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接口专利详情

一种高速接口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5-08-12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5-12-09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19-07-05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5-08-12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510493896.6 申请日 2015-08-12
公开/公告号 CN105045744B 公开/公告日 2019-07-05
授权日 2019-07-05 预估到期日 2035-08-12
申请年 2015年 公开/公告年 2019年
缴费截止日 2022-09-12
分类号 G06F13/38G06F13/40 主分类号 G06F13/38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7
权利要求数量 8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2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02255682A、CN101404645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5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权利转移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蚌埠立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文君 第一发明人 文君
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思贤路3666号 邮编 201616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上海市 申请人所在市 上海市松江区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周希良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接口,连接于一微处理器与一网络控制芯片之间,包括:一发射接口、一接收接口和一调试端口,调试端口分别连接发射接口和接收接口,用以配置发射接口和/或接收接口的传输信号延时时间;发射接口包括复数条第一通道,每个第一通道设置一独立的第一延时电路;接收接口包括复数条第二通道,每个第二通道设置一独立的第二延时电路;第一延时电路及第二延时电路,用以补偿微处理器与网络控制芯片的时序差异将传输信号延时时间T1;和/或补偿时序畸变将传输信号延时时间T2。采用高速接口可满足微处理器和网络控制芯片的时序要求,补偿微处理器与网络控制芯片的时序差异,以及补偿因走线长度引起的时序畸变。
  • 摘要附图
    一种高速接口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高速接口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高速接口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高速接口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高速接口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03-26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1.03.12 专利权人由蚌埠立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湖州帷幄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地址由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燕山路8319号(上理工科技园6号302室)变更为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爱山街道新天地商务写字楼1019室
2 2019-07-05 授权
3 2015-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G06F 13/38 专利申请号: 201510493896.6 申请日: 2015.08.12
4 2015-11-11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高速接口,连接于一微处理器与一网络控制芯片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发射接口、一接收接口和一调试端口,所述调试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发射接口和所述接收接口,用以配置所述发射接口和/或所述接收接口的传输信号延时时间;所述发射接口包括复数条第一通道,每个所述第一通道设置一独立的第一延时电路;
所述接收接口包括复数条第二通道,每个所述第二通道设置一独立的第二延时电路;
所述第一延时电路及所述第二延时电路,用以补偿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网络控制芯片的时序差异将传输信号延时时间T1;和/或
补偿时序畸变将传输信号延时时间T2;
所述复数条第一通道包括一发射时钟通道,所述发射时钟通道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的时钟控制逻辑模块与所述网络控制芯片之间,用以传输时钟信号;
所述发射时钟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一延时电路为时钟可编程的延时电路;
所述复数条第一通道包括N条发射数据位通道,所述N条发射数据位通道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的发送数据缓存模块与所述网络控制芯片之间,用以传输数据位信号;
每条所述发射数据位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一延时电路为独立的数据位可编程的延时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时钟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一延时电路两端并联一独立的第一延时开关,所述第一延时开关可控制地使所述发射时钟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一延时电路短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接口,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发射数据位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一延时电路两端均并联一独立的第二延时开关,每个所述第二延时开关可控制地使相应的所述发射数据位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一延时电路短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条第二通道包括一接收时钟通道,所述接收时钟通道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的时钟控制逻辑模块与所述网络控制芯片之间,用以传输时钟信号;
所述接收时钟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二延时电路为时钟可编程的延时电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时钟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二延时电路两端并联一独立的第三延时开关,所述第三延时开关可控制地使所述接收时钟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二延时电路短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条第二通道包括N条接收数据位通道,所述N条接收数据位通道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的接收数据缓存模块与所述网络控制芯片之间,用以传输数据位信号;
每条所述接收数据位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二延时电路为独立的数据位可编程的延时电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接口,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接收数据位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二延时电路两端均并联一独立的第四延时开关,每个所述第四延时开关可控制地使相应的所述接收数据位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二延时电路短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接口还包括一发射使能通道,用以传输发射使能信号,和/或一发射错误通道,用以传输发射错误信号;和/或所述接收接口还包括一接收使能通道,用以传输接收使能信号,和/或一接收错误通道,用以传输接收错误信号。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进行时序补偿的高速接口。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高速度,高带宽,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要求,对信号完整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时序的完整性作为信号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越来越关注。GMII(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吉比特介质独立接口,常用于微处理器与网络控制芯片之间的通信。采用GMII接口通信时,由于时序异常会造成GMII接口通信时部分数据丢失甚至GMII接口无法通信,时序异常的具体情况如下:
[0003] 由于微处理器的数据发送时序与网络控制芯片的接收时序存在一定的时序差异;或者微处理器的接收时序与网络控制芯片的发送时序存在一定的时序差异;或者虽然微处理器的接收时序符合网络控制芯片的发送时序但是由于PCB布线等因素引起时序畸变。如图1所示,网络控制芯片输出的时钟信号A与数据信号B在时钟信号A的上升沿时,数据信号B处于不稳定态,如果被微处理器接收,将会导致数据错误或微处理器与网络控制芯片无法通信。
[0004] 目前对于GMII通信接口时序问题常用的解决方案如下:
[0005] 第一种方案:通过软件配置或者硬件配置实现对时钟信号进行固定时间的延时。第一种方案只能针对时钟信号,且延迟时间固定,既不能根据实际时钟的PCB布线情况进行灵活补偿,也不能补偿数据信号的时序,在应用于板级GMII接口时更有局限性;
[0006] 第二种方案:采用控制PCB布线长度对时序进行一定的微调。第二种方案只能微调信号中的时序差异,延迟时间的调整范围有限,尤其在PCB面积和布板空间受限的情况下,无法通过控制走线长度来满足GMII接口的时序要求。另外由于设计前期缺乏有效的评估方式,只能依据设计经验进行信号线线长的控制,在设计时需频繁进行设计变更,设计成本高;
[0007] 第三种方案:在时钟信号上增加旁路电容。第三种方案通过改变时钟的斜率来微调时序差异,不仅延迟时间的调整范围有限,而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容易因为时钟边沿的畸变导致数据收发时序异常,引发数据丢失,系统的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0008] 针对现有的GMII接口通信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实现补偿微处理器与网络控制芯片的时序差异及时序畸变的高速接口。
[0009]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0] 一种高速接口,连接于一微处理器与一网络控制芯片之间,包括:一发射接口、一接收接口和一调试端口,所述调试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发射接口和所述接收接口,用以配置所述发射接口和/或所述接收接口的传输信号延时时间;
[0011] 所述发射接口包括复数条第一通道,每个所述第一通道设置一独立的第一延时电路;
[0012] 所述接收接口包括复数条第二通道,每个所述第二通道设置一独立的第二延时电路;
[0013] 所述第一延时电路及所述第二延时电路,用以补偿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网络控制芯片的时序差异将传输信号延时时间T1;和/或
[0014] 补偿时序畸变将传输信号延时时间T2。
[0015] 优选的,所述复数条第一通道包括一发射时钟通道,所述发射时钟通道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的时钟控制逻辑模块与所述网络控制芯片之间,用以传输时钟信号;
[0016] 所述发射时钟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一延时电路为时钟可编程的延时电路。
[0017] 优选的,所述发射时钟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一延时电路两端并联一独立的第一延时开关,所述第一延时开关可控制地使所述发射时钟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一延时电路短路。
[0018] 优选的,所述复数条第一通道包括N条发射数据位通道,所述N条发射数据位通道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的发送数据缓存模块与所述网络控制芯片之间,用以传输数据位信号;
[0019] 每条所述发射数据位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一延时电路为独立的数据位可编程的延时电路。
[0020] 优选的,每条所述发射数据位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一延时电路两端均并联一独立的第二延时开关,每个所述第二延时开关可控制地使相应的所述发射数据位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一延时电路短路。
[0021] 优选的,所述复数条第二通道包括一接收时钟通道,所述接收时钟通道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的时钟控制逻辑模块与所述网络控制芯片之间,用以传输时钟信号;
[0022] 所述接收时钟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二延时电路为时钟可编程的延时电路。
[0023] 优选的,所述接收时钟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二延时电路两端并联一独立的第三延时开关,所述第三延时开关可控制地使所述接收时钟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二延时电路短路。
[0024] 优选的,所述复数条第二通道包括N条接收数据位通道,所述N条接收数据位通道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器的接收数据缓存模块与所述网络控制芯片之间,用以传输数据位信号;
[0025] 每条所述接收数据位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二延时电路为独立的数据位可编程的延时电路。
[0026] 优选的,每条所述接收数据位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二延时电路两端均并联一独立的第四延时开关,每个所述第四延时开关可控制地使相应的所述接收数据位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二延时电路短路。
[0027] 优选的,所述发射接口还包括一发射使能通道,用以传输发射使能信号,和/或一发射错误通道,用以传输发射错误信号;和/或
[0028] 所述接收接口还包括一接收使能通道,用以传输接收使能信号,和/或一接收错误通道,用以传输接收错误信号。
[0029]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0030] 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的高速接口可满足微处理器和网络控制芯片的时序要求,补偿微处理器与网络控制芯片的时序差异,以及补偿因走线长度引起的时序畸变,可灵活调整延迟时间。

实施方案

[003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6]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0038]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高速接口,连接于一微处理器与一网络控制芯片之间,包括:一发射接口、一接收接口和一调试端口,调试端口分别连接发射接口和接收接口,用以配置发射接口和/或接收接口的传输信号延时时间;
[0039] 发射接口包括复数条第一通道,每个第一通道设置一独立的第一延时电路;
[0040] 接收接口包括复数条第二通道,每个第二通道设置一独立的第二延时电路;
[0041] 第一延时电路及第二延时电路,用以补偿微处理器与网络控制芯片的时序差异将传输信号延时时间T1;和/或
[0042] 补偿时序畸变将传输信号延时时间T2。
[0043] 进一步地,网络控制芯可采用交换芯片或者物理层(PHY)芯片,调试端口可采用UART端口(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通过系统UART端口或者其它调试端口配置对应的可编程延时电路,可将确定后的传输信号延时时间T1和/或T2的数值固化在存储模块中,上电后通过flash的程序初始化可编程延时电路以实现对延时时间配置。
[0044]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发射接口和接收接口可满足微处理器和网络控制芯片的时序要求,通过延时电路补偿微处理器与网络控制芯片的时序差异,以及补偿因走线长度引起的时序畸变,可灵活调整延迟时间。
[0045]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复数条第一通道包括一发射时钟通道,发射时钟通道连接于微处理器的时钟控制逻辑模块与网络控制芯片之间,用以传输时钟信号(GTXCLK);
[0046] 发射时钟通道对应的第一延时电路为时钟可编程的延时电路。
[0047] 如图4所示通过时钟可编程的延时电路,将时间信号A延时时间T,在时钟信号A的上升沿,数据信号B处于稳定态,数据的建立时间Ts和保持时间Th能满足微处理器的要求,以使数据信号B能被微处理器稳定的接收。
[0048]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时钟控制逻辑模块发射时钟信号,通过第一延时电路依据微处理器与网络控制芯片的时序差异对时钟信号进行补偿,和/或依据补偿因走线长度引起的时序畸变对时钟信号进行补偿,以保证信号的完整性。
[0049] 如图2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发射时钟通道对应的第一延时电路两端并联一独立的第一延时开关K1,第一延时开关K1可控制地使发射时钟通道对应的第一延时电路短路。
[005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时开关K1与发射时钟通道对应的第一延时电路并联连接,通过第一延时开关K1可控制第一延时电路的工作或短路,可根据微处理器与网络控制芯片的时序需要控制第一延时电路的工作状态。
[0051]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复数条第一通道包括N条发射数据位通道,N条发射数据位通道连接于微处理器的发送数据缓存模块与网络控制芯片之间,用以传输数据位信号(TXD0-TXD7);
[0052] 每条发射数据位通道对应的第一延时电路为独立的数据位可编程的延时电路。
[0053] 进一步地,N条发射数据位通道可以是8条。
[0054]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发送数据缓存模块发送数据位信号,每个第一延时电路可根据对应的发射数据位通道与时钟信号的时序关系,单独调整延时时间以满足时序要求。当数据布线产生了时序畸变时,可通过第一延时电路对数据位延时时间进行补偿。
[0055] 如图2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每条发射数据位通道对应的第一延时电路两端均并联一独立的第二延时开关K2,每个第二延时开关K2可控制地使相应的发射数据位通道对应的第一延时电路短路。
[0056]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延时开关K2与相应的发射数据位通道对应的第一延时电路并联连接,通过第二延时开关K2可控制该第一延时电路的工作或短路,可根据微处理器与网络控制芯片的时序需要控制第一延时电路的工作状态。
[0057]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复数条第二通道包括一接收时钟通道,接收时钟通道连接于微处理器的时钟控制逻辑模块与网络控制芯片之间,用以传输时钟信号(RXCLK);
[0058] 接收时钟通道对应的第二延时电路为时钟可编程的延时电路。
[0059]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二延时电路依据微处理器与网络控制芯片的时序差异对接收到的时钟信号进行补偿,和/或依据补偿因走线长度引起的时序畸变对时钟信号进行补偿,以保证信号的完整性。
[0060] 如图3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接收时钟通道对应的第二延时电路两端并联一独立的第三延时开关K3,第三延时开关K3可控制地使接收时钟通道对应的第二延时电路短路。
[006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延时开关K3与相应的接收时钟通道对应的第二延时电路并联连接,通过第三延时开关K3可控制该第二延时电路的工作或短路,可根据微处理器与网络控制芯片的时序需要控制第二延时电路的工作状态。
[0062]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复数条第二通道包括N条接收数据位通道,N条接收数据位通道连接于微处理器的接收数据缓存模块与网络控制芯片之间,用以传输数据位信号(RXD0-RXD7);
[0063] 每条接收数据位通道对应的第二延时电路为独立的数据位可编程的延时电路。
[0064] 进一步地,N条接收数据位通道可以是8条。
[0065]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接收数据缓存模块接收数据位信号,每个第二延时电路可根据对应的接收数据位通道与时钟信号的时序关系,单独调整延时时间以满足时序要求。当数据布线产生了时序畸变,可通过第二延时电路对数据位延时时间进行补偿。
[0066] 如图3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每条接收数据位通道对应的第二延时电路两端均并联一独立的第四延时开关K4,每个第四延时开关K4可控制地使相应的接收数据位通道对应的第二延时电路短路。
[0067]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四延时开关K4与相应的接收时钟通道对应的第二延时电路并联连接,通过第四延时开关K4可控制该第二延时电路的工作或短路,可根据微处理器与网络控制芯片的时序需要控制第二延时电路的工作状态。
[0068]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发射接口还包括一发射使能通道,用以传输发射使能信号(RXDV),和/或一发射错误通道,用以传输发射错误信号(RXER);和/或
[0069] 接收接口还包括一接收使能通道,用以传输接收使能信号(TXEN),和/或一接收错误通道,用以传输接收错误信号(TXER)。
[0070] 于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本发明中的高速接口可适用于GMII/RGMII(Reduced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精简吉比特介质独立接口)/MII(媒体独立接口)/RMII(Reduced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简化媒体独立接口)中的时序补偿。高速接口发送的时钟信号和接收的时钟信号都可以通过可编程延时电路灵活的调整延时时间。高速接口中的发射/接收的每个数据位信号都能依据实际布线情况独立进行时序补偿。
[0071] 本发明中的高速接口可以应用于微处理器或者交换芯片或者PHY芯片内部的通信接口中,或应用于独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芯片的时序补偿中。高速接口可独立于微处理器与网络控制芯片之间,也可嵌入于微处理器内部或网络控制芯片内部,以供微处理器与网络控制芯片进行数据通信。
[007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现有的GMII接口的时序波形图;
[0032]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高速接口的发射接口的模块图;
[0033]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高速接口的接收接口的模块图;
[0034]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高速接口的时序补偿波形图。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