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浙江理工大学 > 基于运动学映射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设计方法专利详情

基于运动学映射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设计方法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7-08-30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8-03-02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19-07-16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7-08-30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710760318.3 申请日 2017-08-30
公开/公告号 CN107654585B 公开/公告日 2019-07-16
授权日 2019-07-16 预估到期日 2037-08-30
申请年 2017年 公开/公告年 2019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F16H1/28A01C11/00A01C11/02G06F17/50 主分类号 F16H1/28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0
权利要求数量 1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11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202857289U、CN101463889A、CN105009754A、JP2015039300A、CN102792814A、CN102379181A、CN201612019U、JP2018000145A、CN201612019U、CN102907201A、CN201612019U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5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专利权人 浙江理工大学
发明人 孙良、王振飞 第一发明人 孙良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 邮编 310018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2
申请人所在省 浙江省 申请人所在市 浙江省杭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黄前泽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运动学映射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设计方法。现有反求移栽机构的方法难度大,优化过程复杂。本发明通过运动学映射的方法,通过五个给定的姿态点求得两套四杆机构可以形成两条封闭的轨迹,然后在两条封闭的轨迹取点并用三次非均匀B样条插值得到角位移曲线,通过角位移曲线求出总传动比曲线,进行传动比分配;通过两级传动比求出两对非圆齿轮的节曲线。本发明通过两条封闭轨迹上的点分别进行优化调整,耦合关联度小,可调性更强,优化移栽轨迹的过程更简便。
  • 摘要附图
    基于运动学映射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设计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
    基于运动学映射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设计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2
    基于运动学映射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设计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3
    基于运动学映射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设计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4
    基于运动学映射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设计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5
    基于运动学映射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设计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6
    基于运动学映射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设计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7
    基于运动学映射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设计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8
    基于运动学映射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设计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9
    基于运动学映射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设计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0
    基于运动学映射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设计方法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19-07-16 授权
2 2018-03-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F16H 1/28 专利申请号: 201710760318.3 申请日: 2017.08.30
3 2018-02-02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基于运动学映射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一、构建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包括行星架和移栽臂,以及设置在行星架内的第一级主动轮、第一级从动轮、第二级主动轮和第二级从动轮;第一级主动轮固接在机架上;行星架的一端与第一级主动轮铰接,另一端与第二级从动轮铰接,中部与第一级从动轮铰接;第一级从动轮与第二级主动轮固接;第一级主动轮的铰接点定义为固定铰接点,第二级从动轮的铰接点定义为动铰接点;第一级主动轮与第一级从动轮啮合;第二级主动轮与第二级从动轮啮合;移栽臂的壳体与第二级从动轮固接;移栽臂的凸轮与行星架固接;
步骤二、基于运动学映射的方法反求出两套四杆机构;
动铰链点在动坐标系xoy中的坐标(x,y)转化到静坐标系XOY中的坐标表达形式如下:
其中,动坐标系xoy原点到X轴的距离为d1,到Y轴的距离为d2,x轴与X轴的夹角为令
将 d1和d2用Z1、Z2、Z3和Z4表达,得到
由于动铰链点必然在以固定铰链点为圆心的圆上,即动铰链点满足圆方程:
2a1X+2a2Y+a3=a0(X2+Y2)            (3)
其中,a0、a1、a2和a3均为系数;
将公式(2)代入公式(3),得到:

其中,p1=-a0,p2=a0x,p3=a0y,p4=a1,p5=a2,p6=-a1y+a2x,p7=-(a1x+a2y)/2,p8=(a3-a0(x2+y2))/4;
八个系数p1、p2、p3、p4、p5、p6、p7和p8不独立,但是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方程
p1p6+p2p5-p3p4=0                  (5)
2p1p7-p2p4-p3p5=0                 (6)
将姿态点表达成三维坐标形式 取五个姿态点 j=1,
2,3,4,5,分别代入公式(1)得到五组Zi解,i=1,2,3,4,五组Zi解记为Zji;为了满足移栽轨迹的要求,其中三个姿态点取苗点附近选取,另外两个姿态点在推苗点选取,且五个姿态点同时约束轨迹的整体高度;
五组Zi解分别代入公式(4)中的方程,并写成矩阵形式如下:
其中,矩阵系数 Aj2=Zj1Zj3-Zj2Zj4,Aj3=Zj2Zj3+Zj1Zj4,Aj4=Zj1Zj3+
Zj2Zj4,Aj5=Zj2Zj3-Zj1Zj4,Aj6=Zj3Zj4, p=[p1 p2 p3 p4 
p5 p6 p7 p8]T,
令系数矩阵
矩阵[A]T[A]有三个特征值为零,相对应的三个特征向量vα,vβ和vγ构成了零空间的基;
令α,β,γ为三个实参数,向量p表达为:
p=αvα+βvβ+γvγ                    (7)
向量p满足公式(5)和(6),把公式(7)中的p1、p2、p3、p4、p5、p6和p7代入公式(5)和(6)得到K10α2+K11β2+K12αβ+K13αγ+K14βγ+K15γ2=0    (8)
K20α2+K21β2+K22αβ+K23αγ+K24βγ+K25γ2=0    (9)
其中Kmn,m=1,2、n=0,1,2,3,4,5,均由三个特征向量组成的表达式表达;设定γ≠0,公式(8)和(9)两边同除γ2,得到关于 和 的两个二元二次方程,该两个二元二次方程有两组实数解,即向量p有两组解;得到向量p两组解分别后回代到p1=-a0,p2=a0x,p3=a0y,p4=a1,p5=a2,p6=-a1y+a2x,p7=-(a1x+a2y)/2,p8=(a3-a0(x2+y2))/4,求得两组a0,a1,a2,a3,x,y;两组a0、a1、a2、a3代入公式(3)并将圆方程转换成圆心半径式;两个圆方程的圆心坐标就是两个固定铰链点;
取苗点附近的三个姿态点中取一个姿态点,并将两组x,y值代入
和 算出该姿态点对应的两个移动铰链点坐标;以两个固定铰
链点的连线为机架,以两个固定铰链点与对应移动铰链点的连线为曲柄或摆杆,以两个移动铰链点的连接为连杆,形成第一套四杆机构;
推苗点附近的两个姿态点中取一个姿态点,并将两组x,y值代入
和 算出该姿态点对应的两个移动铰链点坐标;以两个固定铰
链点的连线为机架,以两个固定铰链点与对应移动铰链点的连线为曲柄或摆杆,以两个移动铰链点的连接为连杆,形成第二套四杆机构;
步骤三、拟合出角位移曲线,从而求得总传动比曲线;
从两条封闭轨迹上各取36个取值点,取法为曲柄每转10度取一点;然后在第一条封闭轨迹上靠近取苗点位置根据曲柄转向依次取七个插值点,计算该七个插值点对应的行星架角位移以及行星架与移栽臂的角位移差值;在第二条封闭轨迹上靠近推苗点位置根据曲柄转向依次取三个插值点,计算该三个插值点对应的行星架角位移以及行星架与移栽臂的角位移差值;
以行星架角位移为横坐标,行星架与移栽臂的角位移差值为纵坐标,根据第一条封闭轨迹上取的七个插值点算出的行星架角位移以及行星架与移栽臂的角位移差值描绘七个插值点,根据第二条封闭轨迹上取的三个插值点算出的行星架角位移以及行星架与移栽臂的角位移差值描绘三个插值点,另外给定七个插值点,保证这十七个插值点的首末点纵坐标相差2π;根据十七个插值点通过三次非均匀B样条插值得到角位移曲线,相邻两个插值点之间插入个数大于20的拟合点;角位移曲线需保证单调,即非圆齿轮不会出现往回转的现象;
总传动比 其中w1是行星架的角速度,w2是移栽臂的角速度,而角位移曲线
相邻两点算出的斜率的倒数再取负值即为该相邻两点对应的总传动比,进而,根据角位移曲线求得整条总传动比曲线;
步骤四、计算移栽臂的长度;
为满足移栽要求,计算移栽臂的长度时取五个姿态点折线连线形成的闭环外部的固定铰链点,该固定铰链点所在四杆机构中,根据一个姿态点坐标以及该姿态点对应的移动铰链点得出移栽臂的长度;
步骤五、进行总传动比的分配,计算得出两对非圆齿轮的节曲线;
根据角位移曲线得到行星架和移栽臂的角位移,再结合行星架和移栽臂的长度得到移栽臂尖点的移栽轨迹;通过调节角位移曲线上插值点的纵坐标来优化移栽轨迹;将根据第二条封闭轨迹上取的三个插值点算出的行星架角位移以及行星架与移栽臂的角位移差值描绘的三个插值点平移,从而改变总传动比曲线的峰、谷段曲线,最终达到改善齿轮节曲线内凹的目的;
根据总传动比曲线,分配两级传动比;第一级传动比为 第二级传动比为
非圆齿轮节曲线用极坐标表示,设行星架角位移为θ,两级非圆齿轮的中心距均为a;第一级主动轮的极径为 极角为 第一级从动轮的极径为r2=a-r1,极角为
将 代入 由于第一级主动轮转一圈时,第一
级从动轮也转一圈,即此时 求得xs;第二级主动轮的极径为 极
角为 第二级从动轮的极径为r4=a-r3,极角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移栽机,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运动学映射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钵苗移栽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移栽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种植业尤其是秧苗的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农机化整体水平,将农业生产推向了一个新纪元。
[0003] 滑道机构容易实现特殊的轨迹,设计灵活方便,但其结构复杂,成本高,效率较低。旋转机构虽然设计难度大,但是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市场上旋转式机构作为替代产品逐步淘汰连杆式分插机构。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旋转机构设计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基于运动学映射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设计方法,通过运动学映射的方法,通过五个给定的姿态点求得两套四杆机构可以形成两条封闭的轨迹,然后在两条封闭的轨迹取点并用三次非均匀B样条插值得到角位移曲线,通过角位移曲线求出总传动比曲线,进行传动比分配;通过两级传动比求出两对非圆齿轮的节曲线。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如下:
[0007] 步骤一、构建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包括行星架和移栽臂,以及设置在行星架内的第一级主动轮、第一级从动轮、第二级主动轮和第二级从动轮;第一级主动轮固接在机架上;行星架的一端与第一级主动轮铰接,另一端与第二级从动轮铰接,中部与第一级从动轮铰接;第一级从动轮与第二级主动轮固接;第一级主动轮的铰接点定义为固定铰接点,第二级从动轮的铰接点定义为动铰接点;第一级主动轮与第一级从动轮啮合;第二级主动轮与第二级从动轮啮合;移栽臂的壳体与第二级从动轮固接;移栽臂的凸轮与行星架固接。
[0008] 步骤二、基于运动学映射的方法反求出两套四杆机构。
[0009] 动铰链点在动坐标系xoy中的坐标(x,y)转化到静坐标系XOY中的坐标表达形式如下:
[0010]
[0011] 其中,动坐标系xoy原点到X轴的距离为d1,到Y轴的距离为d2,x轴与X轴的夹角为[0012] 令
[0013] 将 d1和d2用Z1、Z2、Z3和Z4表达,得到
[0014]
[0015] 由于动铰链点必然在以固定铰链点为圆心的圆上,即动铰链点满足圆方程:
[0016] 2a1X+2a2Y+a3=a0(X2+Y2)      (3)
[0017] 其中,a0、a1、a2和a3均为系数。
[0018] 将公式(2)代入公式(3),得到:
[0019]
[0020] 其中,p1=-a0,p2=a0x,p3=a0y,p4=a1,p5=a2,p6=-a1y+a2x,p7=-(a1x+a2y)/2,p8=(a3-a0(x2+y2))/4;
[0021] 八个系数p1、p2、p3、p4、p5、p6、p7和p8不独立,但是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方程[0022] p1p6+p2p5-p3p4=0        (5)
[0023] 2p1p7-p2p4-p3p5=0       (6)
[0024] 将姿态点表达成三维坐标形式 取五个姿态点j=1,2,3,4,5,分别代入公式(1)得到五组Zi解,i=1,2,3,4,五组Zi解记为Zji。为了满足移栽轨迹的要求,其中三个姿态点取苗点附近选取,另外两个姿态点在推苗点选取,且五个姿态点同时约束轨迹的整体高度。
[0025] 五组Zi解分别代入公式(4)中的方程,并写成矩阵形式如下:
[0026]
[0027] 其中,矩阵系数 Aj2=Zj1Zj3-Zj2Zj4,Aj3=Zj2Zj3+Zj1Zj4,Aj4=Zj1Zj3+Zj2Zj4,Aj5=Zj2Zj3-Zj1Zj4,Aj6=Zj3Zj4, p=[p1 p2 p3 p4 p5 p6 p7 p8]T,
[0028] 令系数矩阵
[0029] 矩阵[A]T[A]有三个特征值为零,相对应的三个特征向量vα,vβ和vγ构成了零空间的基。
[0030] 令α,β,γ为三个实参数,向量p表达为:
[0031] p=αvα+βvβ+γvγ           (7)
[0032] 向量p满足公式(5)和(6),把公式(7)中的p1、p2、p3、p4、p5、p6和p7代入公式(5)和(6)得到
[0033] K10α2+K11β2+K12αβ+K13αγ+K14βγ+K15γ2=0   (8)
[0034] K20α2+K21β2+K22αβ+K23αγ+K24βγ+K25γ2=0   (9)
[0035] 其中Kmn,m=1,2、n=0,1,2,3,4,5,均由三个特征向量组成的表达式表达。设定γ≠0,公式(8)和(9)两边同除γ2,得到关于 和 的两个二元二次方程,该两个二元二次方程有两组实数解,即向量p有两组解。得到向量p两组解分别后回代到p1=-a0,p2=a0x,p3=2 2
a0y,p4=a1,p5=a2,p6=-a1y+a2x,p7=-(a1x+a2y)/2,p8=(a3-a0(x+y))/4,求得两组a0,a1,a2,a3,x,y。两组a0、a1、a2、a3代入公式(3)并将圆方程转换成圆心半径式。两个圆方程的圆心坐标就是两个固定铰链点。
[0036] 取苗点附近的三个姿态点中取一个姿态点,并将两组x ,y值代入和 算出该姿态点对应的两个移动
铰链点坐标。以两个固定铰链点的连线为机架,以两个固定铰链点与对应移动铰链点的连线为曲柄或摆杆,以两个移动铰链点的连接为连杆,形成第一套四杆机构。
[0037] 推苗点附近的两个姿态点中取一个姿态点,并将两组x ,y值代入和 算出该姿态点对应的两个移动
铰链点坐标。以两个固定铰链点的连线为机架,以两个固定铰链点与对应移动铰链点的连线为曲柄或摆杆,以两个移动铰链点的连接为连杆,形成第二套四杆机构。
[0038] 步骤三、拟合出角位移曲线,从而求得总传动比曲线。
[0039] 从两条封闭轨迹上各取36个取值点,取法为曲柄每转10度取一点;然后在第一条封闭轨迹上靠近取苗点位置根据曲柄转向依次取七个点,计算该七个点对应的行星架角位移以及行星架与移栽臂的角位移差值;在第二条封闭轨迹上靠近推苗点位置根据曲柄转向依次取三个点,计算该三个点对应的行星架角位移以及行星架与移栽臂的角位移差值。
[0040] 以行星架角位移为横坐标,行星架与移栽臂的角位移差值为纵坐标,根据第一条封闭轨迹上取的七个点算出的行星架角位移以及行星架与移栽臂的角位移差值描绘七个点,根据第二条封闭轨迹上取的三个点算出的行星架角位移以及行星架与移栽臂的角位移差值描绘三个点,另外给定七个插值点,保证这十七个插值点的首末点纵坐标相差2π。根据十七个插值点通过三次非均匀B样条插值得到角位移曲线,相邻两个插值点之间插入个数大于20的拟合点。角位移曲线需保证单调,即非圆齿轮不会出现往回转的现象。
[0041] 总传动比 其中w1是行星架的角速度,w2是移栽臂的角速度,而角位移曲线相邻两点算出的斜率的倒数再取负值即为该相邻两点对应的总传动比,进而,根据角位移曲线求得整条总传动比曲线。
[0042] 步骤四、计算移栽臂的长度。
[0043] 为满足移栽要求,计算移栽臂的长度时取五个姿态点折线连线形成的闭环外部的固定铰链点,该固定铰链点所在四杆机构中,根据一个姿态点坐标以及该姿态点对应的移动铰链点得出移栽臂的长度。
[0044] 步骤五、进行总传动比的分配,计算得出两对非圆齿轮的节曲线。
[0045] 根据角位移曲线得到行星架和移栽臂的角位移,再结合行星架和移栽臂的长度得到移栽臂尖点的移栽轨迹。通过调节角位移曲线上插值点的纵坐标来优化移栽轨迹;将根据第二条封闭轨迹上取的三个点算出的行星架角位移以及行星架与移栽臂的角位移差值描绘的三个点平移,从而改变总传动比曲线的峰、谷段曲线,最终达到改善齿轮节曲线内凹的目的。
[0046] 根据总传动比曲线,分配两级传动比。第一级传动比为 第二级传动比为
[0047] 非圆齿轮节曲线用极坐标表示,设行星架角位移为θ,两级非圆齿轮的中心距均为a。第一级主动轮的极径为 极角为 第一级从动轮的极径为r2=a-r1,极角为 将 代入 由于第一级主动轮转一圈时,
第一级从动轮也转一圈,即此时 求得xs。第二级主动轮的极径为
极角为 第二级从动轮的极径为r4=a-r3,极角为
[0048]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49] 1、本发明基于运动学映射设计非圆齿轮行星轮系传动,使轨迹满足移栽要求,优点就是通过合并两段开环轨迹来求得一段满足移栽要求的封闭轨迹,通过两条封闭轨迹上的点分别进行优化调整,耦合关联度小,可调性更强,优化移栽轨迹的过程更简便。

实施方案

[0060]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61] 如图1和2所示,基于运动学映射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设计方法,用运动学映射的方法求得两套四杆机构;两套四杆机构形成的两段封闭轨迹,在两段封闭轨迹上取点并通过三次非均匀B样条插值得到一段完整的角位移曲线;通过角位移曲线求出总传动比曲线,进行传动比分配;通过两级传动比求出两对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具体如下:
[0062] 步骤一、构建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包括行星架3和移栽臂6,以及设置在行星架3内的第一级主动轮4、第一级从动轮2、第二级主动轮1和第二级从动轮5;第一级主动轮4固接在机架上;行星架3的一端与第一级主动轮4铰接,另一端与第二级从动轮5铰接,中部与第一级从动轮2铰接;第一级从动轮2与第二级主动轮1固接;第一级主动轮4的铰接点定义为固定铰接点,第二级从动轮5的铰接点定义为动铰接点;第一级主动轮4与第一级从动轮2啮合;第二级主动轮1与第二级从动轮5啮合;移栽臂6的壳体与第二级从动轮5固接;移栽臂6的凸轮与行星架3固接;移栽臂6的结构采用申请号为201110164729.9的专利公开的栽植臂。行星架3带动第一级从动轮2转动;第一级从动轮2与第二级主动轮1固接,所以第一级从动轮2带动第二级主动轮1转动,第二级主动轮1带动第二级从动轮5转动;移栽臂6随第二级从动轮5转动,移栽臂末端形成移栽轨迹。
[0063] 步骤二、基于运动学映射的方法反求出两套四杆机构。
[0064] 动铰链点在动坐标系xoy中的坐标(x,y)转化到静坐标系XOY中的坐标表达形式如下:
[0065]
[0066] 其中,动坐标系xoy原点到X轴的距离为d1,到Y轴的距离为d2,x轴与X轴的夹角为[0067] 令
[0068] 将 d1和d2用Z1、Z2、Z3和Z4表达,得到
[0069]
[0070] 由于动铰链点必然在以固定铰链点为圆心的圆上,即动铰链点满足圆方程:
[0071] 2a1X+2a2Y+a3=a0(X2+Y2)       (3)
[0072] 其中,a0、a1、a2和a3均为系数。
[0073] 将公式(2)代入公式(3),得到:
[0074]
[0075] 其中,p1=-a0,p2=a0x,p3=a0y,p4=a1,p5=a2,p6=-a1y+a2x,p7=-(a1x+a2y)/2,p8=(a3-a0(x2+y2))/4;
[0076] 八个系数p1、p2、p3、p4、p5、p6、p7和p8不独立,但是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方程[0077] p1p6+p2p5-p3p4=0            (5)
[0078] 2p1p7-p2p4-p3p5=0          (6)
[0079] 将姿态点表达成三维坐标形式 取五个姿态点 j=1,2,3,4,5,分别为(235,120,10)、(252,112,0)、(237,121,12)、(80,-270,-85)和(58,-
258,-75);五个姿态点坐标分别代入公式(1)得到五组Zi解,i=1,2,3,4,五组Zi解记为Zji。
第一组:Z11=-70.0125,Z12=111.8235,Z13=-0.0872,Z14=0.9962;第二组:Z21=-56,Z22=
126,Z23=0,Z24=1。第三组:Z31=-47.782,Z32=124.1748,Z33=0.1045,Z34=0.9945。第四组:Z41=72.5088,Z42=120.6958,Z43=-0.6756,Z44=0.7373。第五组:Z51=84.6885,Z52=
101.5375,Z53=-0.6088,Z54=0.7934。
[0080] 五组Zi解分别代入公式(4)中的方程,并写成矩阵形式如下:
[0081]
[0082] 其中,矩阵系数 Aj2=Zj1Zj3-Zj2Zj4,Aj3=Zj2Zj3+Zj1Zj4,Aj4=Zj1Zj3+Zj2Zj4,Aj5=Zj2Zj3-Zj1Zj4,Aj6=Zj3Zj4, p=[p1 p2 p3 p4 p5 p6 p7 p8]T,
[0083] 令系数矩阵
[0084] 矩阵[A]T[A]有三个特征值为零,相对应的三个特征向量vα,vβ和vγ构成了零空间的基。其中,
[0085] vα=[0.0004,0.0320,0.0101,-0.0337,0.0138,0.9988,-0.0026,0.0017]T,[0086] vβ=[0.0008,0.0545,0.0237,-0.0655,0.0378,-0.0021,0.9954,0.0032]T,[0087] vγ=[-0.0005,-0.0223,-0.0091,0.0545,-0.0266,0.0013,0.0029,0.9979]T。
[0088] 令α,β,γ为三个实参数,任何向量在零空间中都能被下式所表示,所以向量p表达为:
[0089] p=αvα+βvβ+γvγ                      (7)
[0090] 向量p满足公式(5)和(6),把公式(7)中的p1、p2、p3、p4、p5、p6和p7代入公式(5)和(6)得到
[0091] K10α2+K11β2+K12αβ+K13αγ+K14βγ+K15γ2=0     (8)
[0092] K20α2+K21β2+K22αβ+K23αγ+K24βγ+K25γ2=0     (9)
[0093] 其中Kmn,m=1,2、n=0,1,2,3,4,5,均由三个特征向量组成的表达式表达。设定γ≠0,公式(8)和(9)两边同除γ2,得到关于 和 的两个二元二次方程,该两个二元二次方程有两组实数解,即向量p有两组解。第一组: 得到向量p后回代到p12
=-a0,p2=a0x,p3=a0y,p4=a1,p5=a2,p6=-a1y+a2x,p7=-(a1x+a2y)/2,p8=(a3-a0(x +y2))/4,对应的a0=-8.52×10-5,a1=0.0037,a2=-0.0013,a3=-0.6627,x=-199.9259,y-4
=-69.1470。第二组: 同样回代得到对应的a0=2.143×10 ,a1=
0.0295,a2=-0.0151,a3=3.633,x=-10.0829,y=-9.4963。两组a0、a1、a2、a3代入公式(3)
2 2 2
并将圆方程转换成圆心半径式,分别为:(X+43.835) +(Y-15.533) =99.724 和(X-
137.487)2+(Y+70.4616)2=202.0462。
[0094] 固定铰链点就是所求圆方程的圆心坐标,则求得的固定铰链点分别是(-43.835,15.533)和(137.487,-70.4616),由于移动铰链点的轨迹是圆,即移动铰链点与固定铰链点的距离L1为99.724mm。
[0095] 为了满足移栽轨迹的要求,其中三个姿态点(235,120,10)、(252,112,0)、(237,121,12)是用来约束取苗点附近尖嘴(包含取苗点的一个小环扣)轨迹的,另外两个姿态点(80,-270,-85)、(58,-258,-75)用来约束推苗点附近的轨迹,且五个姿态点同时约束轨迹的整体高度,其余中间段并无要求,图3中黑色实心点即为姿态点。
[0096] 取一个姿态点坐标(235,120,10),并将两组x,y值代入和 算出姿态点坐标(235,120,10)对应两个移动
铰链点的坐标为(26.1041,86.6203)和(223.421,112.399)。以固定铰链点(-43.835,
15.533)与(137.487,-70.4616)的连线为机架,以两个固定铰链点(-43.835,15.533)和(137.487,-70.4616)与对应移动铰链点(26.1041,86.6203)和(223.421,112.399)的连线为曲柄或摆杆(杆长较短的为曲柄),以移动铰链点(26.1041,86.6203)和(223.421,
112.399)的连接为连杆,形成第一套四杆机构,如图3所示的上侧机构。
[0097] 取一个姿态点坐标(80,-270,-85),并将两组x,y值代入和 算出姿态点坐标(80,-270,-85)对应两个移动
铰链点的坐标为(-6.3085,-76.8614)和(69.6611,-260.7831)。以固定铰链点(-43.835,
15.533)与(137.487,-70.4616)的连线为机架,以两个固定铰链点(-43.835,15.533)和(137.487,-70.4616)与对应移动铰链点(-6.3085,-76.8614)和(69.6611,-260.7831)的连线为摆杆,以移动铰链点(-6.3085,-76.8614)和(69.6611,-260.7831)的连接为连杆,形成第二套四杆机构,如图3所示的下侧机构。
[0098] 步骤三、拟合出角位移曲线,从而求得总传动比曲线。
[0099] 第一套四杆机构精确经过三个姿态点(235,120,10)、(252,112,0)、(237,121,12)并形成第一条封闭轨迹,第二套四杆机构精确经过两个姿态点(80,-270,-85)、(58,-258,-75)并形成第二条封闭轨迹。从两条封闭轨迹上各取36个取值点,取法为曲柄每转10度取一点,然后在第一条封闭轨迹上靠近取苗点位置根据曲柄转向依次取7个点,计算该7个点对应的行星架角位移以及行星架与移栽臂的角位移差值;在第二条封闭轨迹上靠近推苗点位置根据曲柄转向依次取3个点,计算该3个点对应的行星架角位移以及行星架与移栽臂的角位移差值。
[0100] 如图4所示,以行星架角位移为横坐标,行星架与移栽臂的角位移差值为纵坐标,根据第一条封闭轨迹上取的7个点算出的行星架角位移以及行星架与移栽臂的角位移差值描绘七个点(图4中为点a至点b段),根据第二条封闭轨迹上取的3个点算出的行星架角位移以及行星架与移栽臂的角位移差值描绘三个点(图4中为点c至点d段),另外给定七个插值点,只需保证这十七个插值点的首末点纵坐标相差2π。根据十七个插值点通过三次非均匀B样条插值得到角位移曲线,精度可设为相邻两个插值点之间插入30点拟合点。角位移曲线需保证单调,即非圆齿轮不会出现往回转的现象。
[0101] 总传动比 其中w1是行星架3的角速度,w2是移栽臂6的角速度,而角位移曲线相邻两点算出的斜率的倒数再取负值即为该相邻两点对应的总传动比,进而,根据角位移曲线求得整条总传动比曲线,如图5所示。
[0102] 步骤四、计算移栽臂6的长度。
[0103] 为满足移栽要求,计算移栽臂6的长度时取五个姿态点折线连线形成的闭环外部的固定铰链点(-43.835,15.533),则姿态点坐标(235,120,10)对应的移动铰链点坐标为(26.1041,86.6203),进而得出移栽臂6的长度L2=211.5459mm。此时,移动铰链点的轨迹就是圆点为(-43.835,15.533)、半径为99.724mm的圆。
[0104] 步骤五、进行总传动比的分配,计算得出两对非圆齿轮的节曲线。
[0105] 根据角位移曲线得到行星架3和移栽臂6的角位移,再结合行星架3和移栽臂6的长度得到移栽臂6末端的移栽轨迹。需保证移栽轨迹的高度、尖嘴的长度和宽度、移栽臂在取苗点和推苗点的角位移(即角 )满足移栽要求,可以通过调节角位移曲线上插值点的纵坐标来优化,优化后的移栽轨迹如图6所示。还可以平移点c至点d段上的三个点,从而改变总传动比曲线的峰、谷段曲线,最终达到改善节曲线内凹的目的。
[0106] 根据总传动比曲线,分配两级传动比。第一级传动比为 第二级传动比为如图5所示,总传动比曲线分配完成后,子传动比曲线变得更平稳。
[0107] 非圆齿轮节曲线用极坐标表示,设行星架角位移为θ,两级非圆齿轮的中心距均为a。第一级主动轮4的极径为 极角为 第一级从动轮2的极径为r2=a-r1,极角为 将 代入 由于第一级主动轮4转一圈
时,第一级从动轮2也转一圈,即此时 求得xs=0.968;这样不必处理第二
级传动比就可保证第二级主动轮1转一圈,第二级从动轮5也转一圈。第二级主动轮1的极径为 极角为 第二级从动轮5的极径为r4=a-r3,极角为
取a=70mm时,计算得到第一级主动轮4的节曲线如图7所示,第一级从动轮2的节曲线如图8所示,第二级主动轮1的节曲线如图9所示,第二级从动轮5的节曲线如图10所示。

附图说明

[0050] 图1是本发明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0051] 图2是本发明机构的运动简图;
[0052] 图3是通过实例计算得到的两套四杆机构示意图;
[0053] 图4是通过实例计算求得的角位移曲线图;
[0054] 图5是通过实例计算求得的总传动比曲线和传动比分配曲线图;
[0055] 图6是通过实例计算求得的两条封闭轨迹示意图;
[0056] 图7是通过实例计算求得的第一级主动轮的节曲线;
[0057] 图8是通过实例计算求得的第一级从动轮的节曲线;
[0058] 图9是通过实例计算求得的第二级主动轮的节曲线;
[0059] 图10是通过实例计算求得的第二级从动轮的节曲线。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