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8]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0029] 实施例1
[0030] 一种LED筒灯灯圈直径合格检测装置,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包括有底座1、紧固机构2和旋转机构3,底座1上设有紧固机构2,紧固机构2上设有旋转机构3。
[0031] 当人们需要使用本装置时,首先人们将紧固机构2部件拿起,紧固机构2部件带动旋转机构3部件移动,接着再将灯圈放置于紧固机构2放置部件上,然后人们就可使紧固机构2对灯圈进行固定,接着再将旋转机构3向下移动,使得旋转机构3运作带动紧固机构2转动,待旋转机构3与紧固机构2放置部件接触时,旋转机构3与灯圈紧贴,同时旋转机构3沿着灯圈进行画圈,待旋转机构3画好圈,人们就可不再挤压旋转机构3,同时再将紧固机构2拿起,使得紧固机构2不再压紧灯圈,然后人们就可根据圆圈的大小判断灯圈是否合格,待判断好后,人们就可将灯圈取下,如此不断重复就可快速对灯圈进行检测。
[0032] 紧固机构2包括有限位框20、第一弹簧21、T形杆22、第一滑轨23和检测板24,底座1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一滑轨23,同侧的第一滑轨23之间均滑动式设有检测板24,检测板24上放置有限位框20,限位框20上设有第一弹簧21,限位框20上滑动式连接有T形杆22,T形杆22与第一弹簧21连接。
[0033] 旋转机构3包括有画笔30、第二弹簧31、滑杆32、第三弹簧33、滑筒34、斜齿轮35、第一直齿轮36和第一齿条37,T形杆22两侧对称滑动式设有画笔30,画笔30均与T形杆22之间设有第二弹簧31,T形杆22上设有滑杆32,滑杆32上设有第三弹簧33,滑杆32上滑动式连接有滑筒34,滑筒34与第三弹簧33连接,滑筒34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直齿轮36,第一直齿轮36与滑筒34上均设有斜齿轮35,两个斜齿轮35啮合,底座1上设有第一齿条37,第一齿条37与第一直齿轮36啮合。
[0034] 首先人们将T形杆22拿起,T形杆22带动其上所有的部件移动,接着人们就可将灯圈放置于检测板24上,然后人们移动T形杆22,使得限位框20将灯圈压紧,第一弹簧21被压缩,接着人们将滑筒34向下挤压,滑筒34带动其上所有的部件向下移动,第三弹簧33被压缩,滑筒34通过第三弹簧33带动滑杆32向下移动,滑杆32通过T形杆22带动画笔30向下移动,当画笔30与灯圈接触时,画笔30向外移动,第二弹簧31被拉伸,接着待画笔30移动至与检测板24接触时,第一直齿轮36向下移动至与第一齿条37啮合,第一直齿轮36通过斜齿轮35带动滑筒34转动,滑筒34通过滑杆32带动T形杆22和画笔30转动,画笔30转动进而在检测板24上画圈,待画圈完成,人们就可将限位框20取下,使限位框20与灯圈分离,同时不再挤压滑筒34,使得第一弹簧21和第三弹簧33复位,待画笔30与灯圈分离后,第二弹簧31带动画笔30复位,接着人们就可根据圆圈的大小判断灯圈是否合格,如此人们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就可对灯圈快速进检测,待检测完成人们将灯圈取下,并将画出的圆圈擦除即可。
[0035] 实施例2
[003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还包括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包括有支撑杆40、伺服电机41、第二滑轨42、连接块43和丝杆44,底座1上设有支撑杆40,支撑杆40上设有伺服电机41,支撑杆40上设有第二滑轨42,第二滑轨42内滑动式连接有连接块43,连接块43与滑筒34连接,伺服电机41输出轴上设有丝杆44,丝杆44与连接块43螺纹连接。
[0037] 首先人们将灯圈放置于检测板24上,然后就可启动伺服电机41,伺服电机41输出轴带动丝杆44转动,丝杆44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块43向下移动,连接块43带动滑筒34向下移动,如此就无需人工手动移动滑筒34,接着待画笔30划线完成,人们就可启动伺服电机41反转,使得连接块43带动滑筒34向上移动,当人们不需要使用本装置时,关闭伺服电机41即可。
[0038] 还包括开合机构5,开合机构5包括有棘齿50、第一轴承座51、第一转轴52、绕线轮53、棘轮54、第一扭簧55、固定轴56、第二直齿轮57和第二齿条58,连接块43上滑动式连接有棘齿50,棘齿50与连接块43之间对称设有弹性件,第一齿条37上转动式设有两个第一转轴
52,第一转轴52之间设有第一轴承座51,第一转轴52上均设有绕线轮53,绕线轮53之间绕有拉绳,拉绳与一侧的检测板24连接,上侧的第一转轴52上设有棘轮54,棘轮54与棘齿50啮合,第一转轴52均与第一齿条37之间设有第一扭簧55,底座1上转动式设有固定轴56,固定轴56上设有第二直齿轮57,底座1上转动式设有第二直齿轮57,检测板24底部均对称设有第二齿条58,第二齿条58与第二直齿轮57啮合。
[0039] 当连接块43向下移动时,连接块43带动棘齿50向下移动,待棘齿50与棘轮54接触时,棘齿50被挤压,弹性件被压缩,然后待连接块43向上移动时,连接块43带动棘齿50向上移动,此时弹性件带动棘齿50复位,棘齿50通过棘轮54带动上侧的绕线轮53转动,第一扭簧55发生形变,上侧的绕线轮53通过拉绳拉动右侧的检测板24向右移动,右侧的检测板24通过第二齿条58和第二直齿轮57带动左侧的检测板24向左移动,如此就可使检测完成的灯圈自动向下掉落,待棘齿50与棘轮54分离后,第一扭簧55带动上侧的绕线轮53复位,上侧的绕线轮53进而通过拉绳带动检测板24复位,如此就无需人工手动将灯圈取下,进而便于人们对灯圈的收集。
[0040] 还包括擦除机构6,擦除机构6包括有第二轴承座60、固定板61、橡胶块62、第四弹簧63、楔形块64、转板65、第二扭簧66、异形块67、顶块68、第五弹簧69和第六弹簧610,第一滑轨23上均设有第二轴承座60,相近的两个第二轴承座60之间均设有固定板61,固定板61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橡胶块62,橡胶块62与检测板24配合,橡胶块62与固定板61之间对称设有第四弹簧63,橡胶块62上设有楔形块64,相近的两个第二轴承座60之间均转动式设有转板65,转板65与检测板24配合,转板65与第二轴承座60之间均设有第二扭簧66,相近的两个第二轴承座60之间均滑动式设有异形块67,异形块67与固定板61滑动式连接,转板65与异形块67配合,异形块67上滑动式设有顶块68,顶块68与楔形块64配合,顶块68与异形块67之间设有第五弹簧69,固定板61与异形块67之间设有第六弹簧610。
[0041] 当检测板24向外移动时,检测板24挤压转板65,转板65转动进而带动异形块67向内移动,第六弹簧610被压缩,异形块67通过第五弹簧69带动顶块68向内移动,顶块68进而将楔形块64向下挤压,楔形块64带动橡胶块62向下移动,第四弹簧63被拉伸,待橡胶块62与检测板24接触时,橡胶块62进而将检测板24上的画出的圈擦除,如此就无需人工手动将画出的圈擦除,接着待检测板24向内移动至不再挤压转板65时,第六弹簧610、第五弹簧69和第四弹簧63复位,进而带动橡胶块62、异形块67和顶块68复位。
[0042] 还包括下料机构7,下料机构7包括有压杆70、固定滑套71、推块72、第七弹簧73、下料框74、第三轴承座75、第三直齿轮76、第一卡板77、第二卡板78和放置板79,连接块43上设有压杆70,一侧的两个第一滑轨23之间设有固定滑套71,固定滑套71上滑动式设有推块72,推块72与固定滑套71之间设有第七弹簧73,底座1上设有下料框74,下料框74上对称设有第三轴承座75,第三轴承座75之间设有第三直齿轮76,推块72上设有第二卡板78,第二卡板78在下料框74内滑动,第二卡板78上的直齿条与第三直齿轮76啮合,第二卡板78与压杆70配合,第二卡板78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卡板77,第一卡板77上的直齿条与第三直齿轮76啮合,固定滑套71上设有放置板79。
[0043] 首先人们将灯圈放置于下料框74内,此时第二卡板78会挡住灯圈,接着当连接块43向下移动时,连接块43带动压杆70向下移动,压杆70进而带动第二卡板78向后移动,第七弹簧73被压缩,第二卡板78通过第三直齿轮76带动第一卡板77向前移动,待第二卡板78移动至不再挡住灯圈时,灯圈落至放置板79上,同时第一卡板77挡住剩余的灯圈,接着待连接块43向上移动时,连接块43带动压杆70向上移动,待压杆70移动至不再挤压第二卡板78时,第七弹簧73带动第二卡板78复位,进而将放置板79上的灯圈向前推动,同时第三直齿轮76带动第一卡板77向后移动,使得等圈落至第二卡板78上,如此不断重复就可实现对灯圈的间歇下料。
[0044]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的变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