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安徽盛美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专利详情

一种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06-15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0-11-03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9-23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0-06-15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010540890.0 申请日 2020-06-15
公开/公告号 CN111774787B 公开/公告日 2022-09-23
授权日 2022-09-23 预估到期日 2040-06-15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23K37/04B23K37/00 主分类号 B23K37/04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3
权利要求数量 4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9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11230370A、CN109128657A、CN109366076A、CN210666619U、CN208322557U、CN107214398A、CN103317235A、CN110732878A、WO2007118939A1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2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安徽盛美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安徽盛美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凌永娥 第一发明人 凌永娥
地址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绿色食品工业园四海工贸2号厂房 邮编 241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安徽省 申请人所在市 安徽省芜湖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范奇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包括焊接台和设置于焊接台上的用于固定结构杆主体的夹持机构、用于将两个柱套分别推向结构杆主体两端的推送机构以及用于将焊接好的前下结构杆向上抬起的提升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定位结构杆主体的定位机构和压紧结构杆主体中部的中段压紧机构,推送机构有两组且结构相同,两组推送机构均包括有第一平移机构和用于供柱套摆放的载具,提升机构固定设置在焊接台的顶部远离夹持机构的一侧,本焊接工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前下结构杆两端柱套焊接时的位置固定,保证柱套焊接时不会发生偏移,继而起到高效率,方便了对车身加固件前下结构杆连接处的焊接。
  • 摘要附图
    一种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9-23 授权
2 2020-11-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23K 37/04 专利申请号: 202010540890.0 申请日: 2020.06.15
3 2020-10-16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用于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台(3)和设置于焊接台(3)上的用于固定结构杆主体(1)的夹持机构、用于将两个柱套(2)分别推向结构杆主体(1)两端的推送机构(5)以及用于将焊接好的前下结构杆向上抬起的提升机构(6),夹持机构包括定位结构杆主体(1)的定位机构(7)和压紧结构杆主体(1)中部的中段压紧机构(8),夹持机构位于焊接台(3)的顶端中部,推送机构(5)有两组且结构相同,两组推送机构(5)固定设置于焊接台(3)的两端顶部,两组推送机构(5)均包括有第一平移机构(9)和用于供柱套(2)摆放的载具(10),载具(10)固定设置在第一平移机构(9)的输出端顶部,提升机构(6)固定设置在焊接台(3)的顶部远离夹持机构的一侧;
定位机构(7)包括底板(11)、旋转电机(12)、齿轮(13)、两个齿条(14)和两个条形定位板(15),底板(11)的两端底部对称固定设置有支撑腿(16),底板(11)水平设置在焊接台(3)的顶部中心处,两个条形定位板均呈水平并且贴合设置于底板(11)的顶部,两个条形定位板(15)互相平行,两个齿条(14)均贴合设置于底板(11)的底部,两个齿条(14)分别与两个条形定位板(15)固定连接,两个齿条(14)互相平行并且均与条形定位板(15)垂直,旋转电机(12)呈竖直固定设置于焊接台(3)的台面底部,并且其输出轴向上穿过焊接台(3)与齿轮(13)固定连接,齿轮(13)位于两个齿条(14)之间,两个齿条(14)同时与齿轮(13)啮合,两个齿条(14)关于齿轮(13)的轴线对称设置,底板(1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避让两个条形定位板(15)相向移动的条形避让槽(17),底板(11)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用于防止条形定位板(15)从条形避让槽(17)中滑出的挡板(18);
中段压紧机构(8)包括旋转气缸(19)、单轴气缸(20)、第一支撑顶板(21)、连接杆(22)和压板(23),旋转气缸(19)固定设置在焊接台(3)的顶部且位于支撑座远离提升机构(6)的一侧,单轴气缸(20)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在旋转气缸(19)的顶部输出端,单轴气缸(20)的输出端竖直向上延伸,第一支撑顶板(21)与单轴气缸(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顶板(21)的自由端与连接杆(22)连接,连接杆(22)与压板(23)的中心处相连,压板(23)呈水平状态设置在底板(11)正上方,压板(2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结构杆主体的形状相匹配的橡胶压紧层(24);
提升机构(6)有两组,两组结构相同且都固定设置于焊接台(3)顶部位于结构杆主体(1)远离中段压紧机构(8)的一侧,每组提升机构(6)均包括第二支撑侧板(38)、第三支撑顶板(39)、横板(40)、U型架(41)、第二平移机构(42)和电动推杆(43),第二支撑侧板(38)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于第二平移机构(42)输出端顶部靠近结构杆主体(1)的一侧,第二支撑侧板(38)靠近结构杆主体(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避让横板(40)的限位槽(44),第三支撑顶板(39)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撑侧板(38)的顶部,第三支撑顶板(39)的中心处开设有供电动推杆(43)输出端传出的通孔(45),U型架(41)安装在结构杆主体(1)的下方且开口处远离焊接台(3)面,横板(40)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U型架(41)远离中段压紧机构(8)的竖板(46)顶部,横板(40)远离U型架(41)的一侧设置有配合第二支撑侧板(38)的限位条(47),电动推杆(43)的输出端穿过通孔(45)和下方的横板(40)固定连接;
底板(11)的顶部对称开设有配合U型架(41)放置的矩形槽(57);
结构杆主体(1)两端焊接完成后,定位机构(7)和中段压紧机构(8)松开前下结构杆,电动推杆(43)带动横板(40)在第二支撑侧板(38)的限位槽(44)内上下移动,横板(40)带动U型架(41)将前下结构杆抬起,第二平移机构(42)继续将抬起状态下的前下结构杆移出等待取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一平移机构(9)包括第一本体支架(25)、第一滑杆(26)、第一丝杆(27)、第一驱动电机(28)和第一滑台(29),第一本体支架(25)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30),且两个第一固定块(30)之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第一丝杆(27),第一本体支架(25)内腔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杆(26),第一滑杆(26)中部活动套接有第一滑台(29),第一滑台(29)前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配合第一滑杆(26)的第一活动槽(31),第一滑台(29)前端下部开设有第一螺孔且第一螺孔与第一丝杆(27)相啮合,第一固定块(30)的右端固定设置第一连接板(32),第一驱动电机(28)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2)远离第一固定块(30)的一侧,第一驱动电机(28)的输出端穿过第一连接板(32)通过第一刚性联轴器(33)与第一丝杆(2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推送机构(5)还包括第一支撑侧板(34)、第二支撑顶板(35)、下压气缸(36)和橡胶球头(37),第一支撑侧板(34)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于第一滑台(29)顶部远离结构杆主体(1)的一侧,第二支撑顶板(35)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撑侧板(34)的顶部,橡胶球头(37)设置于第二支撑顶板(35)的下方,下压气缸(36)呈竖直状态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顶板(35)的顶部中心处,下压气缸(36)的输出端竖直向下延伸,下压气缸(36)的输出端穿过第二支撑顶板(35)与橡胶球头(3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二平移机构(42)包括第二本体支架(48)、第二滑杆(49)、第二丝杆(50)、第二驱动电机(51)和第二滑台(52),第二本体支架(48)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53),且两个第二固定块(53)之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第二丝杆(50),第二本体支架(48)内腔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滑杆(49),第二滑杆(49)中部活动套接有第二滑台(52),第二滑台(52)前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配合第二滑杆(49)的第二活动槽(54),第二滑台(52)前端下部开设有第二螺孔且第二螺孔与第二丝杆(50)相啮合,第二固定块(53)的右端固定设置第二连接板(55),第二驱动电机(51)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板(55)远离第二固定块(53)的一侧,第二驱动电机(51)的输出端穿过第二连接板(55)通过第二刚性联轴器(56)与第二丝杆(50)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改装是指根据汽车车主需要,将汽车制造厂家生产的原形车进行外部造型、内部造型以及机械性能的改动,主要包括车身改装和动力改装两种。其中对车身的改装包括悬架系统、刹车系统以及车身加固件等方面,在车身加固件中,又分为顶吧(俗称平衡杆)、中下井架、后下拉杆以及用于加固底盘的前下结构杆等等,而前下结构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焊接的零件较多,必须保证各个零件配合在焊接的时候不能发生偏移,精度要求比较高,要保证焊接后的高强度,因此有必要要设计一种用于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以供方便前下结构快速拼装焊接,从而提高焊接前下结构杆的焊接效率。
[0004]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包括焊接台和设置于焊接台上的用于固定结构杆主体的夹持机构、用于将两个柱套分别推向结构杆主体两端的推送机构以及用于将焊接好的前下结构杆向上抬起的提升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定位结构杆主体的定位机构和压紧结构杆主体中部的中段压紧机构,夹持机构位于焊接台的顶端中部,推送机构有两组且结构相同,两组推送机构固定设置于焊接台的两端顶部,两组推送机构均包括有第一平移机构和用于供柱套摆放的载具,载具固定设置在第一平移机构的输出端顶部,提升机构固定设置在焊接台的顶部远离夹持机构的一侧。
[0005] 作为一种用于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的优选方案,定位机构包括底板、旋转电机、齿轮、两个齿条和两个条形定位板,底板的两端底部对称固定设置有支撑腿,底板水平设置在焊接台的顶部中心处,两个条形型定位板均呈水平并且贴合设置于底板的顶部,两个条形定位板互相平行,两个齿条均贴合设置于底板的底部,两个齿条分别与两个条形定位板固定连接,两个齿条互相平行并且均与条形定位板垂直,旋转电机呈竖直固定设置于焊接台的台面底部,并且其输出轴向上穿过焊接台与齿轮固定连接,齿轮位于两个齿条之间,两个齿条同时与齿轮啮合,两个齿条关于齿轮的轴线对称设置,底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避让两个条形定位板相向移动的条形避让槽,底板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用于防止条形定位板从条形避让槽中滑出的挡板。
[0006] 作为一种用于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的优选方案,中段压紧机构包括旋转气缸、单轴气缸、第一支撑顶板、连接杆和压板,旋转气缸固定设置在焊接台的顶部且位于支撑座远离提升机构的一侧,单轴气缸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在旋转气缸的顶部输出端,单轴气缸的输出端竖直向上延伸,支撑顶板与单轴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支撑顶板的自由端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与压板的中心处相连,压板呈水平状态设置在底板正上方,压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拉杆主体的形状相匹配的橡胶压紧层。
[0007] 作为一种用于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的优选方案,第一平移机构包括第一本体支架、第一滑杆、第一丝杆、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滑台,第一本体支架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且两个第一固定块之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第一丝杆,第一本体支架内腔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中部活动套接有第一滑台,第一滑台前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配合第一滑杆的第一活动槽,滑台前端下部开设有第一螺孔且第一螺孔与第一丝杆相啮合,第一固定块的右端固定设置第一连接板,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板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侧,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一刚性联轴器与第一丝杆连接。
[0008] 作为一种用于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的优选方案,推送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侧板、第二支撑顶板、下压气缸和橡胶球头,第一支撑侧板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于第一滑台顶部远离结构杆主体的一侧,第二支撑顶板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撑侧板的顶部,橡胶球头设置于第二支撑顶板的下方,下压气缸呈竖直状态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顶板的顶部中心处,下压气缸的输出端竖直向下延伸,压气缸的输出端穿过第二支撑顶板与橡胶球头连接。
[0009] 作为一种用于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的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提升机构有两组,两组结构相同且都固定设置于焊接台顶部位于结构杆主体远离中部压紧机构的一侧,每组提升机构均包括第二支撑侧板、第三支撑顶板、横板、U型架、第二平移机构和电动推杆,第二支撑侧板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于第二平移机构输出端顶部靠近结构杆主体的一侧,第二支撑侧板靠近结构杆主体的一侧对称设置有避让横板的限位槽,第三支撑顶板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撑侧板的顶部,第三支撑顶板的中心处开设有供电动推杆输出端传出的通孔,U型架安装在结构杆主体的下方且开口处远离焊接台面,横板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U型架远离中段压紧机构的竖板顶部,横板远离U型架的一侧设置有配合第二支撑侧板的限位条,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穿过通孔和下方的横板固定连接。
[0010] 作为一种用于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的优选方案,第二平移机构包括第二本体支架、第二滑杆、第二丝杆、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滑台,第二本体支架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且两个第二固定块之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第二丝杆,第二本体支架内腔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中部活动套接有第二滑台,第二滑台前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配合第二滑杆的第二活动槽,滑台前端下部开设有第二螺孔且第二螺孔与第二丝杆相啮合,第二固定块的右端固定设置第二连接板,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侧,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二刚性联轴器与第二丝杆连接。
[0011] 作为一种用于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的优选方案,底板的顶部对称开设有配合U型架放置的矩形槽。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用时将前下结构杆放入夹持机构内然后分别控制定位机构和中段压紧机构对前下结构杆先后进行夹紧定位和中段压紧,通过第一平移机构把摆放在载具上的柱套送到前下结构杆的两端焊接处进行焊接,保持柱套紧密接触前下结构杆的两端焊接处固定等待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提升机构向上抬起把前下结构杆移出夹持机构和推送机构以供取出,本焊接工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后下拉杆的焊接时的位置固定不会发生偏移,继而起到高效率、高工作量,方便了对车身加固件后下拉杆连接处的焊接。

实施方案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24]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5]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7] 参照图1所示前下结构杆由结构杆主体1的两个柱套2组成,两个柱套2呈竖直状态且对称设置在结构杆主体1的两端。
[0028] 参照图2至图7所示的一种用于汽车前下结构杆的焊接工装,包括焊接台3和设置于焊接台3上的用于固定结构杆主体1的夹持机构4、用于将两个柱套2分别推向结构杆主体1两端的推送机构5以及用于将焊接好的前下结构杆向上抬起的提升机构6,夹持机构4包括定位结构杆主体1的定位机构7和压紧结构杆主体1中部的中段压紧机构8,夹持机构4位于焊接台3的顶端中部,推送机构5有两组且结构相同,两组推送机构5固定设置于焊接台3的两端顶部,两组推送机构5均包括有第一平移机构9和用于供柱套2摆放的载具10,载具10固定设置在第一平移机构9的输出端顶部,提升机构6固定设置在焊接台3的顶部远离夹持机构4的一侧。使用时将前下结构杆放入夹持机构4内然后分别控制定位机构7和中段压紧机构8对前下结构杆先后进行夹紧定位和中段压紧,通过第一平移机构9把摆放在载具10上的柱套2送到前下结构杆的两端焊接处进行焊接,保持柱套2紧密接触前下结构杆的两端焊接处固定等待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提升机构6向上抬起把前下结构杆移出夹持机构4和推送机构5以供取出,使用灵活。
[0029] 定位机构7包括底板11、旋转电机12、齿轮13、两个齿条14和两个条形定位板15,底板11的两端底部对称固定设置有支撑腿16,底板11水平设置在焊接台3的顶部中心处,两个条形型定位板均呈水平并且贴合设置于底板11的顶部,两个条形定位板15互相平行,两个齿条14均贴合设置于底板11的底部,两个齿条14分别与两个条形定位板15固定连接,两个齿条14互相平行并且均与条形定位板15垂直,旋转电机12呈竖直固定设置于焊接台3的台面底部,并且其输出轴向上穿过焊接台3与齿轮13固定连接,齿轮13位于两个齿条14之间,两个齿条14同时与齿轮13啮合,两个齿条14关于齿轮13的轴线对称设置,底板1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避让两个条形定位板15相向移动的条形避让槽17,底板11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用于防止条形定位板15从条形避让槽17中滑出的挡板18。定位机构7通过旋转电机12驱动齿轮13带动啮合在齿轮13轴线两侧的齿条14相向移动,同时也带动设置在齿条14上的条形定位板15进行相向移动对结构杆主体1进行定位夹紧。
[0030] 中段压紧机构8包括旋转气缸19、单轴气缸20、第一支撑顶板21、连接杆22和压板23,旋转气缸19固定设置在焊接台3的顶部且位于支撑座远离提升机构6的一侧,单轴气缸
20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在旋转气缸19的顶部输出端,单轴气缸20的输出端竖直向上延伸,支撑顶板与单轴气缸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支撑顶板的自由端与连接杆22连接,连接杆22的与压板23的中心处相连,压板23呈水平状态设置在底板11正上方,压板2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拉杆主体的形状相匹配的橡胶压紧层24。旋转气缸19带动安装在其输出端上的单轴气缸20旋转,单轴气缸20带动安装在其输出端的第一支撑顶板21上下移动,第一支撑顶板
21带动安装在其之上的连接杆22上下运动,连接杆22带动压板23上下运动,压板23带动橡胶压紧层24对结构杆主体1的贴合压紧保证在焊接的过程中不会偏移,中段压紧机构8升起并旋转带动压板23离开结构杆主体1的上方,使焊接完成的前下结构杆便于被提升机构6提取。
[0031] 第一平移机构9包括第一本体支架25、第一滑杆26、第一丝杆27、第一驱动电机28和第一滑台29,第一本体支架25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30,且两个第一固定块30之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第一丝杆27,第一本体支架25内腔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杆26,第一滑杆26中部活动套接有第一滑台29,第一滑台29前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配合第一滑杆26的第一活动槽31,滑台前端下部开设有第一螺孔且第一螺孔与第一丝杆27相啮合,第一固定块30的右端固定设置第一连接板32,第一驱动电机28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板
32远离第一固定块30的一侧,第一驱动电机28的输出端穿过第一连接板32通过第一刚性联轴器33与第一丝杆27连接。第一驱动电机28驱动第一丝杆27带动第一滑台29在第一滑杆26上前后移动。
[0032] 推送机构5还包括第一支撑侧板34、第二支撑顶板35、下压气缸36和橡胶球头37,第一支撑侧板34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于第一滑台29顶部远离结构杆主体1的一侧,第二支撑顶板35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撑侧板34的顶部,橡胶球头37设置于第二支撑顶板35的下方,下压气缸36呈竖直状态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顶板35的顶部中心处,下压气缸36的输出端竖直向下延伸,下压气缸36的输出端穿过第二支撑顶板35与橡胶球头37连接。橡胶球头37处于摆放在载具10上柱套2的正上方,下压气缸36下压通过橡胶球头37把柱套2压紧在载具10上,第一滑台29再将夹紧的柱套2送到结构杆主体1的两端焊接处固定等待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
[0033] 提升机构6有两组,两组结构相同且都固定设置于焊接台3顶部位于结构杆主体1远离中部压紧机构的一侧,每组提升机构6均包括第二支撑侧板38、第三支撑顶板39、横板40、U型架41、第二平移机构42和电动推杆43,第二支撑侧板38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于第二平移机构42输出端顶部靠近结构杆主体1的一侧,第二支撑侧板38靠近结构杆主体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避让横板40的限位槽44,第三支撑顶板39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撑侧板
38的顶部,第三支撑顶板39的中心处开设有供电动推杆43输出端传出的通孔45,U型架41安装在结构杆主体1的下方且开口处远离焊接台3面,横板40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U型架41远离中段压紧机构8的竖板46顶部,横板40远离U型架41的一侧设置有配合第二支撑侧板38的限位条47,电动推杆43的输出端穿过通孔45和下方的横板40固定连接。结构杆主体1两端焊接完成后,定位机构7和中段压紧机构8松开前下结构杆,电动推杆43带动横板40在第二支撑侧板38的限位槽44内上下移动,横板40带动U型架41将前下结构杆抬起,第二平移机构
42继续将抬起状态下的前下结构杆移出等待取走。
[0034] 第二平移机构42包括第二本体支架48、第二滑杆49、第二丝杆50、第二驱动电机51和第二滑台52,第二本体支架48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53,且两个第二固定块53之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第二丝杆50,第二本体支架48内腔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滑杆49,第二滑杆49中部活动套接有第二滑台52,第二滑台52前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配合第二滑杆49的第二活动槽54,滑台前端下部开设有第二螺孔且第二螺孔与第二丝杆50相啮合,第二固定块53的右端固定设置第二连接板55,第二驱动电机51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板
55远离第二固定块53的一侧,第二驱动电机51的输出端穿过第二连接板55通过第二刚性联轴器56与第二丝杆50连接。第二驱动电机51驱动第二丝杆50带动第二滑台52在第二滑杆49上前后移动。
[0035] 底板11的顶部对称开设有配合U型架41放置的矩形槽57。结构杆主体1放在底板11的U型架41上,底板11顶部平面和U型架41底部的高度相同,结构杆主体1平稳放在U型架41上。
[0036]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还可以对本发明做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变化等等。但是,这些变换只要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一些术语并不是限制,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附图说明

[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 图1是本发明前下结构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0017] 图4是中段压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是推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是提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7是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
[0022] 1、结构杆主体;2、柱套;3、焊接台;4、夹持机构;5、推送机构;6、提升机构;7、定位机构;8、中段压紧机构;9、第一平移机构;10、载具;11、底板;12、旋转电机;13、齿轮;14、齿条;15、条形定位板;16、支撑腿;17、条形避让槽;18、挡板;19、旋转气缸;20、单轴气缸;21、第一支撑顶板;22、连接杆;23、压板;24、橡胶压紧层;25、第一本体支架;26、第一滑杆;27、第一丝杆;28、第一驱动电机;29、第一滑台;30、第一固定块;31、第一活动槽;32、第一连接板;33、第一刚性联轴器;34、第一支撑侧板;35、第二支撑顶板;36、下压气缸;37、橡胶球头;38、第二支撑侧板;39、第三支撑顶板;40、横板;41、U型架;42、第二平移机构;43、电动推杆;
44、限位槽;45、通孔;46、竖板;47、限位条;48、第二本体支架;49、第二滑杆;50、第二丝杆;
51、第二驱动电机;52、第二滑台;53、第二固定块;54、第二活动槽;55、第二连接板;56、第二刚性联轴器;57、矩形槽;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