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解波 > 一种动物原料的处理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动物原料的处理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9-06-21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9-10-22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0-12-08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9-06-21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910552795.X 申请日 2019-06-21
公开/公告号 CN110273031B 公开/公告日 2020-12-08
授权日 2020-12-08 预估到期日 2039-06-21
申请年 2019年 公开/公告年 2020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C14B15/00C14B17/00 主分类号 C14B15/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0
权利要求数量 1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1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09055623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3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解波 当前专利权人 解波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第一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地址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西昌路现代嘉苑7栋206 邮编 234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安徽省 申请人所在市 安徽省宿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秦瑞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物原料的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切换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扣接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工作台,工作腔的左右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腔;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自动化的进行动物皮毛的整理,工作过程中能充分的对动物皮毛进行整理使其光洁,且装置实现顺搓逆搓以及毛皮翻面的步骤较为紧凑,缩短了单件工作时间,提高了总体效率,通过一个动力源带动更加节省能源对称的固定装置使固定更加稳固,可长时间反复进行工作,减少人力运营时间。
  • 摘要附图
    一种动物原料的处理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动物原料的处理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动物原料的处理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动物原料的处理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0-12-08 授权
2 2019-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C14B 15/00 专利申请号: 201910552795.X 申请日: 2019.06.21
3 2019-09-24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动物原料的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切换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扣接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工作台,工作腔的左右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腔,所述第一转腔远离所述工作腔的一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腔,所述第二转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三分之一齿齿轮,所述三分之一齿齿轮固定连接有传动转轴,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工作腔的上侧内壁内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导滑腔,所述切换装置内设置有切换腔,所述切换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上固定连接有切换转轴,所述切换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复位腔,所述复位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转腔,所述第三转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有花键轴,所述切换转轴的上端延伸套接于所述花键轴内,所述扣接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电机,所述电机动力配合连接有动力转轴,所述扣接装置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转腔内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八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转腔,所述传动转轴的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转腔内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电机动力转轴正转时,带动所述固定装置与扣接装置同步运动带动皮毛动物在工作台上固定,同时带动扣接装置将需要移动的毛巾与切换装置扣接,反转时切换装置工作,带动毛巾来回对动物皮毛顺、逆搓;
所述第一转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固定连接有转动转轴,所述第一转腔的远离所述工作腔的一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五转腔,所述转动转轴的远离所述工作腔的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五转腔内并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与所述第五转腔的远离所述工作腔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五转腔内的所述转动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所述转动块内上下对称的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工作腔一侧的固定腔,所述转动块内上下贯通的设置有固定转轴,所述固定转轴的两端延伸通出转动块并固定连接有固定齿轮,所述固定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相对所述转动转轴对称的固定滑块,所述固定滑块的靠近所述工作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传动转轴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五转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第五锥齿轮相啮合的三分之一齿锥齿轮;
所述导滑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切换腔,所述切换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导滑腔被并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导滑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导滑腔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连接的导滑块,所述移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导滑块固定连接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L型块,所述导滑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上顶滑块,所述上顶滑块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滑腔的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第一滑腔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拉线腔,所述拉线腔内前后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绕线柱,所述拉线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卡接滑块,所述卡接滑块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滑腔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顶压弹簧,所述卡接滑块的左端与所述上顶滑块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线,所述卡接滑块的右端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卡接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滑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滑腔,所述第三滑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下压滑块,所述下压滑块内左右贯通的设置有压槽,所述下压滑块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滑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压弹簧,所述第三滑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复位装置;
所述复位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导滑腔的上侧内壁的第四滑腔,所述第四滑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上抬滑块,所述上抬滑块内左右贯通的设置有抬槽,所述第三滑腔与所述第四滑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转腔,所述第六转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转动配合连接有固定轴,所述转杆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压槽内,所述转杆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抬槽内,所述第二滑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复位腔,所述复位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复位滑块,所述复位滑块的下端与所述复位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滑块内设置有与所述卡接滑块的右端的斜面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切换腔内设置有可与所述第六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七锥齿轮固定连接有切换转轴,所述切换转轴的上端延伸通入所述复位腔内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复位滑块的下端面上,所述切换腔内所述第七锥齿轮上侧的所述切换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第六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锥齿轮,所述复位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转腔,所述第三转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有花键轴,所述切换转轴的上端延伸套接于所述花键轴内;
所述电机的左右侧内壁内对称的设置有第七转腔,所述动力转轴的左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七转腔内并固定连接有棘轮,所述第七转腔内设置有与所述棘轮单向啮合的内棘轮,左侧的内棘轮固定连接有转轴且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左侧的第七转腔内,右侧的内棘轮固定连接有随动转轴,所述随动转轴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三转腔内并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八锥齿轮,左侧的所述第七转腔内设置有与左侧的所述内棘轮相啮合的单向齿轮,所述单向齿轮固定连接有单向转轴,所述第二转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转腔,所述传动转轴的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转腔内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单向转轴的左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转腔内并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四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九锥齿轮,左侧的所述第四转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十转腔,所述第十转腔内所述单向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承物装置;
所述承物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第十转腔的下侧内壁内的第五滑腔,所述第五滑腔内可滑动设置有顶压滑块,所述顶压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滑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第五滑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工作腔相连通的第六滑腔,所述第六滑腔与所述第五滑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七滑腔,所述第七滑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顶压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七滑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块相互扣合的第二卡块,所述第六滑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块固定连接的承物滑块,所述承物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倒Y型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毛巾,所述第六滑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八滑腔,所述第八滑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承物滑块固定连接且可与所述L型块相互扣合的倒L型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毛皮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物原料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皮毛松散光亮、美观保暖且经久耐用,可用于制作各类服装、玩具、靠垫等制品,由于对毛皮的需求,有大量的动物皮毛在进行交易,毛皮的制作有很多个步骤,其中一个步骤是整理皮毛增加其光洁度与柔顺度,现有技术中,皮毛的整理一般通过人手工进行,效率较低,且使用的工具不确定性高,因此,急需要一种安全,高效且高质量的动物原料的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物原料的处理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4]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动物原料的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切换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扣接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工作台,工作腔的左右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腔,所述第一转腔远离所述工作腔的一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腔,所述第二转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三分之一齿齿轮,所述三分之一齿齿轮固定连接有传动转轴,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工作腔的上侧内壁内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导滑腔,所述切换装置内设置有切换腔,所述切换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上固定连接有切换转轴,所述切换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复位腔,所述复位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转腔,所述第三转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有花键轴,所述切换转轴的上端延伸套接于所述花键轴内,所述扣接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电机,所述电机动力配合连接有动力转轴,所述扣接装置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转腔内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八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转腔,所述传动转轴的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转腔内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电机动力转轴正转时,带动所述固定装置与扣接装置同步运动带动皮毛动物在工作台上固定,同时带动扣接装置将需要移动的毛巾与切换装置扣接,反转时切换装置工作,带动毛巾来回对动物皮毛顺、逆搓。
[0005]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工作台,工作腔的左右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腔,所述第一转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固定连接有转动转轴,所述第一转腔的远离所述工作腔的一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五转腔,所述转动转轴的远离所述工作腔的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五转腔内并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与所述第五转腔的远离所述工作腔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五转腔内的所述转动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所述转动块内上下对称的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工作腔一侧的固定腔,所述转动块内上下贯通的设置有固定转轴,所述固定转轴的两端延伸通出转动块并固定连接有固定齿轮,所述固定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相对所述转动转轴对称的固定滑块,所述固定滑块的靠近所述工作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第一转腔远离所述工作腔的一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腔,所述第二转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可与所述固定齿轮相啮合的三分之一齿齿轮,所述三分之一齿齿轮固定连接有传动转轴,所述传动转轴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五转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第五锥齿轮相啮合的三分之一齿锥齿轮。
[0006]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工作腔的上侧内壁内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导滑腔,所述导滑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切换腔,所述切换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导滑腔被并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导滑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导滑腔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连接的导滑块,所述移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导滑块固定连接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L型块,所述导滑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上顶滑块,所述上顶滑块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滑腔的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第一滑腔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拉线腔,所述拉线腔内前后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绕线柱,所述拉线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卡接滑块,所述卡接滑块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滑腔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顶压弹簧,所述卡接滑块的左端与所述上顶滑块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线,所述卡接滑块的右端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卡接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滑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滑腔,所述第三滑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下压滑块,所述下压滑块内左右贯通的设置有压槽,所述下压滑块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滑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压弹簧,所述第三滑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复位装置。
[0007]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复位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导滑腔的上侧内壁的第四滑腔,所述第四滑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上抬滑块,所述上抬滑块内左右贯通的设置有抬槽,所述第三滑腔与所述第四滑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转腔,所述第六转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转动配合连接有固定轴,所述转杆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压槽内,所述转杆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抬槽内,所述第二滑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复位腔,所述复位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复位滑块,所述复位滑块的下端与所述复位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滑块内设置有与所述卡接滑块的右端的斜面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切换腔内设置有可与所述第六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七锥齿轮固定连接有切换转轴,所述切换转轴的上端延伸通入所述复位腔内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复位滑块的下端面上,所述切换腔内所述第七锥齿轮上侧的所述切换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第六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锥齿轮,所述复位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转腔,所述第三转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有花键轴,所述切换转轴的上端延伸套接于所述花键轴内。
[0008]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扣接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有动力转轴,所述电机的左右侧内壁内对称的设置有第七转腔,所述动力转轴的左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七转腔内并固定连接有棘轮,所述第七转腔内设置有与所述棘轮单向啮合的内棘轮,左侧的内棘轮固定连接有转轴且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左侧的第七转腔内,右侧的内棘轮固定连接有随动转轴,所述随动转轴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三转腔内并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八锥齿轮,左侧的所述第七转腔内设置有与左侧的所述内棘轮相啮合的单向齿轮,所述单向齿轮固定连接有单向转轴,所述第二转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转腔,所述传动转轴的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转腔内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单向转轴的左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转腔内并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四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九锥齿轮,左侧的所述第四转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十转腔,所述第十转腔内所述单向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承物装置。
[0009]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承物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第十转腔的下侧内壁内的第五滑腔,所述第五滑腔内可滑动设置有顶压滑块,所述顶压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滑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第五滑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工作腔相连通的第六滑腔,所述第六滑腔与所述第五滑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七滑腔,所述第七滑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顶压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七滑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块相互扣合的第二卡块,所述第六滑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块固定连接的承物滑块,所述承物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倒Y型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毛巾,所述第六滑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八滑腔,所述第八滑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承物滑块固定连接且可与所述L型块相互扣合的倒L型块。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自动化的进行动物皮毛的整理,工作过程中能充分的对动物皮毛进行整理使其光洁,且装置实现顺搓逆搓以及毛皮翻面的步骤较为紧凑,缩短了单件工作时间,提高了总体效率,通过一个动力源带动更加节省能源对称的固定装置使固定更加稳固,可长时间反复进行工作,减少人力运营时间。

实施方案

[0014]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0015] 参照图1-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动物原料的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1、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切换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扣接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工作腔32,所述工作腔32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工作台31,工作腔32的左右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腔19,所述第一转腔19远离所述工作腔32的一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腔17,所述第二转腔17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三分之一齿齿轮18,所述三分之一齿齿轮18固定连接有传动转轴14,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工作腔32的上侧内壁内的移动腔56,所述移动腔56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导滑腔58,所述切换装置内设置有切换腔61,所述切换腔61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锥齿轮78,所述第一锥齿轮78上固定连接有切换转轴62,所述切换腔61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复位腔76,所述复位腔76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转腔35,所述第三转腔35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锥齿轮33,所述第二锥齿轮33固定连接有花键轴73,所述切换转轴62的上端延伸套接于所述花键轴73内,所述扣接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电机37,所述电机37动力配合连接有动力转轴39,所述扣接装置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转腔35内与所述第二锥齿轮33相啮合的第八锥齿轮34,所述第二转腔17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转腔12,所述传动转轴14的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转腔12内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13,电机动力转轴38正转时,带动所述固定装置与扣接装置同步运动带动皮毛动物在工作台31上固定,同时带动扣接装置将需要移动的毛巾与切换装置扣接,反转时切换装置工作,带动毛巾来回对动物皮毛顺、逆搓。
[0016]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工作腔32,所述工作腔32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工作台31,工作腔32的左右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腔19,所述第一转腔19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块24,所述转动块24固定连接有转动转轴21,所述第一转腔19的远离所述工作腔32的一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五转腔23,所述转动转轴21的远离所述工作腔32的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五转腔23内并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与所述第五转腔23的远离所述工作腔32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五转腔23内的所述转动转轴21上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22,所述转动块24内上下对称的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工作腔32一侧的固定腔25,所述转动块24内上下贯通的设置有固定转轴15,所述固定转轴15的两端延伸通出转动块24并固定连接有固定齿轮16,所述固定腔25内螺纹配合连接有相对所述转动转轴21对称的固定滑块26,所述固定滑块26的靠近所述工作腔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7,所述固定块27固定连接有橡胶块28,所述第一转腔19远离所述工作腔32的一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腔17,所述第二转腔17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可与所述固定齿轮相啮合的三分之一齿齿轮18,所述三分之一齿齿轮18固定连接有传动转轴14,所述传动转轴14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五转腔23内并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第五锥齿轮相啮合的三分之一齿锥齿轮20。
[0017]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工作腔32的上侧内壁内的移动腔56,所述移动腔56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导滑腔58,所述导滑腔58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切换腔61,所述切换腔61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六锥齿轮60,所述第六锥齿轮60固定连接有丝杆57,所述丝杆57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导滑腔58被并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导滑腔58的左侧内壁上,所述导滑腔58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丝杆57螺纹配合连接的导滑块55,所述移动腔56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导滑块55固定连接的移动块54,所述移动块5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L型块53,所述导滑腔58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滑腔63,所述第一滑腔63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上顶滑块64,所述上顶滑块6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滑腔63的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65,所述第一滑腔63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拉线腔66,所述拉线腔66内前后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绕线柱68,所述拉线腔66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腔92,所述第二滑腔92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卡接滑块93,所述卡接滑块93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滑腔92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顶压弹簧89,所述卡接滑块93的左端与所述上顶滑块64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线67,所述卡接滑块93的右端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卡接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91,所述第二滑腔92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滑腔85,所述第三滑腔85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下压滑块88,所述下压滑块88内左右贯通的设置有压槽87,所述下压滑块88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滑腔85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压弹簧84,所述第三滑腔85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复位装置。
[0018]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复位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导滑腔58的上侧内壁的第四滑腔79,所述第四滑腔79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上抬滑块80,所述上抬滑块80内左右贯通的设置有抬槽81,所述第三滑腔85与所述第四滑腔79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转腔83,所述第六转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杆86,所述转杆86转动配合连接有固定轴82,所述转杆86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压槽87内,所述转杆86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抬槽81内,所述第二滑腔92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复位腔76,所述复位腔76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复位滑块
75,所述复位滑块75的下端与所述复位腔76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77,所述复位滑块75内设置有与所述卡接滑块93的右端的斜面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凹槽74,所述切换腔61内设置有可与所述第六锥齿轮60相啮合的第七锥齿轮59,所述第七锥齿轮59固定连接有切换转轴62,所述切换转轴62的上端延伸通入所述复位腔76内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复位滑块75的下端面上,所述切换腔61内所述第七锥齿轮59上侧的所述切换转轴62上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第六锥齿轮60相啮合的第一锥齿轮78,所述复位腔76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转腔35,所述第三转腔35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锥齿轮33,所述第二锥齿轮33固定连接有花键轴73,所述切换转轴62的上端延伸套接于所述花键轴73内。
[0019]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扣接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电机37,所述电机37固定连接有动力转轴38,所述电机37的左右侧内壁内对称的设置有第七转腔42,所述动力转轴38的左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七转腔42内并固定连接有棘轮39,所述第七转腔42内设置有与所述棘轮39单向啮合的内棘轮40,左侧的内棘轮40固定连接有转轴且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左侧的第七转腔42内,右侧的内棘轮40固定连接有随动转轴36,所述随动转轴36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三转腔35内并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锥齿轮
33相啮合的第八锥齿轮34,左侧的所述第七转腔42内设置有与左侧的所述内棘轮40相啮合的单向齿轮41,所述单向齿轮41固定连接有单向转轴49,所述第二转腔17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转腔12,所述传动转轴14的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转腔12内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13,所述单向转轴49的左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转腔12内并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四锥齿轮13相啮合的第九锥齿轮50,左侧的所述第四转腔12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十转腔46,所述第十转腔46内所述单向转轴49上固定连接有凸轮47,所述凸轮47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承物装置。
[0020]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承物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第十转腔46的下侧内壁内的第五滑腔48,所述第五滑腔48内可滑动设置有顶压滑块45,所述顶压滑块4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块44,所述环形块44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滑腔48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44,所述第五滑腔48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工作腔32相连通的第六滑腔51,所述第六滑腔51与所述第五滑腔48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七滑腔94,所述第七滑腔94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顶压滑块45固定连接的第一卡块71,所述第七滑腔94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块71相互扣合的第二卡块70,所述第六滑腔51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块70固定连接的承物滑块72,所述承物滑块7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倒Y型的支撑杆29,所述支撑杆29的下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毛巾30,所述第六滑腔51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八滑腔52,所述第八滑腔52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承物滑块72固定连接且可与所述L型块53相互扣合的倒L型块69。
[0021] 当本装置工作时,将动物毛皮放置于工作台31上,撒上带酒精的木屑,启动电机37,带动动力转轴38转动,进而带动内棘轮40转动,进而带动左侧的内棘轮40转动,进而带动单向齿轮41转动,进而带动单向转轴49转动,进而带动第九锥齿轮50转动,进而带动第四锥齿轮13转动,进而带动传动转轴14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腔17转动,进而带动固定齿轮16转动,进而带动固定滑块26相互靠近,进而带动固定块27相互靠近固定动物皮毛,同时单向转轴49转动带动凸轮47转动,进而带动顶压滑块45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卡块71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二卡块70带动承物滑块72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支撑杆29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毛巾30与动物皮毛相抵接,同时承物滑块72向下移动带动倒L型块69向下移动与L型块53相扣合,此时电机37反转,带动动力转轴38转动,进而带动内棘轮40转动,进而带动右侧的内棘轮40转动,进而带动随动转轴36转动,进而带动第八锥齿轮34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
33转动,进而带动花键轴73转动,进而带动切换转轴62转动,进而带动第七锥齿轮59转动,进而带动第六锥齿轮60转动,进而带动丝杆57转动,进而带动导滑块55向右移动,进而带动移动块54向右移动,进而带动L型块53向右移动,进而带动倒L型块69带动承物滑块72向右移动,进而带动支撑杆29向右移动,进而带动毛巾30向右移动对动物皮毛顺搓,向右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导滑块55带动上抬滑块80向上移动,进而带动转杆86翻转,进而带动下压滑块
88向下移动与91脱离配合,进而压缩弹簧65带动上顶滑块64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拉线67带动卡接滑块93向左移动与第二凹槽74脱离配合,进而复位弹簧77带动复位滑块75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切换转轴62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78与第六锥齿轮60相啮合,第六锥齿轮60与第七锥齿轮59脱离配合,切换转轴62转动带动第七锥齿轮59转动,进而带动第六锥齿轮60反转,进而带动导滑块55向左移动,进而带动移动块54向左移动,进而带动承物滑块72向左移动,进而带动支撑杆29向左移动,进而带动毛巾30向左移动对动物皮毛逆搓,电机37正转,带动支撑杆29以及毛巾30向上移动,同时带动三分之一齿锥齿轮20带动第五锥齿轮22转动,进而带动转动块24翻转,进而带动动物皮毛翻面,进而带动支撑杆29以及毛巾
30向下移动,进而带动三分之一齿齿轮18与固定齿轮16恰好啮合,电机37反转对皮毛进行顺搓和逆搓。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自动化的进行动物皮毛的整理,工作过程中能充分的对动物皮毛进行整理使其光洁,且装置实现顺搓逆搓以及毛皮翻面的步骤较为紧凑,缩短了单件工作时间,提高了总体效率,通过一个动力源带动更加节省能源对称的固定装置使固定更加稳固,可长时间反复进行工作,减少人力运营时间。
[0023]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动物原料的处理装置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本发明中图1“A”的放大示意图;
[0013] 图3是本发明中图1“B”的放大示意图。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