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苏州宝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专利详情

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09-21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1-01-08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1-07-06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0-09-21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010995802.6 申请日 2020-09-21
公开/公告号 CN112112025B 公开/公告日 2021-07-06
授权日 2021-07-06 预估到期日 2040-09-21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E01C5/04E01C11/22 主分类号 E01C5/04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7
权利要求数量 8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6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207699969U、CN210684361U、CN211199966U、CN209890993U、CN204570410U、CN211006197U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1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申请权转移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苏州宝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苏州宝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严振华 第一发明人 严振华
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蓝天商务广场3幢729室 邮编 215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苏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苏州苏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杨勇
摘要
本发明涉及市政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包括与土壤接触的土壤接触层,所述土壤接触层的上方连接有中空层,所述中空层的顶部设有上端面平整的铺装层,所述中空层中设有空腔;本发明将路砖设置成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上下部分的中部为中空的结构,下半部分底部为多孔结构,并且上半部分的上部侧壁上设有开槽,当路砖在铺设时,及时经过锤击,土壤与路砖底面的接触面不会变得紧密,反而由于多孔结构的挤压而变得松散,提高渗水性,并由于路砖之间的缝隙上部是很难积累较多的灰尘的,因此雨水容易从上半部分的上部侧壁上的开槽中进入到中空结构中,形成良好的排水渗水效果。
  • 摘要附图
    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
  • 说明书附图:图1
    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
  • 说明书附图:图2
    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
  • 说明书附图:图3
    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
  • 说明书附图:图4
    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
  • 说明书附图:图5
    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
  • 说明书附图:图6
    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07-06 授权
2 2021-07-06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1.06.23 申请人由严振华变更为苏州宝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由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长江路557号变更为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蓝天商务广场3幢729室
3 2021-01-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E01C 5/04 专利申请号: 202010995802.6 申请日: 2020.09.21
4 2020-12-22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土壤接触的土壤接触层(1),所述土壤接触层(1)的上方连接有中空层(2),所述中空层(2)的顶部设有上端面平整的铺装层(3),所述中空层(2)中设有空腔(201),所述土壤接触层(1)的底部设有与土壤接触的多孔部件,且所述多孔部件上的孔与所述空腔(201)连通,所述铺装层(3)的侧壁设有连续或断续分布的开槽,所述开槽与所述空腔(201)连通;
所述土壤接触层(1)的上方设有限位凸块(11),所述限位凸块(11)的外侧、土壤接触层(1)的上端面形成与所述中空层(2)接触的抵触面(12),所述中空层(2)扣合在所述抵触面(12)的上端面,所述限位凸块(11)的内侧设有若干个透水槽(111),所述透水槽(111)的下部连接所述多孔部件,所述透水槽(111)的上部与所述空腔(201)连通;
所述多孔部件包括网格板(4),所述网格板(4)连接在所述土壤接触层(1)的底部,所述网格板(4)的内侧设有支撑连接部(41),所述支撑连接部(41)将所述网格板(4)内侧的空间分隔成若干个与所述透水槽(111)对应的部分,在所述支撑连接部(41)的内侧设有切割网(42),所述切割网(42)的下方设有弧形格网(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格网(43)的弧面向下,且所述弧形格网(43)和切割网(42)之间均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弧形格网(43)的最低点与所述切割网(42)之间的间距小于十毫米,所述弧形格网(43)沿所述切割网(42)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分布,所述切割网(42)和弧形格网(43)由若干个交错的格条(401)构成,所述格条(401)的内部嵌设有钢条(4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包括渗水入口(301),所述渗水入口(301)的内侧设有向内延伸的连接通道(204),所述连接通道(204)的下方设有竖向布置的下渗通道(203),所述下渗通道(203)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通道(204)连通,所述下渗通道(203)的另一端与所述空腔(201)连通,所述空腔(201)的侧部设有连通至所述中空层(2)端面的砖间横向通道(202),四个所述中空层(2)侧面上的所述砖间横向通道(202)的高度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装层(3)的边沿设有弧面(31),所述渗水入口(301)的上部位于所述弧面(31)高度位置的中段,所述渗水入口(301)的下部位于所述中空层(2)的上部,所述渗水入口(301)自外向内逐渐收窄,所述铺装层(3)的厚度至少为八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204)自所述中空层(2)的边缘向下向所述中空层(2)的中心处延伸,所述连接通道(204)自外侧向内逐渐扩张,所述连接通道(204)的通径小于所述下渗通道(203)的通径,所述连接通道(204)在所述中空层(2)的内部交错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01)的上部呈拱形,所述中空层(2)的高度至少为三十毫米,所述空腔(201)的高度至少为十毫米,所述空腔(201)的侧部设有连通至中空层(2)端面的砖间横向通道(202)。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装层(3)为三角形、矩形或六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面(12)的上端面垫设有密封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市政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城市化的建设,城市的路面上越来越难见到裸露的土地了,很多城市在雨季常常发生路面积水情况,因此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0003] 但是现有的里面铺设的路砖如图1所示,地砖的底部是平的,在铺设时为了保持地砖的平整,一般都需要将地砖敲平,而在这个过程中,土壤和地砖接触的平面就形成了一个致密层,另外地砖间缝中也存在土壤受到过渡挤压的情况,这样就不利于水的下渗,会降低排水速度,在降雨量较大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积水,形成洪涝灾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路砖进行排水性的改造。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包括与土壤接触的土壤接触层,所述土壤接触层的上方连接有中空层,所述中空层的顶部设有上端面平整的铺装层,所述中空层中设有空腔,所述土壤接触层的底部设有与土壤接触的多孔部件,且所述多孔部件上的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铺装层的侧壁设有连续或断续分布的开槽,所述开槽与所述空腔连通。
[0006] 土壤接触层是路砖结构的下层,铺设在土壤表面的一层,为高密度砖结构组成,可以保持其硬度,中空层和铺装层一体成型,是与土壤接触层可拆卸的分体式结构,中空层是连接铺装层和土壤接触层的,中空层内部有一个空腔,可以使得内部的通道连通,土壤接触层的底部设有与土壤接触的多孔部件,多孔部件上有很多疏孔,当铺设路砖时,疏孔结构和土壤层接触,一部分嵌入到土壤中,另一部分使得土壤进入到疏孔结构中,令接触面很松散和疏松,不会形成致密的压合层,因此有利于渗水,铺装层的侧壁设有连续或断续分布的开槽,开槽与空腔连通,当路砖铺设完毕后,由于路砖之间的缝隙底层容易填满泥土,而上层不容易被密实的泥土覆盖,及时覆盖了,在较大的雨水冲刷时也会漏出,这样水会从连续或断续分布的开槽中进入到空腔然后下渗,且铺装层的上表面是完整的不带开槽的,因此保持整个铺装路面的平整。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土壤接触层的上方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的外侧、土壤接触层的上端面形成与所述中空层接触的抵触面,所述中空层扣合在所述抵触面的上端面,所述限位凸块的内侧设有若干个透水槽,所述透水槽的下部连接所述多孔部件,所述透水槽的上部与所述空腔连通。
[0008] 由于路砖是上下可分离的结构,利用土壤接触层上方的限位凸块对上方的中空层起到拼接限位的作用,限位凸块的内侧有透水槽,主要是实现上下连通,使得多孔部件与土壤接触时,土壤可以很容易的进入到透水槽中,由于透水槽与土壤的相对面积较大,空腔中积累的水也很容易从透水槽的下部排出。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部件包括网格板,所述网格板连接在所述土壤接触层的底部,所述网格板的内侧设有支撑连接部,所述支撑连接部将所述网格板内侧的空间分隔成若干个与所述透水槽对应的部分,在所述支撑连接部的内侧设有切割网,所述切割网的下方设有弧形格网。
[0010] 网格板主要是由一个方形的框架以及框架内侧的支撑连接部构成,形成了较强的支撑主体,支撑连接部之间形成了镂空空间,其与透水槽对应分布,网格板的底部,支撑连接部的内侧,也就是镂空空间的下部,设置了切割网,切割网和土壤接触的时候将土壤分隔分散,使其变得疏松。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格网的弧面向下,且所述弧形格网和切割网之间均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弧形格网的最低点与所述切割网之间的间距小于十毫米,所述弧形格网沿所述切割网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分布,所述切割网和弧形格网由若干个交错的格条构成,所述格条的内部嵌设有钢条。
[0012] 利用弧形格网可以在切割网的底部再增加一层与土壤的接触部分,这不仅增加了路砖的定位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对土壤的分隔能力,使土壤更深入的部分也被分隔疏松,提高土壤的渗水性,利用内嵌钢条的格条可以增加切割网和弧形格网的强度,并便于网格的定型和加工。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开槽包括渗水入口,所述渗水入口的内侧设有向内延伸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下方设有竖向布置的下渗通道,所述下渗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下渗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空腔的侧部设有连通至所述中空层端面的砖间横向通道,四个所述中空层侧面上的所述砖间横向通道的高度对应。
[0014] 当路面上积水时,水顺着路砖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渗水入口中,并顺着连接通道进入到下渗通道中,然后进入到空腔中,实现往土壤中的下渗,而由于土壤间也存在局部土壤易下渗,而局部不容易下渗的情况,因此利用砖间横向通道,易于下渗的土壤上空腔水位较低,使得水在路砖间进行转移,从而也带动了疏松的土壤转移,使土壤的分布更加均匀,渗水能力也逐渐趋向于均匀,提高整体路面的渗水效果。
[0015] 进一步的,所述铺装层的边沿设有弧面,所述渗水入口的上部位于所述弧面高度位置的中段,所述渗水入口的下部位于所述中空层的上部,所述渗水入口自外向内逐渐收窄,所述铺装层的厚度至少为八毫米。
[0016] 为了增加缝隙的渗水效果,铺装层的边沿设有弧面,通过弧面可以增加缝隙的大小,而渗水入口的高度设置的较高,可以防止渗水入口被杂质堵住,也便于将杂质进行清扫打理,渗水入口自外向内逐渐收窄实现防止大块杂质进入,通过一定厚度的铺装层保持铺装层的结构强度。
[0017]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通道自所述中空层的边缘向下向所述中空层的中心处延伸,所述连接通道自外侧向内逐渐扩张,所述连接通道的通径小于所述下渗通道的通径,所述连接通道在所述中空层的内部交错分布。
[0018] 连接通道自中空层的边缘向中空层的中心是向下倾斜着延伸的,方便水的下滑下渗,且内部的通径越来越大,可以提高水的流通能力,增加排水效果,设计成交错分布可以防止其中一个通道堵住后无法下渗,这样增加路砖整体的排水能力。
[0019]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的上部呈拱形,所述中空层的高度至少为三十毫米,所述空腔的高度至少为十毫米,所述砖间横向通道连通至空腔的侧部。
[0020] 设计成拱形的结构可以增加路砖整体的强度,且为了增加排水储水效果,中空层的高度设计较厚,足够实现大量水的排水能力。
[0021] 进一步的,所述铺装层为三角形、矩形或六边形。
[0022] 根据需要可以在道路上铺设三角形、矩形或六边形等边沿被完全拼接的形状,而圆形椭圆则不行,会出现大量的裸露。
[0023] 进一步的,所述抵触面的上端面垫设有密封圈。
[0024] 通过在抵触面上垫放密封圈,可以更容易的将周围的地砖找平,不需要使劲敲打路砖的表面,且这样的结构也增加了路砖的抗压和抗震性。
[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6] 本发明将路砖设置成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上下部分的中部为中空的结构,下半部分底部为多孔结构,并且上半部分的上部侧壁上设有开槽,当路砖在铺设时,及时经过锤击,土壤与路砖底面的接触面不会变得紧密,反而由于多孔结构的挤压而变得松散,提高渗水性,并由于路砖之间的缝隙上部是很难积累较多的灰尘的,因此雨水容易从上半部分的上部侧壁上的开槽中进入到中空结构中,形成良好的排水渗水效果。

实施方案

[003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6]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排水性好的市政道路路砖结构,包括与土壤接触的土壤接触层1,土壤接触层1的上方连接有中空层2,中空层2的顶部设有上端面平整的铺装层3,中空层2中设有空腔201,土壤接触层1的底部设有与土壤接触的多孔部件,且多孔部件上的孔与空腔201连通,铺装层3的侧壁设有连续或断续分布的开槽,开槽与空腔201连通。
[0037] 土壤接触层1是路砖结构的下层,铺设在土壤表面的一层,为高密度砖结构组成,可以保持其硬度,中空层2和铺装层3一体成型,是与土壤接触层1可拆卸的分体式结构,中空层2是连接铺装层3和土壤接触层1的,中空层2内部有一个空腔201,可以使得内部的通道连通,土壤接触层1的底部设有与土壤接触的多孔部件,多孔部件上有很多疏孔,当铺设路砖时,疏孔结构和土壤层接触,一部分嵌入到土壤中,另一部分使得土壤进入到疏孔结构中,令接触面很松散和疏松,不会形成致密的压合层,因此有利于渗水,铺装层3的侧壁设有连续或断续分布的开槽,开槽与空腔201连通,当路砖铺设完毕后,由于路砖之间的缝隙底层容易填满泥土,而上层不容易被密实的泥土覆盖,及时覆盖了,在较大的雨水冲刷时也会漏出,这样水会从连续或断续分布的开槽中进入到空腔201然后下渗,且铺装层3的上表面是完整的不带开槽的,因此保持整个铺装路面的平整。
[0038] 具体的,土壤接触层1的上方设有限位凸块11,限位凸块11的外侧、土壤接触层1的上端面形成与中空层2接触的抵触面12,中空层2扣合在抵触面12的上端面,限位凸块11的内侧设有若干个透水槽111,透水槽111的下部连接多孔部件,透水槽111的上部与空腔201连通。
[0039] 由于路砖是上下可分离的结构,利用土壤接触层1上方的限位凸块11对上方的中空层2起到拼接限位的作用,限位凸块11的内侧有透水槽111,主要是实现上下连通,使得多孔部件与土壤接触时,土壤可以很容易的进入到透水槽111中,由于透水槽111与土壤的相对面积较大,空腔201中积累的水也很容易从透水槽111的下部排出。
[0040] 具体的,多孔部件包括网格板4,网格板4连接在土壤接触层1的底部,网格板4的内侧设有支撑连接部41,支撑连接部41将网格板4内侧的空间分隔成若干个与透水槽111对应的部分,在支撑连接部41的内侧设有切割网42,切割网42的下方设有弧形格网43。
[0041] 网格板4主要是由一个方形的框架以及框架内侧的支撑连接部41构成,形成了较强的支撑主体,支撑连接部41之间形成了镂空空间,其与透水槽111对应分布,网格板4的底部,支撑连接部41的内侧,也就是镂空空间的下部,设置了切割网42,切割网42和土壤接触的时候将土壤分隔分散,使其变得疏松。
[0042] 具体的,弧形格网43的弧面向下,且弧形格网43和切割网42之间均设有若干个通孔,弧形格网43的最低点与切割网42之间的间距小于十毫米,弧形格网43沿切割网42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分布,切割网42和弧形格网43由若干个交错的格条401构成,格条401的内部嵌设有钢条402。
[0043] 利用弧形格网43可以在切割网42的底部再增加一层与土壤的接触部分,这不仅增加了路砖的定位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对土壤的分隔能力,使土壤更深入的部分也被分隔疏松,提高土壤的渗水性,利用内嵌钢条402的格条401可以增加切割网42和弧形格网43的强度,并便于网格的定型和加工。
[0044] 具体的,开槽包括渗水入口301,渗水入口301的内侧设有向内延伸的连接通道204,连接通道204的下方设有竖向布置的下渗通道203,下渗通道203的第一端与连接通道
204连通,下渗通道203的另一端与空腔201连通,空腔201的侧部设有连通至中空层2端面的砖间横向通道202,四个中空层2侧面上的砖间横向通道202的高度对应。
[0045] 当路面上积水时,水顺着路砖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渗水入口301中,并顺着连接通道204进入到下渗通道203中,然后进入到空腔201中,实现往土壤中的下渗,而由于土壤间也存在局部土壤易下渗,而局部不容易下渗的情况,因此利用砖间横向通道202,易于下渗的土壤上空腔201水位较低,使得水在路砖间进行转移,从而也带动了疏松的土壤转移,使土壤的分布更加均匀,渗水能力也逐渐趋向于均匀,提高整体路面的渗水效果。
[0046] 具体的,铺装层3的边沿设有弧面31,渗水入口301的上部位于弧面31高度位置的中段,渗水入口301的下部位于中空层2的上部,渗水入口301自外向内逐渐收窄,铺装层3的厚度至少为八毫米。
[0047] 为了增加缝隙的渗水效果,铺装层3的边沿设有弧面31,通过弧面31可以增加缝隙的大小,而渗水入口301的高度设置的较高,可以防止渗水入口301被杂质堵住,也便于将杂质进行清扫打理,渗水入口301自外向内逐渐收窄实现防止大块杂质进入,通过一定厚度的铺装层3保持铺装层3的结构强度。
[0048] 具体的,连接通道204自中空层2的边缘向下向中空层2的中心处延伸,连接通道204自外侧向内逐渐扩张,连接通道204的通径小于下渗通道203的通径,连接通道204在中空层2的内部交错分布。
[0049] 连接通道204自中空层2的边缘向中空层2的中心是向下倾斜着延伸的,方便水的下滑下渗,且内部的通径越来越大,可以提高水的流通能力,增加排水效果,设计成交错分布可以防止其中一个通道堵住后无法下渗,这样增加路砖整体的排水能力。
[0050] 具体的,空腔201的上部呈拱形,中空层2的高度至少为三十毫米,空腔201的高度至少为十毫米,砖间横向通道202连通至空腔201的侧部。
[0051] 设计成拱形的结构可以增加路砖整体的强度,且为了增加排水储水效果,中空层2的高度设计较厚,足够实现大量水的排水能力。
[0052] 具体的,铺装层3为三角形、矩形或六边形。
[0053] 根据需要可以在道路上铺设三角形、矩形或六边形等边沿被完全拼接的形状,而圆形椭圆则不行,会出现大量的裸露。
[0054] 具体的,抵触面12的上端面垫设有密封圈。
[0055] 通过在抵触面12上垫放密封圈,可以更容易的将周围的地砖找平,不需要使劲敲打路砖的表面,且这样的结构也增加了路砖的抗压和抗震性。
[005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土壤接触层1是路砖结构的下层,铺设在土壤表面的一层,为高密度砖结构组成,可以保持其硬度,中空层2和铺装层3一体成型,是与土壤接触层1可拆卸的分体式结构,中空层2是连接铺装层3和土壤接触层1的,中空层2内部有一个空腔201,可以使得内部的通道连通,土壤接触层1的底部设有与土壤接触的多孔部件,多孔部件上有很多疏孔,当铺设路砖时,疏孔结构和土壤层接触,一部分嵌入到土壤中,另一部分使得土壤进入到疏孔结构中,令接触面很松散和疏松,不会形成致密的压合层,因此有利于渗水,铺装层3的侧壁设有连续或断续分布的开槽,开槽与空腔201连通,当路砖铺设完毕后,由于路砖之间的缝隙底层容易填满泥土,而上层不容易被密实的泥土覆盖,及时覆盖了,在较大的雨水冲刷时也会漏出,这样水会从连续或断续分布的开槽中进入到空腔201然后下渗,且铺装层3的上表面是完整的不带开槽的,因此保持整个铺装路面的平整,由于路砖是上下可分离的结构,利用土壤接触层1上方的限位凸块11对上方的中空层2起到拼接限位的作用,限位凸块11的内侧有透水槽111,主要是实现上下连通,使得多孔部件与土壤接触时,土壤可以很容易的进入到透水槽111中,由于透水槽111与土壤的相对面积较大,空腔201中积累的水也很容易从透水槽111的下部排出,当路面上积水时,水顺着路砖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渗水入口301中,并顺着连接通道204进入到下渗通道203中,然后进入到空腔201中,实现往土壤中的下渗,而由于土壤间也存在局部土壤易下渗,而局部不容易下渗的情况,因此利用砖间横向通道202,易于下渗的土壤上空腔201水位较低,使得水在路砖间进行转移,从而也带动了疏松的土壤转移,使土壤的分布更加均匀,渗水能力也逐渐趋向于均匀,提高整体路面的渗水效果。
[005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5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0027]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8] 图1是现有技术中路砖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是本发明土壤接触层和铺装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是本发明土壤接触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2] 图5是本发明中空层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3] 图6是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中:1、土壤接触层;11、限位凸块;111、透水槽;12、抵触面;2、中空层;201、空腔;202、砖间横向通道;203、下渗通道;204、连接通道;3、铺装层;301、渗水入口;31、弧面;4、网格板;401、格条;402、钢条;41、支撑连接部;42、切割网;43、弧形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