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0019]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1、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充气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弹射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保险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太阳能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后侧端面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第一空腔12,所述第一空腔12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41,所述第一固定块41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空腔45,所述第二空腔45内设置有充气囊44,所述充气囊44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柱4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空腔45的下侧内壁上,所述第二空腔45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下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固定块41下端面外且上端连通连接于所述气囊44下端的第一进气管39,所述第一空腔12内关于所述第一固定块41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充气瓶38,所述第一充气瓶38通过第二连接柱37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块41侧面与所述第一空腔12内壁之间,所述第一充气瓶38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开启阀35,当所述第一开启阀35转动时所述第一充气瓶38即向外充气,所述第一开启阀3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进气管39之间通过第二进气管36相连通,所述第一充气瓶38下侧且位于所述第一空腔12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31,所述第二固定块31内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固定块41的第一转腔33,所述第一转腔33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32,所述第一电机32上端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开启阀35啮合配合连接的齿轮34,所述第一空腔12的上侧内壁内上下贯穿设置有第一开口腔50,所述第一开口腔50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密封盖51,所述密封盖51侧面与所述第一开口腔50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环53,所述密封盖51内设置有警示装置,所述密封盖51两侧的所述装置主体11内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且开口朝向所述密封盖51的第一滑槽55,所述第一滑槽55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滑腔58,所述第一滑槽55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腔59,所述第二滑腔59远离所述密封盖51的一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腔64,所述第二转腔64远离所述密封盖51的一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65,所述第二转腔64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块63,所述转块63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65上,所述转块63靠近所述密封盖51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第一滑槽55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杆54,所述密封盖
5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杆54相配合的第一凹槽52,所述第一滑杆54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滑腔58内的第一滑块57,所述第一滑块57靠近所述密封盖51的一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滑腔58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6,所述第一滑杆54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61,所述所述第二滑块61远离所述密封盖51一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转腔64内且与所述转块63相抵的第二滑杆62。
[0020] 有益地,所述保险装置包括上下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腔64上侧内壁内的第二滑槽60,所述第二滑槽60靠近所述密封盖51的一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滑腔75,所述第三滑腔75靠近所述密封盖51的一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滑槽81,所述第三滑槽81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三滑杆79,所述第三滑槽81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滑腔86,所述第四滑腔86靠近所述密封盖51的一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83,所述第三电机83远离所述密封盖51一侧的端面上动力连接有螺杆85,所述螺杆85与所述第四滑腔86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84,所述第三滑杆79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四滑腔86内且与所述螺杆85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一连块87,所述第二滑槽60远离所述密封盖51一侧的内壁内设置有第五滑腔71,所述第二滑槽60与所述第五滑腔71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口腔72,所述第五滑腔71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三滑块69,所述第三滑块69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五滑腔71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8,所述第二滑槽60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上端延伸出所述第二滑槽60上端开口外的第四滑杆73,所述转块63的上侧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滑杆73相配合的凹口67,所述第四滑杆73与所述第三滑块69之间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开口槽72内上下滑动的第二连块76,所述第四滑杆73靠近所述密封盖51的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连块77,所述第三连块77靠近所述密封盖51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杆79相配合的第二凹槽70,所述第四滑杆7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按板
74。
[0021] 有益地,所述第一空腔12下侧端面的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块21,所述第一固块21内设置有第二空腔23,所述第二空腔23的上侧内壁上贯穿设置有通孔20,所述第二空腔
23内壁间通过第三连接柱22固定连接有第二充气瓶24,所述第二充气瓶24的左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开启阀25,所述第二空腔23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四电机27,所述第二开启阀25的右端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电机27上,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电机27上的转轴与所述第二空腔23的右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6。
[0022] 有益地,所述装置主体11的前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按板14,所述第二按板14用以控制所述第三电机83的转动,所述装置主体11的前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按板17,所述第三按板17用以控制所述第二电机65,所述第一电机32,所述第四电机27的转动。
[0023] 有益地,所述警示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盖51内的第三空腔49,所述第三空腔49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三开口腔46,所述第三开口腔46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设置有溶于水的隔断片47,所述第三空腔49内设置有可溶于水的颜料块48,当所述密封盖51弹出浸入水中时,所述隔断片47溶于水,此时所述颜料块48漏出进而起到提醒附近游客及时进行救援。
[0024] 有益地,所述第一空腔12下侧内壁的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28,所述第二固定块28内固定设置有蓄电池29,所述装置主体11的前侧端面上左右对称设置有太阳能板13,所述太阳能板13与所述蓄电池29电性相接。
[0025] 有益地,所述装置主体11的后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固定块15,所述第三固定块15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带16,本装置可通过所述固定带16固定于使用者所携带的潜水设备上。
[0026] 初始状态时,第一开启阀35处于密封状态,此时气囊44被压紧存放于第二空腔45内,此时第二开启阀25处于密封状态,此时第一滑杆54最大限度卡入第一凹槽52内,此时第二滑块61在第二滑腔59内最大限度靠近密封盖51,此时第二滑杆62与转块63上的斜面结构的下端相抵接,此时第四滑杆73最大限度卡入凹口67内,此时第三滑块69在第五滑腔71内最大限度下移,此时第三滑杆79最大限度卡入第二凹槽70内,第一连块87在第四滑腔86内最大限度远离密封盖51。
[0027] 本装置的使用过程,使用人员通过固定带16将本装置固定于潜水设备上,并在进行潜水时按下第二按板14,此时第三电机83启动,进而通过螺杆85带动第一连块87在第四滑腔86内朝向密封盖51一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三滑杆79脱离出第二凹槽70,此时第三滑块69受到第二弹簧68的弹力作用在第五滑腔71内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四滑杆73向上移动进而脱离出凹口67,此时本装置处于可触发的状态,当使用者出现溺水情况时,使用者可按下第三按板17,此时第二电机65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转块63转动,此时带有斜面结构的转块63的一侧向下翻转,此时第二滑杆62脱离与转块63的相抵接状态,此时第一滑块57受到第一弹簧56的弹力作用在第一滑腔58内朝向远离密封盖51的一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滑杆
54在第一滑槽55内朝向远离密封盖51的一侧移动并脱离出第一凹槽52外,同时第四电机27启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二开启阀25转动,此时第二充气瓶24开启,此时第二充气瓶24内的高压气体通过通孔20喷射入第一空腔12内,进而将密封盖51弹出落入水中,此时隔断片
47溶于水,而密封于第三空腔49内的颜料块48也溶于水,此时可警示附近人员及时进行营救,同时第一电机32启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齿轮34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开启阀35转动,进而将第一充气瓶38开启,此时第一充气瓶38内的高压气体喷射出,并通过第二进气管36及第一进气管39对第二空腔45内的气囊44进行充气,此时经过充气的气囊44通过第一开口腔
50弹出第一空腔12外同时下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空腔45的下侧内壁上,此时充气后的气囊44带者溺水者浮出水面。
[002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装置的使用过程,使用人员通过固定带将本装置固定于潜水设备上,并在进行潜水时按下第二按板,此时第三电机启动,进而通过螺杆带动第一连块在第四滑腔内朝向密封盖一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三滑杆脱离出第二凹槽,此时第三滑块受到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在第五滑腔内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四滑杆向上移动进而脱离出凹口,此时本装置处于可触发的状态,当使用者出现溺水情况时,使用者可按下第三按板,此时第二电机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转块转动,此时带有斜面结构的转块的一侧向下翻转,此时第二滑杆脱离与转块的相抵接状态,此时第一滑块受到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在第一滑腔内朝向远离密封盖的一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滑杆在第一滑槽内朝向远离密封盖的一侧移动并脱离出第一凹槽外,同时第四电机启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二开启阀转动,此时第二充气瓶开启,此时第二充气瓶内的高压气体通过通孔喷射入第一空腔内,进而将密封盖弹出落入水中,此时隔断片溶于水,而密封于第三空腔内的颜料块也溶于水,此时可警示附近人员及时进行营救,同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开启阀转动,进而将第一充气瓶开启,此时第一充气瓶内的高压气体喷射出,并通过第二进气管及第一进气管对第二空腔内的气囊进行充气,此时经过充气的气囊通过第一开口腔弹出第一空腔外同时下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空腔的下侧内壁上,此时充气后的气囊带者溺水者浮出水面,通过本装置不仅可以协助游泳人员在发生溺水情况时进行及时自救,同时本装置也可使用于抗洪救灾等情况下,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减少溺亡现象。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