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熊英 > 一种用于医疗急救担架专利详情

一种用于医疗急救担架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03-12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1-03-30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0-03-12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2020302149.6 申请日 2020-03-12
公开/公告号 CN212816793U 公开/公告日 2021-03-30
授权日 2021-03-30 预估到期日 2030-03-12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A61G1/00A61G1/04A61M5/14 主分类号 A61G1/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4
权利要求数量 5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2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熊英 当前专利权人 熊英
发明人 熊英 第一发明人 熊英
地址 重庆市铜梁区铜梁县侣俸镇天皇村77号 邮编 402561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重庆市 申请人所在市 重庆市铜梁区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疗急救担架,包括架杆,所述架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架杆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外部,所述连接杆位于滑槽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侧开设有深槽,所述第一支撑板正面的右侧开设有与深槽连通的长孔,所述架杆相对的一侧且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患者进行硬性支撑,对于一些不能动的病人躺在支撑板上,避免患者在搬运的过程中产生晃动,同时能够避免骨折患者患病部位产生弯曲,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便于人们的使用。
  • 摘要附图
    一种用于医疗急救担架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用于医疗急救担架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用于医疗急救担架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用于医疗急救担架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用于医疗急救担架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用于医疗急救担架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03-30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用于医疗急救担架,包括架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杆(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架杆(1)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3),所述滑块(3)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远离滑块(3)的一端延伸至滑槽(2)的外部,所述连接杆(4)位于滑槽(2)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5)的右侧开设有深槽(6),所述第一支撑板(5)正面的右侧开设有与深槽(6)连通的长孔(7),所述架杆(1)相对的一侧且位于第一支撑板(5)的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8),所述第二支撑板(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左侧延伸至深槽(6)的内腔,所述连接板(9)的正面且位于深槽(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远离连接板(9)的一端贯穿长孔(7)并延伸至长孔(7)的外部,所述螺纹杆(10)位于长孔(7)外部的一端套设有螺纹管(11),所述螺纹管(11)的后端与第一支撑板(5)接触,所述架杆(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帆布(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疗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杆(1)远离第二支撑板(8)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远离架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环(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疗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15),所述滚轮(15)远离滑块(3)的一侧与滑槽(2)的内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疗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11)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杆(10)的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螺纹管(11)远离第一支撑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疗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8)靠近架杆(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垫块(17),所述架杆(1)的背面开设有与垫块(17)相适配的凹槽(18),所述垫块(17)的一侧延伸至凹槽(18)的内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医疗急救担架。

背景技术

[0002]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急救用担架属于医疗器械的一种,现有的急救用担架结构简单,大都通过帆布与架杆组成,只能对患者进行软性支撑,不能对患者进行硬性支撑,患者躺在帆布上容易产生晃动,对于一些特殊的患者晃动时会造成患者的病情加重,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不便于人们的使用。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医疗急救担架,具备能够根据需求对患者进行软性或者硬性支撑的优点,解决了急救担架不能根据需求对患者进行软性或者硬性支撑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医疗急救担架,包括架杆,所述架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架杆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外部,所述连接杆位于滑槽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侧开设有深槽,所述第一支撑板正面的右侧开设有与深槽连通的长孔,所述架杆相对的一侧且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侧延伸至深槽的内腔,所述连接板的正面且位于深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贯穿长孔并延伸至长孔的外部,所述螺纹杆位于长孔外部的一端套设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后端与第一支撑板接触,所述架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帆布。
[0005] 优选的,所述架杆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架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环。
[0006]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远离滑块的一侧与滑槽的内壁接触。
[0007] 优选的,所述螺纹管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螺纹管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靠近架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架杆的背面开设有与垫块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垫块的一侧延伸至凹槽的内腔。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 1、本实用新型通过架杆和帆布的设置能够对患者进行软性支撑,通过滑槽、滑块、连接杆、第一支撑板、深槽、长孔、第二支撑板、连接板、螺纹杆和螺纹管进行配合,能够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在一起,通过螺纹杆和螺纹管对支撑板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对患者进行硬性支撑,对于一些不能动的病人躺在支撑板上,避免患者在搬运的过程中产生晃动,同时能够避免骨折患者患病部位产生弯曲,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便于人们的使用。
[0011] 2、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槽、滑块和连接杆的设置便于第一支撑板的横向移动,方便将连接板伸进深槽的内腔,同时便于调节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方便对身高不同的患者进行支撑,滚轮的设置减小了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摩擦力,长孔的开设便于螺纹杆的横向移动,螺纹杆与螺纹管螺纹连接,连接稳固,转盘的设置能够增大螺纹管与手指之间的距离,便于螺纹管的旋转,通过垫块和凹槽的设置能够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进行支撑,同时能够保持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保持水平状态,通过支撑杆和挂环进行配合,能够在支撑杆上悬挂吊瓶,方便及时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

实施方案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1] 本实用新型的架杆1、滑槽2、滑块3、连接杆4、第一支撑板5、深槽6、长孔7、第二支撑板8、连接板9、螺纹杆10、螺纹管11、帆布12、支撑杆13、挂环14、滚轮15、转盘16、垫块17和凹槽18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22] 请参阅图1-5,一种用于医疗急救担架,包括架杆1,架杆1的数量为两个,架杆1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滑槽2,滑槽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3,滑块3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远离滑块3的一端延伸至滑槽2的外部,滑块3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15,滚轮15远离滑块3的一侧与滑槽2的内壁接触,滚轮15的设置减小了滑块3与滑槽2之间的摩擦力,连接杆4位于滑槽2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5,第一支撑板5的右侧开设有深槽6,第一支撑板5正面的右侧开设有与深槽6连通的长孔7,架杆1相对的一侧且位于第一支撑板5的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8,架杆1远离第二支撑板8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远离架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环14,通过支撑杆13和挂环14进行配合,能够在支撑杆13上悬挂吊瓶,方便及时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第二支撑板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连接板9的左侧延伸至深槽6的内腔,连接板9的正面且位于深槽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远离连接板9的一端贯穿长孔7并延伸至长孔7的外部,长孔7的开设便于螺纹杆10的横向移动,螺纹杆10位于长孔7外部的一端套设有螺纹管11,螺纹管11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螺纹杆10的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螺纹杆10与螺纹管11螺纹连接,连接稳固,螺纹管11远离第一支撑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6,转盘16的设置能够增大螺纹管11与手指之间的距离,便于螺纹管11的旋转,螺纹管11的后端与第一支撑板5接触,架杆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帆布12,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8靠近架杆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垫块17,架杆1的背面开设有与垫块17相适配的凹槽18,垫块17的一侧延伸至凹槽18的内腔,通过垫块17和凹槽18的设置能够对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8进行支撑,同时能够保持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8保持水平状态,通过滑槽
2、滑块3和连接杆4的设置便于第一支撑板5的横向移动,方便将连接板9伸进深槽6的内腔,同时便于调节第一支撑板5与第二支撑板8之间的距离,方便对身高不同的患者进行支撑,通过架杆1和帆布12的设置能够对患者进行软性支撑,通过滑槽2、滑块3、连接杆4、第一支撑板5、深槽6、长孔7、第二支撑板8、连接板9、螺纹杆10和螺纹管11进行配合,能够将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8连接在一起,通过螺纹杆10和螺纹管11对支撑板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对患者进行硬性支撑,对于一些不能动的病人躺在支撑板上,避免患者在搬运的过程中产生晃动,同时能够避免骨折患者患病部位产生弯曲,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便于人们的使用。
[0023] 使用时,如需要对患者进行硬性支撑时,将连接板9伸进深槽6的内腔,旋转转盘16带动螺纹管11旋转,使螺纹管11与第一支撑板5紧密接触,从而对第一支撑板5进行固定,患者躺在帆布12上,通过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8和连接板9对帆布12和患者进行硬性支撑,如需要对于患者进行软性支撑时,旋转转盘16带动螺纹管11旋转,使螺纹管11远离第一支撑板5,拉动第一支撑板5向左移动,使连接板9伸出深槽6的内腔,从而将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8翻转至帆布12的两侧处于自然下垂的状态,直接将患者放置在帆布12上即可。
[0024] 综上所述:该用于医疗急救担架,通过滑槽2、滑块3、连接杆4、第一支撑板5、深槽6、长孔7、第二支撑板8、连接板9、螺纹杆10和螺纹管11的配合,解决了急救担架不能根据需求对患者进行软性或者硬性支撑的问题。
[002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右视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示意图;
[0016]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左视剖视示意图。
[0017] 图中:1架杆、2滑槽、3滑块、4连接杆、5第一支撑板、6深槽、7长孔、8第二支撑板、9连接板、10螺纹杆、11螺纹管、12帆布、13支撑杆、14挂环、15滚轮、16转盘、17垫块、18凹槽。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