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0035] 如图1、2、3、4、5、6、7、8、9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具有封闭的内腔1-5,所述筒体1的内腔1-5中设有第一动子、第二动子、第一定子、第二定子、连接杆8、第一弹性板6和第二弹性板9,所述第一弹性板6和第二弹性板9均连接在筒体1上,所述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板6和第二弹性板9相连,第一弹性板6和第二弹性板9分别与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相连,所述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均与筒体1装连,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的至少一个侧面分别与相应的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的侧面相靠近。
[0036] 如图 3、4、9、11、12所示,所述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均为含有N极和S极的磁性体4;所述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均为线圈3。当然,也可以是:第一动子和第二动子均为线圈3;
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均为含有N极和S极的磁性体4,如图 10所示。
[0037] 如图3、4、5、6、7、8、9所示,所述磁性体4为具有磁性体环形槽4-2的圆环形体,所述线圈3为圆环形体,线圈3插在磁性体环形槽4-2中且能相对磁性体4轴向运动;或者线圈3为具有线圈环形槽3-2的圆环形体,所述磁性体4为圆环形体,磁性体4插在线圈环形槽3-2中且能相对线圈3轴向运动,如图 10所示。
[0038] 如图3、4、5、6、7、8、9所示,所述磁性体环形槽4-2的底部均开有通气孔4-1,通气孔4-1的两端分别连通定子和动子之间的间隙34和筒体1的内腔1-5;或者所述线圈环形槽3-2的底部均开有通气孔3-1(参见图 10),通气孔3-1的两端分别连通定子和动子之间的间隙34和筒体1的内腔1-5。这样,就可以利用磁性体4与线圈3的相对运动使磁性体环形槽4-2或线圈环形槽3-2中产生气体流动,从而将发热源的热量送到筒体1的内腔1-5,以利于散热。
[0039] 本发明中的磁性体与线圈的另几种配合结构,如图11、12所示,所述磁性体4和线圈3均为圆环形体;而且磁性体4为外环,线圈3为内环,见图11;或者线圈3为外环,磁性体4为内环,见图12。
[0040] 如图3、4、13所示,为了使连接杆运动更加平稳,所述第一弹性板6和第二弹性板9均为开槽平片,且第一弹性板6和第二弹性板9分别位于内腔1-5中的上下部,第一弹性板6和第二弹性板9的外周均与筒体1固定连接,第一弹性板6和第二弹性板9的中部分别与相应的第一动子、第二动子固定连接,第一弹性板6和第二弹性板9的中部还分别通过相应的连接件7与连接杆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板6和第二弹性板9也可以由一片以上叠加组成。
[0041] 如图1、3、14所示,为了便于组装和制造,所述筒体1包括上筒体1-1、中筒体1-2和下筒体1-3,所述上筒体1-1、中筒体1-2和下筒体1-3依次固定连接成整体,上筒体1-1和下筒体1-3上分别具有第一定子支架11和第二定子支架10,所述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分别与第一定子支架11和第二定子支架10固定。
[0042] 如图3、4所示,所述筒体1内设有气流搅动装置2。所述气流搅动装置2是冷却风扇,所述筒体1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冷却风扇,冷却风扇的叶片伸在动子的内孔中。这样,利用冷却风扇使筒体1内形成循环气流(参见图 15),从而提高散热能力。
[0043] 如图16所示,所述气流搅动装置2是扰流板,扰流板与第一动子、第二动子、连接杆8固定连接,扰流板随第一动子、第二动子及连接杆8上下运动搅动气体流动。所述气流搅动装置2也可以是像活塞一样插在动子圆环形体中孔内的平板或其它气流推动结构。
[0044] 如图14所示,为了增强筒体内部的散热,所述上筒体1-1、中筒体1-2和下筒体1-3的内壁上均分布有多个散热肋1-6;所述下筒体1-3的底部还具有电气安装空间12。
[0045] 如图1、2、3、4所示,为了便于连接多个波浪能发电装置进行面收集,提高效率,所述筒体1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对称分布的铰链连接座1-4。
[0046] 如图4、15所示,本发明工作时,整个波浪能发电装置浮在水面上,筒体1接受波浪的起伏后上下振动,由于线圈3(或磁性体4)固定连接在筒体1上,因此线圈3(或磁性体4)随筒体1同时振动;在筒体1上连接着第一弹性板6和第二弹性板9,由于第一弹性板6和第二弹性板9的弹簧特性,会产生谐振频率而上下摆动,第一弹性板6和第二弹性板9带动磁性体4(或线圈3),并且带动连接杆8,这样当筒体1随波浪上下振动的时候,线圈3和磁性体4两者之间将发生上下相对运动,从而使线圈3切割磁力线达到发电目的。发出的电能,通过电气控制处理电路和电缆输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