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
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1] 实施例:
[0032]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0033]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PVC管喷涂喷漆装置,包括喷漆房1,储料筒6,喷舱8,驱动机构9,滚轴10,热风管11和接料板25:所述喷漆房1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出口2和进口3,且出口2,进口3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接料板25为V形板件,其焊接于喷漆房1的壳体腔底部位置处;所述接料板25的底面棱贯穿开设有一排带有堵塞结构的排料管;所述储料筒6通过吊杆机构吊装于喷漆房1的顶面上,且在储料筒6的底面左右两侧按垂直方式分别还贯穿有均带有阀门结构的左流管4和右流管5;所述喷舱8为左右两处,它呈左右对称的方式分别贯穿吊装于左流管4和右流管5的底端位置处;所述滚轴10为一排,它们通过轴承镶嵌并呈左右排
列走向的方式贯穿于喷漆房1的右后侧位置处,且每相临两处滚轴10之间都留有七厘米的
间隙距离;所述驱动机构9内安装有驱动马达,且通过驱动机构9内的驱动马达与上述喷漆
房1内腔中最右侧位置的一处滚轴10实现传动连接;所述热风管11为左右两段,它们呈左右对称的方式均还贯穿在左右两处喷舱8中,并且这两分支热风管11均向后延伸将喷漆房1后
侧所设置的热风机构7内所安装的现有技术的热风风机产生的热气向前供给。
[0034] 其中:两处左流管4和右流管5上除了原有的开设有气体注入连接口以外,均还贯穿有第一喷管12,第二喷管13以及第三喷管14,这些喷管结构的端头均还安装有扇形喷头
15,左流管4和右流管5在正常下漏漆料时,外部都会安装有现有的外接空压机的气压管道,使进入第一喷管12,第二喷管13以及第三喷管14中的漆料由扇形喷头15喷出时,呈现雾化
状,此压力气源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另述,而本设计的这三处喷管结构的设计,可以看出,所喷出的雾化漆料涉及范围广,喷涂效果更好。
[0035] 其中:第一喷管12,第二喷管13以及第三喷管14均为弯曲管件结构,它们呈环形状分布于喷舱8中,结合上述所述的一喷管12,第二喷管13以及第三喷管14的分布样式来看,它们的扇形喷头15上所喷出的雾化漆料喷涂时,是位于喷舱8中的,因此使喷出的漆料减少乱飞,并形成相对集中性的雾化区域,喷舱8单独的设置,使同时由外部热风管11注入的热风效应更加集中于喷射区域内,加热效果更好,热效应与雾化喷漆结构位置设计合理。
[0036] 其中:第三喷管14的管段底部位置还贯穿进入底部的接料板25中,并且与接料板25的贯穿位置处进行焊接连接,接料板25不但是对顶部喷漆时,落料漆渣的收集,还是一个与第三喷管14底部段所连接的强化结构,因此这一接料机构的综合结构设计合理。
[0037] 其中:喷舱8的左右两端面均还开设有用于使被喷漆PVC管件左右导向穿行的半圆弧状的走孔19,且走孔19的底段位置处还开设有使转轴24伸入的走槽18,走槽18与走孔19
相通,走槽18的设置主要应用于右侧的喷舱8上,与右侧区域安装的转轴24形成上述有益,而左侧的那处喷舱8所设的走槽18纯粹是便于喷舱8在制备时,便于批量生产。
[0038] 其中:滑座20为左右两处,它们按“内八字状”样式呈前后对称安装于喷漆房1的右端面上,且它们均通过燕尾式的滑道结构配合有一处滑块21,滑块21与滑座20之间共同螺纹配合有一根手轮结构的螺杆,通过转动螺杆件,可以使滑块21按倾斜方向上下滑动,前后两侧的此滑块21调节后,可以使它们顶部的夹放区域进行调节,以满足于自右侧向左伸入
的PVC管件多种直径尺寸支撑的需要。
[0039] 其中:慢速马达22呈水平状安装于前侧一处滑座20上,并且在此慢速马达22的旋转轴端安装有转辊23,慢速马达22与设备外部所配有的现有技术的电器柜电性控制连接,
慢速马达22的旋转动作下,可使自右侧向左进入的PVC管件,在进料的同时,实现边进料边旋转,也就是说,PVC管件进入喷漆区后,实现慢速旋转式喷涂,达优于对比文件的旋转式喷漆效果,并且由于上述所述三处喷头机构环绕形样式的分布,达到更好的喷漆效果。
[0040] 其中:转轴24通地轴承配合的方式安装于后侧一处滑座20上,且这根转轴24的轴端也安装有一处转辊23,也就是说,前侧的转辊23驱动式旋转方式,后侧的转辊23是从动式旋转机构,前侧驱动式旋转机构的作用下,合PVC管件缓慢旋转动作下,后侧的转辊23对PVC管件进行后侧同步旋转并限位。
[0041]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0042] 由上述可以看出,根据PVC管件直径大小调节螺杆的方式,使右侧的两处滑座20上的滑块21按倾斜方向上下滑动调节,并通过螺杆的自锁性特性结构,实现位置锁定,调节后的两滑块21结构可以使它们顶部所安装的转辊23对进入的PVC的管件进行自右向左伸入喷
区内,慢速马达22动作后,使转辊23转动,同时会使搭放于前后两转辊23上的PVC管件实现慢速旋转,同时后侧的驱动机构9的作用下,使与之连接最右侧一处滚轴10旋转,使被喷涂的PVC管件自右侧穿经后,在滚轴10的带动下继续通过左侧的所有滚轴10向左移动,同时向左慢慢动作的PVC管件,也是慢慢旋转动作的,经过第一处喷舱8中通过现有的喷头机构、加热机构进行喷漆附着处理,送热风附着喷涂效果为喷涂中常用的,本设计仅是稍带提示,而值得说明的是这里的喷管机构的分布为第一喷管12,第二喷管13以及第三喷管14的环绕形
喷涂方式,因此喷涂效果更好,第三喷管14还与底部接料板25焊接连接,可消减所有喷管机构的喷涂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性,而PVC管件继续向左从左侧位置的出口2排出,也可以根据
需要,将左侧的那处喷舱8上左流管4上的阀门打开,这一区域可以再次对PVC管件进行二次喷镀层喷涂,灵活实用性得到了提高。
[0043]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
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