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张家俊 > 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08-26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4-08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1-08-26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2122025969.2 申请日 2021-08-26
公开/公告号 CN216250873U 公开/公告日 2022-04-08
授权日 2022-04-08 预估到期日 2031-08-26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2022-09-26
分类号 H01M10/613H01M10/625H01M50/249H01M10/6568H01M10/6554H01M10/6551H01M10/6572H01M50/244 主分类号 H01M10/613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0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张家俊 当前专利权人 张家俊
发明人 张家俊 第一发明人 张家俊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内厝镇黄厝村内塘边19号 邮编 3611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福建省 申请人所在市 福建省厦门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驱动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有液冷组件,所述液冷组件的顶部嵌入有导温组件,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导温组件外侧的驱动组件,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有位于驱动组件上方的制冷组件,所述液冷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盒体内部且两端均延伸至盒体外侧的液冷管,所述液冷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多个的导温固定架。该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具备冷却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混合动力车电池冷却装置中的冷却液一般通过位于汽车前部的中冷器进行冷却降温,当混合动力怠速行驶时,由于中冷器接受到的风力流动性较低,导致无法对冷却液进行很好降温的问题。
  • 摘要附图
    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4-08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内部设置有液冷组件(2),所述液冷组件(2)的顶部嵌入有导温组件(3),所述盒体(1)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导温组件(3)外侧的驱动组件(4),所述盒体(1)的内部设置有位于驱动组件(4)上方的制冷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于盒体(1)内部且两端均延伸至盒体(1)外侧的液冷管(21),所述液冷管(2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多个的导温固定架(22),所述液冷管(21)的右侧连通有小型水泵(23),所述小型水泵(23)的右侧和液冷管(21)远离小型水泵(23)的一端均连通有连接头(24),所述液冷管(2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数量为多个的增压叶轮(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温组件(3)包括嵌入于液冷管(21)顶部的导温板(31),所述导温板(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多个的导温鳍片(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于盒体(1)内部的导流块(41),所述导流块(4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端延伸至与盒体(1)固定连接的吸风器(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于盒体(1)内部的隔温架(51),所述隔温架(5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半导体制冷片(52),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52)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温块(53),两个所述导温块(53)的相对一侧均与导温网(5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21)呈蛇形分布,所述导温固定架(22)呈半环形设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驱动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混合动力车是指同时装备两种动力来源,热动力源(由传统的汽油机或者柴油机产生)与电动力源(电池与电动机)的汽车,通过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使用电机,使得动力系统可以按照整车的实际运行工况要求灵活调控。
[0003] 混合动力车电池冷却装置中的冷却液一般通过位于汽车前部的中冷器进行冷却降温,当混合动力怠速行驶时,由于中冷器接受到的风力流动性较低,导致无法对冷却液进行很好降温,故而提出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具备冷却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混合动力车电池冷却装置中的冷却液一般通过位于汽车前部的中冷器进行冷却降温,当混合动力怠速行驶时,由于中冷器接受到的风力流动性较低,导致无法对冷却液进行很好降温的问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有液冷组件,所述液冷组件的顶部嵌入有导温组件,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导温组件外侧的驱动组件,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有位于驱动组件上方的制冷组件。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 该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当需要使用时,制冷组件通电并通过驱动组件和导温组件将温度传递给液冷组件,通过可主动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即可对怠速行驶中的混动力车上的电池组进行冷却散热,从而实现冷却效果好的目的。
[001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1] 进一步,所述液冷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盒体内部且两端均延伸至盒体外侧的液冷管,所述液冷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多个的导温固定架,所述液冷管的右侧连通有小型水泵,所述小型水泵的右侧和液冷管远离小型水泵的一端均连通有连接头,所述液冷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数量为多个的增压叶轮。
[0012]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使用时,先将两个连接头与外界冷却液输送管相连通,随后小型水泵通电并将外界冷却液输送管中的外界冷却液向液冷管中进行输送,即可通过导温固定架对外界电池进行冷却降温。
[0013] 进一步,所述导温组件包括嵌入于液冷管顶部的导温板,所述导温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多个的导温鳍片。
[0014]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温鳍片可大大增加导温板的受温面积,使导温板能够更好的与冷空气进行接触并将温度传递给液冷管中的外界冷却液,通过可主动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即可对怠速行驶中的混动力车上的电池组进行冷却散热,从而实现冷却效果好的目的。
[0015]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盒体内部的导流块,所述导流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端延伸至与盒体固定连接的吸风器。
[0016]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工作后,吸风器通电开启对附近的空气进行吸取,当空气与导温网接触后,热空气转换为冷空气,并最终吹向导温鳍片,导流块可对盒体内形成一个特定的风道,使得空气能够在盒体内部更好的流通。
[0017] 进一步,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盒体内部的隔温架,所述隔温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半导体制冷片,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温块,两个所述导温块的相对一侧均与导温网固定连接。
[0018]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小型水泵通电工作的同时,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开启,并将温度通过导温块传递给导温网,隔温架可在半导体制冷片工作中防止温度过高对其他零件造成损坏。
[0019] 进一步,所述液冷管呈蛇形分布,所述导温固定架呈半环形设计。
[0020]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温固定架可有效的增大与外界电池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将液冷管的温度更好的传递给电池,增加冷却效果。

实施方案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 实施例中,由图1‑4给出,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冷却装置,包括盒体1,盒体1的内部设置有液冷组件2,液冷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于盒体1内部且两端均延伸至盒体1外侧的液冷管21,液冷管2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多个的导温固定架22,液冷管21的右侧连通有小型水泵23,小型水泵23的右侧和液冷管21远离小型水泵23的一端均连通有连接头24,液冷管2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数量为多个的增压叶轮25,当需要使用时,先将两个连接头24与外界冷却液输送管相连通,随后小型水泵23通电并将外界冷却液输送管中的外界冷却液向液冷管21中进行输送,即可通过导温固定架22对外界电池进行冷却降温,液冷组件2的顶部嵌入有导温组件3,导温组件3包括嵌入于液冷管21顶部的导温板31,导温板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多个的导温鳍片32,导温鳍片32可大大增加导温板31的受温面积,使导温板31能够更好的与冷空气进行接触并将温度传递给液冷管21中的外界冷却液,通过可主动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即可对怠速行驶中的混动力车上的电池组进行冷却散热,从而实现冷却效果好的目的,盒体1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导温组件3外侧的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于盒体1内部的导流块41,导流块4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端延伸至与盒体1固定连接的吸风器42,半导体制冷片52通电工作后,吸风器42通电开启对附近的空气进行吸取,当空气与导温网54接触后,热空气转换为冷空气,并最终吹向导温鳍片32,导流块41可对盒体1内形成一个特定的风道,使得空气能够在盒体1内部更好的流通,盒体1的内部设置有位于驱动组件4上方的制冷组件5,制冷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于盒体1内部的隔温架51,隔温架5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半导体制冷片52,两个半导体制冷片52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温块53,两个导温块53的相对一侧均与导温网54固定连接,在小型水泵23通电工作的同时,半导体制冷片52通电开启,并将温度通过导温块53传递给导温网54,隔温架51可在半导体制冷片52工作中防止温度过高对其他零件造成损坏,液冷管21呈蛇形分布,导温固定架22呈半环形设计,导温固定架22可有效的增大与外界电池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将液冷管21的温度更好的传递给电池,增加冷却效果。
[0028] 工作原理:
[0029] 第一步:当需要使用时,先将两个连接头24与外界冷却液输送管相连通,随后小型水泵23通电并将外界冷却液输送管中的外界冷却液向液冷管21中进行输送,即可通过导温固定架22对外界电池进行冷却降温,导温固定架22可有效的增大与外界电池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将液冷管21的温度更好的传递给电池,增加冷却效果;
[0030] 第二步:在小型水泵23通电工作的同时,半导体制冷片52通电开启,并将温度通过导温块53传递给导温网54,半导体制冷片52通电工作后,吸风器42通电开启对附近的空气进行吸取,当空气与导温网54接触后,热空气转换为冷空气,并最终吹向导温鳍片32;
[0031] 第三步:导温鳍片32可大大增加导温板31的受温面积,使导温板31能够更好的与冷空气进行接触并将温度传递给液冷管21中的外界冷却液,通过可主动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即可对怠速行驶中的混动力车上的电池组进行冷却散热,从而实现冷却效果好的目的。
[003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冷管正视剖面图;
[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增压叶轮左视剖面图;
[0024]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制冷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1、盒体;2、液冷组件;21、液冷管;22、导温固定架;23、小型水泵;24、连接头;25、增压叶轮;3、导温组件;31、导温板;32、导温鳍片;4、驱动组件;41、导流块;42、吸风器;
5、制冷组件;51、隔温架;52、半导体制冷片;53、导温块;54、导温网。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