口,所述第一风扇设于所述第一风口内。
[0014] 在上述的布匹烧毛机,所述摇杆机构包括第六传动带,所述第六传动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五带轮一端,所述第六传动带另一端设有第七带轮,所述第七带轮内连接有第四传动轴,所述第七带轮与所述第四传动轴螺纹旋合,所述第四传动轴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轴另一端设有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四传动轴螺纹旋合,所述第二凸轮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凸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滑块可转动连接,所述机架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第二滑块设于所述滑槽内且可相对移动,所述第二滑块一端设有凸块,所述凸块通过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滑槽外端,所述凸块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凸块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设有摇杆,所述摇杆另一端设有圆盘,所述圆盘紧贴所述机架内壁且可在竖直平面内自由移动。
[0015] 在上述的布匹烧毛机,所述除杂机构包括第七传动带,所述第七传动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七带轮中间,所述第七传动带另一端设有第八带轮,所述第八带轮内连接有第三牵引辊,所述第八带轮与所述第三牵引辊螺纹旋合,所述第三牵引辊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牵引辊一端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牵引辊螺纹旋合,所述第三齿轮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内连接有第四牵引辊,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四牵引辊螺纹旋合,所述第四牵引辊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牵引辊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毛刷架,所述毛刷架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毛刷,所述毛刷架一侧设有第二导向辊,所述第二导向辊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
[0016] 在上述的布匹烧毛机,所述第二鼓风机构包括第八传动带,所述第八传动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七带轮另一端,所述第八传动带另一端设有第九带轮,所述第九带轮内连接有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九带轮与所述第五传动轴螺纹旋合,所述第五传动轴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传动轴另一端设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第五传动轴螺纹旋合,所述机架一侧设有第二风口,所述第二风扇设于所述第二风口内,所述第九带轮另一端套设有第十传动带,所述第十传动带另一端设有第十带轮,所述第十带轮内连接有第五牵引辊,所述第十带轮与所述第五牵引辊螺纹旋合,所述第五牵引辊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牵引辊一端设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五牵引辊螺纹旋合,所述第五齿轮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的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内连接有第六牵引辊,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第六牵引辊螺纹旋合,所述第六牵引辊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六牵引辊一侧设有第三导向辊,所述第三导向辊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
[0017]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18] 1.本发明中的第一烧毛机构可以对布匹的上侧面进行烧毛,第二烧毛机构可以对布匹的下侧面进行烧毛,可以快速地对布匹的两面进行烧毛,且不会出现温度过高而使布匹质量降低的问题。
[0019] 2.本发明中的第一鼓风机构可以对经过一次烧毛操作过后的布匹进行降温操作,防止布匹连续进行二次烧毛操作而出现温度过高损坏布匹的问题发生,第二鼓风机构可以对完成烧毛加工的布匹进行降温,加速布匹冷却,方便进行后续打包,同时第一鼓风机构和第二鼓风机构可以吹离烧毛后粘附在布匹上的灰烬,提高烧毛质量。
[0020] 3.本发明中的摩擦机构通过摩擦布匹使其产生静电,使布匹表面的绒毛竖起,烧毛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取出表面的绒毛,提高烧毛质量。
[0021] 4.本发明中的除杂机构可以对完成烧毛加工的布匹进行除杂,通过毛刷除去布匹表面因烧毛产生的灰烬,防止布匹冷却后灰烬粘附在布匹上的情况发生。
[0022] 5.本发明中的摇杆机构通过驱使摇杆进行左右摆动,使完成加工的布匹随之摆动,布匹在摆动过程中能够加速散热且抖出附着在布匹上的部分杂质,最后布匹因为摆动的关系,折叠堆积在一起,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方案

[0029]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布匹烧毛机包括机架1,机架1左侧设有入料口2,机架1右侧设有出料口3,机架1上端设有动力机构10,动力机构10左侧设有通过摩擦布匹产生静电的摩擦机构20,动力机构10下侧设有第一烧毛机构30,第一烧毛机构30上方设有牵引机构40,动力机构10右侧设有第二烧毛机构50,第二烧毛机构50左侧设有第一鼓风机构60,第二烧毛机构50右侧设有摇杆机构70,摇杆机构70设于出料口3处,摇杆机构70左侧设有除杂机构80,摇杆机构70上方设有第二鼓风机构90。
[0030] 动力机构10包括变频电动机11,变频电动机11前端设有动力轴12,动力轴12前端设有第一带轮13,第一带轮13与动力轴12螺纹旋合。
[0031]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摩擦机构20包括第一传动带21,第一传动带21右端套设于第一带轮13后端,第一传动带21左端设有第二带轮22,第二带轮22内连接有第一传动轴23,第二带轮22与第一传动轴23螺纹旋合,第一传动轴23通过轴承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23前端设有第一锥齿轮24,第一锥齿轮24与第一传动轴23螺纹旋合,第一锥齿轮24左侧设有与第一锥齿轮24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5,第二锥齿轮25内连接有第二传动轴26,第二锥齿轮25与第二传动轴26螺纹旋合,第二传动轴26通过轴承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26上设有两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凸轮27,且两个第一凸轮27安装角度不同,第一凸轮27与第二传动轴26螺纹旋合,第一凸轮27后端设有移动块29,移动块29贴紧第一凸轮27外表面,机架1左侧设有空腔28,移动块29设于空腔28内且可相对滑动,移动块29下端设有第一滑块29b,第一滑块29b与机架1之间设有弹簧28a,两个移动块29相邻侧面各设有摩擦板29a,摩擦板29a表面为可快速产生摩擦力的材质。摩擦机构20通过摩擦布匹使其产生静电,使布匹表面的绒毛竖起,烧毛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取出表面的绒毛,提高烧毛质量。
[0032] 如图2和图3所示,牵引机构40包括第三传动带41,第三传动带41下端套设于第三带轮32后端,第三传动带41上端设有第四带轮42,第四带轮42内连接有第一牵引辊43,第四带轮42与第一牵引辊43螺纹旋合,第一牵引辊43通过轴承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第一牵引辊43中间设有第一齿轮44,第一齿轮44与第一牵引辊43螺纹旋合,第一齿轮44左侧设有与第一齿轮44啮合的第二齿轮45,第二齿轮45内连接有第二牵引辊46,第二齿轮45与第二牵引辊46螺纹旋合,第二牵引辊46通过轴承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第二牵引辊46上方设有第一导向辊47,第一导向辊47设于入料口2处,第一导向辊47通过轴承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
[0033] 第一烧毛机构30包括第二传动带31,第二传动带31上端套设于第一带轮13中间,第二传动带31下端设有第三带轮32,第三带轮32内连接有第一驱动辊33,第三带轮32与第一驱动辊33螺纹旋合,第一驱动辊33通过轴承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辊33一侧设有第一电热板34,第一电热板34通电可以产生高温。
[0034] 第一鼓风机构60包括第五传动带61,第五传动带61左端套设于第五带轮52前端,第五传动带61右端设有第六带轮62,第六带轮62内连接有第三传动轴63,第六带轮62与第三传动轴63螺纹旋合,第三传动轴63通过轴承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轴63后端设有第一风扇65,第一风扇65与第三传动轴63螺纹旋合,机架1前端设有第一风口64,第一风扇65设于第一风口64内。
[0035] 第二烧毛机构50包括第四传动带51,第四传动带51左端套设于第一带轮13前端,第四传动带51右端设有第五带轮52,第五带轮52内连接有第二驱动辊53,第五带轮52与第二驱动辊53螺纹旋合,第二驱动辊53通过轴承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第二驱动辊53一侧设有第二电热板54,第二电热板54通电可以产生高温。第一烧毛机构30可以对布匹的上侧面进行烧毛,第二烧毛机构50可以对布匹的下侧面进行烧毛,可以快速地对布匹的两面进行烧毛,且不会出现温度过高而使布匹质量降低的问题。
[0036] 除杂机构80包括第七传动带81,第七传动带81上端套设于第七带轮72中间,第七传动带81下端设有第八带轮82,第八带轮82内连接有第三牵引辊83,第八带轮82与第三牵引辊83螺纹旋合,第三牵引辊83通过轴承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第三牵引辊83中间端设有第三齿轮84,第三齿轮84与第三牵引辊83螺纹旋合,第三齿轮84下方设有与第三齿轮84啮合的第四齿轮85,第四齿轮85内连接有第四牵引辊86,第四齿轮85与第四牵引辊86螺纹旋合,第四牵引辊86通过轴承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第四牵引辊86设有一组均匀分布的毛刷架87,两个毛刷架87相邻侧面设有大量均匀分布的毛刷88,毛刷架87左侧设有第二导向辊89,第二导向辊89通过轴承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除杂机构80可以对完成烧毛加工的布匹进行除杂,通过毛刷88除去布匹表面因烧毛产生的灰烬,防止布匹冷却后灰烬粘附在布匹上的情况发生。
[0037] 第二鼓风机构90包括第八传动带91,第八传动带91下端套设于第七带轮72后端,第八传动带91上端设有第九带轮92,第九带轮92内连接有第五传动轴93,第九带轮92与第五传动轴93螺纹旋合,第五传动轴93通过轴承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轴93后端设有第二风扇95,第二风扇95与第五传动轴93螺纹旋合,机架1前端设有第二风口94,第二风扇95设于第二风口94内,第九带轮92后端套设有第十传动带96,第十传动带96右端设有第十带轮97,第十带轮97内连接有第五牵引辊98,第十带轮97与第五牵引辊98螺纹旋合,第五牵引辊98通过轴承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第五牵引辊98中间设有第五齿轮99,第五齿轮99与第五牵引辊98螺纹旋合,第五齿轮99下方设有与第五齿轮99啮合的第六齿轮100,第六齿轮
100内连接有第六牵引辊101,第六齿轮100与第六牵引辊101螺纹旋合,第六牵引辊101通过轴承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第六牵引辊101一侧设有第三导向辊102,第三导向辊102设于第二风口94左侧,第三导向辊102通过轴承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第一鼓风机构60可以对经过一次烧毛操作过后的布匹进行降温操作,防止布匹连续进行二次烧毛操作而出现温度过高损坏布匹的问题发生,第二鼓风机构90可以对完成烧毛加工的布匹进行降温,加速布匹冷却,方便进行后续打包,同时第一鼓风机构60和第二鼓风机构90可以吹离烧毛后粘附在布匹上的灰烬,提高烧毛质量。
[0038]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摇杆机构70包括第六传动带71,第六传动带71左端套设于第五带轮52前端,第六传动带71右端设有第七带轮72,第七带轮72内连接有第四传动轴73,第七带轮72与第四传动轴73螺纹旋合,第四传动轴73通过轴承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轴73后端设有第二凸轮74,第二凸轮74与第四传动轴73螺纹旋合,第二凸轮74外端设有第一连杆75,第一连杆75与第二凸轮74通过间隙配合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75右端设有第二滑块76,第一连杆75与第二滑块76通过间隙配合可转动连接,机架1右侧设有滑槽5,滑槽5下方设有开口6,第二滑块76设于滑槽5内且可相对移动,第二滑块76下端设有凸块77,凸块77通过开口6延伸至滑槽5外端,凸块77下端设有第二连杆78,第二连杆78与凸块77通过间隙配合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78下端设有摇杆79,摇杆79后端设有圆盘79a,圆盘79a紧贴机架1内壁且可在竖直平面内自由移动,圆盘79a与机架1内壁贴合表面为光滑材质。摇杆机构70通过驱使摇杆79进行左右摆动,使完成加工的布匹随之摆动,布匹在摆动过程中能够加速散热且抖出附着在布匹上的部分杂质,最后布匹因为摆动的关系,折叠堆积在一起,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0039]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具体操作方式为:第一电热板34和第二电热板54电源外置,开启第一电热板34和第二电热板54电源进行预热,变频电动机11电源外置,开启变频电动机11电源,变频电动机11驱使动力轴12旋转,动力轴12带动第一带轮13旋转,第一带轮13通过第一传动带21将动力传递至第二带轮22处,第二带轮22带动第一传动轴23旋转,第一传动轴23带动第一锥齿轮24旋转,第一锥齿轮24驱使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5旋转,第二锥齿轮25带动第二传动轴26旋转,第二传动轴26带动第一凸轮27旋转,第一凸轮27推动移动块29前后移动,当第一凸轮27前端转至移动块29表面时,第一凸轮27被推至空腔28底端,当第一凸轮27前端远离移动块29表面时,第一凸轮27在弹簧28a的作用下回弹,且两个第一凸轮27初始角度不同,使得两个移动块29交错移动,则两个摩擦板29a相互摩擦,布匹在通过摩擦板29a后因摩擦产生静电,此外第一带轮13通过第二传动带31将动力传递至第三带轮32处,第三带轮32通过第三传动带41将动力传递至第四带轮42处,第四带轮42带动第一牵引辊43旋转,第一牵引辊43带动第一齿轮44旋转,第一齿轮44驱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齿轮45旋转,第二齿轮45带动第二牵引辊46旋转,第一牵引辊43与第二牵引辊46旋转方向相反,第一牵引辊43和第二牵引辊46通过旋转牵引布匹在机架1内移动,第一导向辊47限制布匹在入料口2处的移动路线,此外第三带轮32带动第一驱动辊33旋转,第一驱动辊33驱使布匹紧贴第一电热板34,对布匹上侧面进行烧毛动作,此外第一带轮13通过第四传动带51将动力传递至第五带轮52处,第五带轮52通过第五传动带61将动力传递至第六带轮62处,第六带轮62带动第三传动轴63旋转,第三传动轴63带动第一风扇65旋转,第一风扇65吹动气流对完成一次烧毛动作对的布匹进行降温并吹离布匹上粘附的绒毛灰烬,同时第五带轮52带动第二驱动辊53旋转,第二驱动辊53驱使布匹紧贴第二电热板54,对布匹下侧面进行烧毛动作,此外第五带轮52通过第六传动带71将动力传递至第七带轮72处,第七带轮72通过第七传动带81将动力传递至第八带轮82处,第八带轮82带动第三牵引辊83旋转,第三牵引辊
83带动第三齿轮84旋转,第三齿轮84驱动与之啮合的第四齿轮85旋转,第四齿轮85带动第四牵引辊86旋转,第三牵引辊83与第四牵引辊86的旋转方向相反,第三牵引辊83和第四牵引辊86通过旋转牵引布匹在机架1内移动,第二导向辊89限制布匹在机架1内的移动路线,则布匹通过毛刷架87,上下两侧的毛刷88清除布匹上粘附的绒毛灰烬,同时第七带轮72通过第八传动带91将动力传递至第九带轮92处,第九带轮92通过第十传动带96将动力传递至第十带轮97处,第十带轮97带动第五牵引辊98旋转,第五牵引辊98带动第五齿轮99旋转,第五齿轮99带动与之啮合的第六齿轮100旋转,第六齿轮100带动第六牵引辊101旋转,第五牵引辊98与第六牵引辊101旋转方向相反,第五牵引辊98和第六牵引辊101通过旋转牵引布匹在机架1内移动,第三导向辊102限制布匹在机架1内的移动路线,且第九带轮92带动第五传动轴93旋转,第五传动轴93带动第二风扇95旋转,第二风扇95吹动气流对完成烧毛步骤的布匹进行降温并吹离布匹上粘附的绒毛灰烬,此外第七带轮72带动第四传动轴73旋转,第四传动轴73带动第二凸轮74旋转,第二凸轮74驱使第一连杆75运动,第一连杆75推动第二滑块76在滑槽5内移动,第二滑块76带动第二连杆78移动,第二连杆78带动摇杆79左右摆动,布匹同样在摇杆79的推动下进行摆动,布匹在摆动过程中能够加速散热且抖出附着在布匹上的部分杂质,最后折叠堆积在成品框4内。
[0040]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41]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开口、动力轴、带轮、传动带、空腔、电热板、驱动辊、牵引辊、风口、圆盘、摇杆、导向辊、滑块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布匹烧毛机的主视图。
[0024]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布匹烧毛机的后视图。
[0025]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布匹烧毛机的局部剖视图。
[0026]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布匹烧毛机的A界面的局部剖视图。
[0027]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布匹烧毛机的B界面的局部剖视图。
[0028] 图中,1、机架;2、入料口;3、出料口;4、成品架;5、滑槽;6、开口;10、动力机构;11、变频电动机;12、动力轴;13、第一带轮;20、摩擦机构;21、第一传动带;22、第二带轮;23、第一传动轴;24、第一锥齿轮;25、第二锥齿轮;26、第二传动轴;27、第一凸轮;28、空腔;28a、弹簧;29、移动块;29a、摩擦板;29b、第一滑块;30、第一烧毛机构;31、第二传动带;32、第三带轮;33、第一驱动辊;34、第一电热板;40、牵引机构;41、第三传动带;42、第四带轮;43、第一牵引辊;44、第一齿轮;45、第二齿轮;46、第二牵引辊;47、第一导向辊;50、第二烧毛机构;51、第四传动带;52、第五带轮;53、第二驱动辊;54、第二电热板;60、第一鼓风机构;61、第五传动带;62、第六带轮;63、第三传动轴;64、第一风口;65、第一风扇;70、摇杆机构;71、第六传动带;72、第七带轮;73、第四传动轴;74、第二凸轮;75、第一连杆;76、第二滑块;77、凸块;
78、第二连杆;79、摇杆;79a、圆盘;80、除杂机构;81、第七传动带;82、第八带轮;83、第三牵引辊;84、第三齿轮;85、第四齿轮;86、第四牵引辊;87、毛刷架;88、毛刷;89、第二导向辊;
90、第二鼓风机构;91、第八传动带;92、第九带轮;93、第五传动轴;94、第二风口;95、第二风扇;96、第十传动带;97、第十带轮;98、第五牵引辊;99、第五齿轮;100、第六齿轮;101、第六牵引辊;102、第三导向辊。
专利联系人(活跃度排行)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