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绍兴圣万特热流道有限公司 >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专利详情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04-30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0-09-01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1-12-21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0-04-30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010369479.1 申请日 2020-04-30
公开/公告号 CN111496035B 公开/公告日 2021-12-21
授权日 2021-12-21 预估到期日 2040-04-30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21D7/06B21D37/16B21D43/00B21D53/06F16F15/067 主分类号 B21D7/06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8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10355243A、CN110355243A、CN205463770U、CN207839693U、CN202893916U、CN208098984U、CN210305196U、CN210023361U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2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绍兴圣万特热流道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绍兴圣万特热流道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娟苗、任江峰、钱栋、阮开于、沈金波 第一发明人 徐娟苗
地址 浙江省绍兴市东关街道人民西路1738-5号 邮编 3123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5
申请人所在省 浙江省 申请人所在市 浙江省绍兴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绍兴上虞诚知创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叶优富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包括壳体、弯折装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工作台面、开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第一电动轨道、设于所述第一电动轨道内的第一滑块、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第一卡接口、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第二电动轨道、设于所述第二电动轨道上的固定加热柱、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挤压结构、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移动台。本发明通过固定加热柱的设置,对加热管进行局部加热从而增加了加热管的形变能力,使其更容易弯折,同时加热时进行弯折的加热管,在弯折完成后不容易在应力的作用下回弹,使加工完毕后的产品弯折角度更加精准,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人工弯折过程中受到伤害,节约了人工成本。
  • 摘要附图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9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10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11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12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13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14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15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16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17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18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19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20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 说明书附图:图21
    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12-21 授权
2 2020-09-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21D 7/06 专利申请号: 202010369479.1 申请日: 2020.04.30
3 2020-08-07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包括设于地面上的壳体(1)、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弯折装置(2)、设于所述壳体下方的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工作台面(21)、开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第一电动轨道(22)、设于所述第一电动轨道内的第一滑块(23)、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第一卡接口(24)、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第二电动轨道(25)、设于所述第二电动轨道上的固定加热柱(4)、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挤压结构(5)、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移动台(6);
所述固定加热柱(4)包括开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第一腔体、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柱体(42)、套设于所述柱体上的加热轮(43)、设于所述柱体下方的连接柱(44)、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固定结构(7)、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底部的通电保护结构(8);
所述固定结构(7)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连接台(71)、设于所述连接台侧壁上的第二滑块(72)、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壁上的第一滑槽(73)、设于所述连接台上的螺纹孔(74)、设于所述柱体上的螺纹块(75)、开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侧壁上的第二腔体(76)、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卡接块(77)、开设于所述卡接块上的第一柱孔(78)、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卡接块的第一弹性件(79)、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与所述第一柱孔(78)相对应的第一导柱(710)、开设于所述连接台上的第二卡接口(711)、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上方的空腔(712)、设于所述空腔内的杠杆(713)、设于所述柱体侧壁上的缓冲件(9);所述杠杆一端与卡接块相连接,另一端伸出于工作台面;
所述缓冲件(9)包括开设于所述柱体侧壁上的第二滑槽(91)、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的第三滑块(92)、设于所述第三滑块上第一止转纹(93)、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上的第二止转纹(94)、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用于复位所述第三滑块的第二弹性件(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保护结构(8)包括设于所述连接台底部的金属环(81)、开设于所述连接台底部的第二柱孔(82)、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底部与所述第二柱孔相对应的第二导柱(83)、设于所述第二柱孔入口端的倒角(84)、套设于所述第二导柱上的划片(85)、设于所述划片上的通电接口(86)、套设于所述通电接口上的电磁铁(8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结构(5)包括设于所述电机上的传动盘(51)、设于所述传动盘上的涡状纹路(52)、设于所述传动盘上的限位环(53)、开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第三滑槽(54)、设于所述第三滑槽内的传动柱(55)、设于所述传动柱底部的卡接纹(56)、设于所述传动柱上的第一旋转件(57)、设于所述第一旋转件上的挤压柱(58)、设于所述传动柱上的限位块(59)、设于所述挤压柱上的延伸台(510)、设于所述延伸台上的挤压轮(511)、设于所述传动柱上用于复位所述挤压柱的第三弹性件(5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台(6)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第四滑槽(61)、设于所述第四滑槽内的第四滑块(62)、设于所述第四滑槽内用于复位所述第四滑块的第四弹性件(63)、设于所述第四滑块上的连接块(64)、开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第三卡接口(65)、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坡面(66)、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止动结构(10)、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限位结构(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结构(10)包括开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第三腔体(101)、设于所述第三腔体内的挤压块(102)、设于所述第三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挤压块的第五弹性件(103)、设于所述挤压块上的凹陷(104)、设于所述凹陷内的第二旋转件(105)、设于所述第三腔体内的固定柱(106)、设于所述第二旋转件上的旋杆(107)、设于所述旋杆上的第五滑槽(108)、设于所述旋杆上的止动块(109)、设于所述第四滑槽末端的固定板(110);所述旋杆以固定柱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11)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电动轨道内壁上的第四腔体(111)、设于所述第四腔体内的第五滑块(112)、设于所述第四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第五滑块的第六弹性件(113)、开设于所述第五滑块上的第四卡接口(114)、开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通槽(115)、设于所述通槽内的滑竿(116)、开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凹腔(117)、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第五腔体(118)、设于所述第五腔体内的第六滑块(119)、设于所述第五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第六滑块的第七弹性件(120);第六滑块(119)可在第五腔体内来回移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背景技术

[0002] 热流道是通过加热的办法来保证流道和浇口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由于在流道附近或中心设有加热棒和加热管,从注塑机喷嘴出口到浇口的整个流道都处于高温状态,使流道中的塑料保持熔融,停机后一般不需要打开流道取出凝料,再开机时只需加热流道到所需温度即可。因此,热流道工艺有时称为热集流管系统,或者称为无流道模塑。
[0003] 热流道中的分流板内埋藏有加热管,加热管将对流道附近塑料进行加热,加热管将需要进行弯折嵌入实现加工好的流道板内,但加热管的弯折通常需要人工的方式进行弯折,但人工弯折的方式,弯折难度较大,且需要的人工成本较高,在加工之后仍然具有一定的弹性应力,存在角度的偏差需要进行多次调整,另一方面人工弯折的方式对于弯折处的半径把控较难达到精准,对于后续的镶嵌存在一定的麻烦。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弯折质量好、不易回弹的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包括设于地面上的壳体、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弯折装置、设于所述壳体下方的电机;所述弯折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工作台面、开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第一电动轨道、设于所述第一电动轨道内的第一滑块、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第一卡接口、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第二电动轨道、设于所述第二电动轨道上的固定加热柱、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挤压结构、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移动台;通过人工的方式将物料放置在第一滑块上的第一卡接口内,随着第一滑块沿着第一电动轨道进行移动,加热管的中段将抵于固定加热柱上,随着第一电动轨道的移动,将不断对加热管进行初步的弯折,当第一滑块滑到底端,则挤压结构对电热管进行挤压,从而使电热管不断形变,完成电热管的最终弯折,通过固定加热柱的设置,对加热管进行局部加热从而增加了加热管的形变能力,使其更容易弯折,且由于加热管的形变能力增强,将有效避免了由于直接弯折过程中存在的电热管弯曲断裂损坏等情况,同时加热时进行弯折的加热管,在弯折完成后不容易在应力的作用下回弹,使加工完毕后的产品弯折角度更加精准,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人工弯折过程中受到伤害,节约了人工成本。
[0006] 所述固定加热柱包括开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第一腔体、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柱体、套设于所述柱体上的加热轮、设于所述柱体下方的连接柱、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固定结构、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底部的通电保护结构;加热管初步移动的过程中将抵于加热轮上,加热轮的设置将有效减少了管道在弯折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避免刮伤,同时与加热管形状相互对应的结构将有效避免加热管在弯折过程中纵切面形变量过大导致后续的安装方面的问题,例如由于形变导致纵切面变成类似椭圆状,导致的管道高度变高,最终红铜管无法完全盖合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对弯折处进行加热从而促进了加热部分的弯折,而减少了其他部分的弯折量,使最终弯折产物直道处更加标准,使加热管的生产产物更加规整。
[0007]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连接台、设于所述连接台侧壁上的第二滑块、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壁上的第一滑槽、设于所述连接台上的螺纹孔、设于所述柱体上的螺纹块、开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侧壁上的第二腔体、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卡接块、开设于所述卡接块上的第一柱孔、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卡接块的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与所述第一柱孔相对应的第一导柱、开设于所述连接台上的第二卡接口,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上方的空腔、设于所述空腔内的杠杆、设于所述柱体侧壁上的缓冲件;所述杠杆一端与卡接块相连接,另一端伸出于工作台面;部分热流道的弯折处的半径不同,故可以通过拆换不同规格的柱体或者拆卸部分对不同种类的加热管进行弯折,柱体对应的位置即为热流道中流道中热嘴的位置,将柱体上的螺纹块与连接台上的螺纹孔相互旋紧,从而完成连接台与柱体的固定,随后将柱体向下按,从而使连接台挤压卡接块,卡接块向第二腔体内部移动,并且在第一柱孔与第一导柱的作用下始终处于水平方向移动,从而使连接台继续下降,当连接台移动到一定程度后,卡接块卡接入第二卡接口内,连接台在卡接块的作用下无法向上移动,同时卡接块的下半部分将对连接台起到支撑作用,阻止连接台向上移动,从完成对于连接台在竖直方向上的固定,而由于柱体上得缓冲件与第二滑块一同卡接入第一滑槽内,从而完成了对于柱体在径向的固定,从而避免了在工作过程中柱体由于一定的转动旋转而出的可能保证了柱体的稳定性,增加了最终产物的精准性,当需要解锁的时候,只需要按压杠杆露出于工作台面的一端,杠杆的另一端将挤压卡接块向内移动,从而完成卡接块对于连接台的解锁,方式更加简单稳定,且按压式杠杆的形式减少了操作难度,且将固定结构拆除后,连接块将向上弹起,从而保证了台面的平整。
[0008] 所述缓冲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柱体侧壁上的第二滑槽、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的第三滑块、设于所述第三滑块上第一止转纹、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上的第二止转纹、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用于复位所述第三滑块的第二弹性件;当螺纹块与螺纹孔旋紧的过程中,均会使用较大的力去旋紧,通常在旋钮的最后一段,人还会稍加用力使螺纹块与螺纹孔旋得更紧,但该方式的实施可能会导致内部的螺纹在受到较大外力的时候破坏螺纹,并且在螺纹加工过程中最末端的螺纹加工完整度将不如中间段的螺纹,故螺纹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从而过度旋拧将导致器械的磨损,导致更换的时候柱体无法从旋拧到位,或者松动的情况发生,此处通过旋转最后一端的时候,用力过猛的时候,第一止转纹与第二第二止转纹相互啮合,此时第一止转纹将不再转动,从而挤压第二弹性件,且第二止转纹将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从而避免了旋拧过头的情况发生,节约了器械的维护成本。
[0009] 所述通电保护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连接台底部的金属环、开设于所述连接台底部的第二柱孔、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底部与所述第二柱孔相对应的第二导柱、设于所述第二柱孔入口端的倒角、套设于所述第二导柱上的划片、设于所述划片上的通电接口、套设于所述通电接口上的电磁铁;当电机开始工作的时候通电接口处的电磁铁将起到吸附作用从而带动整个划片沿着第二导柱向上移动,而此时第二导柱与第二柱孔相配合将起到固定连接台的作用,划片的上移将带动通电接口向上移动,最终划片上的电磁铁与上方的金属环相互贴合,而此时通电接口将与上述的连接柱相互贴合,从而通电时上方的加热轮进行升温加热,该结构的设置,将有效保证在柱体拆除之后由于金属环距离较远从而无法带动划片向上移动,从而通电接口始终处于第一腔体底部,人手无法接触到的位置,有效避免了由于不小心误触导致的触电的情况发生,有效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0010] 所述挤压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电机上的传动盘、设于所述传动盘上的涡状纹路、设于所述传动盘上的限位环、开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第三滑槽、设于所述第三滑槽内的传动柱、设于所述传动柱底部的卡接纹、设于所述传动柱上的第一旋转件、设于所述第一旋转件上的挤压柱、设于所述传动柱上的限位块、设于所述挤压柱上的延伸台、设于所述延伸台上的挤压轮、设于所述传动柱上用于复位所述挤压柱的第三弹性件;当加热条在第一滑块的带动下移动的时候,加热条的中间段将挤压到挤压柱,挤压柱将绕着旋转柱进行旋转,从而使加热管通过,随后挤压柱将在第三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当初步弯折完成后,电机将带动传动盘转动,涡状纹路将与卡接纹相互啮合从而带动传动柱向中心位置移动,此时挤压柱的一边将与限位块相互接触,从而使挤压柱在传动柱的带动下上方的挤压轮不断对加热管进行挤压弯折,挤压的需要的力较大,通过涡状纹路的设置将使挤压的作用更加稳定,向外的力将大部分传送到涡状纹路上,挤压轮的挤压强度更加高,且不容易打滑,从而使最终的产物更加精准。
[0011] 所述移动台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第四滑槽、设于所述第四滑槽内的第四滑块、设于所述第四滑槽内用于复位所述第四滑块的第四弹性件、设于所述第四滑块上的连接块、开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第三卡接口、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坡面、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止动结构、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限位结构;在挤压结构挤压过程中,加热管两端的接头将卡接在第三卡接口内,且在坡面的作用下将被固定在连接块上,在挤压过程中,由于加热管的不断形变,夹持在固定台上的两端将不断向内靠近,而第四滑块随着电热管两端移动,向内部靠近,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对加热管的两端进行限位,从而保证了两端接口在最终弯折完成后接口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平行,从而增加了加热管最终产物的产品质量与精确度。
[0012] 所述止动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第三腔体、设于所述第三腔体内的挤压块、设于所述第三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挤压块的第五弹性件、设于所述挤压块上的凹陷、设于所述凹陷内的第二旋转件、设于所述第三腔体内的固定柱、设于所述第二旋转件上的旋杆、设于所述旋杆上的第五滑槽、设于所述旋杆上的止动块、设于所述第四滑槽末端的固定板;所述旋杆以固定柱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当第四滑块滑动到第四滑槽末端的时候,挤压块将与固定板相互接触,从而挤压块受到压力向上移动,连接在挤压块上的旋杆一端将被抬升,旋杆将以固定柱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固定柱将在第五滑槽内不断移动,旋杆的另一端将带动止动块挤压加热管,从而对加热管进行了固定,对于加热管的两端进行了固定,不再继续随着加热管的弯折继续向内移动,从而保证了加热管中间弯折段的张紧程度,避免弯折后部分区域产生一定弧度的弯折,从而保证了弯折后的产品质量。
[0013]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电动轨道内壁上的第四腔体、设于所述第四腔体内的第五滑块、设于所述第四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第五滑块的第六弹性件、开设于所述第五滑块上的第四卡接口、开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通槽、设于所述通槽内的滑竿、开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凹腔、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第五腔体、设于所述第五腔体内的第六滑块、设于所述第五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第六滑块的第七弹性件;第六滑块可在第五腔体内来回移动;当第一滑块移动到第一电动轨道的末端时,将挤压第四腔体从而推动第四腔体内的第五滑块向上的移动,第五滑块的移动将挤压通槽内的滑竿向上移动卡接入第六滑块上方,完成固定,此时则完成了对于加热管两端的暂时固定,避免初步弯折之后的电热管两端还没卡接入连接块后方的坡面前由于应力回弹,导致电热管的固定失误,直到电热管的接头位置卡接入连接块的后方,受到坡面的导向最终挤压第六滑块,从而第六滑块受到挤压,向第五滑块内部移动,从而解锁对滑竿的固定,滑竿下落完成解锁,当第六滑块受到挤压的一刻,电热管的接头已经到达坡面的底部,就是说明已经完成连接块对于加热管的固定,该结构的设置将有效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0014] 本发明固定加热柱的设置,对加热管进行局部加热从而增加了加热管的形变能力,使其更容易弯折,同时加热时进行弯折的加热管,在弯折完成后不容易在应力的作用下回弹,使加工完毕后的产品弯折角度更加精准,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人工弯折过程中受到伤害,节约了人工成本。

实施方案

[0036] 如图1‑21所示,一种热流道加热管弯折机,包括壳体1、弯折装置2、电机3;壳体1设于地面上,弯折装置2设于所述壳体上,电机3设于所述壳体下方;所述电机为市场上直接购得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所述弯折装置包括工作台面21、第一电动轨道22、第一滑块23、第一卡接口24、第二电动轨道25;固定加热柱4、挤压结构5、移动台6;工作台面21设于所述壳体上,第一电动轨道22开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两条,为两条圆弧形结构,第一滑块23设于所述第一电动轨道内,可在第一电动轨道内来回移动,第一卡接口24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上,为一个夹口的形状,第二电动轨道25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固定加热柱4设于所述第二电动轨道上,挤压结构5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移动台6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
[0037] 如图1‑2、6、10‑11所示,所述固定加热柱4包括第一腔体、柱体42、加热轮43、连接柱44、固定结构7、通电保护结构8;第一腔体开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柱体42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加热轮43套设于所述柱体上,连接柱44设于所述柱体下方,固定结构7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通电保护结构8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底部;第一腔体为一个圆柱形的腔体,柱体为一个圆柱型块体用于固定加热轮,加热轮为一个可以通过通电从而提升温度的结构,以轮的形式进行加热或者柱体对轮体进行的形式均可,连接柱为设置在底部的接电口用于提供加热的动力。
[0038] 如图9、11、14所示,所述固定结构7包括连接台71、第二滑块72、第一滑槽73、螺纹孔74、螺纹块75、第二腔体76、卡接块77、第一柱孔78、第一弹性件79、第一导柱710、第二卡接口711、空腔712、杠杆713、缓冲件9;连接台71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第二滑块72设于所述连接台侧壁上,连接台为一个圆形的盘体结构,两边设置有类似耳朵形状的块体为第二滑块,第一滑槽73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壁上,螺纹孔74设于所述连接台上,螺纹块75设于所述柱体上,第二腔体76开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侧壁上,卡接块77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卡接块为一个C型结构的块体,C型的下延伸块起到支撑作用,上延伸块起到了固定作用,第一柱孔78开设于所述卡接块上,第一弹性件79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卡接块,第一导柱710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与所述第一柱孔78相对应,第一柱孔与第一导柱均设置有两个,相互配套对应,第二卡接口711开设于所述连接台上,为设置在连接台上的凹腔,用于提供卡接块的卡接口,空腔712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上方,杠杆713设于所述空腔内,缓冲件9设于所述柱体侧壁上;所述杠杆一端与卡接块相连接,另一端伸出于工作台面。
[0039] 如图15所示,所述缓冲件9包括第二滑槽91、第三滑块92、第一止转纹93、第二止转纹94、第二弹性件95;第二滑槽91开设于所述柱体侧壁上,第三滑块92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第一止转纹93设于所述第三滑块上,第二止转纹94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上,第二弹性件95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用于复位所述第三滑块;该结构起到缓冲作用,可设有多个,亦可如图所示仅设有一个;第二滑槽为设置在柱体侧壁上的环形槽,第三滑块为一个设置在内部的块体结构,下方设置有单向的第一止转轮,第二止转轮设置在与之相对应的第二滑块上,两者啮合的时候第三滑块停止转动。
[0040] 如图11‑12所示,所述通电保护结构8包括金属环81、第二柱孔82、第二导柱83、倒角84、划片85、通电接口86、电磁铁87;金属环81设于所述连接台底部,金属环为一个可被磁石吸引的结构,此处设置为铁环,第二柱孔82开设于所述连接台底部,第二导柱83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底部与所述第二柱孔相对应,倒角84设于所述第二柱孔入口端,第二柱孔和第二导柱结构与第一柱孔和第一导柱的结构相同,划片85套设于所述第二导柱上,通电接口86设于所述划片上,电磁铁87套设于所述通电接口上,划片为一个两边套在导柱内的片体,中间设置有开口,开口的最中间为通电接口,通电接口的外圈则是与金属环结构大小相似的电磁铁,通电时将带动整个划片向上移动。
[0041] 如图3‑4所示,所述挤压结构5包括传动盘51、涡状纹路52、限位环53、第三滑槽54、传动柱55、卡接纹56、第一旋转件57、挤压柱58、限位块59、延伸台510、挤压轮511、第三弹性件512;传动盘51设于所述电机上,涡状纹路52设于所述传动盘上,限位环53设于所述传动盘上,第三滑槽54开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传动柱55设于所述第三滑槽内,卡接纹56设于所述传动柱底部,第一旋转件57设于所述传动柱上,挤压柱58设于所述第一旋转件上,限位块59设于所述传动柱上,延伸台510设于所述挤压柱上,挤压轮511设于所述延伸台上,第三弹性件512设于所述传动柱上用于复位所述挤压柱;传动盘为一个圆型盘体,上方分布均匀地涡状纹路与传动柱下方的卡接纹相互卡接当传动盘转动时将带动传动柱向盘体中心靠近或远离,第三滑槽设置有多个分别对应弯折区域且均朝向盘体圆心方向,挤压柱和延伸台共同形成了一个L型的结构,第一旋转件为挤压柱与传动柱的连接方式,同时由于限位块的存在挤压柱将只能进行一个方向的旋转;优选的挤压轮亦可采用加热轮的形式。
[0042] 如图6‑7、16‑17所示,所述移动台6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第四滑槽61、设于所述第四滑槽内的第四滑块62、设于所述第四滑槽内用于复位所述第四滑块的第四弹性件63、设于所述第四滑块上的连接块64、开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第三卡接口65、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坡面66、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止动结构10、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限位结构11;第四滑槽为一条朝向圆心的滑槽内部设置有第四弹性件将第四滑块挤压到滑槽的一端,连接块为一个H型的块体连接在第四滑块上卧倒设置,H开口则对应第三卡接口坡面则是设置在连接块后方的一个具有一定倾斜的面,当接头触碰到坡面的时候将顺着坡面移动到坡面底部且进行一定的夹持,结构稳定。
[0043] 如图18所示,所述止动结构10包括开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第三腔体101、设于所述第三腔体内的挤压块102、设于所述第三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挤压块的第五弹性件103、设于所述挤压块上的凹陷104、设于所述凹陷内的第二旋转件105、设于所述第三腔体内的固定柱106、设于所述第二旋转件上的旋杆107、设于所述旋杆上的第五滑槽108、设于所述旋杆上的止动块109、设于所述第四滑槽末端的固定板110;所述旋杆以固定柱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第三腔体为一个设置在连接块上空腔结构,挤压块为一个片体结构,两边的顶端设置有凹陷,旋杆的一端连接在其中,通过抬动挤压块即可完成对于加热管的移动,止动块为一个月牙形的块体月牙口朝下从而起到了固定作用。
[0044] 如图18‑19、21所示,所述限位结构11包括第四腔体111、第五滑块112、第六弹性件113、第四卡接口114、通槽115、滑竿116、凹腔117、第五腔体118、第六滑块119、第七弹性件
120;第四腔体111开设于所述第一电动轨道内壁上,第五滑块112设于所述第四腔体内,第六弹性件113设于所述第四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第五滑块,第四卡接口114开设于所述第五滑块上,通槽115开设于所述连接块上,滑竿116设于所述通槽内,凹腔117开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第五腔体118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第六滑块119设于所述第五腔体内,第七弹性件120设于所述第五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第六滑块;第六滑块可在第五腔体内来回移动;第五滑块为一端通过第六弹性件连接在第四腔体内的一个滑块,第四卡接口为设置在第五滑块上的缺口型斜面通槽设置在连接块上,滑竿为一个柱状,头端为一个平台的结构,类似于一个方形的螺钉结构,当其向上移动的时候,将通过第六滑块上的斜面,将第六滑块挤压入第五腔体内,从而使滑竿通过随后第六滑块复位对滑竿进行夹持,第六滑块的另一端则设置在了连接块坡面底部的位置,当接头挤压第六滑块从而完成对滑竿的锁定。
[0045]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0046] 第二电动轨道移动至距离盘体圆心最远端,随后通过人工的方式将物料放置在第一滑块上的第一卡接口内,随着第一滑块沿着第一电动轨道进行移动,加热管的中段将抵于固定加热柱上,随着第一电动轨道的移动,将不断对加热管进行初步的弯折,当加热条在第一滑块的带动下移动的时候,加热条的中间段将挤压到挤压柱,挤压柱将绕着旋转柱进行旋转,从而使加热管通过,随后挤压柱将在第三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当第一滑块移动到第一电动轨道的末端时,将挤压第四腔体从而推动第四腔体内的第五滑块向上的移动,第五滑块的移动将挤压通槽内的滑竿向上移动卡接入第六滑块上方,完成固定,此时则完成了对于加热管两端的暂时固定,避免初步弯折之后的电热管两端还没卡接入连接块后方的坡面前由于应力回弹,导致电热管的固定失误,完成固定后,当初步弯折完成后,电机将带动传动盘转动,涡状纹路将与卡接纹相互啮合从而带动传动柱向中心位置移动,此时挤压柱的一边将与限位块相互接触,从而使挤压柱在传动柱的带动下上方的挤压轮不断对加热管进行挤压弯折,在挤压结构挤压过程中,加热管两端的接头将卡接在第三卡接口内,且在坡面的作用下将被固定在连接块上,接头位置卡接入连接块的后方,受到坡面的导向最终挤压第六滑块,从而第六滑块受到挤压,向第五滑块内部移动,从而解锁对滑竿的固定,滑竿下落完成解锁,当第六滑块受到挤压的一刻,电热管的接头已经到达坡面的底部,就是说明已经完成连接块对于加热管的固定,该结构的设置将有效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在挤压过程中,由于加热管的不断形变,夹持在固定台上的两端将不断向内靠近,而第四滑块随着电热管两端移动,向内部靠近,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对加热管的两端进行限位,从而保证了两端接口在最终弯折完成后接口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平行,直至第四滑块与固定板相抵触,从而挤压块受到压力向上移动,连接在挤压块上的旋杆一端将被抬升,旋杆将以固定柱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固定柱将在第五滑槽内不断移动,旋杆的另一端将带动止动块挤压加热管,从而对加热管进行了固定,对于加热管的两端进行了固定,不再继续随着加热管的弯折继续向内移动,待传动柱移动到涡状纹路的最末端,完成挤压过程,此时电机反转从而,且第二第一电动轨道带动固定加热柱回缩,工人便可将加热管道取下,重复上述步骤。
[004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48]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0017] 图3为图2沿着A‑A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0018]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0020] 图6为图5沿着B‑B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0021]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 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 图9为所述固定加热柱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0024] 图10为所述固定加热柱的正视图。
[0025] 图11为图10沿着C‑C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0026] 图12为图1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 图13为所述固定加热柱的左视图。
[0028] 图14为图13沿着D‑D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0029] 图15为所述柱体的放大示意图。
[0030] 图16为所述移动台的立体示意图。
[0031] 图17为所述移动台的右视图。
[0032] 图18为图17沿着E‑E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0033] 图19为图16的正视图。
[0034] 图20为图19沿着F‑F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0035] 图21为图2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