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克学义 > 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专利详情

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   0    0

实质审查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03-30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1-07-27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1-03-30
基本信息
有效性 实质审查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110342624.1 申请日 2021-03-30
公开/公告号 CN113080142A 公开/公告日 2021-07-09
授权日 预估到期日 2041-03-30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A01K67/033 主分类号 A01K67/033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A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3
权利要求数量 4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9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FR2628937A1、EP0354849A1、CN1085040A、CN103004699A、CN204762894U、CN107182952A、CN108812554A、CN110235864A、CN110583584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99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克学义 当前专利权人 克学义
发明人 克学义 第一发明人 克学义
地址 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南顾庄工人新村69号 邮编 467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河南省 申请人所在市 河南省平顶山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涉及养殖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通过将养殖蜗牛的区域设置成圆形区域再将圆形区域设置成四个扇形区域分别饲养蜗牛,本发明通过立体饲养一方面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给蜗牛提供一个通风透气的场所,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的给蜗牛提供饲料或枝丫等供给蜗牛进食同时依靠粪便或杂物自身的重力进行粪便的收集清理,提高了蜗牛的产量。
  • 摘要附图
    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9
    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0
    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1
    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2
    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3
    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4
    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07-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01K 67/033 专利申请号: 202110342624.1 申请日: 2021.03.30
2 2021-07-09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封筛网的封筛板插入至插入间隙内使得塑料网贴近养殖区的一侧;
拉开拉链,将长有嫩叶的枝条B沿着相邻的侧支架槽插入,嫩叶的枝条B卡入至侧支架槽内不移位,同时侧支架槽使得枝条B可以规整放置;
隔板选用不锈钢板,将隔板匹配插入至排料窗口内;
从开口缝隙送入种蜗牛,然后拉上拉链;
预先准备好小车,在小车底盘上部边缘一体固定分隔架,分隔架横截面呈“Γ”状,分隔架将小车底盘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设置养殖平台区,下层设置废料收集盒,废料收集盒位于小车底盘上部和分隔架下部;
养殖平台区内设置汇料槽,汇料槽为漏斗状结构,汇料槽底部设置废料排出口,废料排出口朝向废料收集盒;
养殖平台区上设置支撑立柱,支撑立柱位于汇料槽边缘一侧,支撑立柱上部一侧设置槽孔,槽孔内固定轴承,轴承内圈与旋转轴一端外壁相固定连接,旋转轴穿过内套管,内圈和外圈中心线与旋转轴中心线相重合,内圈和外圈位于汇料槽上部,旋转轴在靠近汇料槽的一端设置螺母,螺母一侧抵近内套管一侧且纱网一侧朝向螺母;
向着出料槽内添加饲料颗粒或玉米粉,
转动内圈使得内圈相对轴承进行转动,出料槽在转动中其中的饲料颗粒或玉米粉不断的通过出料孔进入至两侧的养殖区内供给蜗牛进食,同时蜗牛一方面可以进入至主干槽和侧支架槽内休憩另一方面可以进食枝条B上的嫩叶;
当养殖区旋转至上部位置时候,将隔板由不锈钢板换成滤网状结构,蜗牛产生的粪便和食物残渣经过隔板漏至中心圈内,当养殖区旋转至底部时,将隔板由滤网状结构换成不锈钢板,避免中心圈内的废料重新进入至养殖区内;
需要分离蜗牛时可以直接将封筛网平放至橡胶柱上,橡胶柱呈圆形状分布,橡胶柱选用弹性橡胶材质构成,橡胶柱外侧固定立柱,立柱上固定弹簧,立柱高度大于橡胶柱的高度,立柱和弹簧呈圆形状分布,弹簧上部与内圈底部相抵近接触,晃动内圈即可将蜗牛与内圈脱离,大部分蜗牛从养殖区掉落至封筛网内完成收集;
外圈内侧设置内圈,内圈内侧设置中心圈,外圈、内圈、中心圈同轴心,中心圈外侧与内圈内侧之间设置养殖区,养殖区数量为四个,相邻的养殖区之间设置出料槽,养殖区内设置枝条饲养限位架,枝条饲养限位架用于将含有嫩叶的枝丫插入其间从而实现对枝丫的限位固定,然后蜗牛经过枝条饲养限位架逐级蚕食枝丫上的嫩叶;外圈和内圈相固定连接,内圈和中心圈之间通过连接杆相固定连接,
出料槽用于玉米粉或麸皮或饲料颗粒的分散,使得饲料颗粒能经过出料槽进入至养殖区内供给蜗牛进食;
在外圈和内圈之间设置插入间隙,插入间隙用于封筛网的插入,封筛网将内圈一侧相封堵;
内圈另一侧设置纱网,纱网将内圈另一侧与外界进行隔离,纱网在每个养殖区的上部设置开口缝隙,开口缝隙通过拉链进行封闭开合,通过将养殖蜗牛的区域设置成圆形区域再将圆形区域设置成四个扇形区域分别饲养蜗牛,养殖蜗牛区域的一侧通过封筛网进行封堵,避免蜗牛逃逸,在养殖蜗牛区域的另一侧通过设置纱网进行封堵,纱网避免蜗牛从养殖蜗牛区域的另一侧逃逸,同时可以通过纱网的开合进行蜗牛食材的更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为圆环状且外圈宽度为300‑500mm,内圈为圆环状且内圈的宽度为300‑500mm,外圈和内圈宽度一致,内圈的直径小于外圈的直接,外圈和内圈的圆心重合,外圈和内圈的外边缘向对齐,外圈的直径与内圈的直径的差值为插入间隙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外圈和内圈通过出料槽相固定连接,出料槽上部穿过内圈且出料槽向上穿过外圈并一直向上突出于外圈外表面,出料槽外壁与内圈和外圈均相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槽为中空方管状结构,出料槽一端与中心圈外侧壁相固定连接,出料槽另一端贯穿内圈且上部突出于外圈外表面,出料槽两侧壁贯通开设出料孔,出料孔为圆孔状,出料孔数量为若干个且布满出料槽两侧壁,出料槽将内圈和中心圈之间的区域分割为四个区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养殖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蜗牛在养殖中有些采用大棚内饲养的方式,将蔬菜果皮直接丢在棚内供给蜗牛进食,蜗牛在进食中其产生的食物残渣和粪便不能及时的排出,同时因为蜗牛喜欢四处爬行,同时喜欢藏匿于边角内因此也不便于收集蜗牛。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封筛网的封筛板插入至插入间隙内使得塑料网贴近养殖区的一侧;
拉开拉链,将长有嫩叶的枝条B沿着相邻的侧支架槽插入,嫩叶的枝条B卡入至侧支架槽内不移位,同时侧支架槽使得枝条B可以规整放置;
隔板选用不锈钢板,将隔板匹配插入至排料窗口内;
从开口缝隙送入种蜗牛,然后拉上拉链;
预先准备好小车,在小车底盘上部边缘一体固定分隔架,分隔架横截面呈“Γ”状,分隔架将小车底盘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设置养殖平台区,下层设置废料收集盒,废料收集盒位于小车底盘上部和分隔架下部;
养殖平台区内设置汇料槽,汇料槽为漏斗状结构,汇料槽底部设置废料排出口,废料排出口朝向废料收集盒;
养殖平台区上设置支撑立柱,支撑立柱位于汇料槽边缘一侧,支撑立柱上部一侧设置槽孔,槽孔内固定轴承,轴承内圈与旋转轴一端外壁相固定连接,旋转轴穿过内套管,内圈和外圈中心线与旋转轴中心线相重合,内圈和外圈位于汇料槽上部,旋转轴在靠近汇料槽的一端设置螺母,螺母一侧抵近内套管一侧且纱网一侧朝向螺母;
向着出料槽内添加饲料颗粒或玉米粉,
转动内圈使得内圈相对轴承进行转动,出料槽在转动中其中的饲料颗粒或玉米粉不断的通过出料孔进入至两侧的养殖区内供给蜗牛进食,同时蜗牛一方面可以进入至主干槽和侧支架槽内休憩另一方面可以进食枝条B上的嫩叶;
当养殖区旋转至上部位置时候,将隔板由不锈钢板换成滤网状结构,蜗牛产生的粪便和食物残渣经过隔板漏至中心圈内,当养殖区旋转至底部时,将隔板由滤网状结构换成不锈钢板,避免中心圈内的废料重新进入至养殖区内;
需要分离蜗牛时可以直接将封筛网平放至橡胶柱上,橡胶柱呈圆形状分布,橡胶柱选用弹性橡胶材质构成,橡胶柱外侧固定立柱,立柱上固定弹簧,立柱高度大于橡胶柱的高度,立柱和弹簧呈圆形状分布,弹簧上部与内圈底部相抵近接触,晃动内圈即可将蜗牛与内圈脱离,大部分蜗牛从养殖区掉落至封筛网内完成收集;
外圈内侧设置内圈,内圈内侧设置中心圈,外圈、内圈、中心圈同轴心,中心圈外侧与内圈内侧之间设置养殖区,养殖区数量为四个,相邻的养殖区之间设置出料槽,养殖区内设置枝条饲养限位架,枝条饲养限位架用于将含有嫩叶的枝丫插入其间从而实现对枝丫的限位固定,然后蜗牛经过枝条饲养限位架逐级蚕食枝丫上的嫩叶;外圈和内圈相固定连接,内圈和中心圈之间通过连接杆相固定连接,
出料槽用于玉米粉或麸皮或饲料颗粒的分散,使得饲料颗粒能经过出料槽进入至养殖区内供给蜗牛进食;
在外圈和内圈之间设置插入间隙,插入间隙用于封筛网的插入,封筛网将内圈一侧相封堵;
内圈另一侧设置纱网,纱网将内圈另一侧与外界进行隔离,纱网在每个养殖区的上部设置开口缝隙,开口缝隙通过拉链进行封闭开合,通过将养殖蜗牛的区域设置成圆形区域再将圆形区域设置成四个扇形区域分别饲养蜗牛,养殖蜗牛区域的一侧通过封筛网进行封堵,避免蜗牛逃逸,在养殖蜗牛区域的另一侧通过设置纱网进行封堵,纱网避免蜗牛从养殖蜗牛区域的另一侧逃逸,同时可以通过纱网的开合进行蜗牛食材的更换。
[0005] 所述外圈为圆环状且外圈宽度为300‑500mm,内圈为圆环状且内圈的宽度为300‑500mm,外圈和内圈宽度一致,内圈的直径小于外圈的直接,外圈和内圈的圆心重合,外圈和内圈的外边缘向对齐,外圈的直径与内圈的直径的差值为插入间隙的宽度。
[0006] 所述外圈和内圈通过出料槽相固定连接,出料槽上部穿过内圈且出料槽向上穿过外圈并一直向上突出于外圈外表面,出料槽外壁与内圈和外圈均相固定连接。
[0007] 所述出料槽为中空方管状结构,出料槽一端与中心圈外侧壁相固定连接,出料槽另一端贯穿内圈且上部突出于外圈外表面,出料槽两侧壁贯通开设出料孔,出料孔为圆孔状,出料孔数量为若干个且布满出料槽两侧壁,出料槽将内圈和中心圈之间的区域分割为四个区域。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立体饲养一方面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给蜗牛提供一个通风透气的场所,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的给蜗牛提供饲料或枝丫等供给蜗牛进食同时依靠粪便或杂物自身的重力进行粪便的收集清理,提高了蜗牛的产量。

实施方案

[0023]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4] 如图1‑14所示的一种生物立体高密度饲养方法,将封筛网12的封筛板122插入至插入间隙11内使得塑料网121贴近养殖区4的一侧;拉开拉链212,将长有嫩叶的枝条B沿着相邻的侧支架槽52插入,嫩叶的枝条B卡入至侧支架槽52内不移位,同时侧支架槽52使得枝条B可以规整放置;
隔板320选用不锈钢板,将隔板320匹配插入至排料窗口31内
从开口缝隙211送入种蜗牛,然后拉上拉链212;
预先准备好小车7,在小车底盘71上部边缘一体固定分隔架72,分隔架72横截面呈“Γ”状,分隔架72将小车底盘71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设置养殖平台区8,下层设置废料收集盒9,废料收集盒9位于小车底盘71上部和分隔架72下部。
[0025] 养殖平台区8内设置汇料槽81,汇料槽81为漏斗状结构,汇料槽81底部设置废料排出口811,废料排出口811朝向废料收集盒9;养殖平台区8上设置支撑立柱82,支撑立柱82位于汇料槽81边缘一侧,支撑立柱82上部一侧设置槽孔821,槽孔821内固定轴承822,轴承822内圈与旋转轴824一端外壁相固定连接,旋转轴824穿过内套管32,内圈2和外圈1中心线与旋转轴824中心线相重合,内圈2和外圈1位于汇料槽81上部,旋转轴824在靠近汇料槽81的一端设置螺母825,螺母825一侧抵近内套管32一侧且纱网21一侧朝向螺母825;
向着出料槽6内添加饲料颗粒或玉米粉,
转动内圈2使得内圈2相对轴承822进行转动,出料槽6在转动中其中的饲料颗粒或玉米粉不断的通过出料孔61进入至两侧的养殖区4内供给蜗牛进食,同时蜗牛一方面可以进入至主干槽51和侧支架槽52内休憩另一方面可以进食枝条B上的嫩叶;
当养殖区4旋转至上部位置时候,将隔板320由不锈钢板换成滤网状结构,蜗牛产生的粪便和食物残渣经过隔板320漏至中心圈3内,当养殖区4旋转至底部时,将隔板320由滤网状结构换成不锈钢板,避免中心圈3内的废料重新进入至养殖区4内;
需要分离蜗牛时可以直接将封筛网12平放至橡胶柱101上,橡胶柱101呈圆形状分布,橡胶柱101选用弹性橡胶材质构成,橡胶柱101外侧固定立柱102,立柱102上固定弹簧
103,立柱102高度大于橡胶柱101的高度,立柱102和弹簧103呈圆形状分布,弹簧103上部与内圈2底部相抵近接触,晃动内圈2即可将蜗牛与内圈2脱离,大部分蜗牛从养殖区4掉落至封筛网12内完成收集。
[0026] 其中外圈1内侧设置内圈2,内圈2内侧设置中心圈3,外圈1、内圈2、中心圈3同轴心,中心圈3外侧与内圈2内侧之间设置养殖区4,养殖区4数量为四个,相邻的养殖区4之间设置出料槽6,养殖区4内设置枝条饲养限位架5,枝条饲养限位架5用于将含有嫩叶的枝丫插入其间从而实现对枝丫的限位固定,然后蜗牛经过枝条饲养限位架5逐级蚕食枝丫上的嫩叶;外圈1和内圈2相固定连接,内圈2和中心圈3之间通过连接杆321相固定连接,出料槽6用于玉米粉或麸皮或饲料颗粒的分散,使得饲料颗粒能经过出料槽6进入至养殖区4内供给蜗牛进食;在外圈1和内圈2之间设置插入间隙11,插入间隙11用于封筛网12的插入,封筛网
12将内圈2一侧相封堵;
内圈2另一侧设置纱网21,纱网21将内圈2另一侧与外界进行隔离,避免蜗牛逃逸同时可以透过纱网21实现食材的送入或取出,纱网21在每个养殖区4的上部设置开口缝隙
211,开口缝隙211通过拉链212进行封闭开合,开口缝隙211用于养殖区4内枝丫的更换。通过将养殖蜗牛的区域设置成圆形区域再将圆形区域设置成四个扇形区域分别饲养蜗牛,养殖蜗牛区域的一侧通过封筛网12进行封堵,避免蜗牛逃逸,在养殖蜗牛区域的另一侧通过设置纱网21进行封堵,纱网21避免蜗牛从养殖蜗牛区域的另一侧逃逸,同时可以通过纱网
21的开合进行蜗牛食材的更换。本发明总的构思在于将蜗牛圈养于内圈2与中心圈3之间,内圈2的两侧均为透气的纱网21或封筛网12的结构,这样便于通风透气避免蜗牛养殖区内空气的浑浊,同时利于通过纱网21或封筛网12给蜗牛养殖区进行洒水作业,通过内圈2与中心圈3的竖放,便于食物的放置和便于蜗牛进食的食物废渣利用重力自行排出,通过枝条饲养限位架5一方面将枝丫较为牢固的固定避免枝丫凌乱布置,另一方面枝条饲养限位架5可以便于蜗牛爬行休憩增大了蜗牛的藏匿休憩的场所面积,同时蜗牛可以爬入至枝条饲养限位架5底部的凹槽内从而利于枝丫一方面进行遮挡蜗牛自身的躯壳便于蜗牛藏匿,另一方面凹槽内的蜗牛可以随时爬出凹槽直接进食凹槽内的枝丫上的嫩叶,从而利于蜗牛生长,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伴随着内圈2的旋转可以随时通过出料槽6对蜗牛进行饲料颗粒的供应,利于蜗牛摄取不同营养成分的食材利于蜗牛的生长,另一方面通过内圈2和中心圈3的旋转蜗牛产生的粪便和食物残渣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漏入至中心圈3内,通过中心圈3及时将蜗牛的粪便和进食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渣进行收集,给蜗牛生长提供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
[0027] 外圈1为圆环状且外圈1宽度为300‑500mm,内圈2为圆环状且内圈2的宽度为300‑500mm,外圈1和内圈2宽度一致,内圈2的直径小于外圈1的直接,外圈1和内圈2的圆心重合,外圈1和内圈2的外边缘向对齐,外圈1的直径与内圈2的直径的差值为插入间隙11的宽度。
[0028] 外圈1和内圈2通过出料槽6相固定连接,出料槽6上部穿过内圈2且出料槽6向上穿过外圈1并一直向上突出于外圈1外表面,出料槽6外壁与内圈2和外圈1均相固定连接。一方面出料槽6起到连接内圈2和外圈1的作用,另一方面出料槽6的入口端位于外圈1外这样便于对出料槽6进行饲料的填入,同时出料槽6通过自身侧壁的出料孔可以将出料槽6内的饲料洒至养殖区内供给蜗牛进食。
[0029] 请重点参阅图3、6,出料槽6为中空方管状结构,出料槽6一端与中心圈3外侧壁相固定连接,出料槽6另一端贯穿内圈2且上部突出于外圈1外表面,即出料槽6靠近中心圈3的一端为密封状,出料槽6突出外圈1的一端为开口状,出料槽6两侧壁贯通开设出料孔61,出料孔61为圆孔状,出料孔61数量为若干个且布满出料槽6两侧壁,出料槽6将内圈2和中心圈3之间的区域分割为四个区域。随着出料槽6的旋转,出料槽6内的饲料可以随着旋转由出料孔61排出从而便于将饲料撒至养殖区4内。
[0030] 请重点参阅图1、4、5,出料槽6出口端设置上盖62,上盖62为中空长方体结构且上盖62一端为开口状另一端为密封状,上盖62的开口端插入至出料出料槽6出口端且上盖62与出料槽6出口相匹配。在不需要往出料槽6内填充饲料时候可以通过上盖62扣合于出料槽6上从而将出料槽6的出口端封闭避免饲料溢出,在需要往出料槽6内添加饲料时候可以将上盖62扣合于出料槽6内从而避免饲料从出料槽6的端口内溢出。
[0031] 请重点参阅图7、8,封筛网12底部设置塑料网121,塑料网121主体为圆形状,塑料网121直径与内圈2直径一致,塑料网121边缘固定封筛板122,封筛板122为圆环状,封筛板122高度与内圈2宽度一致,封筛板122插入至插入间隙11内,塑料网121贴合于内圈2一侧。
当封筛网12通过封筛板122、插入间隙11与内圈2相贴合后,内圈2的一侧则通过塑料网121一方面可以避免蜗牛逃逸,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蜗牛养殖区4的通风透气性,同时塑料网121选用孔径较小的网状结构,避免饲料溢出和蜗牛逃逸,同时在后期收集蜗牛时候可以将蜗牛集中的通过封筛网12进行收集,然后通过封筛网12与内圈2的分离从而完成对蜗牛的收集。
[0032] 封筛板122上部设置限位槽1221,限位槽1221截面呈“凵”状,限位槽1221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封筛板122上,在封筛板122插入至插入间隙11内时限位槽1221与插入间隙11内的出料槽6相贴近。限位槽1221一方面与出料槽6相配合避免封筛板122即封筛网12的错位,另一方面封筛板122通过限位槽1221和出料槽6的接触可以较为牢固的嵌入至插入间隙11内不移位。
[0033] 在内圈2内与出料槽6之间和中心圈3外壁之间形成养殖区4,养殖区4为扇形状,养殖区4数量为四个,相邻的养殖区4之间由出料槽6进行分割,养殖区4一侧上表面被封筛板122封堵,养殖区4另一侧上表面被纱网21包裹,纱网21中部设置开口缝隙211,开口缝隙211处设置拉链211。养殖区4作为蜗牛主要的生长休憩场所其一侧可以进行放料操作,其另一侧可以后期用于对蜗牛的收集,提高了蜗牛的养殖效率。
[0034] 养殖区4内设置枝条饲养限位架5,枝条饲养限位槽5数量为三个,枝条饲养限位槽5一端与中心圈3外壁相固定连接,枝条饲养限位槽5悬空于养殖区4内,同时枝条饲养限位槽5一端与中心圈3外壁的交点位于出料槽6之间,相邻的枝条饲养限位架5等间距设置,枝条饲养限位槽5用作蜗牛休憩进食的场所,其分布于养殖区4内利于养殖区4内的蜗牛进行活动,同时位于出料槽6之间便于出料槽6内漏出的饲料供给养殖区4内的蜗牛进食。
[0035] 请重点参阅图3、9、10,枝条饲养限位架5包括主干槽51和侧支架槽52,主干槽51两侧设置侧支架槽52,侧支架槽52的上端面高度大于主干槽51的上端面高度,侧支架槽52一方面作为蜗牛进出主干槽51的通道另一方面侧支架槽52用作枝丫的固定限位,可以将枝丫呈弧形状布置于养殖区4内供给蜗牛进食,而弧形状分布的枝丫在经过主干槽51时因为主干槽51内有蜗牛休憩,因此便于其内的蜗牛直接爬至枝丫上进食枝丫上的嫩芽。
[0036] 主干槽51主体为长条状,主干槽51横向截面呈圆弧状,主干槽51一端与中心圈3外壁相固定连接,主干槽51另一端突出至养殖区4内并且主干槽51另一端位于靠近内圈2的位置处,且主干槽51靠近内圈2的一端的一侧设置入口端511,入口端511为开口状,用于蜗牛由入口端511进入至主干槽51内。入口端511用于蜗牛的爬入爬出,利于蜗牛进食枝丫和休憩,主干槽51侧壁上开设放置槽512,放置槽512为圆弧形,放置槽512贯通于主干槽51侧壁,放置槽512上端面与主干槽51侧壁上端面相平齐,侧支架槽52匹配插入设置于放置槽
512内。侧支架槽52一端匹配卡嵌入至放置槽512内,这样可以实行侧支架槽52的快速插入和拔出。
[0037] 侧支架槽52包括侧槽一521、侧槽二522、侧槽三523和侧槽四524,侧槽一521、侧槽二522、侧槽三523和侧槽四524的横向截面均为弧形状,侧槽一521、侧槽二522、侧槽三523和侧槽四524上端面和侧端面均为开口状,侧槽一521、侧槽二522、侧槽三523和侧槽四524底部与放置槽512侧壁相固定连接,侧槽一521、侧槽二522、侧槽三523和侧槽四524上端面高于主干槽51的上端面,侧槽一521位于靠近主干槽51端部的一侧,侧槽二522位于远离主干槽51端部的一侧,侧槽三523位于靠近主干槽51端部的另一侧,侧槽四524位于远离主干槽51端部的另一侧,侧槽一521、侧槽二522、侧槽三523和侧槽四524相间隔设置。侧槽一521、侧槽二
522、侧槽三523和侧槽四524的间隔分布一方面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实行对枝丫的规则限位,避免枝丫错乱无序放置堆积。
[0038] 请重点参阅图,6、11,在中心圈3外壁上位于相邻的主干槽51之间设置排料窗口31,排料窗口31主体为长方形结构,排料窗口31贯通中心圈3侧壁,排料窗口31主体开设于中心圈3侧壁上且排料窗口31主体穿过中心圈3上部侧壁,隔板320匹配插入至排料窗口31内,隔板320上部突出于中心圈3上端面,便于抽插隔板320,隔板320可以选用不锈钢网或不锈钢板,选用不锈钢网时隔板320时因为网状结构可以漏料,因此主要用于在养殖区4跟随内圈2和外圈1整体进行旋转位于上部时,将养殖区4内积攒的蜗牛排泄物通过不锈钢网排出至中心圈3内,选用不锈钢板时当养殖区4跟随内圈2和外圈1整体进行旋转位于下部时,避免中心圈3内已经积攒的废料重新进入至养殖区4内。
[0039] 中心圈3包括外中心圈31和内套管32,外中心圈31为中空圆柱状,外中心圈31中心线与内圈2和外圈1中心线相重合,外中心圈31的宽度与内圈2和外圈1的宽度相一致,外中心圈31的外边缘与内圈2和外圈1的外边缘向平齐,外中心圈31一端呈密封状另一端呈开口状,外中心圈31一端一体设置底板311,外中心圈31另一端设置开口312,外中心圈31中心设置内套管32,内套管32为中空圆管状,内套管32外壁通过连接杆321与外中心圈31内壁相固定连接,开口312上嵌入有开口盖3121,开口盖3121可拆卸设置便于清理外中心圈31内的杂质同时避免外中心圈31内的杂质外溢,内套管32一端穿过开口盖3121,内套管32另一端穿过底板311。
[0040] 本发明未指出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应当知晓的常用结构,本发明未指出的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应当知晓的常用连接方式。
[004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是本发明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是本发明中内圈和外圈及中心圈结构示意图。
[0012] 图4是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5是本发明中上盖结构示意图。
[0014] 图6是本发明中中心圈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7是本发明中封筛网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8是本发明中封筛网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9是本发明中枝条饲养限位架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10是本发明中枝条饲养限位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11是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12是本发明养殖蜗牛时结构示意图。
[0021] 图13是本发明收集蜗牛时结构示意图。
[0022] 图14是本发明橡胶柱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专利联系人(活跃度排行)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