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2]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33] 实施例1:
[0034] 如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预制装配式房屋,包括对称且倾斜设置的一号纵房梁1以及二号纵房梁2,一号纵房梁1的后端面与二号纵房梁2的后端面分别贴合贯穿安装有两组横房梁3,一号纵房梁1的前端面与二号纵房梁2的前端面均安装有定位件,定位件卡接于横房梁3的端部,横房梁3起到加强一号纵房梁1以及二号纵房梁2的作用,同时能够对卡接框18进行限制以固定,二号纵房梁2的外表面与一号纵房梁1的外表面分别均贴合安装有两组卡接框18,卡接框18主要起到用于对房顶面6和一号纵房梁1以及二号纵房梁2进行卡接的作用,两组卡接框18的上方设置有两组房顶面6,两组房顶面6之间安装有防水件,一号纵房梁1的端部与二号纵房梁2的上端部均贴合贯穿安装有连接件。
[0035] 实施例2:
[0036] 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1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详见下文描述:
[0037] 如图1、图2、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卡接框18的上端面延伸有纵支架19,卡接框18的上端面延伸有横支架32,横支架32与纵支架19呈九十度错位设置,纵支架19贯穿镶嵌于横支架32的上端面,横支架32与纵支架19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提高卡接框18与房顶面6之间的接触面,以提高对房顶面6的支撑力度,同时能够将卡接框18与房顶面6固定在一起的作用,纵支架19的端部与横支架32的端部均与房顶面6固定连接,一号纵房梁1的后端面与二号纵房梁2的后端面均贯穿开设有插接孔34,横房梁3贴合于插接孔34的内部,通过设置的插接孔34能够便于将横房梁3插接入一号纵房梁1与二号纵房梁2上。
[0038] 如图1、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定位件包括贴合安装于两组横房梁3的端部的两组固定卡架4,固定卡架4的内部顶面延伸有上定位凸条17,上定位凸条17贴合贯穿于横房梁3的端部上端面,固定卡架4的内部下端面延伸有下定位凸条16,下定位凸条16贴合贯穿于横房梁3的端部下端面,下定位凸条16和上定位凸条17能够对横房梁3的端部进行限位,以避免横房梁3脱离插接孔34中,固定卡架4起到对下定位凸条16、上定位凸条17进行承载固定的作用,下定位凸条16、上定位凸条17与固定卡架4一体成型,一号纵房梁1的前端面与二号纵房梁2的前端面均延伸有阻挡凸块30,卡接框18的一侧与阻挡凸块30相贴合,卡接框18的另一侧与横房梁3相贴合,阻挡凸块30起到对卡接框18进行阻挡的作用。
[0039] 如图1、图2、图8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两组固定卡架4的端部分别延伸有两组固定凸座5,固定凸座5的形状为L形,其中一组固定凸座5贴合贯穿于一号纵房梁1的前端面边缘处,通过设置的固定凸座5能够对固定卡架4进行固定,另一组固定凸座5贴合贯穿于二号纵房梁2的前端面边缘处,一号纵房梁1的内部侧面与二号纵房梁2的内部侧面均贴合贯穿弹性安装有定向压架25,通过设置的固定凸爪26能够穿过固定凸座5中,以对固定凸座5进行固定,定向压架25的下端面中部延伸有固定凸爪26,固定凸爪26贴合贯穿于固定凸座5的上端面。
[0040] 如图8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固定凸座5的上端面后边缘处与固定凸爪26的前端面下边缘处均开设为导斜面28,通过设置的导斜面28,能够在固定凸座5移动时进行引导,使固定凸座5在移动过程中,固定凸爪26能够自行上移,一号纵房梁1的前端面边缘处与二号纵房梁2的前端面边缘处均开设有定向槽24,定向压架25贴合于定向槽24的内部,定向槽24和定向压架25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固定凸爪26的固定力度,同时能够保证固定凸爪26呈垂直上下移动,定向压架25与固定凸爪26一体成型,固定凸座5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固定爪槽27,固定凸爪26贴合于固定爪槽27的内部,固定爪槽27起到对固定凸爪26进行限制的作用,一号纵房梁1的内部顶面与二号纵房梁
2的内部顶面均镶嵌有压紧弹簧29,压紧弹簧29的端部与定向压架2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一号纵房梁1的端面与二号纵房梁2的端面均开设有限制槽33,固定凸座5贴合于限制槽33的内部,限制槽33位于定向槽24的下方,压紧弹簧29起到对定向压架25进行压紧的作用,以将固定凸爪26固定于固定爪槽27中,限制槽33起到保证固定凸座5能够稳定移动至固定凸爪
26处的作用。
[0041] 如图1、图4、图5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防水件包括贴合安装在两组房顶面6的边缘处的防水布7,通过设置的防水布7能够对两组房顶面6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房顶面6的上端面开设有密封弧形槽12,密封弧形槽12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弧形条14,密封弧形条14压于防水布7的上端面并将防水布7压紧于密封弧形槽12的内部,密封弧形槽12和密封弧形条14之间的配合能够对防水布7和房顶面6之间的接触面处进行密封,密封弧形条14的上端面延伸有密封板13,密封弧形条14与密封板13一体成型,密封板13的上端面与房顶面6的上端面均贯穿安装有固定螺栓15,密封板13和固定螺栓
15之间的配合能够将密封弧形条14固定于密封弧形槽12内,进而将防水布7和房顶面6固定在一起,固定螺栓15贯穿于防水布7,固定螺栓15与密封板13的压紧面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能够提高固定螺栓15的压紧面和密封板13之间的密封性。
[0042] 如图6、图7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房顶面6的上端面边缘处开设有多组连接槽21,连接槽21起到对托布环11进行承载的作用,连接槽21的内部前后端面均开设有滑动槽23,滑动槽23的内部贴合安装有连接轴22,滑动槽23能够使房顶面6在转动过程中连接轴22能够在滑动槽23中滑动,以保证房顶面6的转动不会受到阻碍,连接轴22的外表面转动镶嵌有托布环11,防水布7贴合于托布环11的上端面,托布环11起到对防水布7进行撑托的作用,使防水布7保持为拱形。
[0043] 如图8、图6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连接件包括贯穿开设在一号纵房梁1的上端面边缘处的二号连接孔36,二号纵房梁2的上端面边缘处贯穿开设有一号连接孔35,二号连接孔36的内部与一号连接孔35的内部均贴合安装有连接导环8,二号连接孔36与一号连接孔35均起到对连接导环8进行承载的作用,连接导环8起到将一号纵房梁1和二号纵房梁2连接在一起的作用,并在对一号纵房梁1和二号纵房梁2转动时进行导向,连接导环8的外表面分别镶嵌有两组下限位凸台9,其中一组下限位凸台9贴合于一号纵房梁1的下端面边缘处,另一组下限位凸台9贴合于二号纵房梁2的下端面边缘处,下限位凸台9起到在坡屋面时进行限位的作用,连接导环8的端部镶嵌有上限位凸台10,上限位凸台10起到在平屋面时进行限位的作用,上限位凸台10呈水平设置,一号纵房梁1的侧面与二号纵房梁2的侧面均贯穿旋紧有压紧螺栓20,压紧螺栓20起到对一号纵房梁1和二号纵房梁2与连接导环8之间进行锁紧的作用,压紧螺栓20贯穿于连接导环8的外表面,压紧螺栓20的端部同轴镶嵌有转盘31。
[0044] 还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房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5] S1:将两组房顶面6上的两组卡接框18分别插接在一号纵房梁1以及二号纵房梁2上,随后将两组横房梁3分别插接在一号纵房梁1以及二号纵房梁2上的插接孔34中;
[0046] S2:随后将固定卡架4卡接在横房梁3的端部,并借助固定凸爪26对固定卡架4进行固定;
[0047] S3:随后将防水布7通过密封板13、密封弧形条14以及固定螺栓15固定于两组房顶面6之间以完成装配施工。
[0048] 实施例3:
[0049] 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详见下文描述:
[0050] 具体的,施工时,先将两组房顶面6上的卡接框18分别插接在一号纵房梁1以及二号纵房梁2上,此时卡接框18在一号纵房梁1以及二号纵房梁2上滑动以和阻挡凸块30相贴合,继而将横房梁3插入一号纵房梁1以及二号纵房梁2上的插接孔34内并与卡接框18相贴合,使卡接框18在横房梁3和阻挡凸块30的限位下被限制在一号纵房梁1以及二号纵房梁2上,接着将固定卡架4插接在横房梁3端部处,同时固定卡架4上的上定位凸条17、下定位凸条16分别在横房梁3的上下端面处滑动,以借助固定卡架4对横房梁3进行限位固定,同时固定卡架4端部的固定凸座5进入限制槽33内,并在导斜面28的作用下利用移动的固定凸座5驱使固定凸爪26上移,当固定凸座5上的固定爪槽27移动至固定凸爪26的正下方时,压紧弹簧29恢复形变产生压力将固定凸爪26压入固定爪槽27中,以对固定卡架4进行固定,接着将托布环11上的两组连接轴22分别推入两组房顶面6上的滑动槽23内,以将托布环11限制在两组房顶面6之间,以通过托布环11对防水布7进行撑托,使防水布7保持成拱形状,同时将防水布7铺设盖于两组房顶面6之间,随后将密封板13压覆于防水布7上,并借助固定螺栓15将密封板13固定于房顶面6上,此时通过密封板13上的密封弧形条14将防水布7压入房顶面6上的密封弧形槽12中以完成装配,随后即可进行使用,使用时转动转盘31以对压紧螺栓20进行松动,使压紧螺栓20能够脱离连接导环8,以驱使被固定的一号纵房梁1以及二号纵房梁2能够活动,随后转动一号纵房梁1以及二号纵房梁2,此时一号纵房梁1上的二号连接孔
36以及二号纵房梁2上的一号连接孔35贴合于连接导环8上滑动,使一号纵房梁1以及二号纵房梁2能够转动至和上限位凸台10相贴合的位置,以将一号纵房梁1和二号纵房梁2由坡屋面改变为平屋面,以此满足其施工使用的需求,且转动过程中,连接导环8上的两组连接轴22会在两组房顶面6上的滑动槽23内滑动,以适应两组房顶面6之间因转动而改变的间距。
[0051]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