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陈必义 > 一种车载便携式轮胎辅助搬运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车载便携式轮胎辅助搬运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08-06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0-11-24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5-17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0-08-06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010785823.5 申请日 2020-08-06
公开/公告号 CN111891971B 公开/公告日 2022-05-17
授权日 2022-05-17 预估到期日 2040-08-06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66F7/06B66F7/28 主分类号 B66F7/06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3
权利要求数量 4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1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210214697U、CN108328239A、CN111302280A、CN104944317A、CN111137804A、US4813843A、US4896711A、CN206437822U、CN211035041U、CN208561562U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2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陈必义 当前专利权人 陈必义
发明人 陈必义 第一发明人 陈必义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南浦路321号润富花园 邮编 2118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南京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载便携式轮胎辅助搬运装置,包括底座、升降调节机构、上支撑板以及工作平台,底座上铰接有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与上支撑板铰接,上支撑板上安装有工作平台,底座上的稳固装置能够带动支撑板与地面接触,使得本发明在装或者卸轮胎时能够稳定地支撑在地面上,保持装置平稳,升降调节机构中的调节丝杠能够调节上支撑板的高度,从而调节工作平台的高度,工作平台上的第一固定器、第二固定器以及抓紧装置相互配合,能够从轮胎外表面四周固定住轮胎,并且夹持住轮胎,能够实现对不同尺寸,不同扁平率的轮胎夹持固定,同时在搬运过程中更加稳定,防止轮胎从工作平台脱落,卸下轮胎时能够保证过程平稳不会突然滑落。
  • 摘要附图
    一种车载便携式轮胎辅助搬运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车载便携式轮胎辅助搬运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车载便携式轮胎辅助搬运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车载便携式轮胎辅助搬运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车载便携式轮胎辅助搬运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车载便携式轮胎辅助搬运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车载便携式轮胎辅助搬运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车载便携式轮胎辅助搬运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5-17 授权
2 2020-11-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6F 7/06 专利申请号: 202010785823.5 申请日: 2020.08.06
3 2020-11-06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车载便携式轮胎辅助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升降调节机构(2)、上支撑板(3)以及工作平台(4),底座(1)上铰接有升降调节机构(2),升降调节机构(2)与上支撑板(3)铰接,上支撑板(3)上安装有工作平台(4),上支撑板(3)包括支撑板主体(31)和液压杆(33),上支撑板(3)与工作平台(4)一端通过铰接板(45)铰接,另一端通过液压杆(33)连接,液压杆(33)一端与上支撑板主体(31)固定,另一端与工作平台(4)铰接;
底座(1)包括底板(11)、车轮(12)以及稳固装置(13),底板(11)固定有若干车轮(12)和起稳定支撑作用的稳固装置(13);
所述稳固装置(13)包括电机(131)、螺杆(132)以及若干齿轮(133),电机(131)的输出轴贯穿底板(11)与螺杆(132)连接,底板(11)下表面沿着螺杆(132)圆周方向均匀安装有若干凹形板(134),凹形板(134)通过圆轴(1341)安装有齿轮(133),齿轮(133)与螺杆(132)啮合,齿轮(133)两边固定安装有转动凹板(135),转动凹板(135)底面焊接有L型支撑杆(136),连接板(137)一端与L型支撑杆(136)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板(138)铰接;
升降调节机构(2)包括两第一一级调节板(21)、两第二一级调节板(22)、两第一二级调节板(23)、两第二二级调节板(24)、调节丝杠(25)、四组辅助调节板(26)、第一横杆(27)和第二横杆(28),两第一一级调节板(21)和两第二一级调节板(22)分别与底板(11)上表面铰接,第一横杆(27)一端分别与第二一级调节板(22)、第一二级调节板(23)和一组辅助调节板(26)相铰接,第二横杆(28)分别与第一一级调节板(21)、第二二级调节板(24)和一组辅助调节板(26)相铰接,与第一横杆(27)相铰接的一组辅助调节板(26)与第一一级调节板(21)中部相铰接,与第二横杆(28)相铰接的一组辅助调节板(26)与第一二级调节板(23)中部相铰接,第一二级调节板(23)和第二二级调节板(24)一端与所述上支撑板(3)的下表面铰接,第一横杆(27)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块(271),第二横杆(28)中部设置第二连接块(281),第一连接块(271)和第二连接块(281)中间均设有贯通圆孔;调节丝杠(25)包括丝杠(251)、连接竖板(252)以及把手(253);所述丝杠(251)一端设有螺纹,另一端为光滑圆杆,设有螺纹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块(271)上贯通圆孔中的内螺纹相配合,丝杠(251)光滑一端与第二连接块(281)中间的贯通圆孔滑动配合,丝杠(251)的光滑一端固定有限位挡块,丝杠(251)光滑一端端面通过连接竖板(252)与把手(253)连接;
工作平台(4)包括平台主体(41)、两第二固定器(43)、抓紧装置(44)、两第一活动调节器(46)和两第二活动调节器(47),平台主体(41)侧面开有两第一滑槽(49a),垂直于第一滑槽(49a)侧面的两侧面分别开有一第二滑槽(49),平台主体(41)上安装有两第一固定器(42),第一固定器(42)包括第一固定挡板(421)、第一电动伸缩杆(422)以及第一夹紧板(423),第一固定挡板(421)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422)与第一夹紧板(423)连接,平台主体(41)上开有两L型槽(48)和两矩形空腔,每个矩形空腔与一L型槽(48)相连通,矩形空腔内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二固定器(43)包括底座本体,底座本体与L型槽(48)滑动配合,底座本体上固定有第二固定挡板(431),第二固定挡板(431)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432)与第二夹紧板(433)连接,底座本体上开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轴线相互垂直,第一活动调节器(46)与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第二活动调节器(47)与第二螺纹孔相配合,以控制第二固定器(43)在L型槽(48)中滑动;
其中,矩形空腔内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一活动调节器(46)包括第一活动电机(461)、第一活动丝杠(462)以及第一滑杆(463),第一活动电机(461)贯穿第一滑槽(49a)与第一活动丝杠(462)相连接,第一活动丝杠(462)与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第一活动丝杠(462)的端面与第一限位槽滑动配合,第一活动电机(461)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上开有与第一滑杆(463)相配合的导通孔,在第一滑杆(463)限位作用下使得第一活动电机(461)沿第一滑槽(49a)轨迹移动,第二活动调节器(47)包括第二活动电机(471)、第二活动丝杠(472)以及第二滑杆(473),第二活动电机(471)贯穿第二滑槽(49)与第二活动丝杠(472)相连接,第二活动丝杠(472)与第二螺纹孔相配合,第二活动丝杠(472)的端面与第二限位槽滑动配合,第二活动电机(471)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上开有与第二滑杆(473)相配合的导通孔,在第二滑杆(473)限位作用下使得第二活动电机(471)沿第二滑槽(49)轨迹移动,第一滑杆(463)、第二滑杆(473)分别与平台主体(41)固定连接,具体工作时,启动第一活动电机(461),带动第一活动丝杠(462)转动,在L型槽(48)以及第二滑杆(473)的限位作用下,第一活动丝杠(462)带动底座本体在L型槽(48)内滑动,进而带动第二固定器(43)和第二活动调节器(47)沿第二滑杆(473)的长度方向移动,当第二固定器(43)移动至距离第一滑杆(463)距离最短时,第一活动电机(461)停止工作,第二活动电机(471)工作,带动第二活动丝杠(472)转动,在L型槽(48)以及第一滑杆(463)的限位作用下,第二活动丝杠(472)带动底座本体在L型槽(48)内滑动,进而带动第二固定器(43)和第一活动调节器(46)沿第一滑杆(463)的长度方向移动,直至移动至L型槽(48)的最下端;
所述抓紧装置(44)包括固定挡块(441)、第三电动伸缩杆(442)以及抓手(443),固定挡块(441)固定在工作平台(4)上两第一固定器(42)间,第三电动伸缩杆(442)一端与固定挡块(4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抓手(443)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便携式轮胎辅助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滑杆(463)与第一滑槽(49a)相互平行,第二滑杆(473)与第二滑槽(49)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便携式轮胎辅助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抓手(443)包括抓手主体(4431)、滑动夹持板(4434),抓手主体(4431)横板下端开设有夹持板滑槽(4434a),抓手主体(4431)侧面开设有滑动槽(4432),滑动槽(4432)中安装有与滑动槽(4432)配合的滑块(4433),滑块(4433)外端面与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442)一端铰接,滑动夹持板(4434)与夹持板滑槽(4434a)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夹持板(4434)两边分别连接有第一弹簧(4434b),第一弹簧(4434b)另一端分别与夹持板滑槽(4434a)端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便携式轮胎辅助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443)还包括L型限位板(4436)、按压柱(4435)、第二抵压柱(4437)和第一抵压柱(4438),L型限位板(4436)固定在抓手主体(4431)上,抓手主体(4431)上开有阶梯孔以及矩形腔体,阶梯孔与矩形腔体相连通,阶梯孔内滑动安装有按压柱(4435),按压柱(4435)上端安装有按压柱限位板(4435a),按压柱(4435)下端设置有球形连接件,第二弹簧(4439)一端与阶梯孔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按压柱(4435)固定连接,第一抵压柱(4438)滑动安装在矩形腔体中,第一抵压柱(4438)上端面开有球形连接件相配合的球槽,第一抵压柱(4438)下端面为倾斜面,抓手主体(4431)内表面开有导通槽,导通槽内滑动安装有内端面为倾斜面的第二抵压柱(4437),第二抵压柱(4437)端面与第一抵压柱(4438)的倾斜面相配合,第二抵压柱(4437)上下表面分别固定有弹簧板(4437a),弹簧板(4437a)通过第三弹簧(4437b)与抓手主体(4431)导通槽内侧面固定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交通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便携式轮胎辅助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私家车越来越普遍,由于车子在行使过程中遇到一些障碍或者坑洼等,可能会导致轮胎漏气,或者车轮使用时间长了以后也会出现老化从而导致车轮漏气,当遇到车轮漏气无法继续行驶,此时需要临时更换备用轮胎,但现在临时更换轮胎往往是手工操作,当一个人或者女性驾驶人员需要更换轮胎时,存在以下问题:1、人工搬运很不方便,遇到尺寸大一些的轮胎很难搬运;2、人工搬运往后备箱放置或者从后备箱取出轮胎时,存在轮胎滑落误伤自己,或者滚落到马路上造成事故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车载便携式轮胎辅助搬运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车载便携式轮胎辅助搬运装置,包括底座、升降调节机构、上支撑板以及工作平台,底座上铰接有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与上支撑板铰接,上支撑板上安装有工作平台,上支撑板包括支撑板主体和液压杆,上支撑板与工作平台一端通过铰接板铰接,另一端通过液压杆连接,液压杆一端与上支撑板主体固定,另一端与工作平台铰接;
[0006] 底座包括底板、车轮以及稳固装置,底板固定有若干车轮和起稳定支撑作用的稳固装置;
[0007] 升降调节机构包括两第一一级调节板、两第二一级调节板、两第一二级调节板、两第二二级调节板、调节丝杠、四组辅助调节板、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两第一一级调节板和两第二一级调节板分别与底板上表面铰接,第一横杆一端分别与第二一级调节板、第一二级调节板和一组辅助调节板相铰接,第二横杆分别与第一一级调节板、第二二级调节板和一组辅助调节板相铰接,与第一横杆相铰接的一组辅助调节板与第一一级调节板中部相铰接,与第二横杆相铰接的一组辅助调节板与第一二级调节板中部相铰接,第一二级调节板和第二二级调节板一端与所述上支撑板的下表面铰接,第一横杆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块,第二横杆中部设置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中间均设有贯通圆孔;调节丝杠包括丝杠、连接竖板以及把手;所述丝杠一端设有螺纹,另一端为光滑圆杆,设有螺纹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块上贯通圆孔中的内螺纹相配合,丝杠光滑一端与连接块中间的贯通圆孔滑动配合,丝杠的光滑一端固定有限位挡块,丝杠光滑一端端面通过连接竖板与把手连接;
[0008] 工作平台包括平台主体、两第二固定器、抓紧装置、两第一活动调节器和两第二活动调节器,平台主体侧面开有两第一滑槽,垂直于第一滑槽侧面的两侧面分别开有一第二滑槽,平台主体上安装有两第一固定器,第一固定器包括第一固定挡板、第一电动伸缩杆以及第一夹紧板,第一固定挡板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与第一夹紧板连接,平台主体上开有两L型槽和两矩形空腔,每个矩形空腔与一L型槽相连通,矩形空腔内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二固定器包括底座本体,底座本体与L型槽滑动配合,底座本体上固定有第二固定挡板,第二固定挡板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与第二夹紧板连接,底座本体上开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第一活动调节器与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第二活动调节器与第二螺纹孔相配合,以控制第二固定器在L型槽中滑动;
[0009] 所述抓紧装置包括固定挡块、第三电动伸缩杆以及抓手,固定挡块固定在工作平台上两第一固定器间,第三电动伸缩杆一端与固定挡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抓手相铰接。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稳固装置包括电机、螺杆以及若干齿轮,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底板与螺杆连接,底板下表面沿着螺杆圆周方向均匀安装有若干凹形板,凹形板通过圆轴安装有齿轮,齿轮与螺杆啮合,齿轮两边固定安装有转动凹板,转动凹板底面焊接有L型支撑杆,连接板一端与L型支撑杆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板铰接。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轴线相互垂直。
[0012] 进一步地,矩形空腔内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一活动调节器包括第一活动电机、第一活动丝杠以及第一滑杆,第一活动电机贯穿第一滑槽与第一活动丝杠相连接,第一活动丝杠与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第一活动丝杠的端面与第一限位槽滑动配合,第一活动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上开有与第一滑杆相配合的导通孔,在第一滑杆限位作用下使得第一活动电机沿第一滑槽轨迹移动,第二活动调节器包括第二活动电机、第二活动丝杠以及第二滑杆,第二活动电机贯穿第二滑槽与第二活动丝杠相连接,第二活动丝杠与第二螺纹孔相配合,第二活动丝杠的端面与第二限位槽滑动配合,第二活动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上开有与第二滑杆相配合的导通孔,在第二滑杆限位作用下使得第二活动电机沿第二滑槽轨迹移动,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分别与平台主体固定连接。
[0013] 进一步地,第一滑杆与第一滑槽相互平行,第二滑杆与第二滑槽相互平行。
[0014] 进一步地,所述抓手包括抓手主体、滑动夹持板,抓手主体横板下端开设有夹持板滑槽,抓手主体侧面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中安装有与滑动槽配合的滑块,滑块外端面与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一端铰接,滑动夹持板与夹持板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夹持板两边分别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另一端分别与夹持板滑槽端面连接。
[0015] 进一步地,所述抓手还包括L型限位板、按压柱、第二抵压柱和第一抵压柱,L型限位板固定在抓手主体上,抓手主体上开有阶梯孔以及矩形腔体,阶梯孔与矩形腔体相连通,阶梯孔内滑动安装有按压柱,按压柱上端安装有按压柱限位板,按压柱下端设置有球形连接件,第二弹簧一端与阶梯孔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按压柱固定连接,第一抵压柱滑动安装在矩形腔体中,第一抵压柱上端面开有球形连接件相配合的球槽,第一抵压柱下端面为倾斜面,抓手主体内表面开有导通槽,导通槽内滑动安装有内端面为倾斜面的第二抵压柱,第二抵压柱端面与第一抵压柱的倾斜面相配合,第二抵压柱上下表面分别固定有弹簧板,弹簧板通过第三弹簧与抓手主体导通槽内侧面固定连接。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7] 一、本发明的底座上的稳固装置能够带动支撑板与地面接触,使得本发明在装或者卸轮胎时能够稳定地支撑在地面上,保持装置平稳,防止装置发生移动,便于装卸工作。
[0018] 二、本发明的升降调节机构中的调节丝杠能够调节上支撑板的高度,从而调节工作平台的高度,由于丝杠自锁,可以在调节范围内任意调节工作平台的高度,便于在不同高度的车后备箱位置处装卸轮胎,当不需要使用时,可以调节至最低状态后装入车后备箱,方便携带。
[0019] 三、本发明的工作平台上的第一固定器、第二固定器以及抓紧装置相互配合,能够从轮胎外表面四周固定住轮胎,并且夹持住轮胎,能够实现对不同尺寸,不同扁平率的轮胎夹持固定,同时在搬运过程中更加稳定,防止轮胎从工作平台脱落,卸下轮胎时能够保证过程平稳不会突然滑落。
[0020] 四、本发明上支撑平台和工作平台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能够使得工作平台在液压杆的作用下,形成一定倾斜度,方便装卸工作,同时工作平台一端的可活动的固定器,使得固定器可以调整到工作平台的边缘,不影响轮胎装卸工作。

实施方案

[002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一种车载便携式轮胎辅助搬运装置,包括底座1、升降调节机构2、上支撑板3以及工作平台4,底座1上铰接有升降调节机构2,升降调节机构2与上支撑板3铰接,上支撑板3上安装有工作平台4,上支撑板3包括支撑板主体31、拉手32以及液压杆33,上支撑板3与工作平台4一端通过铰接板45铰接,另一端通过液压杆33连接,液压杆33一端固定在上支撑板主体31上表面,另一端与工作平台4下表面铰接,液压杆33能够将工作平台4一端顶起,使得工作平台4倾斜,拉手32固定安装在上支撑板主体31前侧面。
[0031] 底座1包括底板11、车轮12以及稳固装置13,底板1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车轮12安装在底板11下表面,稳固装置13安装在底板11中部,所述稳固装置13包括电机131、螺杆132以及三个齿轮133,电机131安装在底板11上表面中部,电机131的输出轴贯穿底板11与螺杆132连接,底板11下表面沿着螺杆132圆周方向均匀安装有三个凹形板134,凹形板134之间固定安装有圆轴1341,圆轴1341中部安装有齿轮133,齿轮133与螺杆132啮合,齿轮133可以围绕圆轴1341转动,齿轮133两边固定安装有转动凹板135,转动凹板135可以随着齿轮133一起转动,转动凹板135底面焊接有L型支撑杆136,连接板137一端与L型支撑杆136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板138铰接,具体工作时,通过车轮12将本装置移动至合适位置,电机131工作,带动螺杆132转动,螺杆132带动齿轮133围绕着圆轴1341转动,齿轮133带动转动凹板135转动,从而带动L型支撑杆136转动,从而带动与连接板137铰接的支撑板138向下运动,当支撑板138贴合地面时,电机131停止工作,使得本装置能够稳定支撑在地面,工作时不会发生移动,当需要移动位置时,启动电机131,使得支撑板138向上运动,即可移动车轮12使本装置移动位置。
[0032] 升降调节机构2包括两第一一级调节板21、两第二一级调节板22、两第一二级调节板23、两第二二级调节板24、调节丝杠25、四组辅助调节板26、第一横杆27和第二横杆28,两第一一级调节板21对称安装在所述底板11上表面一端,两第二一级调节板22对称安装在所述底板11上表面另一端,第一一级调节板21和第二一级调节板22均通过铰接件与底板11连接,第一横杆27一端分别与第二一级调节板22、第一二级调节板23和一组辅助调节板26相铰接,第二横杆28分别与第一一级调节板21、第二二级调节板24和一组辅助调节板26相铰接,与第一横杆27相铰接的一组辅助调节板26与第一一级调节板21中部相铰接,与第二横杆28相铰接的一组辅助调节板26与第一二级调节板23中部相铰接,每组辅助调节板26由两个相互平行的辅助调节板组成,辅助调节板26能够在升降过程中起到稳定装置作用,同时能够增大装置承重能力,第一二级调节板23另一端与所述上支撑板3下表面铰接,第二二级调节板24另一端与所述上支撑板3的下表面另一端铰接,第一横杆27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块271,第二横杆28中部设置第二连接块281,第一连接块271和第二连接块281中间均设有贯通圆孔;调节丝杠25包括丝杠251、连接竖板252以及把手253;所述丝杠251一端设有螺纹,另一端为光滑圆杆,设有螺纹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块271上贯通圆孔中的内螺纹相配合,使得丝杠251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连接块271沿丝杠251的轴线方向移动,丝杠251光滑一端与连接块281中间的贯通圆孔滑动配合,丝杠251的光滑一端固定有限位挡块,以阻挡丝杠251的光滑一端在丝杠251的轴线方向移动,丝杠251光滑一端端面焊接有连接竖板252,连接竖板252另一端焊接有把手253,具体工作时,顺时针转动把手253带动丝杠251转动,丝杠
251转动带动第一横杆27沿丝杠251的轴线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横杆27和第二横杆28间的距离减小,进而带动第一一级调节板21、第二一级调节板22、第一二级调节板23、第二二级调节板24与底板11上的垂直线间的夹角逐渐减小,增大了底座1和上支撑板3距离,提高工作平台4的高度,通过丝杠传动,可以使上支撑板3停留在任意的可调节高度范围内,便于上支撑板3上的工作平台4工作。
[0033] 工作平台4包括平台主体41、两第二固定器43、抓紧装置44、两第一活动调节器46和两第二活动调节器47,平台主体41一侧面开有两第一滑槽49a,垂直于第一滑槽49a侧面的两侧面分别开有一第二滑槽49,平台主体41上表面一端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器42,第一固定器42包括第一固定挡板421、第一电动伸缩杆422以及第一夹紧板423,第一固定挡板421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422与第一夹紧板423连接,第一夹紧板423为圆弧状板,能够增加与轮胎表面接触面积,从而更稳定的固定住轮胎;平台主体41上表面另一端对称开有L型槽48,并且平台主体内部设有两矩形空腔,每个矩形空腔与一L型槽48相连通,矩形空腔内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二固定器43包括底座本体,底座本体与L型槽48滑动配合,底座本体上固定有第二固定挡板431,第二固定挡板431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
432与第二夹紧板433连接,底座本体上开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轴线相互垂直;第一活动调节器46包括第一活动电机461、第一活动丝杠462以及第一滑杆463,第一活动电机461贯穿第一滑槽49a与第一活动丝杠462相连接,第一活动丝杠462与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第一活动丝杠
462的端面与第一限位槽滑动配合,第一活动电机461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上开有与第一滑杆463相配合的导通孔,在第一滑杆463限位作用下使得第一活动电机461沿第一滑槽
49a轨迹移动,第二活动调节器47包括第二活动电机471、第二活动丝杠472以及第二滑杆
473,第二活动电机471贯穿第二滑槽49与第二活动丝杠472相连接,第二活动丝杠472与第二螺纹孔相配合,第二活动丝杠472的端面与第二限位槽滑动配合,第二活动电机471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上开有与第二滑杆473相配合的导通孔,在第二滑杆473限位作用下使得第二活动电机471沿第二滑槽49轨迹移动,第一滑杆463、第二滑杆473分别与平台主体41固定连接,第一滑杆463与第一滑槽49a相互平行,第二滑杆473与第二滑槽49相互平行;具体工作时,启动第一活动电机461,带动第一活动丝杠462转动,在L型槽48以及第二滑杆473的限位作用下,第一活动丝杠462带动底座本体在L型槽48内滑动,进而带动第二固定器43和第二活动调节器47沿第二滑杆473的长度方向移动,当第二固定器43移动至距离第一滑杆463距离最短时,第一活动电机461停止工作,第二活动电机471工作,带动第二活动丝杠
472转动,在L型槽48以及第一滑杆463的限位作用下,第二活动丝杠472带动底座本体在L型槽48内滑动,进而带动第二固定器43和第一活动调节器46沿第一滑杆463的长度方向移动,直至移动至L型槽48的最下端,通过第一活动电机461和第二活动电机471配合使用,能够在轮胎移动至4上以及轮胎从4上滑落时,成功躲避第二固定器43,使得第二固定器43不阻挡轮胎的装卸的过程中,还能起到对轮胎的夹持固定,提高了第二固定器43的使用寿命。
[0034] 所述抓紧装置44包括固定挡块441、第三电动伸缩杆442以及抓手443,固定挡块441固定在工作平台4上两第一固定器42间,第三电动伸缩杆442一端与固定挡块441固定连接,所述抓手443包括抓手主体4431、L型限位板4436、按压柱4435、第二抵压柱4437和第一抵压柱4438,抓手主体4431横板下端开设有夹持板滑槽4434a,抓手主体4431侧面开设有滑动槽4432,滑动槽4432中安装有与滑动槽4432配合的滑块4433,滑块4433外端面与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442一端铰接,通过第三电动伸缩杆442与滑块4433的配合,可以调节抓手443位置以及角度,从而可以夹紧不同尺寸的轮胎;抓手443还包括滑动夹持板4434,所述滑动夹持板4434能够在夹持板滑槽4434a中滑动,所述滑动夹持板4434两边分别连接有第一弹簧4434b,第一弹簧4434b另一端分别与夹持板滑槽4434a端面连接,第一弹簧4434b可以调节滑动夹持板4434的位置,以便夹住不同厚度的轮胎;L型限位板4436固定在抓手主体4431上表面;另外,抓手主体4431上开有阶梯孔以及矩形腔体,阶梯孔与矩形腔体相连通,阶梯孔内滑动安装有按压柱4435,按压柱4435上端安装有按压柱限位板4435a,按压柱4435下端设置有球形连接件,第二弹簧4439一端与阶梯孔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按压柱4435固定连接,第一抵压柱4438滑动安装在矩形腔体中,第一抵压柱4438上端面开有球形连接件相配合的球槽,第一抵压柱4438下端面为倾斜面,抓手主体4431内表面开有导通槽,导通槽内滑动安装有内端面为倾斜面的第二抵压柱4437,第二抵压柱4437端面与第一抵压柱4438的倾斜面相配合,第二抵压柱4437上下表面分别固定有弹簧板4437a,弹簧板4437a通过第三弹簧
4437b与抓手主体4431导通槽内侧面固定连接。手动调节抓手443,通过滑动槽4432的限位作用,调节抓手443的高度,当抓手主体4431左侧插入轮毂空隙,滑动夹持板4434接触轮胎外表面,在第一弹簧4434b的作用下,形成的夹持力夹持住轮胎后,用手按下按压柱4435,从而带动第一抵压柱4438向下运动,当第一抵压柱4438向下运动时,第二弹簧4439拉伸,第一抵压柱4438下端的倾斜面抵压第二抵压柱4437的倾斜面,使得第二抵压柱4437沿导通槽向靠近滑动夹持板4434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二抵压柱4437伸出,第三弹簧4437b压缩,此时转动按压柱4435,使得按压柱限位板4435a与L型限位板4436下端面接触,从而使得按压柱
4435保持固定,第二抵压柱4437与抓手主体4431左侧配合进一步限制了轮胎的移动,确保轮胎在工作平台4上稳定,不会脱落;当需要卸下轮胎时,向下按按压柱4435,再转动按压柱
4435,使得按压柱限位板4435a与L型限位板4436下端面脱离,在第二弹簧4439以及第三弹簧4437b的回复力作用下,第一抵压柱4438向上运动,第二抵压柱4437缩回,此时调整滑块
4433,使得抓紧装置44松开轮胎。
[0035] 使用时,第一种情况:将卸下的轮胎搬运回车后备箱,首先通过车轮12将本装置移动至合适位置,电机131工作,带动螺杆132转动,螺杆132带动齿轮133围绕着圆轴1341转动,齿轮133带动转动凹板135转动,转动凹板135带动L型支撑杆136转动,L型支撑杆136带动与连接板137铰接的支撑板138向下运动,当支撑板138贴合地面时,电机131停止工作,使得本装置能够稳定支撑在地面,工作时不会发生移动,确定好位置后,转动把手253带动丝杠251转动,丝杠251转动带动第一横杆27沿丝杠251的轴线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横杆27和第二横杆28间的距离变化,进而带动第一一级调节板21、第二一级调节板22、第一二级调节板23、第二二级调节板24与底板11上的垂直线间的夹角逐渐变化,改变了底座1和上支撑板3距离,实现上支撑板3高度的调节,使得上支撑板3位于合适的高度,从而使得工作平台4位于合适的高度,将轮胎置于平台主体41上表面,第一电动伸缩杆422和第二电动伸缩杆432做伸缩运动,使得第一夹紧板423和第二夹紧板433抵紧在轮胎外表面,第三电动伸缩杆442伸缩运动,手动调节抓手443,通过滑动槽4432的限位作用,调节抓手443的高度,使得抓手主体4431左侧插入轮毂空隙,滑动夹持板4434接触轮胎外表面,从而形成的夹持力夹持住轮胎,用手按下按压柱4435,从而带动第一抵压柱4438向下运动,当第一抵压柱4438向下运动时,第二弹簧4439拉伸,第一抵压柱4438下端的倾斜面抵压第二抵压柱4437的倾斜面,使得第二抵压柱4437沿导通槽向靠近滑动夹持板4434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二抵压柱4437伸出,第三弹簧4437b压缩,此时转动按压柱4435,使得按压柱限位板4435a与L型限位板4436下端面接触,从而使得按压柱4435保持固定,第二抵压柱4437伸出的部分与抓手主体4431左侧配合进一步限制了轮胎的移动,确保轮胎在工作平台4上稳定,不会脱落;固定好工作平台4上的轮胎后,启动电机131,使得支撑板138向上运动,用手拉住拉手32,即可移动车轮
12使本装置移动到车后备箱位置处,到达后备箱位置后,电机131工作,使得支撑板138向下运动,当支撑板138贴合地面时,电机131停止工作,使得本装置能够稳定支撑在地面,工作时不会发生移动,此时启动液压杆33,液压杆33将工作平台4一端顶起,到合适倾斜角度后,液压杆33停止工作,第一电动伸缩杆422做伸缩运动,使得第一夹紧板423远离轮胎外表面,启动第一活动电机461,带动第一活动丝杠462转动,在L型槽48以及第二滑杆473的限位作用下,第一活动丝杠462带动底座本体在L型槽48内滑动,进而带动第二固定器43和第二活动调节器47沿第二滑杆473的长度方向移动,当第二固定器43移动至距离第一滑杆463距离最短时,第一活动电机461停止工作,第二活动电机471工作,带动第二活动丝杠472转动,在L型槽48以及第一滑杆463的限位作用下,第二活动丝杠472带动底座本体在L型槽48内滑动,进而带动第二固定器43和第一活动调节器46沿第一滑杆463的长度方向移动,直至移动至L型槽48的最下端,停止第二滑动电机471,此时轮胎外表面没有支撑物支撑,仅有抓紧装置44夹住轮胎,向下按按压柱4435,再转动按压柱4435,使得按压柱限位板4435a与L型限位板4436下端面脱离,在第二弹簧4439以及第三弹簧4437b的回复力作用下,第一抵压柱4438向上运动,第二抵压柱4437缩回,使得第一抵压柱4438下端的倾斜面与第二抵压柱4437的倾斜面接触,此时调整滑块4433,使得抓紧装置44松开轮胎,此时轮胎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平台主体41上表面向下滑落至后备箱;本装置通过第一固定器42、第二固定器43以及抓紧装置44配合,能够固定住轮胎,在搬运过程中更加稳定,通过稳固装置13能够使本装置在装或卸轮胎时,保持装置稳定,防止装置发生移动,解决了临时更换轮胎时,需要人工搬运轮胎,一个人搬运不动的问题,以及搬起轮胎放置在后备箱中的过程中存在的轮胎从手中滑落砸伤自己,或者滚落到马路上引发危险的问题。
[0036] 第二种情况:将后备箱备用轮胎搬运到需要更换的位置时,首先通过车轮12将本装置移动至合适位置,电机131工作,使得支撑板138向下运动,当支撑板138贴合地面时,电机131停止工作,使得本装置能够稳定支撑在地面,工作时不会发生移动,确定好位置后,转动把手253带动丝杠251转动,使得上支撑板3位于合适的高度,从而使得工作平台4位于合适的高度,此时启动液压杆33,液压杆33将工作平台4一端顶起,到合适倾斜角度后,液压杆33停止工作,启动第一活动电机461,带动第一活动丝杠462转动,在L型槽48以及第二滑杆
473的限位作用下,第一活动丝杠462带动底座本体在L型槽48内滑动,进而带动第二固定器
43和第二活动调节器47沿第二滑杆473的长度方向移动,当第二固定器43移动至距离第一滑杆463距离最短时,第一活动电机461停止工作,第二活动电机471工作,带动第二活动丝杠472转动,在L型槽48以及第一滑杆463的限位作用下,第二活动丝杠472带动底座本体在L型槽48内滑动,进而带动第二固定器43和第一活动调节器46沿第一滑杆463的长度方向移动,直至移动至L型槽48的最下端,停止第二滑动电机471,将轮胎置于平台主体41上表面,手动调节抓手443,通过滑动槽4432的限位作用,调节抓手443的高度,使得抓手主体4431左侧插入轮毂空隙,滑动夹持板4434接触轮胎外表面,从而形成的夹持力夹持住轮胎,用手按下按压柱4435,从而带动第一抵压柱4438向下运动,当第一抵压柱4438向下运动时,第二弹簧4439拉伸,第一抵压柱4438下端的倾斜面抵压第二抵压柱4437的倾斜面,使得第二抵压柱4437沿导通槽向靠近滑动夹持板4434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二抵压柱4437伸出,第三弹簧
4437b压缩,此时转动按压柱4435,使得按压柱限位板4435a与L型限位板4436下端面接触,从而使得按压柱4435保持固定,第二抵压柱4437伸出的部分与抓手主体4431左侧配合进一步限制了轮胎的移动,确保轮胎在工作平台4上稳定,分别启动第二活动电机471和第一活动电机461,使得第二固定器43移动到合适位置,第二电动伸缩杆432做伸缩运动使得第二夹紧板433抵紧在轮胎,第一电动伸缩杆422做伸缩运动,使得第一夹紧板423抵紧在轮胎外表面,启动液压杆33将工作平台4被顶起的一端放下,到水平位置后,启动电机131,使得支撑板138向上运动,用手拉住拉手32,即可移动车轮12使本装置移动到需要更换轮胎的位置。
[0037]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稳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发明工作平台的俯视图;
[0026] 图5为本发明工作平台的剖视图;
[0027] 图6为本发明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发明图6的剖视图。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