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0]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通过以下实例加以说明,这些实例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1] 实施例1
[0022]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CaCO3/C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 S1.按重量份数计,将50份浓度为0.25mol/L的CaCl2溶液加入25份浓度为0.25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然后以1500r/min的转速持续搅拌,搅拌 40min后加入30份浓度为0.25mol/L的NaHCO3,再加入50份浓度为0.25mol/L 的Na2CO3溶液,反应30min后离心收集沉淀产物;
[0024] S2.按重量份数计,将3份丙烯酸和12份平均分子量为4000的聚乙二醇加入70份水中混合均匀,在避光状态下加入0.03份HIPK引发剂,再加入20份 S1中收集的沉淀产物,混合混匀后分离出沉淀产物,在紫外灯下照射30min,然后在60℃下反应20min,最后以55℃干燥8h得到复合微球;
[0025] S3.将S2中制备的复合微球置于氮气气氛下以430℃煅烧3.5h,升温速率为 15℃/min,最后炉冷得到CaCO3/C修复剂。
[0026] 实施例2
[0027]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CaCO3/C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 S1.按重量份数计,将50份浓度为0.25mol/L的CaCl2溶液加入25份浓度为 0.25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然后以2000r/min的转速持续搅拌,搅拌 45min后加入25份浓度为0.25mol/L的NH4HCO3,再加入50份浓度为0.25mol/L 的Na2CO3溶液,反应
30min后离心收集沉淀产物;
[0029] S2.按重量份数计,将4份丙烯酸和14份平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加入70份水中混合均匀,在避光状态下加入0.03份TMPPL引发剂,再加入23份 S1中收集的沉淀产物,混合混匀后分离出沉淀产物,在紫外灯下照射30min,然后在60℃下反应20min,最后以60℃干燥6h得到复合微球;
[0030] S3.将S2中制备的复合微球置于氮气气氛下以450℃煅烧4h,升温速率为 5℃/min,最后炉冷得到CaCO3/C修复剂。
[0031] 实施例3
[0032]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CaCO3/C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 S1.按重量份数计,将50份浓度为0.25mol/L的CaCl2溶液加入25份浓度为 0.25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然后以3000r/min的转速持续搅拌,搅拌 30min后加入26份浓度为0.25mol/L的NaHCO3,再加入50份浓度为0.25mol/L 的Na2CO3溶液,反应30min后离心收集沉淀产物;
[0034] S2.按重量份数计,将5份丙烯酸和10份平均分子量为3000的聚乙二醇加入70份水中混合均匀,在避光状态下加入0.03份TMPPM引发剂,再加入25 份S1中收集的沉淀产物,混合混匀后分离出沉淀产物,在紫外灯下照射30min,然后在60℃下反应20min,最后以50℃干燥7h得到复合微球;
[0035] S3.将S2中制备的复合微球置于氮气气氛下以460℃煅烧3h,升温速率为 10℃/min,最后炉冷得到CaCO3/C修复剂。
[0036] 实施例4
[0037]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CaCO3/C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 S1.按重量份数计,将50份浓度为0.25mol/L的CaCl2溶液加入25份浓度为 0.25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然后以2000r/min的转速持续搅拌,搅拌 35min后加入30份浓度为0.25mol/L的NH4HCO3,再加入50份浓度为0.25mol/L 的Na2CO3溶液,反应
30min后离心收集沉淀产物;
[0039] S2.按重量份数计,将4份丙烯酸和10~14份平均分子量为4000的聚乙二醇加入70份水中混合均匀,在避光状态下加入0.03份AIAB引发剂,再加入22 份S1中收集的沉淀产物,混合混匀后分离出沉淀产物,在紫外灯下照射30min,然后在60℃下反应20min,最后以56℃干燥8h得到复合微球;
[0040] S3.将S2中制备的复合微球置于氮气气氛下以460℃煅烧4h,升温速率为 10℃/min,最后炉冷得到CaCO3/C修复剂。
[0041] 实施例5
[0042]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CaCO3/C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3] S1.按重量份数计,将50份浓度为0.25mol/L的CaCl2溶液加入25份浓度为 0.25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然后以3000r/min的转速持续搅拌,搅拌 30min后加入25份浓度为0.25mol/L的NH4HCO3,再加入50份浓度为0.25mol/L 的Na2CO3溶液,反应
30min后离心收集沉淀产物;
[0044] S2.按重量份数计,将5份丙烯酸和10份平均分子量为4000的聚乙二醇加入70份水中混合均匀,在避光状态下加入0.03份ABAP引发剂,再加入20份 S1中收集的沉淀产物,混合混匀后分离出沉淀产物,在紫外灯下照射30min,然后在60℃下反应20min,最后以56℃干燥7h得到复合微球;
[0045] S3.将S2中制备的复合微球置于氮气气氛下以440℃煅烧3.5h,升温速率为 10℃/min,最后炉冷得到CaCO3/C修复剂。
[0046] 对比例1
[0047] 对比例1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S2.按重量份数计,将5份丙烯酸加入70份水中混合均匀,在避光状态下加入0.03份ABAP引发剂,再加入20份 S1中收集的沉淀产物,混合混匀后分离出沉淀产物,在紫外灯下照射30min,然后在60℃下反应20min,最后以56℃干燥7h得到复合微球。
[0048] 对比例2
[0049] 对比例2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S1.按重量份数计,将50份浓度为 0.25mol/L的CaCl2溶液加入25份浓度为0.25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然后以3000r/min的转速持续搅拌,搅拌30min后加入50份浓度为0.25mol/L的 Na2CO3溶液,反应30min后离心收集沉淀产物。
[0050] 以大豆植株为实验对象,向土壤中施加空白对照组、实施例1~5和对比例 1~2制备的复合微球,施加量为0.5g/Kg,然后种入大豆种子,3个月后测量大豆叶子中Pb、Cd、Zn的降低量,降低量为空白组与实验组重金属含量之差与空白组重金属含量的百分比,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0051] 样品 Pb降低量(%) Cd降低量(%) Zn降低量(%)实施例1 87 49 25
实施例2 91 52 21
实施例3 92 47 24
实施例4 85 46 19
实施例5 91 48 22
对比例1 82 43 21
对比例2 75 39 17
[0052] 根据对比例1与实施例5测试数据对比,表明聚乙二醇的加入有利于碳源覆盖在碳酸钙表面,从而影响产品的修复效果;根据对比例2与实施例5测试数据对比,表明致孔剂的加入能够有效提升产品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0053]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