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曹阳 > 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9-11-14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0-11-10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29-11-14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1921964941.1 申请日 2019-11-14
公开/公告号 CN211898000U 公开/公告日 2020-11-10
授权日 2020-11-10 预估到期日 2029-11-14
申请年 2019年 公开/公告年 2020年
缴费截止日 2022-12-14
分类号 E01F13/02E01F9/50 主分类号 E01F13/02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2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曹阳 当前专利权人 曹阳
发明人 曹阳 第一发明人 曹阳
地址 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龙翔路14号楼6-4-2 邮编 112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辽宁省 申请人所在市 辽宁省铁岭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包括减震带和高度调节组件,减震带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左定位杆、右定位杆、支杆、固定框和安装孔,减震带左右两侧均通过转动转动连接有左定位杆,减震带左右两侧均通过转动转动连接有右定位杆,且左定位杆与右定位杆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左定位杆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杆,支杆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框,右定位杆一侧开口设置有安装孔。该种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能够对不同路段进而适应不同的道路宽度进行安装的长度调节,方便,且通用性好,同时防止减震带受到直接碰撞出现位移现象出现。
  • 摘要附图
    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0-11-10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包括减震带(1)和高度调节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带(1)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2),所述高度调节组件(2)包括左定位杆(201)、右定位杆(202)、支杆(203)、固定框(204)和安装孔(205),所述减震带(1)左右两侧均通过转动转动连接有左定位杆(201),所述减震带(1)左右两侧均通过转动转动连接有右定位杆(202),且左定位杆(201)与右定位杆(202)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左定位杆(201)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杆(203),所述支杆(203)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框(204),所述右定位杆(202)一侧开口设置有安装孔(205),所述左定位杆(201)与右定位杆(202)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矩形框架(3),所述矩形框架(3)左右两侧之间固定设置有长度调节组件(4),所述长度调节组件(4)包括左固定杆(401)、连接杆(402)、右固定杆(403)和安装板(404),所述矩形框架(3)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左固定杆(401),所述左固定杆(401)右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杆(402),所述连接杆(402)右侧通过螺纹连接有右固定杆(403),所述连接杆(402)正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板(404),所述减震带(1)上方开口设置有凹槽(101),所述凹槽(101)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橡胶减震块(102),所述凹槽(101)内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弹簧(103),所述弹簧(103)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压板(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定位杆(201)与右定位杆(202)之间通过支杆(203) 一端的固定框(204)与安装孔(205)配合螺栓进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弹簧(103)均位于橡胶减震块(102)右侧,所述压板(104)底端设有两块橡胶减震块(102),且上下两块橡胶减震块(10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02)的长度为三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04)设有与警示牌配套使用的固定孔,且安装板(404)外侧设有荧光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定位杆(201)和右定位杆(202)的长度一致,且支杆(203)的长度为左定位杆(201)和右定位杆(202)的二分之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限高装置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进度的需要,而不停地更换安装位置,而且这种限高装置的高度与长度通常是固定的,在限高装置发生变化时往往难以适应,同时限高装置的多样性也对道路宽度的通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限高装置存在长度与高度固定且不能调节的问题,现有的道路限高装置底下往往安装减震带,而减震带通常采用橡胶垫与地面通过螺栓直接接触固定,减震效果差使用寿命较低,同时蓬松螺丝容易松动无法长期维持一个良好的减震效果,在车辆经过减震带时,车轮会对减震带产生不同方向的撞击和压力,容易让蓬松螺丝弯曲变形,这就导致传统市政道路减震带容易松动的问题出现。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包括减震带和高度调节组件,所述减震带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左定位杆、右定位杆、支杆、固定框和安装孔,所述减震带左右两侧均通过转动转动连接有左定位杆,所述减震带左右两侧均通过转动转动连接有右定位杆,且左定位杆与右定位杆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左定位杆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右定位杆一侧开口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左定位杆与右定位杆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左右两侧之间固定设置有长度调节组件,所述长度调节组件包括左固定杆、连接杆、右固定杆和安装板,所述矩形框架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左固定杆,所述左固定杆右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右侧通过螺纹连接有右固定杆,所述连接杆正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减震带上方开口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橡胶减震块,所述凹槽内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压板。
[0005] 进一步的,所述左定位杆与右定位杆之间通过支杆一端的固定框与安装孔配合螺栓进行定位。
[0006]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弹簧均位于橡胶减震块右侧,所述压板底端设有两块橡胶减震块,且上下两块橡胶减震块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0007]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数量可随着道路宽度进行相应增加或者减少,且连接杆的长度为三米。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设有与警示牌配套使用的固定孔,且安装板外侧设有荧光涂层。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左定位杆和右定位杆的长度一致,且支杆的长度为左定位杆和右定位杆的二分之一。
[0010]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 1、本实用优点在于当有车辆经过压板时,由于压板与减震带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弹簧能够起到一个良好的减震缓冲的作用,不易对路面造成损伤,使得车辆经过的稳定性更强,同时上下两块橡胶减震块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可以降低一定的振动,能够防止减震带受到直接碰撞出现位移现象出现,从而实现了装置的减震带固定牢固的功能。
[0012] 2、其次,使用者将左定位杆与右定位杆之间通过支杆一端的固定框与安装孔配合螺栓进行定位,并且由于左定位杆与右定位杆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使左定位杆、右定位杆和支杆之间形成三角结构,让高度调节组件的稳定性提高,极大降低了侧翻发生的概率,可以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高度调节做限行高度的调节,既起到有效限行作用,也起到紧急应急措施,同时适应多处道路施工的不同限高要求,并且使用者可根据道路宽度来相应增加或者减少连接杆的数量,对不同路段进而适应不同的道路宽度进行安装的长度调节,方便,且通用性好。

实施方案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实施例:
[0020] 请参阅图1-4所示,
[002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包括减震带 1和高度调节组件2,减震带1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 2,高度调节组件2包括左定位杆201、右定位杆202、支杆203、固定框204和安装孔205,减震带1左右两侧均通过转动转动连接有左定位杆201,减震带1左右两侧均通过转动转动连接有右定位杆202,且左定位杆201与右定位杆202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左定位杆 201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杆203,支杆203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框204,右定位杆202一侧开口设置有安装孔205,左定位杆201与右定位杆202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矩形框架3,矩形框架3左右两侧之间固定设置有长度调节组件4,长度调节组件4包括左固定杆401、连接杆402、右固定杆403和安装板
404,矩形框架3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左固定杆401,左固定杆401右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杆402,连接杆402右侧通过螺纹连接有右固定杆403,连接杆402正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板404,减震带1上方开口设置有凹槽101,凹槽101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橡胶减震块102,凹槽101内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弹簧103,弹簧103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压板104。
[0022] 进一步的,左定位杆201与右定位杆202之间通过支杆203一端的固定框204与安装孔205配合螺栓进行定位,使用者将左定位杆 201与右定位杆202之间通过支杆203一端的固定框204与安装孔205 配合螺栓进行定位,并且由于左定位杆201与右定位杆202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使左定位杆201、右定位杆202和支杆203之间形成三角结构,让高度调节组件2的稳定性提高,极大降低了侧翻发生的概率,可以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
[0023] 进一步的,两个弹簧103均位于橡胶减震块102右侧,压板104 底端设有两块橡胶减震块102,且上下两块橡胶减震块10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当有车辆经过压板104时,由于压板104与减震带1之间通过弹簧103连接,弹簧103能够起到一个良好的减震缓冲的作用,不易对路面造成损伤,使得车辆经过的稳定性更强,同时上下两块橡胶减震块10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可以降低一定的振动,能够防止减震带1受到直接碰撞出现位移现象出现。
[0024] 进一步的,连接杆402的数量可随着道路宽度进行相应增加或者减少,且连接杆402的长度为三米,使用者可根据道路宽度来相应增加或者减少连接杆402的数量,对不同路段进而适应不同的道路宽度进行安装的长度调节,方便,且通用性好,解决了现有的限高装置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进度的需要,而不停地更换安装位置,而且这种限高装置的高度与长度通常是固定的,在限高装置发生变化时往往难以适应,同时限高装置的多样性也对道路宽度的通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限高装置存在长度与高度固定且不能调节的问题。
[0025] 进一步的,安装板404设有与警示牌配套使用的固定孔,且安装板404外侧设有荧光涂层,通过安装板404外侧设有的荧光涂层能够让司机显眼的注意到限高牌。
[0026] 进一步的,左定位杆201和右定位杆202的长度一致,且支杆 203的长度为左定位杆201和右定位杆202的二分之一,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高度调节做限行高度的调节,既起到有效限行作用,也起到紧急应急措施,同时适应多处道路施工的不同限高要求。
[0027]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道路限高装置时,使用者将左定位杆201与右定位杆202之间通过支杆203一端的固定框204 与安装孔205配合螺栓进行定位,并且由于左定位杆201与右定位杆 202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使左定位杆201、右定位杆202和支杆 203之间形成三角结构,让高度调节组件2的稳定性提高,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高度调节做限行高度的调节,并且使用者可根据道路宽度来相应增加或者减少连接杆402的数量,对不同路段进而适应不同的道路宽度进行安装的长度调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压板104与减震带1之间通过弹簧103连接,弹簧103能够起到一个良好的减震缓冲的作用,不易对路面造成损伤,使得车辆经过的稳定性更强,同时上下两块橡胶减震块10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可以降低一定的振动,能够防止减震带1受到直接碰撞出现位移现象出现,从而实现了装置的减震带1固定牢固的功能。
[0028]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长度调节组件剖面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带剖面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调节组件剖面示意图。
[0017] 图1-4中:减震带-1、凹槽-101、橡胶减震块-102、弹簧-103、压板-104、高度调节组件-2、左定位杆-201、右定位杆-202、支杆-203、固定框-204、安装孔-205、矩形框架-3、长度调节组件-4、左固定杆 -401、连接杆-402、右固定杆-403、安装板-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