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6] 实施例1
[0037] 一种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靶向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 (a)海藻酸钠-植物甾醇合成:通过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介导的酯化反应将植物甾醇连到海藻酸钠上,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基氨基吡啶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2:0.1,在30℃反应24小时,通过透析袋透析3次,所述透析袋能够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大分子,形成海藻酸钠-植物甾醇聚合物。
[0039] (b)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的制备:先将乳糖酸在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下活化,然后与海藻酸钠-植物甾醇聚合物反应,海藻酸钠-植物甾醇聚合物和乳糖酸质量之比为1.5:1,乳糖酸、碳酰二亚胺盐酸盐、4-二甲基氨基吡啶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2:0.1,在25℃反应48小时,通过透析袋透析3次,所述透析袋能够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大分子,制备连有乳糖酸的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聚合物分子。
[0040] (c)上述两种聚合物溶于水,在37℃下超声震荡48小时。两种聚合物分子分别自组装形成非靶向功能的海藻酸钠-植物甾醇纳米粒和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靶向纳米粒。
[0041] 实施例2
[0042] 一种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靶向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3] (a)海藻酸钠-植物甾醇合成:通过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介导的酯化反应将植物甾醇连到海藻酸钠上,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基氨基吡啶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0.21:0.11,在28℃反应32小时,通过透析袋透析3次,所述透析袋能够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大分子,形成海藻酸钠-植物甾醇聚合物。
[0044] (b)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的制备:先将乳糖酸在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下活化,然后与海藻酸钠-植物甾醇聚合物反应,海藻酸钠-植物甾醇聚合物和乳糖酸质量之比为1.8:1,乳糖酸、碳酰二亚胺盐酸盐、4-二甲基氨基吡啶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21:0.11,在28℃反应35小时,通过透析袋透析3次,所述透析袋能够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大分子,制备连有乳糖酸的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聚合物分子。
[0045] (c)上述两种聚合物溶于水,在36℃下超声震荡55小时。两种聚合物分子分别自组装形成非靶向功能的海藻酸钠-植物甾醇纳米粒和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靶向纳米粒。
[0046] 实施例3
[0047] 一种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靶向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8] (a)海藻酸钠-植物甾醇合成:通过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介导的酯化反应将植物甾醇连到海藻酸钠上,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基氨基吡啶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0.22:0.12,在25℃反应48小时,通过透析袋透析3次,所述透析袋能够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大分子,形成海藻酸钠-植物甾醇聚合物。
[0049] (b)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的制备:先将乳糖酸在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下活化,然后与海藻酸钠-植物甾醇聚合物反应,海藻酸钠-植物甾醇聚合物和乳糖酸质量之比为2.0:1,乳糖酸、碳酰二亚胺盐酸盐、4-二甲基氨基吡啶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22:0.12,在30℃反应24小时,通过透析袋透析3次,所述透析袋能够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大分子,制备连有乳糖酸的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聚合物分子。
[0050] (c)上述两种聚合物溶于水,在38℃下超声震荡40小时。两种聚合物分子分别自组装形成非靶向功能的海藻酸钠-植物甾醇纳米粒和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靶向纳米粒。
[0051] 实施例4
[0052] 一种载药纳米粒子,所述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3] 采用物理渗透的方法进行包载。将盐酸多柔比星溶于二甲基乙酰胺(DMAC),加入三乙胺,盐酸多柔比星与三乙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盐酸多柔比星在DMAC中的浓度为1.0mol/L,然后将其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靶向纳米粒,4℃条件下避光反应48小时,盐酸多柔比星与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靶向纳粒子的质量之比为1.5:1。
[0054] 在pH=7.4,1/15M的磷酸缓冲液中透析3天,所用透析袋能够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大分子,并每隔4小时换一次新鲜介质,最后将所得的溶液经1.0um微孔滤膜过滤、冻干,即可得到包载有药物的载药纳米粒子一。
[0055] 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只是将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靶向纳米粒替换为非靶向功能的海藻酸钠-植物甾醇纳米粒,制得包载有药物的载药纳米粒子二。
[0056] 实施例5
[0057] 一种载药纳米粒子,所述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8] 采用物理渗透的方法进行包载。将盐酸多柔比星溶于二甲基乙酰胺(DMAC),加入三乙胺,盐酸多柔比星与三乙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5,盐酸多柔比星在DMAC中的浓度为1.0mol/L,然后将其与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靶向纳米粒,4℃条件下避光反应60小时,盐酸多柔比星与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靶向纳粒子的质量之比为2.0:1。
[0059] 在pH=7.4,1/15M的磷酸缓冲液中透析3天,所用透析袋能够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大分子,并每隔4小时换一次新鲜介质,最后将所得的溶液经1.0um微孔滤膜过滤、冻干,即可得到包载有药物的载药纳米粒子一。
[0060] 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只是将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靶向纳米粒替换为非靶向功能的海藻酸钠-植物甾醇纳米粒,制得包载有药物的载药纳米粒子二。
[0061] 实施例6
[0062] 一种载药纳米粒子,所述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3] 采用物理渗透的方法进行包载。将盐酸多柔比星溶于二甲基乙酰胺(DMAC),加入三乙胺,盐酸多柔比星与三乙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9,盐酸多柔比星在DMAC中的浓度为1.1mol/L,然后将其与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靶向纳米粒,4℃条件下避光反应72小时,盐酸多柔比星与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靶向纳粒子的质量之比为3.0:1。
[0064] 在pH=7.4,1/15M的磷酸缓冲液中透析3天,所用透析袋能够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大分子,并每隔4小时换一次新鲜介质,最后将所得的溶液经1.0um微孔滤膜过滤、冻干,即可得到包载有药物的载药纳米粒子一。
[0065] 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只是将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靶向纳米粒替换为非靶向功能的海藻酸钠-植物甾醇纳米粒,制得包载有药物的载药纳米粒子二。
[0066] 实施例7
[0067] 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的表征及载药纳米粒的载药、释药性能测试[0068] 1.透射电镜检测纳米载体的大小及形态
[0069] 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靶向纳米粒溶液滴于载有碳膜的铜网上,用滤纸吸干表面液体,用pH=6.0的2%磷钨酸负染,25-32℃自然干燥后在透射电镜下对纳米粒的形态进行观察,结果如图1所示,利用激光动态光散射仪对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靶向纳米粒的粒径分布进行观察,结果如图2所示。
[0070] 使用实施例4制得的载药纳米粒子一和载药纳米粒子二进行以下实验:
[0071] 2.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放测试
[0072] 采用不同pH值的PBS缓冲液作为释放介质,pH值分别为7.4、6.5和5.5,探究载药纳米粒子一在不同环境下的药物释放效率。如图3所示,比较发现,在低pH值的环境下载药纳米粒子一的释放效率更高,大多数肿瘤组织的pH比正常组织低,约为5.0-6.0之间,可以说明肿瘤组织更能有效的促进载药纳米粒子一中药物的释放。
[0073] 3.体外细胞毒实验
[0074] 此实验 采用的是 肝癌细胞 膜表面特异的 脱唾液酸 糖蛋白受 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PR)过表达的HepG2细胞。
[0075] 取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调整浓度为1×104/ml,接种于96孔板。分别将含有相同药物浓度的游离盐酸多柔比星、载药纳米粒子一和载药纳米粒子二与HepG2细胞作用24、48、72h,取出培养板,每孔加入CCK8 10μl,37℃继续培养4h后,离心弃上清,在酶标仪450nm下测定各孔的吸光度A,按下式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存活率。(细胞增殖抑制率(%)=(A对照–A实验)/A对照×100%,细胞存活率=A实验/A对照×100%)比较三种药物的半致死浓度发现,载药纳米粒子一的半致死浓度最低,其次是载药纳米粒子二,最高的是游离的盐酸多柔比星,如图4所示,这个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靶向纳米粒具有靶向输送药物的功能。
[0076] 4.激光共聚焦实验
[0077] 此实验 采用的是 肝癌细胞 膜表面特异的 脱唾液酸 糖蛋白受 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PR)过表达的HepG2细胞。
[0078] 细胞培养基中加入含有相同药物浓度的游离的盐酸多柔比星、载药纳米粒子一和载药纳米粒子二,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HepG2细胞中盐酸多柔比星的分布情况。实验结果是,加入游离盐酸多柔比星的细胞,药物只要分布于细胞核中;加入载药纳米粒子一和载药纳米粒子二的细胞,药物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且加入载药纳米粒子一的细胞荧光强度比不连接乳糖酸的载体的荧光强度要强。该结果表明,细胞对三种药物的摄取方式存在差异,更进一步表明了海藻酸钠-植物甾醇-乳糖酸靶向纳米粒的靶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