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9]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0] 实施例1:
[0021] 一种厨余垃圾制作绿化用肥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 1)将餐厨垃圾粉与水按照1:2的重量比混合,在23℃条件下,搅拌10分钟,静置后取固体物;在固体物中加入2倍的蒸馏水混合均匀后在95℃温度下蒸煮60分钟,静置后取固体物质在4000r/min转速下脱水8分钟,取固体物待用;降低厨余垃圾的含盐率与含油率可以提高堆肥产品品质,不仅增强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堆肥效率,而且可有效缓解土壤酸化,降低对作物根部的危害,长期使用不会导致土壤的盐碱化;2)称取脱盐与脱水后的厨余垃圾150份、锯末90份、菌糠20份、菇渣30份、池塘污泥50份、L‑(+)‑赤藓糖0.0636L‑(‑)‑赤藓糖0.0064拌均匀后粉碎,将发酵物置于发酵罐中;在发酵罐中加入0.6份嗜热耐盐脂肪芽孢杆菌、0.6份植物乳杆菌、0.9份嗜热链球菌、0.6份热带假丝酵母、0.3份绿色木霉,将发酵罐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培养,定时调整水分,前期堆体的水分控制在50%,堆肥后期堆体3
的水分保持自然,控制温度为70℃,pH为6.5,采用间歇式通气供氧,空气流量为0.3m/min,每天通气3次,每次通气45分钟,每隔2天翻堆一次,发酵6天即得初步发酵肥料;微量的赤藓糖可以刺激微生物的产酶,促进微生物的生殖代谢,提高微生物的共生与代谢产物的协调作用,有效提高微生物对厨余垃圾的发酵降解,为进一步的发酵制肥做准备;3)将有氧发酵
3
制备的初步发酵肥料置于发酵槽中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槽供气量为5m/min,发酵过程中含水量控制在55%,翻堆控制温度在70℃,发酵2天后即得厨余发酵肥料;称取厨余发酵肥料
200份、生物炭20份、淀粉‑丙烯酰胺2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胶冻样芽孢杆菌1份、泾阳链霉菌1份混合搅拌均匀后粉碎,过60目筛,筛出物继续粉碎直至全部过筛,将料粉进行湿法造粒,粒度为2mm,干燥后即得绿化用肥料;肥料中富含有机质、氨基酸、有机态氮磷钾、中微量元素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物质,而且肥料具有固碳、持水的作用,还能增加土壤养分持留、减少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因此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绿化用肥料。
[0023] 实施例2:
[0024] 一种厨余垃圾制作绿化用肥料的方法,包括:预处理、脱盐脱油、有氧发酵、后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5] 预处理:将厨余垃圾中的塑料、石块、烟头、废纸、电池、金属、木头等杂质剔除,然后进行挤压,挤出多余水分后投入粉碎机,粉碎成1毫米的颗粒待用;堆肥前对厨余垃圾进行分选,剔出不易降解的物质,剩下的主要为有机生物垃圾,为后续步骤做准备;
[0026] 脱盐脱油:将餐厨垃圾与水按照1:3的重量比混合,在28℃条件下,搅拌15分钟,静置后取固体物;在固体物中加入2倍的蒸馏水混合均匀后在98℃温度下蒸煮80分钟,静置后取固体物质在5000r/min转速下脱水10分钟,取固体物待用;过高的含水率会降低微生物对氧气的接触率,不利于微生物生长, 而且容易产生酸败、恶臭等问题;降低厨余垃圾的含盐率与含油率可以提高堆肥产品品质,不仅增强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堆肥效率,而且可有效缓解土壤酸化,降低对作物根部的危害,长期使用不会导致土壤的盐碱化;
[0027] 有氧发酵:称取脱盐与脱水后的厨余垃圾150份、干马粪90份、菌糠30份、菇渣35份、池塘污泥45份、L‑(+)‑赤藓糖0.045份、L‑(‑)‑赤藓糖0.005份搅拌均匀后粉碎,将发酵物置于发酵罐中;在发酵罐中加入0.75份嗜热耐盐脂肪芽孢杆菌、1.0份植物乳杆菌、1.0份嗜热链球菌、0.5份热带假丝酵母、0.25份绿色木霉,发酵罐放置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培养,定时调整水分,前期堆体的水分控制在55%,堆肥后期堆体的水分保持自然,控制温度为68℃,3
pH为6.8,采用间歇式通气供氧,空气流量为0.5m /min,每天通气3次,每次通气30分钟,每隔1天翻堆一次,发酵5天即得初步发酵肥料;调和物对改善堆料孔隙度、吸收多余水分、加快氧和有机物的传输速率、改善堆体微环境有更显著的作用,还可减少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和渗滤液;通风可供应氧气,带走热量、水分及二氧化碳;
[0028] 后处理:将有氧发酵制备的初步发酵肥料置于发酵槽中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槽供3
气量为6m/min,发酵过程中含水量为55%,翻堆控制温度在70℃,发酵3天后即得厨余发酵肥料;称取厨余发酵肥料300份、生物炭25份、淀粉‑丙烯酰胺2份、胶冻样芽孢杆菌1份、泾阳链霉菌1份、米曲霉2份、巨大芽孢杆菌1份混合搅拌均匀后粉碎,过80目筛,筛出物继续粉碎直至全部过筛,将料粉进行湿法造粒,粒度为3mm,干燥后即得绿化用肥料;肥料中富含有机质、氨基酸、有机态氮磷钾、中微量元素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物质,具有固碳、持水的作用,还能增加土壤养分持留、减少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绿化用肥料。
[0029] 实施例3:
[0030] 将实施例2中有氧发酵步骤中的L‑(‑)‑赤藓糖保持加入0.005份,同时将L‑(+)‑赤藓糖的加入量分别改为0.005份、0.01份、0.015份、0.025份、……、0.095份、0.1份,即设置20个不同的L‑(+)‑赤藓糖的加入量,使L‑(+)‑赤藓糖与L‑(‑)‑赤藓糖的重量比为1:1、2:1、
3:1、……、19:1、20:1,分别制备得到20中不同L‑(+)‑赤藓糖与L‑(‑)‑赤藓糖重量比的肥料。
[0031] 以购买自宿迁市大福源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的速效复合肥作为对照组肥料,将对照组肥料与实施例1‑3中的厨余垃圾绿化用肥料施于盆栽吊兰,检验苗木高度的增长量与施肥时间的相互关系,将对照组与实施例1、实施例2的实验结果整理如表1所示:
[0032] 表1.对照组与实施例1‑2中的吊兰增长高度
[0033] 组别 对照组 实施例1 实施例2施肥20天增长高度 4.0cm 4.8cm 4.6cm
施肥40天增长高度 7.2cm 9.2cm 9.0cm
施肥60天增长高度 11.0cm 15.0cm 16.2cm
[0034]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施肥天数的增加的,普通肥料的肥力肥效逐渐下降,而实施例1、实施例2中的厨余垃圾绿化用肥料的肥效却没有随着施肥天数的增加而降低,说明厨余垃圾绿化用肥料具有较好的保肥效果,这是由于肥料为土壤补充了微生物、腐殖质、功能菌等土壤必需的成分,改善了土壤养分与结构,降低了土壤板结与盐渍化程度,增加土壤养分持留,高效环保。
[0035] 将实施例3中的吊兰增长高度与有氧发酵步骤中加入的L‑(+)‑赤藓糖和L‑(‑)‑赤藓糖的重量比的关系整理成如图1所示。
[0036] 由图1可以看出,厨余垃圾绿化用肥料制备过程中的L‑(+)‑赤藓糖与L‑(‑)‑赤藓糖的比值与吊兰植株的增长高度即肥料的肥效有关联,但其关系不呈线性相关性。由图1可以看出,当L‑(+)‑赤藓糖与L‑(‑)‑赤藓糖的重量比值为4:1或介于8‑10:1、17‑18:1的区间范围内时,吊兰植株的增长高度均超过了7.0cm,说明L‑(+)‑赤藓糖与L‑(‑)‑赤藓糖的重量比值处在上述区间范围内时制备得到的厨余垃圾绿化用肥料的肥效较高,特别地,当L‑(+)‑赤藓糖与L‑(‑)‑赤藓糖的重量比为4:1或17:1时,吊兰植株的增长高度均超过了7.5cm,这是由于特殊配比的赤藓糖能够刺激微生物生长繁殖,提高其产酶效率,进而提高降解厨余垃圾的能力,提高肥料的肥力释放,增强绿化用肥料的肥效,这对于厨余垃圾制作绿化用肥料具有较大的意义。
[0037]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中的常规操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进行赘述。
[0038]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