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 一种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专利详情

一种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   0    0

实质审查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03-30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0-07-28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0-03-30
基本信息
有效性 实质审查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010234134.5 申请日 2020-03-30
公开/公告号 CN111367380A 公开/公告日 2020-07-03
授权日 预估到期日 2040-03-30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0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G06F1/18G06F1/20B01D46/00B01D46/12B01D46/42 主分类号 G06F1/18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A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4
权利要求数量 5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99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当前专利权人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发明人 马耀锋、李红丽、潘会强、魏富豪、杨洪彩 第一发明人 马耀锋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英才街18号 邮编 450044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5
申请人所在省 河南省 申请人所在市 河南省郑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伍俊慧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有效解决机箱防尘和散热无法兼顾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板,箱板上开设有两个通孔,通孔内安装有风扇;箱板的左侧固定有三层滤网;每层滤网上均有一个挡板;第三滤网和第二滤网的内侧面上均有毛刷;箱板上固定有两个分别与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对应的动力装置,每个动力装置均由一个固定在箱板上的主活塞腔和多个与主活塞腔对应的副活塞腔;主活塞腔通过管道与多个副活塞腔连通;副活塞腔内有副活塞杆,副活塞杆贯穿箱板并与第二滤网或第三滤网固定;主活塞腔压缩后,通过副活塞腔内的副活塞杆推动第二滤网或第三滤网向左移动,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能够自动根据温度的变化,从而给调节防尘效果。
  • 摘要附图
    一种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0-07-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G06F 1/18 专利申请号: 202010234134.5 申请日: 2020.03.30
2 2020-07-03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包括箱板(1),其特征在于,箱板(1)上开设有两个通孔(2),通孔(2)内安装有风扇(3);箱板(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环绕两个通孔(2)的第一滤网(4),第一滤网(4)的外侧套装有能左右移动的第二滤网(5),第二滤网(5)的外侧套装有能左右移动的第三滤网(6);第一滤网(4)、第二滤网(5)和第三滤网(6)的目数依次增加;三个滤网均由前后上下四个面组成;第一滤网(4)的左侧面固定有第一挡板(7),第二滤网(5)的左侧面固定有能与第一挡板(7)榫接的第二挡板(8);第三滤网(6)的左侧面固定有能与第二挡板(8)榫接的第三挡板(9);三个挡板同时榫接后能够同时阻挡三个滤网的左侧面;
所述的第三滤网(6)右端的内侧面上安装有能与第二滤网(5)接触的上毛刷(10),第二滤网(5)的右端内侧面上安装有能与第一滤网(4)接触的下毛刷(11);
所述的箱板(1)上固定有两个分别与第二滤网(5)和第三滤网(6)对应的动力装置,每个动力装置均由一个固定在箱板(1)上的主活塞腔(12)和多个与主活塞腔(12)对应的副活塞腔(13);主活塞腔(12)通过管道(14)与多个副活塞腔(13)一一连通;副活塞腔(13)内有副活塞杆(16),副活塞杆(16)贯穿箱板(1)并与第二滤网(5)或第三滤网(6)固定;主活塞腔(12)压缩后,通过副活塞腔(13)内的副活塞杆(16)推动第二滤网(5)或第三滤网(6)向左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活塞腔(22)内有主活塞杆(15),主活塞杆(15)上套装有能使主活塞杆(15)复位的弹簧(17),主活塞杆(15)的自由端为永磁铁(18);主活塞杆(15)的自由端处对应有电磁铁(19);电磁铁(19)经温控系统进行控制通断电;两个电磁铁(19)在达到设定温度后能够通电,控制第二滤网(15)移动的电磁铁(19)的温度阈值小于控制第三滤网(6)移动的电磁铁(19)的温度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控系统由电源、温控开关、传感器等组成,温控模式为单限控制降温型或常开温控型,即当测量值大于设定值时开关接通,当测量值小于设定值时开关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第二滤网(5)或者第三滤网(6)对应的副活塞腔(13)均设置为四根,四根副活塞腔(13)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滤网(5)和第三滤网(6)在与箱板(1)接触时,能够嵌入到箱板(1)内1-2m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特别是一种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

背景技术

[0002] 计算机机箱一般会设置多个机箱风扇,从而使机箱的内部形成从前向后的气流,进行散热。但是由于空气中的粉尘比较多,同时还有一些杨絮、纸屑、等等易粘附在机箱上的杂物;因此机箱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机箱的内部会堆积比较多的粉尘,尤其是内部的显卡和CPU散热器上会堆积较多的杂物灰尘,严重影响散热效果。正是由于粉尘过大,目前很多用户会选择在机箱的风扇处贴上比较密实的防尘膜,可以有效的阻挡灰尘的进入,但是在减少灰尘进入的同时,也减小了风量,从而造成机箱内部温度过高,散热不佳,计算机运行缓慢等问题;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兼顾散热和防尘的机箱。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可有效解决机箱防尘和散热无法兼顾的问题。
[0004]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板,箱板上开设有两个通孔,通孔内安装有风扇;箱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环绕两个通孔的第一滤网,第一滤网的外侧套装有能左右移动的第二滤网,第二滤网的外侧套装有能左右移动的第三滤网;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的目数依次增加;三个滤网均由前后上下四个面组成;第一滤网的左侧面固定有第一挡板,第二滤网的左侧面固定有能与第一挡板榫接的第二挡板;第三滤网的左侧面固定有能与第二挡板榫接的第三挡板;三个挡板同时榫接后能够同时阻挡三个滤网的左侧面;所述的第三滤网右端的内侧面上安装有能与第二滤网接触的上毛刷,第二滤网的右端内侧面上安装有能与第一滤网接触的下毛刷;
所述的箱板上固定有两个分别与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对应的动力装置,每个动力装置均由一个固定在箱板上的主活塞腔和多个与主活塞腔对应的副活塞腔;主活塞腔通过管道与多个副活塞腔一一连通;副活塞腔内有副活塞杆,副活塞杆贯穿箱板并与第二滤网或第三滤网固定;主活塞腔压缩后,通过副活塞腔内的副活塞杆推动第二滤网或第三滤网向左移动。
[0005] 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能够自动根据温度的变化,从而给调节防尘效果,继而控制散热效果,实现了防尘和散热的坚固,更好的避免了箱体内部的粉尘积累,保证了机箱内部的清洁。

实施方案

[001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 由图1至图7给出,本发明包括箱板1,箱板1上开设有两个通孔2,通孔2内安装有风扇3;箱板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环绕两个通孔2的第一滤网4,第一滤网4的外侧套装有能左右移动的第二滤网5,第二滤网5的外侧套装有能左右移动的第三滤网6;第一滤网4、第二滤网5和第三滤网6的目数依次增加;三个滤网均由前后上下四个面组成;第一滤网4的左侧面固定有第一挡板7,第二滤网5的左侧面固定有能与第一挡板7榫接的第二挡板8;第三滤网6的左侧面固定有能与第二挡板8榫接的第三挡板9;三个挡板同时榫接后能够同时阻挡三个滤网的左侧面;
所述的第三滤网6右端的内侧面上安装有能与第二滤网5接触的上毛刷10,第二滤网5的右端内侧面上安装有能与第一滤网4接触的下毛刷11;
所述的箱板1上固定有两个分别与第二滤网5和第三滤网6对应的动力装置,每个动力装置均由一个固定在箱板1上的主活塞腔12和多个与主活塞腔12对应的副活塞腔13;主活塞腔12通过管道14与多个副活塞腔13一一连通;副活塞腔13内有副活塞杆16,副活塞杆16贯穿箱板1并与第二滤网5或第三滤网6固定;主活塞腔12压缩后,通过副活塞腔13内的副活塞杆16推动第二滤网5或第三滤网6向左移动。
[0015] 为了实现自动挤压主活塞腔12,所述的主活塞腔12内有主活塞杆15,主活塞杆15上套装有能使主活塞杆15复位的弹簧17,主活塞杆15的自由端为永磁铁18;主活塞杆15的自由端处对应有电磁铁19;电磁铁19经温控系统进行控制通断电;两个电磁铁19在达到设定温度后能够通电,控制第二滤网5移动的电磁铁19的温度阈值小于控制第三滤网6移动的电磁铁19的温度阈值。
[0016] 为了实现温控,所述的温控系统由电源、温控开关、传感器等组成,温控模式为单限控制降温型或常开温控型,即当测量值大于设定值时开关接通,当测量值小于设定值时开关断开。
[0017] 为了实现第二滤网5或者第三滤网6的稳定左右移动,所述的与第二滤网5或者第三滤网6对应的副活塞腔13均设置为四根,四根副活塞腔13均匀分布。
[0018] 为了更好的密封,所述的第二滤网5和第三滤网6在与箱板1接触时,能够嵌入到箱板1内1-2mm。
[0019] 本发明使用时,首先在温控系统上设定所需要的温度阈值,为了适应于多种不同的的工作状态,以下以控制第三滤网6移动的电磁铁19的温度阈值为55℃,以控制第二滤网5移动的电磁铁19的温度阈值为80℃为例进行说明。
[0020] 在初始状态下,(初始状态为电脑温度小于55℃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关机,待机、日常小运算等模式),此时由于温控系统中的温控开关由于常开型,并且在未达到任意一个阈值时,此时两个电磁铁19均不工作。主活塞腔12内的主活塞杆15会在套装在主活塞杆15上端的弹簧17的作用下处于初始位置,即附图3所述的状态,此时主活塞腔12不挤压。第二滤网5和第三滤网6均处于靠拢箱板1的状态,参见附图1、2和5。
[0021] 在上述状态下,由于三层滤网叠加在一起,同时由于第三滤网6的目数比较多,因此过滤的效果会比较好;同时在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8和第三挡板9的配合下,三层滤网的左侧面会被完全的封闭,气流只能从三层滤网的上下前后四个面通过通孔2,并进入到箱板1的内部;使灰尘被阻挡在第三滤网6的外部。再次状态下过滤效果最佳,但通风效果最差,即散热效果最差,但由于此时计算机并没有较高的散热量,因此可以满足散热和风尘的需求。
[0022] 当计算机在进行一些中型的计算量时,例如办公、撰写文章等等操作时,此时计算机的温度相对会所升高,超越设定的55℃,并低于80℃;此时温控系统会被触发,并使其中一个电磁电通电,此电磁铁19对应第三滤网6;具体为,当电磁铁19通电,此时电磁铁19会产生磁力,并与与其对应的主活塞杆15上的永磁体磁性相同,因此主活塞杆15会被排斥,并向内压缩主活塞腔12,使主活塞腔12的气体被压缩,并沿着管道14,输入到多个副活塞腔13,多个副活塞腔13在收到压缩气体后,副活塞杆16会想左移动,从而带动第三滤网6向左移动,并与第二滤网5错位。此时气体不在经过第三滤网6,只经过第二滤网5盒第一滤网4,此时防尘效果中等,散热效果中等。
[0023] 由于第三挡板9与第二挡板8为榫接,因此当第三滤网6向左移动后,四周的第三挡板9中间为空的状态;因此随着第三滤网6向左移动的同时,位于第三滤网6内侧面的上毛刷10还会刷动第二滤网5,使第二滤网5上积累的灰尘被清理掉,并从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的左侧面侧逸散开,同时第三挡板9不会阻挡灰尘的逸散;起到了防止灰尘堆积,避免影响通风和防尘的效果。
[0024] 若温度持续保持在55℃和80℃之间,则第三滤网6会一直处于上述脱离状态,如温度降低,则此时电磁铁19会断电,而主活塞杆15会在弹簧17的作用下复位,并通过管道14,使福活塞杆也复位,从而使第三滤网6复位。
[0025] 当计算机在进行一些大型的计算量时,例如绘图、渲染、制作视屏、游戏等时,此时计算机会满负荷工作,产生大量的热,CPU或者显卡的温度会直线飙升,超过80度,此时温度会超过两个设定好的阈值;则如上述过程相同的原理,随着温度的升高,第三滤网6会首先向左移动错位,之后第二滤网5也会向左移动错位,此时第二滤网5和第三滤网6处于重叠状态,但气流不经过两者;使整个过滤装置中,只有第一滤网4处于阻挡灰尘的作用,此时防尘效果最差,但散热效果最好,满足计算机的散热需求。
[0026] 同理,当温度逐渐降低后,第二滤网5和第三滤网6均会复位,使整个防尘效果再次达到最佳的状态。
[0027] 由于第三滤网6在整个装置中,触发的几率最高,即运动的次数最高,因此随着第三滤网6的多次往复移动,灰尘也比较难以附着在第三滤网6上,使第三滤网6保持清洁的状态。
[0028] 本装置中,通过主副活塞腔的配合,可以使滤网稳定的向左推出或者向右复位;保证了滤网不发生偏斜。
[0029] 本装置通过温控系统,对两个电磁铁19的通电条件设定为不同的温度阈值,从而给实现了三种工作模式;分别适应于不同的工作情况,在低散热需求时,满足高防尘效果,在高散热需求时,实现低防尘效果;实现了防尘和散热的兼顾,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防尘的需求。
[0030] 本装置通过设置三层能够折叠在一块的第一滤网4、第二滤网5、第三滤网6,使三者折叠后整体体积更小,不需要过度扩展机箱的体积,保持了机箱的整体美观性;同时在需要散热时,通过滤网的向左移动,不会妨碍到日常使用,小巧轻便。
[0031] 本装置中通过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8、第三挡板9能够使三层滤网的左侧被封闭,使气流从滤网进入,并且随着每一次,第二滤网5或者第三滤网6的动作,均会对内一层的滤网进行刷灰操作,使散落的灰尘通过左侧的空间逸散开,避免滤网长时间使用后的粉尘堆积问题,实现了滤网的自洁。
[0032] 本装置由于整体集中在机箱的某一侧箱板1上,沿箱板1平铺设计,不会过度占用机箱内部的空间;同时整个动作过程不会触碰到机箱内部的电子零部件,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0007]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剖面图。
[0008] 图3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0009] 图4为三个滤网和箱板的配合关系立体示意图。
[0010] 图5为三个滤网和箱板的配合关系立体示意图(展开图)。
[0011] 图6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2] 图7为温控系统的示意图。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