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一种潮汐荷载下沉管隧道管节环向应变的计算方法专利详情

一种潮汐荷载下沉管隧道管节环向应变的计算方法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6-11-28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7-06-09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19-09-13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6-11-28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611062394.9 申请日 2016-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6682267B 公开/公告日 2019-09-13
授权日 2019-09-13 预估到期日 2036-11-28
申请年 2016年 公开/公告年 2019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G06F17/50 主分类号 G06F17/5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0
权利要求数量 1 非专利引证数量 1
引用专利数量 3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1、Ran Chen et al.Closed-Form Solutionsfor a Circular Tunnel in Elastic-Brittle-Plastic Ground with the Original andGeneralized Hoek–Brown Failure Criteria.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2011,第44卷(第2期),谢雄耀 等.甬江沉管隧道长期沉降监测数据及有限元分析《.岩土力学》.2014,第35卷(第8期),张鹏 等.深埋曲线钢顶管受力特性现场监测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16,第38卷(第10期),;
引用专利 JP2000009438A、CN105760622A、CN103321656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6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当前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发明人 魏纲、陆世杰、黄絮、朱田宇、俞国骅、崔程虹、许奎鑫、宋宥整、林雄、华鑫欣 第一发明人 魏纲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湖州街50号 邮编 310015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0
申请人所在省 浙江省 申请人所在市 浙江省杭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李杰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潮汐荷载下沉管隧道管节环向应变的计算方法,将管节上回於层假定为不透水层,将潮汐水位的变化视做不透水层上部附加的大面积荷载p0,地下水位所在位置为不透水层顶面;不考虑横向潮流对管节结构的影响,计算作用在管节外壁的水、土压力和地基反力,采用温克尔地基模型,将环向应变计算视为平面应变问题,利用荷载‑结构法对管节结构环向受力及变形进行分析;通过管节横向模型受力计算以及管节环向应力应变关系;最终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某一潮汐水位下管节内外壁环向应变分布及管节内外壁各点环向应变随潮汐水位变化的影响。计算结果可以用于预测运营阶段沉管隧道管节环向应变,预判可能产生裂缝的部位,并对其进行重点监控和预防。
  • 摘要附图
    一种潮汐荷载下沉管隧道管节环向应变的计算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潮汐荷载下沉管隧道管节环向应变的计算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潮汐荷载下沉管隧道管节环向应变的计算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潮汐荷载下沉管隧道管节环向应变的计算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4(a)
    一种潮汐荷载下沉管隧道管节环向应变的计算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4(b)
    一种潮汐荷载下沉管隧道管节环向应变的计算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4(c)
    一种潮汐荷载下沉管隧道管节环向应变的计算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潮汐荷载下沉管隧道管节环向应变的计算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6(a)
    一种潮汐荷载下沉管隧道管节环向应变的计算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6(b)
    一种潮汐荷载下沉管隧道管节环向应变的计算方法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19-09-13 授权
2 2017-06-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G06F 17/50 专利申请号: 201611062394.9 申请日: 2016.11.28
3 2017-05-17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潮汐荷载下沉管隧道管节环向应变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管节上回於层设定为不透水层,将潮汐水位的变化视作不透水层上部附加的大面积荷载p0,地下水位所在位置为不透水层顶面;不考虑横向潮流对管节结构的影响,计算作用在管节外壁的水、土压力和地基反力,采用温克尔地基模型,将环向应变计算视为平面应变问题,利用荷载-结构法对管节结构环向受力及变形进行分析;
令:
Hw(t)为随时间变化的潮汐水位,单位为m;
H1为不透水层顶面至管节顶板距离,单位为m;
H2为顶板顶面至底板底面距离,单位为m;
pw1和pw2分别为顶板和底板所受竖向水压,单位为kPa;
pe1为顶板所受竖向土压,单位为kPa;
p1为地基反力,单位为kPa;
qe1和qe2分别为顶板和底板处的侧向土压,单位为kPa;
qw1和qw2分别为顶板和底板处的侧向水压,单位为kPa;
步骤(1):管节横向模型受力计算
作用在不透水层顶面的等效大面积荷载为:
p0=γwHw(t)                               (1)
式中:γw为水的重度,单位为kN/m3;
顶板所受竖向水压和土压分别为:
pw1=γwH1                                (2)
pe1=p0+∑γi′hi                             (3)
式中:γ′i为管节上覆各土层有效重度,单位为kN/m3;
hi为管节上覆各土层厚度,单位为m;
底板所受竖向水压为:
pw2=γw(H1+H2)                            (4)
管节侧向荷载沿高度成线性分布,则顶板处的侧向水压和土压分别为:
qw1=γwH1                                 (5)
qe1=K0(p0+∑γi′hi)                           (6)
式中:K0为静止土压力系数;
底板处的侧向水压和土压分别为:
qw2=γw(H1+H2)                             (7)
qe2=K0(p0+∑γi′hi+∑γj′hj)                       (8)
3
式中:γ′j为管节所处各土层有效重度,单位为kN/m;
hj为管节所处各土层厚度,单位为m;
步骤(2):管节环向应力应变关系
定义管节横向为x轴方向,竖向为y轴方向,将管节截面视为平面应变状态,通过管节所受外力计算其应力分布,根据广义胡克定律得到三向应力-应变关系为:
式中:μ为管节材料泊松比;
E为管节材料弹性模量,单位为Mpa;
εx、εy和εz分别为x轴、y轴和z轴方向应变,拉应变为正,压应变为负;
σx和σy分别为x轴和y轴方向应力,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实体管节截面厚度分布不均,若等效为杆系进行计算会产生一定误差,本方案通过建立管节二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其中,地基采用弹簧单元模拟;
最终,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某一潮汐水位下管节内外壁环向应变分布及管节内外壁各点环向应变随潮汐水位变化的影响;计算结果可以用于预测运营阶段沉管隧道管节环向应变,预判可能产生裂缝的部位,并对其进行重点监控和预防。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潮汐荷载下沉管隧道管节环向应变的计算方法,属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外有关沉管隧道管节在波浪荷载影响下的动力响应研究较多,而对潮汐荷载影响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潮汐引起管节沉降实测分析,但未见对管节环向应变计算方法的研究。
[0003] 根据国内外工程案例,部分沉管隧道管节在运营期发生开裂并渗漏,对隧道正常使用带来极大危害。沉管隧道由于结构形式特殊,大量建造在大江大河中,因此潮汐荷载对管节应变影响较大。为探究潮汐荷载对管节环向应变分布的影响规律,并为今后隧道运营期应变预测提供理论指导,本专利将建立潮汐荷载下管节环向应变计算模型及方法,并通过实测对比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本专利将管节上回於层假定为不透水层,将潮汐水位的变化视做不透水层上部附加的大面积荷载p0,地下水位所在位置为不透水层顶面。不考虑横向潮流对管节结构的影响,计算作用在管节外壁的水、土压力和地基反力,采用温克尔地基模型,将环向应变计算视为平面应变问题,利用荷载-结构法对管节结构环向受力及变形进行分析,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
[0005] 图中:Hw(t)为随时间变化的潮汐水位,单位为m;H1为不透水层顶面至管节顶板距离,单位为m;H2为顶板顶面至底板底面距离,单位为m;pw1和pw2分别为顶板和底板所受竖向水压,单位为kPa;pe1为顶板所受竖向土压,单位为kPa;p1为地基反力,单位为kPa;qe1和qe2分别为顶板和底板处的侧向土压,单位为kPa;qw1和qw2分别为顶板和底板处的侧向水压,单位为kPa。
[0006] 图1中,侧向土压力和地基反力按线性分布仅作示意,实际侧向土压力分布由各土层参数确定,地基反力分布由计算确定。倾斜顶板所受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也仅作示意,实际计算荷载沿外壁倾斜分布。
[0007] 1.管节横向模型受力计算
[0008] 作用在不透水层顶面的等效大面积荷载为:
[0009] p0=γwHw(t)  (1)
[0010] 式中:γw为水的重度,单位为kN/m3。
[0011] 顶板所受竖向水压和土压分别为:
[0012] pw1=γwH1  (2)
[0013] pe1=p0+∑γi′hi  (3)
[0014] 式中:γi′为管节上覆各土层有效重度,单位为kN/m3;
[0015] hi为管节上覆各土层厚度,单位为m。
[0016] 底板所受竖向水压为:
[0017] pw2=γw(H1+H2)  (4)
[0018] 假定管节侧向荷载沿高度成线性分布,则顶板处的侧向水压和土压分别为:
[0019] qw1=γwH1  (5)
[0020] qe1=K0(p0+∑γi′hi)  (6)
[0021] 式中:K0为静止土压力系数。
[0022] 底板处的侧向水压和土压分别为:
[0023] qw2=γw(H1+H2)  (7)
[0024] qe2=K0(p0+∑γi′hi+∑γj′hj)  (8)
[0025] 式中:γj′为管节所处各土层有效重度,单位为kN/m3;
[0026] hj为管节所处各土层厚度,单位为m。
[0027] 2.管节环向应力应变关系
[0028] 定义管节横向为x轴方向,竖向为y轴方向,如图1所示。将管节截面视为平面应变状态,通过管节所受外力计算其应力分布,根据广义胡克定律得到三向应力-应变关系为:
[0029]
[0030] 式中:μ为管节材料泊松比;
[0031] E为管节材料弹性模量,单位为Mpa;
[0032] εx、εy和εz分别为x轴、y轴和z轴方向应变,拉应变为正,压应变为负;
[0033] σx和σy分别为x轴和y轴方向应力,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0034] 实体管节截面厚度分布不均,若等效为杆系进行计算会产生一定误差,本专利通过建立管节二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其中,地基采用弹簧单元模拟。最终,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某一潮汐水位下管节内外壁环向应变分布及管节内外壁各点环向应变随潮汐水位变化的影响。计算结果可以用于预测运营阶段沉管隧道管节环向应变,预判可能产生裂缝的部位,并对其进行重点监控和预防。
[0035] 本专利的效果:
[0036] 本专利理论基础扎实,建立了管节横截面计算模型,分析潮汐荷载下管节横截面受力情况,并根据管节三向应力-应变关系计算管节环向应变分布。实际计算中可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管节二维模型,赋予结构和土层合理的特性参数,借助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精度。
[0037] 管节计算模型将三维问题等效为平面应变问题,适用于两端约束较小截面的应变分析,故管节两端接头柔性越大,计算截面越接近管节中部,则环向应变计算精度越高。
[0038] 本专利可对潮汐荷载下沉管隧道管节环向应变进行计算,之前未有专利提出相关计算方法。利用本专利提出的方法得到的潮汐荷载下管节环向应变增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误差较小,模型及计算方法可靠。因此,本专利提出的模型及计算方法可用于预测潮汐荷载下管节环向总应变值。环向总应变较大的部位为管节裂缝可能产生的区域,即管节危险区域,需要重点监控并采取措施,以预防隧道渗漏的发生。

实施方案

[004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0049] 表1回填土体参数
[0050]
[0051] 表2J2截面所受荷载
[0052]
[0053]
[0054] 表3管节中间截面最大拉应变计算结果
[0055]
[0056] 本专利的具体实施例
[0057] 1.工程概况
[0058] 本专利以舟山沈家门港海底沉管隧道工程[1]为背景,该港域潮汐属于不规则的半日型潮,平均高潮位为1.39m,平均低潮位为-1.13m(1985国家高程基准),详细潮汐概况见文献[2]。
[0059] 2.监测系统
[0060] 本次监测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技术,选择E2管节临时垫块处的截面为监测截面1-1,监测截面沿隧道纵向位置如图2所示。监测截面1-1上对称布置6个测点,记作测点1~6,如图3所示。2015年7月18日对潮位及测点环向应变增量进行连续24h监测,每隔1h记录一次数据,其中对称测点的计算应变增量相同,故测点1号和6号、2号和5号、3号和4号的实测应变增量结果分别如图4(a)~(c)所示。监测结果表明,测点应变增量变化与潮汐水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位上升,应变增量增大。
[0061] 3.管节环向应变增量计算
[0062] 取基床系数为590kN/m3[4],回填砂土静止土压力系数为0.45,海水重度为10kN/m3,管节弹性模量为3.45×104Mpa,管节材料重度为25kN/m3,利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管节二维模型,网格划分结果如图5所示。计算潮汐荷载下1-1截面测点处环向应变增量,结果见图4(a)~(c)。计算结果表明,测点应变增量变化范围为0~1×10-5,与实测应变增量曲线较为吻合。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偏差约占实测应变增量最大值的10%,由此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0063] 4.管节环向总应变计算
[0064] 考虑计算模型的适用性,以E2管节四分点位置截面为例(除去端截面,自北向南分别记做J1、J2和J3,其中J3截面即为监测截面1-1),按平均高潮位和平均低潮位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假设回於层顶部标高达到航道疏浚标高,管节回填土体参数如表1所示。经计算,J2截面所受荷载如表2所示,J1和J3截面所受荷载由于篇幅限制不具体列出。J1、J2和J3截面处基床系数分别取为546kN/m3、558kN/m3和590kN/m3[4]。根据本专利提出的理论模型对平均高潮位下J2截面的内外壁环向应变进行计算,管节环向应变分布如图6(a)和图6(b)所示(拉应变为正,压应变为负)。由图可得,管节顶板、底板内壁中部及底板外壁两侧拉应变较大,最大达到1.3×10-4,因此该区域需要重点监控。
[0065] 根据以上方法分别计算平均高潮位和最低潮位下J1、J2和J3截面的内外壁最大拉应变,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计算结果可得,同一计算截面,内壁与外壁最大拉应变近似相等,潮汐对管节环向应变影响明显,其引起的最大拉应变增量约为2×10-5,占总应变的12%~15%。
[0066] 其中:
[0067] [1]宁茂权.沈家门港海底沉管隧道设计介绍[J].现代隧道技术,2008,45(6):61-69.
[0068] [2]邓建林.沈家门港海底沉管隧道浮运、沉放施工控制技术[J].隧道建设,2015,35(9):914-919.
[0069] [3]魏纲,苏勤卫,邢建见,等.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的海底沉管隧道管段应变研究[J].岩土力学,2015,36(增刊2):499-506.
[0070] [4]苏勤卫.海底沉管隧道管段沉降与应变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5.

附图说明

[0039] 图1本发明中管节环向应变计算模型图;
[0040] 图2本发明中监测面纵向位置平面示意图(单位:cm);
[0041] 图3本发明中测点布置横向剖面图[3](单位:cm);
[0042] 图4(a)是图3中监测截面1-1上的1号、6号测点实测及计算应变增量示意图;
[0043] 图4(b)是图3中监测截面1-1上的2号、5号测点实测及计算应变增量示意图;
[0044] 图4(c)是图3中监测截面1-1上的3号、4号测点实测及计算应变增量示意图;
[0045] 图5本发明中管节二维有限元模型图;
[0046] 图6(a)本发明中J2截面管节内壁环向应变分布示意图;
[0047] 图6(b)本发明中J2截面管节外壁环向应变分布示意图;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